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47】 戰爭狂想(三)

郭重貴,有心收復青州,實則是不想在給楊家父子任何喘息之機,如今契丹大軍潰敗回河北,正是天賜良機。

再說楊光遠在青州遭遇大將石贊,被阻於馬家口,今番遼兵失利,李守貞率兵會合石贊欲乘勝收復青州,只得遣快馬王遼軍大營求援,耶律德光僅派三千士卒救應。晉軍大帥李守貞命石贊率五千精兵抵禦遼軍,親率四萬人馬包圍齊州。

三千遼軍爲首大將名叫耶律祺,路遇晉將石贊,二人交鋒四五回合,便被石贊砍於馬下,三千遼兵潰敗而逃。李守貞圍困齊州半月,青州各郡紛紛倒戈降晉,使得楊光遠大失人心。楊光遠見城中糧草將盡,便派長子楊承貴闖營求援,楊承貴單槍匹馬剛入晉營,正遇李守貞,被其打落馬下,遭亂刀砍死。

闖連營不成,楊光遠卻在城頭擺案設香,整日裝神弄鬼,祈求上蒼保佑。楊光遠另外三子,光祚、光信、光勳自知大勢已去,便私下商議獻城歸降。晚間,趁楊光遠熟睡之機,率親兵三百人闖入光遠寢室,將楊光遠五花大綁,光遠驚呼:“小兔崽子,謀反不成?”

楊光祚言道:“孩兒只爲留楊門一脈,欲將父親送於萬歲,故作此大義滅親之事,免遭楊府滅門之災!”楊光遠啞口無言,束手就擒。

次日天明,楊光祚、楊光信、楊光勳兄弟三人開城投降,將叛賊楊光遠獻於中軍,李守貞大喜,將楊光遠營前斬首,楊氏兄弟押往京師聽候發落。

這樣一來郭重貴兵不厭詐便收拾了楊光遠父子,眼下另外一方的戰火卻還在燃燒。

南唐伐閩之事,大帥查文徽眼看大軍將收福州,卻得皇帝李景退兵急詔,只得班師回朝。李景掉查文徽退兵,乃是聽信寵臣馮氏兄弟的讒言所致。馮氏兄弟哥哥叫馮延巳,字正中,弟弟叫馮延魯,字叔文,廣陵人氏。兄弟二人平日在皇帝面前讒言取媚,干預朝綱。馮氏兄弟見大帥查文徽在前敵連章奏捷,便心生嫉妒,在朝中傳言查文徽功高震主,有欺君之心。李景聽此二人造謠,便對查文徽心存顧慮,便詔其退兵,削去了兵權。查文徽已失去兵權,馮延巳又上書皇上,請封其弟馮延魯爲兵馬元帥出兵收復福州。

南唐保大四年,中主李景以馮延魯爲兵馬元帥再討福州,前文曾言閩王延政在建州兵敗自盡,留守福州的大將名曰李弘羲,此人忠於大閩國,便會集五萬人馬堅守福州,拒不向南唐投降。李弘羲自知兵力不足,便對軍師馬捷言道:“探馬報南唐皇帝命馮延魯爲元帥,揮兵十萬欲收復福州,眼前雄師來犯,身後大海汪洋,可有保身之計?”

馬捷道:“今福州之南有漢國,福州之北有越國。南漢劉氏闇弱無能,只能割地自守;越國向晉稱臣,素來與不畏南唐,主公可由海路求越國發兵。”

李弘羲言:“爲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但出使越國非軍師不可。”

馬捷道:“大閩江山命懸一線,在下願乘風破Lang請來越國援兵。”李弘羲大喜,即刻名人準備大船五條,送軍師馬捷往越國搬兵。

越國自海龍王錢鏐立國以來,已傳三世。錢鏐追授武肅王,其子錢元瓘死後追封文穆王,由忠獻王錢弘佐繼承王位。

此時閩使馬捷面見越王錢弘佐,泣淚陳言求兵援助,越王左右大臣皆言不可得罪南唐,唯有一人執意救閩,此人乃是越國水路大都督胡進思,湖州人氏,是先王的託孤重臣,進思對越王言道:“李景假借唐號出兵閩國,乃爲日後席捲江東埋下禍根。自古便有輻輳相依,脣亡齒寒之說,今日若不救閩,越國霸業難保,老臣特請千歲出兵。”

錢弘佐道:“大都督之言,如撥雲見日,令孤王茅塞頓開,速命大將胡進思爲元帥,張筠、餘安爲大將,點三萬兵馬兩日後過海救閩。”

話說閩師馬捷往越國搬兵,百餘艘戰船延東海南下,瀕臨福州。

馮延魯此時率兵已圍住福州數日,得探馬急報越軍來援,馮延魯道:“本帥欲在岸邊變陣,待越兵登岸之時,一鼓作氣,出兵攻之。”左右衆將贊成此計,惟有大將邊鎬言道:“大帥容稟,跨海登岸絕非過河渡江,這閩地海灘泥濘難行不可列陣,不如亂箭驅敵可拒越兵。”

馮延魯詩歌書生出身,聞聽此言心中暗想,用亂箭退敵到是個法子,但越兵一個登不了岸,我拿什麼立功?你邊鎬不讓我立功,我也不給你機會。想到這裡,延魯奸笑道:“邊將軍所言有理,本帥當依計而行。不過這大營需有大將鎮守就有勞邊將軍留守。”邊鎬不知馮延魯心中所想,便領命守營。

大帥馮延魯率兵在海灘擺陣,三萬將士一字排開,步兵執盾在前,弓弩手列於盾後嚴陣以待。

未過多時,只見數百艘戰船遙遙駛來,臨近海灘號角傳鳴,越國大帥胡進思手下有兩位先鋒官,一個叫餘安、一個叫張筠,二人率三萬將士紛紛登岸。

馮延魯一看越兵殺來,便先用了邊鎬那一招,傳令弓弩手放箭。霎時間,海灘之上箭弩如雨,越軍衝至海灘泥濘難行,反遭亂箭,又全部退回戰船艙中避箭。馮延魯一看越兵滯留海上不敢登岸,雖是心中大喜,卻口中自語道:“亂箭挫了越兵銳氣,若能殺個全軍覆沒,豈不是大功一件。”遂命三軍退後十里,誘敵登岸。

南唐軍中有個部將名叫孟堅,見馮延魯要退兵,便對其言道:“大帥臨行之時,邊將軍曾言只可藉助海灘亂箭驅敵,不可讓其登岸。”

“哼!”馮延魯言道:“我先勝一陣,此時士氣正旺,若能誘敵往平川決戰,必勝無疑。邊鎬恐我等立了頭功,纔出了個亂箭之計。”

孟堅道:“不如命人先告知邊將軍,以備不測。”

“胡說!”馮延魯道:“我爲三軍主帥豈能事事請教邊鎬,若有違令者,本帥絕不輕饒。”聞聽此言,孟堅也不敢再言。

馮延魯率兵後退十里,在廣袤之地列隊排陣。胡進思在戰船之上遙望唐兵後退,對左右衆將言道:“唐兵退避三舍,意欲決戰,諸位有何對策?”

軍師馬捷道:“下官願獻噪鼓陣,助越兵破敵。”

“哦。”胡進思問:“何爲噪鼓陣?”

馬捷答:“將三萬將士拍成錐形,集中戰鼓在其中,用馬車載之,無論大軍殺想何方,鼓鳴猶在耳畔,既鼓軍心又震敵膽。”

“妙計!”胡進思對中將官言道:“諸位將軍,立刻清點三軍按馬軍師之計,與唐兵決戰!”

“遵命!”衆將官領得將令,領各自率兵登岸。

南唐大帥馮延魯,見越國兵馬排錐形鎮馳來,對左右將是笑道:“大戰在即,越人竟排個三角陣,甚是可笑!”言罷,衆人隨聲附和哈哈大笑。

這笑聲未止,南唐將士只覺耳畔朦朧,再往前看,越過騎兵手持長矛伴鼓聲衝來,騎兵身後數百輛馬車載著戰鼓擂動不止。頓時,擂鼓轟鳴壓過喊殺之聲,馮延魯竟不知所措,自亂陣腳。越兵噪鼓奮擊,勢不可擋,一戰衝散唐兵。馮延魯只知逃命,卻遇越將餘安、張筠各率一支精兵從側後殺來,馮延魯哀呼:“我命休矣!”

部將孟堅喊道:“大帥速往邊鎬將軍處求援,末將斷後。”馮延魯聞聽孟堅之言,如的救命稻草,策馬便往邊鎬大營方向逃去。部將孟堅率兵斷後,被越將張筠砍落馬下。

南唐大將邊鎬自馮延魯出兵就在營中坐立不安,便派哨探打探戰況。哨探一報,馮延魯用亂箭退敵,使越兵不能登岸,邊鎬到也放心。哨探二報,馮延魯退後十里誘敵決戰,邊鎬拍岸怒呼:“唐師必敗!”遂令各營拔營起寨,準備退兵。等哨探三報,五萬南唐兵馬大亂,邊鎬命兩千將士押運輜重後撤,自帶一千人馬救援。

邊鎬率兵行至半路,正與馮延魯敗軍相遇,邊鎬問道:“戰事如何?”

馮延魯哭道:“吾身爲統帥卻使三軍受辱,皇上必會龍顏大怒,如之奈何?”

邊鎬道:“若聽我勸何至如此?大帥自可向西,邊鎬去斷追兵。”邊鎬送走馮延魯,率一千兵馬向東殺去。

越軍先鋒官餘安率三千追兵殺來,卻遇邊鎬攔住去路。餘安問道:“來將通名?”

邊鎬答:“唐主麾下大將邊鎬!”

“大將邊鎬?”餘安道:“哼!左右取其人頭來。”有部將馮忠、馮泰兄弟二人催馬出戰,邊鎬揮舞雙戟,一個回合便將馮仲打落馬下,調轉馬頭又將馮泰調死,餘安心中大驚,揮舞大刀出馬挑戰。邊鎬又戰三四回合,一戟扎中餘安左眼,餘安丟了手中大刀,捂眼就逃,身後越國兵士也相繼退去。邊鎬不敢戀戰,率領一千兵卒退走。

這正是:越兵過海欲斬蛟,百艘戰船渡驚濤!

【114】 晉王南下【278】 通敵賣國【425】 後蜀覆滅(二)【208】 三王反樑【258】 美人如夢【424】 後蜀覆滅(一)【259】 金鳳入懷【010】 野戰論生死【301】 準備前夕【002】夢醒醉花樓【145】 高富帥納妾【145】 高富帥納妾【186】 暗中相助【136】 佛詮釋忠【037】 死亡夢靨【016】 客棧迷霧(二)【188】 傀儡迷局(二)【195】 五虎復仇【345】 夢入神機【327】 禍事臨門【176】 清河山城【245】 戰爭狂想(一)【139】 太極秘術【359】 水泄不通【245】 戰爭狂想(一)【393】 邊關急報【303】 意念?傳說?【113】 斬草除根【008】 謀戰(五)【012】 初嘗戰紀(二)【185】 鹽莊劍影【423】 內政革新【201】 晉王府宴【055】 監獄潛規則【033】 有患無備【197】 保衛王府(一)【268】 兵敗山倒(二)【283】 敗軍羞棄【221】 定州大戰【343】 兄弟情深【411】 一試便知【207】 敗軍反叛【304】 金樓柔情【048】 脫胎換骨(二)【273】 國難當頭(一)【268】 兵敗山倒(二)【365】 窮寇莫追【269】 兵敗山倒(三)【208】 三王反樑【021】 以靜制動【308】 鄉土民情【271】 水通神靈【309】 龐氏兄弟【240】 暗流涌動(四)完本感言(知己難求)【336】 首站得勝【091】將計就計(四)【203】 我退敵進【375】 小人心計【272】 父子相交【299】 內憂外患【007】 謀戰(四)【105】 縱深襲擊(三)【063】 霸刀阿里扎【019】 客棧迷霧(五)【008】 謀戰(五)【360】 孤注一擲【021】 以靜制動【215】 弒父篡位【001】豔福與流放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50】 爭執【068】 紛亂(一)【383】 退避三舍【257】 朝堂寒戰(四)【146】 誤入洞房【403】 華山道長【037】 死亡夢靨【182】 鹽船覆滅(二)【102】 水淹三軍【223】 銀槍白馬【370】 廢除思君【224】 槍王彥章【028】 隻身涉險(三)【060】 狗頭債主!【231】 陣前死鬥【005】 謀戰(二)【418】 暗交戰信【109】 投軍雍州【250】 婦人之仁【382】 兵敗將亡【167】 二龍山危機(三)【356】 後事處理【161】 夜半風聲(七)【165】 二龍山危機(一)【158】 夜半風聲(四)【124】 白馬銀槍(一)【163】 夜半風聲(九)【228】 後梁消亡【383】 退避三舍
【114】 晉王南下【278】 通敵賣國【425】 後蜀覆滅(二)【208】 三王反樑【258】 美人如夢【424】 後蜀覆滅(一)【259】 金鳳入懷【010】 野戰論生死【301】 準備前夕【002】夢醒醉花樓【145】 高富帥納妾【145】 高富帥納妾【186】 暗中相助【136】 佛詮釋忠【037】 死亡夢靨【016】 客棧迷霧(二)【188】 傀儡迷局(二)【195】 五虎復仇【345】 夢入神機【327】 禍事臨門【176】 清河山城【245】 戰爭狂想(一)【139】 太極秘術【359】 水泄不通【245】 戰爭狂想(一)【393】 邊關急報【303】 意念?傳說?【113】 斬草除根【008】 謀戰(五)【012】 初嘗戰紀(二)【185】 鹽莊劍影【423】 內政革新【201】 晉王府宴【055】 監獄潛規則【033】 有患無備【197】 保衛王府(一)【268】 兵敗山倒(二)【283】 敗軍羞棄【221】 定州大戰【343】 兄弟情深【411】 一試便知【207】 敗軍反叛【304】 金樓柔情【048】 脫胎換骨(二)【273】 國難當頭(一)【268】 兵敗山倒(二)【365】 窮寇莫追【269】 兵敗山倒(三)【208】 三王反樑【021】 以靜制動【308】 鄉土民情【271】 水通神靈【309】 龐氏兄弟【240】 暗流涌動(四)完本感言(知己難求)【336】 首站得勝【091】將計就計(四)【203】 我退敵進【375】 小人心計【272】 父子相交【299】 內憂外患【007】 謀戰(四)【105】 縱深襲擊(三)【063】 霸刀阿里扎【019】 客棧迷霧(五)【008】 謀戰(五)【360】 孤注一擲【021】 以靜制動【215】 弒父篡位【001】豔福與流放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50】 爭執【068】 紛亂(一)【383】 退避三舍【257】 朝堂寒戰(四)【146】 誤入洞房【403】 華山道長【037】 死亡夢靨【182】 鹽船覆滅(二)【102】 水淹三軍【223】 銀槍白馬【370】 廢除思君【224】 槍王彥章【028】 隻身涉險(三)【060】 狗頭債主!【231】 陣前死鬥【005】 謀戰(二)【418】 暗交戰信【109】 投軍雍州【250】 婦人之仁【382】 兵敗將亡【167】 二龍山危機(三)【356】 後事處理【161】 夜半風聲(七)【165】 二龍山危機(一)【158】 夜半風聲(四)【124】 白馬銀槍(一)【163】 夜半風聲(九)【228】 後梁消亡【383】 退避三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扎囊县| 秭归县| 龙胜| 尖扎县| 文安县| 平顺县| 苗栗市| 益阳市| 运城市| 海南省| 平定县| 易门县| 长沙市| 凉山| 三都| 临城县| 鹤峰县| 永新县| 罗平县| 吉林省| 含山县| 福州市| 龙里县| 留坝县| 贵州省| 永寿县| 托里县| 五常市| 博野县| 霞浦县| 木兰县| 罗山县| 秦皇岛市| 常熟市| 大洼县| 郁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修武县| 鸡泽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