慈仁宮的側殿內,寧愨太妃拿著宮女從長春宮帶回的飛龍玉鐲,面帶安寧的問道,
“這是良貴人之物,想問問這鐲子的來歷?”
裕親王福全接過寧愨太妃手中的飛龍玉鐲,“這是?”
“這是當年盛京中清寧宮的物件,可不是母妃當年送給你大婚時的那隻鳳血玉鐲啊。”寧愨太妃緩緩道。
“什麼?”福全大驚,雖然太宗寵愛關雎宮,但清寧宮爲中宮之位,乃爲正統。
“當年太宗擊敗了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得到了制誥之寶的玉璽和這對龍鳳血鐲,便將這對玉鐲賜予了清寧宮的孝端皇后。
後來關雎宮宸妃獨寵生子,孝端皇后以此訓誡,便將那鳳血玉鐲賜予了宸妃,而自己手握飛龍玉鐲,暗喻自己正宮的地位。
宸妃去世後,鳳血玉鐲便到了太皇太后的手中,後來賞賜給端敬皇后,因母妃與端敬皇后同宗,這鳳血玉鐲纔到了母妃手中啊。”寧愨太妃回憶起往事。“而這飛龍玉鐲,一直在孝端皇后手中,怎能落到那良貴人手裡呢?”
“莫非是皇上賞賜?”福全疑慮。
“如若皇上賞賜又何來詢問?聽宮女雲兒講,好似是良貴人母家的物件兒。”寧愨太妃一語驚人。
“良貴人母家?”福全大驚,曾派人去過那龍興之地,良貴人母家世代包衣奴才,怎能擁有這無價之寶?
“孩兒啊,你的心思,母妃還是看得出的,只是這良貴人可不是你的良人啊,母妃雖不理宮中之事,但也略有耳聞,皇上對良貴人可是疼愛有加,如今這飛龍玉鐲又疑雲重重,你莫不要迷了心智,誤入歧途啊。”寧愨太妃語重心長的勸慰著,當年皇上獨寵端敬皇后的事情,仍歷歷在目,也曾怨過,恨過,但事過多年,如今憶起,還是自己命薄,與皇上無緣啊。
雖然端敬皇后早亡,但女子能得到一男子的真心相待,也是一樁美事啊。
福全臉上淡淡的熱辣,“兒臣謹遵母妃訓誡。”
離去時,捎了眼那盈盈的飛龍玉鐲,心中的疑雲不解,定要去暗中察看一番。
寧愨太妃嘆著氣息,“雲兒,將這鐲子帶回去吧,就講著這鳳血玉鐲是當年端敬皇后賞賜的,記住,去長春宮稟告時,一個字都不能漏掉。”
麻利的宮女雲兒接過鐲子,“是,太妃。”
寧愨太妃滿意的看著雲兒,這宮中啊,揣著明白裝糊塗,是最明智的選擇。
******
長春宮內厚厚一摞的紙張,“主子,還是歇一歇吧,眼睛要緊啊。”落霜挑著燭芯,如今這長春宮中,卻缺的便是蠟燭,沒剩幾隻的上品羊油蠟,主子不捨得用,但這白蠟不僅味道大,而且極爲薰嗆。
“無礙,還真是要有事做,日子過的才快些。”嵐音舒展著筋骨。
“主子的筆跡娟秀,美而不藻,太皇太后定會喜歡的。”落霜誇獎道。
“這是幼年額娘教與的。”嵐音傷感道。
忽聽外面嘈雜,緊閉數日的長春宮門敞開了,“貴妃懿旨,東西六宮各安鞦韆一架。”內務府的小太監們,擡著木料,匆匆而入。
嵐音不解,疑惑的看著落霜。
“主子,這是宮中的規矩,清明節要在坤寧宮的後院和東西六宮安鞦韆一架,以供各宮的娘娘們閒暇時玩樂的。”落霜解釋著。
“今兒是清明瞭?”嵐音問道,
“是呀,主子已熬過一整月了。”落霜心疼著。“今日都是寒食,主子可餓了?”
“過了清明,宮中要進新人了。”嵐音想起永和宮內太皇太后的話語。
“主子,這是祖宗規矩啊,奴婢入宮多年,見慣了年年的新人啊。”落霜想起自己入宮時的光景。“奴婢這幾日著玉珠她們將側殿都收拾出來,等待迎接新人啊。”
嵐音急切的問道,“長春宮也要添人嗎?”
“如今東西六宮所空不多,各宮或許都要添人的。”落霜婉轉著答道。
嵐音的心中閃過傷痕,自己還在意嗎?他是皇上啊,天子驕子,這是皇家的顏面。
比起古人語中的後宮佳麗三千人,還差的很多。
“我不餓,今日爲額娘守忌,我不用膳食了。”嵐音輾轉著思緒,
“主子守孝,奴婢也定當陪著。”落霜也想起了自己去世多年的額娘。
哎,嵐音心中嘆著,額娘到底暗藏了什麼秘密?爲何寧愨太妃也未能真言相告呢?
皇上今後也定會來長春宮的,只不過卻是寵信旁人,嵐音內心惆悵萬分。
******
“娘娘,奴婢親眼瞧了,景陽宮的宮人已經將新鮮的香椿芽和柳葉爲成嬪娘娘領去了。”玉鐲手捧著剛出鍋的春餅入內,今兒爲清明,宮內依照民間,都是要食用香椿芽湯的。
“好,這成嬪的阿瑪竟在前朝參了本宮的堂兄,真是食了雄心豹子膽了,本宮斷不能讓賊人在宮中過的安生。”佟佳貴妃氣憤道,堂兄已經安排好一切,那成嬪肚子裡的孩子,長的定不齊全。
怪只怪她亂食東西,牽連不到旁人。
“娘娘,國舅爺爲了大清,忠心耿耿,皇上眼中也是不揉沙子的。”玉鐲討好道,成嬪娘娘性子嬌貴,處處咬尖兒,更因有了身子,肆無忌憚,今日的惡果也是罪有應得。
“長春宮的鞦韆已經安好了,聽內務府的人回稟,長春宮啊,連那屋頂的神獸都泛著寒氣呢。”
“辛者庫低賤出身,成爲一宮主位,如今這已是祖墳冒了青煙兒,還是騰出主位,讓給尊貴之人吧。”佟佳貴妃笑著,她哪裡想到原本安落好的一切,卻因嵐音的有備而來都落了空。
自己卻成爲旁人的笑柄。
******
翊坤宮的側殿內,郭貴人接過宮女傳來的紙條,看罷後,放在燭光裡燒掉成灰。“告訴娘娘,我只要成爲一宮主位,必定以娘娘馬首是瞻。”
“是,主子,奴婢一定將話帶到。”年長的宮女,恭敬的應著,轉身離去。
郭貴人看著窗上盈盈黑影,恨恨道,“壓了我這麼多年,定要悉數要回來。”
“主子,咱們以前可是沒少數落永和宮,如今德嬪娘娘主動示好?這其中……”郭貴人的貼身宮女凝煙提醒著。
“怕什麼?如今德嬪都出手了,我還怕那賤人?”郭貴人氣惱。
凝煙再沒有多言,她怎能告知主子,宜嬪娘娘身邊的掌事宮女含翠與自己情同姐妹。
******
鍾粹宮內,惠嬪與通嬪講著貼己話,
“姐姐的意思是?”通嬪疑慮的問道。
“本宮見過內務府的秀女名冊,咱們納喇氏無一人啊。”惠嬪哀怨,原本出身便不高,如今兄長雖位極高位,卻仍有人不服,頗爲費心。
“都怪妹妹命薄。”通嬪想到自己早殤的兩位皇子,傷心落淚。
“妹妹還是養好身子,太醫們講,調理好身子,今後還是會受孕的。”惠嬪安撫著。
“還是姐姐福氣重。”通嬪羨慕道。
想到大阿哥的惠嬪,臉色柔和,泛著光芒。“如今咱們便坐等吧,不行今後也可學著承乾宮的法子。”
通嬪擦拭著眼淚,暗生欽佩,撫養她人的皇子,的確爲上策。
惠嬪想到嵐音,生著悶氣,自己用心的施了恩惠,她竟如此不識擡舉,還暗中勾搭上了永和宮的德嬪。
如今的德嬪可是風生水起,初爲侍寢後,皇上的賞賜源源不斷的都去了永和宮。
承乾宮都已氣紅了眼睛。
惠嬪內心盤算著,到底推選哪位秀女呢?
鍾粹宮的宮燈亮到了半夜,惠嬪費盡心思,暗自祈禱,希望大阿哥平安長大,早日成氣候,才能令自己安心啊。
秀女進宮的前一日,各宮的宮燈都亮了好久,各自思量著日後宮中的道路。
******
紫禁城內處處泛著花香,待選的秀女們身著淡雅的裝束,款款的站在空園中,各宮的娘娘們搖著團扇,笑瞇瞇的緊盯著心宜之人。
“娘娘,這批秀女長得周正,皇上定是喜歡啊。”榮嬪意味深長,
鈕鈷祿氏家的次女,落落大方,清爽典雅,少了傳聞中的不成氣候。
佟佳貴妃微微笑著,“是啊,秀女啊貴在秀字,惠外秀中,清秀年少啊。”
德嬪坐在末端,默默無語,秀女末位的一柔潤女子,引起了她的注意,總覺得此人如此熟悉,好似在哪裡見過?
德嬪端起茶杯,靈光一現,暗道不好,那熟悉女子的雙眸正如長春宮的良貴人啊,此女萬萬留不得。
惠嬪卻也一直盯著那位柔潤女子,心中卻大喜,此女必要重用。
卻只見佟佳貴妃擺著姿態,“榮嬪、惠嬪可是看好了,本宮可是要留人了。”
榮嬪含著怒意,平日裡還稱之爲姐姐,如今在秀女面前,還端起了貴妃的架子,不會下蛋的鳳凰,怎能是百鳥之王?
惠嬪卻不以爲然,挺著腰板,“請貴妃妹妹留人吧。”
頗爲重聲的妹妹二字,引來了宜嬪的陣陣笑意,“有趣真是有趣啊。”
佟佳貴妃瞪著惠嬪一眼,不以爲然的提起御筆,圈住了鈕鈷祿氏和章佳氏的名字,沒想到章佳氏的格格長的如此雋秀,佟佳貴妃心中大喜。
惠嬪和榮嬪也不約而同的圈著相同之人。
本爲提前一年的遴選秀女,三位嬪妃卻只選中了二人。
佟佳貴妃看到三本圈定好的名冊時,更爲厭惡,這一對倚老賣老之人,實則可恨。
1、有一段特別喜歡看清穿的書,大概能看過一百多本。2、我曾想過那場血腥的九龍奪嫡,八爺和九爺爲權利核心,最終慘死,十爺並不像電視中那般愚笨,但雍正對他卻只是圈禁,個人認爲,雍正並不是沒動過殺心,而是十爺背後的母族力量強悍,從太祖的四大輔臣之一到鈕鈷祿氏爲後,牽扯著大清的根基,怎能說殺就殺?3、乾隆時政策懷柔,對滿族親貴採取了流放的政策,電視曾報道過,當年四大輔臣的後代在黑龍江省的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