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82】 兵敗將亡

符彥卿搖頭嘆道:“不妙、不妙。張大人有所不知,吉蘭泰手下一個名叫上官格的,極是詭計多端,此次必定是他設(shè)的圈套,史將軍入其彀中,九死一生矣。”說罷,隨即點起人馬,趕著出城,前去接應(yīng)。剛過了牧馬河,便遇上李筠的人馬一路退來,符彥卿忙揮軍與遼兵接戰(zhàn),也是且戰(zhàn)且退,一路往南門撤去。吉蘭泰見自己的人馬得勝、趁勢揮兵直抵忻州南門城下。符彥卿見了,忙與張永德、李筠就在城外展開一場混戰(zhàn),終是遼兵人多勢衆(zhòng),難以擋抗,只好退回城內(nèi),一點人數(shù),李筠帶去的兩千人損失了一千多。跟隨史彥超的兩百人,卻蹤影全無。符彥卿無奈,只得派人飛馳晉陽大營。

世宗得報大驚,垂淚自忖:“史彥超陣亡、孤之過也。符彥卿、郭崇、張永德、李筠等退守孤城,遼兵勢大,忻州孤城難守,不如暫且撤軍……”遂召衆(zhòng)臣商議。

此時派出催糧的範質(zhì)、慕容華等人俱已回來覆命,俱報稱各地州府糧草告乏,殊難籌措,此次運送糧草,在各地募集二十萬民?運送,多有怨言,且途中亦多有逃亡者。而糧草分發(fā)到軍前,卻又有如杯水車薪,無法滿足數(shù)十萬大軍一旬所需,如更遷延時日,更恐後續(xù)難繼。範質(zhì)、慕容華原來也曾勸皇上撤軍,今見皇上有撤軍之意,便異口同聲,贊同立即撤軍,待秋後糧草充盈再作打算。

世宗聽了,正中下懷,原來是自己一意孤行要進軍晉陽的,如今撤軍一事由他們提出,也替自己保了面子。便道:“如若撤軍,遼人必躡我之後,尤其是符?孤軍深入忻州,須得一員勇將前去接應(yīng),方爲穩(wěn)妥。”

慕容華道:“殿前都虞侯趙將軍勇冠三軍,且其麾下人才濟濟,有勇將多員,潞州之戰(zhàn),不但護駕有功,且又射殺張元徽,令漢軍喪膽。今若遣他前去,必可解忻州之圍。”

範質(zhì)亦道:“陛下若有班師之意,更可令趙將軍就在忻州解圍之後,讓符帥大隊先行,然後緩緩撤退,遼人不知底細,諒他不敢窮追……”

慕容華緊接著道:“即使遼人追來,有都虞侯人馬殿後,諒也不容易超越……”

範質(zhì)也接著道:“這樣一來,我晉陽大軍班師南撤,亦可不受遼人追襲。”

世宗聽了,點頭不語,就把趙爍傳入,把範相及軍師的話告知,又說:“寡人亦有意班師。但忻州三將俱是朕的至親親信,萬萬不能有失。深知吾弟智勇過人,故特委汝前往解忻州之圍,引三將平安來歸。至於史彥超將軍,有功社稷,又是先帝的愛將,如今陷沒敵陣,量情已是兇多吉少,爾可轉(zhuǎn)諭符帥,必須不惜一切犧牲,務(wù)必派人前往尋找,將其遺體找回。”

趙爍慨然答道:“三位將軍俱是皇上至親,符將軍又是趙爍至交,既蒙皇上重託,趙爍自當萬死不辭,不過……”

“吾弟有何顧慮?”世宗忙問。

趙爍道:“微臣手下只有一千人馬,如作衝鋒突擊,綽綽有餘。如去解忻州之圍,又爲皇師殿後,只恐力有不逮。”

“這個您儘管放心。”世宗笑道:“朕已爲你想好了。就把朕身邊的一萬御林軍撥給你管帶,再在潞州人馬中撥五千給你作後軍,如何?”

趙爍聽了,大喜過望,當即叩謝辭出,點起一萬御林軍,五千潞州兵,便往北而去。行軍途中,留神看時,只見這些御林軍有老有少,有胖有瘦,甚至面帶病容,動作遲鈍的也摻入其中,不免暗暗吃驚。心想:“如此羸弱、如何上陣交鋒?”便把自己的意見悄悄與王審琦、石守信二人說了,王審琦嚷道:“是啊!我說怪呢,還說是御林軍,有些走不到五里路就直喘粗氣,能打仗嗎?”

石守信道:“大哥有所不知,這事我倒略知一二。聽他們說,這支御林軍還是先皇留下的。先皇原來身邊的兵棒得很,一直隨先皇南征北戰(zhàn),後來王峻去解晉州之圍,把先皇原來那支御林軍中的精壯之士大都選去。如今這趟人馬,還是當時先皇匆忙間補充湊合起來的,所以難免參差不齊。”

趙爍點頭道:“這就是了,難怪呢?我說皇上的御林軍恁地這麼不整不齊的呢?如不經(jīng)過篩選沙汰,如何臨陣對敵?”

於是,忙令部隊停了下來,篩選整編,就在一萬人中選出三千名精壯後生,作爲先行,由王審琦、石守信二人帶領(lǐng)。剩下的七千人分作兩撥,作爲後隊,仍由原來禁軍中的兩員副將帶領(lǐng)。自己依舊帶著原來的一千人馬作中軍,潞州的五千人馬就分派彭壽、張瓊、李漢瓊、郭德平、郭德安各管帶一千人,作爲後軍,星夜直奔忻州而去。

次日傍晚來至豆羅,此地距忻州二十里,前方斥候回來報道:“已進忻州見過符大帥,大帥已派參將張朝訓前來聯(lián)繫。”

張朝訓見過趙爍,就將忻州城外遼兵軍情一一告知:“……遼軍主帥吉蘭泰屯於忻口,距忻州約四十里。遼軍左軍約萬人、駐紮於忻州城東門外,攻東門。右軍亦約萬人、駐紮於忻州城北門外,攻北門。每日由辰至卯,還使用火箭火炮,輪番攻擊,如今已是第三日,雙方各有死傷,遼軍已有疲態(tài)……”

趙爍道:“遼人也使用火炮麼?”

張朝訓道:“原來遼人是不用的。他們只道硝煙焰火,只是圖熱鬧好看的東西,後來看到中原人做成火雷,其聲震天,大有威懾作用,故也學著使用了。”

趙爍笑道:“如此甚好,俺就給他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之法,他用火箭火炮攻我忻州,咱們也用火箭火炮攻他的軍營……”

王審琦道:“兵書有云:以我之長、攻彼之短。我們會用火器、是我之長。但遼人也會使用火器,也是他之所長。大哥如今也用火器攻他,這豈不是以我之長攻彼之長了麼?”

趙爍笑道:“二弟所見不差,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遼人用火器攻我忻州,肯定不會防我也用火器攻他大營。再者,用火器者,軍需庫內(nèi)必備有煙硝火藥,我用火攻必先探明他的火藥貯藏之處,以火攻之。火藥一但遇火,必然燃燒爆炸……”

張朝訓忙答話道:“將軍大可放心,遼人火藥貯藏之處,下官早已打探清楚,就在東門之外,牧馬河邊山岡上的一座帳蓬,帳篷四角各樹一竿紅旗,夜間懸著紅燈,是極好分辨的。”

趙爍忙問道:“參軍對遼人火藥貯藏地點如此關(guān)注,莫不是你們也有偷襲這個帳篷的打算不成?”

張朝訓道:“不錯,符大人正有這個打算。小將連日來都在箭樓上觀察,看得最是清楚,也曾派人夜間探明路徑,正準備這兩天內(nèi)動手的了。”

趙爍大喜道:“英雄所見略同!如此更好,就請參軍報請符帥,把哪探明路徑的士兵速速送來我處替我引路,我也正待夜間派人前去探路呢……”

便請張朝訓立即回城將自己的計劃告知符?,一是火速把幾個探路士兵送來。二是把城內(nèi)主力佈置在東門,準備好火攻器物,看號炮爲令,也要鼓譟出城出擊遼軍正面,再分兵同時由北門出擊北門外的遼軍。

彥卿聽了,命朝訓立即把幾名探路士兵帶出城去交與趙爍,一面又按趙爍囑咐安排人馬,做好準備,只等今晚配合出擊遼兵。

那張朝訓出到趙爍營中,把彥卿的話轉(zhuǎn)告趙爍,趙爍立即召集三軍將領(lǐng),佈置火攻之計:“……今夜子初一刻、把七千人的後軍調(diào)作前軍,佯作主力部隊,準備好火把、火箭、火炮、焰火等物,聽中軍號炮爲令,向遼軍左側(cè)進攻。進攻時必須金鼓齊鳴,鼓譟而進,務(wù)必儘量把遼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又令王審琦、石守信率三千人馬悄悄繞到遼軍後面,亦以中軍號炮爲令,發(fā)動攻擊。

彭壽、張瓊、李漢瓊、郭德平、郭德安五人領(lǐng)五千潞州人馬,入夜之後繞路至牧馬河畔先行埋伏……

密密分派已定,夜靜以後,三軍悄悄起程靠近忻州,挨至剛交子時,驀地“轟!”“轟!”“轟!”的一連三聲號炮,前軍七千人馬擎著火把,齊聲吶喊、鼓譟著衝向遼營,把火箭、火球、火雷、焰硝等投向遼營。遼人雖有戒備,但士兵皆在熟睡之中,一時未免慌亂,一面救火,一面應(yīng)戰(zhàn)。

不料就在此時,忻州城門大開,城中人馬也是亮著火把,攜著火器,鼓譟而出,向大營前面攻來。

同時,大營後面,又有一支人馬涉河踏營而進,火攻貯藏火藥帳篷……

一時之間,東門外的遼軍三面受敵,前面營房多處著火,一片火光熊熊。後面火藥帳篷更是連連爆炸,聲徹雲(yún)霄,遼兵既要救火、又要交戰(zhàn),以無備對有備,又是黑夜之中混戰(zhàn),難免吃虧。也弄不清周師究竟多少人馬,只得且戰(zhàn)且退,向北門城外部隊靠攏。

這正是:將軍空有千條計,軍需不繼難施功!

【383】 退避三舍【174】 錦衣玉袍【028】 隻身涉險(三)【383】 退避三舍【015】 客棧迷霧(一)【332】 太行戰(zhàn)役【076】 番外戰(zhàn)紀(三)【323】 世外高人【320】 遺棄神蹟【125】 白馬銀槍(二)【287】 內(nèi)外安撫【174】 錦衣玉袍【064】 巾幗英眉【025】 欲擒故縱【133】 意外(六)【171】 清河茶肆【414】 陳橋兵變【287】 內(nèi)外安撫【172】 巧遇存信【409】 皇師浩蕩【194】 埋藏禍根【382】 兵敗將亡【098】 中原會戰(zhàn)(三)【238】 暗流涌動(二)【289】 兄弟相聚【359】 水泄不通【179】 奶酪!烤腸!【114】 晉王南下【244】 權(quán)利更迭(三)【157】 夜半風聲(三)【162】 夜半風聲(八)【089】將計就計(二)【222】 羣儒罷武【144】 就怕賊惦記!【132】 意外(五)【297】 禍起蕭牆【344】 撒豆成兵【022】 殊途舊友【157】 夜半風聲(三)【036】 遠去的殺戮【029】 隻身涉險(四)【397】 南唐後主(二)【079】 火牛狂奔【162】 夜半風聲(八)【170】 二龍山危機(六)【214】 帝撫子妻【096】 中原會戰(zhàn)(一)【302】 傳聞不假【332】 太行戰(zhàn)役【155】 夜半風聲(一)【251】 漢王立位【324】 鬥智鬥勇【222】 羣儒罷武【370】 廢除思君【327】 禍事臨門【254】 朝堂寒戰(zhàn)(一)【161】 夜半風聲(七)【113】 斬草除根【189】 強強對決【381】 欲圖進取【074】 番外戰(zhàn)紀(一)【425】 後蜀覆滅(二)【400】 南唐後主(五)【180】 事出突然【272】 父子相交【388】 凱旋夜宴【287】 內(nèi)外安撫【006】 謀戰(zhàn)(三)【426】 後蜀覆滅(三)【352】 隱瞞軍情【206】 樑太子亡【296】 紅顏亂國【374】 戰(zhàn)勢如火【385】 宗門女將【174】 錦衣玉袍【097】 中原會戰(zhàn)(二)【353】 羊入虎口【381】 欲圖進取【042】 小家碧玉【045】 聖殿生死符【386】 孤軍深入【203】 我退敵進【056】 禍福相依【102】 水淹三軍【002】夢醒醉花樓【279】 內(nèi)府鉤心【377】 禮儀清夢【248】 戰(zhàn)爭狂想(四)【082】 決戰(zhàn)雌雄(三)【248】 戰(zhàn)爭狂想(四)【120】 新來的囚車【135】 道詮釋義【126】 錦衣夜行【377】 禮儀清夢【249】 戰(zhàn)爭狂想(五)【156】 夜半風聲(二)【266】 遠交近攻(三)【060】 狗頭債主!【303】 意念?傳說?【200】 王恩浩蕩
【383】 退避三舍【174】 錦衣玉袍【028】 隻身涉險(三)【383】 退避三舍【015】 客棧迷霧(一)【332】 太行戰(zhàn)役【076】 番外戰(zhàn)紀(三)【323】 世外高人【320】 遺棄神蹟【125】 白馬銀槍(二)【287】 內(nèi)外安撫【174】 錦衣玉袍【064】 巾幗英眉【025】 欲擒故縱【133】 意外(六)【171】 清河茶肆【414】 陳橋兵變【287】 內(nèi)外安撫【172】 巧遇存信【409】 皇師浩蕩【194】 埋藏禍根【382】 兵敗將亡【098】 中原會戰(zhàn)(三)【238】 暗流涌動(二)【289】 兄弟相聚【359】 水泄不通【179】 奶酪!烤腸!【114】 晉王南下【244】 權(quán)利更迭(三)【157】 夜半風聲(三)【162】 夜半風聲(八)【089】將計就計(二)【222】 羣儒罷武【144】 就怕賊惦記!【132】 意外(五)【297】 禍起蕭牆【344】 撒豆成兵【022】 殊途舊友【157】 夜半風聲(三)【036】 遠去的殺戮【029】 隻身涉險(四)【397】 南唐後主(二)【079】 火牛狂奔【162】 夜半風聲(八)【170】 二龍山危機(六)【214】 帝撫子妻【096】 中原會戰(zhàn)(一)【302】 傳聞不假【332】 太行戰(zhàn)役【155】 夜半風聲(一)【251】 漢王立位【324】 鬥智鬥勇【222】 羣儒罷武【370】 廢除思君【327】 禍事臨門【254】 朝堂寒戰(zhàn)(一)【161】 夜半風聲(七)【113】 斬草除根【189】 強強對決【381】 欲圖進取【074】 番外戰(zhàn)紀(一)【425】 後蜀覆滅(二)【400】 南唐後主(五)【180】 事出突然【272】 父子相交【388】 凱旋夜宴【287】 內(nèi)外安撫【006】 謀戰(zhàn)(三)【426】 後蜀覆滅(三)【352】 隱瞞軍情【206】 樑太子亡【296】 紅顏亂國【374】 戰(zhàn)勢如火【385】 宗門女將【174】 錦衣玉袍【097】 中原會戰(zhàn)(二)【353】 羊入虎口【381】 欲圖進取【042】 小家碧玉【045】 聖殿生死符【386】 孤軍深入【203】 我退敵進【056】 禍福相依【102】 水淹三軍【002】夢醒醉花樓【279】 內(nèi)府鉤心【377】 禮儀清夢【248】 戰(zhàn)爭狂想(四)【082】 決戰(zhàn)雌雄(三)【248】 戰(zhàn)爭狂想(四)【120】 新來的囚車【135】 道詮釋義【126】 錦衣夜行【377】 禮儀清夢【249】 戰(zhàn)爭狂想(五)【156】 夜半風聲(二)【266】 遠交近攻(三)【060】 狗頭債主!【303】 意念?傳說?【200】 王恩浩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紫云| 丹东市| 江华| 遵化市| 铁岭市| 玉田县| 西安市| 恩平市| 天全县| 衢州市| 湘阴县| 奉节县| 台北市| 宜兰市| 纳雍县| 洪江市| 达州市| 忻城县| 襄垣县| 射阳县| 嘉荫县| 庆城县| 林芝县| 东源县| 石家庄市| 巴林左旗| 额敏县| 江陵县| 云浮市| 额敏县| 铜梁县| 潍坊市| 宜君县| 大埔县| 大姚县| 合川市| 临潭县| 高邑县| 霞浦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