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26】 後蜀覆滅(三)

內監與快使到達時,就將趙爍錦袍賜於王全斌,百官衣袍分賜諸將,又宣讀上諭,王全斌等無不感激零涕,皆俯伏山呼萬歲。

成都滿朝文武聞得王昭遠節節敗退,惶惶不可終日。蜀主孟昶遂下令急速招募兵馬,又命太子孟玄爲元帥,侍中李廷爲、張惠安爲副,帶著二萬新兵前去助守劍閣。

他這個太子也和他的父王一樣的,只知道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哪裡懂得帶兵打仗,兵兇戰危?聽得叫他當元帥,真是洋洋得意,樂得不可開交。命人用蜀錦制了一千面錦旗,選了一千人擎著在前面開道;又選了三百名宮女乘坐著馬車,車上裝載著酲酲美酒,攜帶樂器伴在兩旁,吹吹打打熱鬧非常,前赴劍閣,路人見了盡皆竊笑。

宰相李昊奉旨餞行出征,看了如此情景,跌足嘆道;“如此隊伍,是去打仗的麼?”回到朝廷對蜀主說起此事,蜀主孟昶反倒大笑道;“丞相此言差矣,這是*儒雅的大將風度,自古有之,又怎能說不是打仗的呢?”

李昊抗聲道;“陛下分明是強詞奪理,自古以來豈有帶著佳人美酒去打仗的元帥……”

孟昶聽了,仰天哈哈大笑道;“丞相飽讀詩書,如今這麼一說,越發的顯得謬誤不堪了,難道連‘將士陣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些詩句都忘掉了這些不就是古人打仗的時候喝酒聽歌,帶著美女上戰場的典故嗎?怎能說沒有先例呢……”

蜀主左右的近侍見王帝說得高興,也附和著嘻嘻哈哈一齊取笑。孟昶畢竟是個國主,任由內侍取笑宰相豈不有失體統?便板著面孔回頭說話;“你們笑什麼?宰相是你們笑的嗎?宰相是關心家國大事,是關心社稷安危,說錯了也是好的,你們懂嗎?”

招侍們見國主生氣,也不敢笑了,李昊見國主說了這番話,心裡也舒坦得多了。

再說王傳斌自取得利州後,又繼續向劍門關進兵。來至益光,召諸將商議進取,全斌道;“劍門關天險,易守難攻,聽說孟昶又派了他兒子領了幾萬人馬增援劍閣,我等只宜智取,不宜強攻,以減少傷亡……”

前哨軍頭凌遷道;“關於這個孟昶的太子孟玄?,屬下的探子已打探得清清楚楚,是個跟他老子一個樣兒的花花公子,這次出兵帶了美女好酒,一路吹吹打打,恐怕咱們拿下劍門關的時候他還沒來到劍閣呢。元帥儘可放心……”

侍衛軍頭目向韜說;“昨日從降卒口中得知,在益光東面有大山,山上有小路可通來蘇鎮,鎮上只有守兵百人,若從小路襲來蘇,再走二十里至青強店即與官道會合,可從側翼攻關,則劍門無險可恃矣?!?

全斌聽了,大喜,隨即下令率領本部立即起程。

康延澤諫阻道;“蜀軍屢戰屢敗,已失魂落魄,如驚弓之鳥,今更有此蹊徑從後攻之,如探囊取物,只派一員偏將足矣,但等此軍到得青強店,元帥領大軍夾擊劍門關,擒王昭遠如甕中捉鱉耳,何勞主帥親犯險境?”

王全斌聽了他的意見,也就派了史延德領三千人從小路偷襲來蘇,延德領了三千人,一路小跑,來到來蘇河邊,隨即砍樹架橋。對岸的蜀軍見了,幾疑是神兵天降,嚇得棄寨而逃。延德領著三千人緊跟著佔領了青強。

王昭遠聽得宋軍強佔了青強,嚇得沒了主意,只留下偏將在劍門關,自己卻領兵退到漢原坡去了。

史延德探知王昭遠已帶兵先逃,便與康延澤合兵一處,攻打劍門關。守關蜀軍見主將先自逃走,哪裡還有心戰鬥,一見宋軍蜂擁而來,便一鬨而散,各自逃生去了??笛訚墒费拥虏毁M吹灰之力得了劍門,更是乘勝追擊,引軍直逼漢原。

那王遠昭得知宋軍大軍又緊跟而來,早已嚇的魂飛魄散,正在後衙備好胡牀,準備令部下扛著逃跑。漢原守將趙崇濤原來領著一萬人馬駐守,見這位朝廷派來的大元帥躺在胡牀上等著逃跑,氣得七竅生煙,憤然道;“國事如此,夫復何言!大丈夫今日以身殉國矣?!闭f罷,便點起兵馬,關前列陣以待,那邊康延澤史延德見了,便分兵兩路衝殺過來。趙崇濤回頭向將士高呼道;“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今日乃我等報效國家之日矣!”說罷,舞起大刀,向前迎擊。

且說那宋軍自入川以來,未打過一場硬仗,今日遇上這羣不要命的,這才叫碰出個火花來。雙方苦鬥了足足一個時辰,畢竟宋軍是久經鍛鍊、能征慣戰的隊伍,而蜀軍卻是少上沙場的太平軍,戰不多時便漸露下風,趙崇濤雖然左砍右殺,衝鋒在前,但終死於宋軍重圍之中。宋軍殺得性起,也毫不手軟。最後,竟把那一萬蜀軍殺的一個不剩,寸草不留。

王昭遠聞得關前失利、趙崇濤陣亡,嚇得連忙卸下盔甲,令部屬亦改穿民服,扛著胡牀,逃向東川而去。

史延德進得州府衙來,聽說衙役說;王昭遠一個時辰前換了便裝,坐著胡牀逃了,估計走的不遠。

史延德大怒道;“孃的!你跑!我看你能躲到你孃的褲檔下去?我就不信你兩個腳的跑得贏咱四個腳的。”說罷,即令馬隊統領張家祥帶領一百快馬隊,火速追趕,果然不出所料,在前面逃跑的王遠昭不到兩個時辰就讓宋軍的馬隊追上了,看見後面的馬隊追來,無路可逃,躲藏到民居,很快被搜索了出來,當了俘虜。

就這樣,北路戰線士兵也完了,元帥也俘虜了,將軍們也都死的死俘的俘了。

戰報送到開封,趙爍看了,高興之餘,嘆息道;“主?無能,竟致全軍覆沒。”下旨將戰死蜀兵就地埋葬祭奠,以免屍骨暴露郊野也。

且說那蜀太子孟玄位與李廷起、張惠安帶著歌姬美女出師劍閣,一路經州過府,那些地方官員哪敢怠慢?也都領著文武官員出郭列隊歡迎,接進府衙大排筵席接風,那裡還記得“救兵如救火”這個詞兒了?

去到廣漢是這樣款待、去到德州也是這樣款待、去到綿州還是這樣款待……

接著、一行人馬晃晃蕩蕩正往江油進發,走至半路,只見大隊小隊的蜀軍官兵丟盔棄甲,蒼黃而來。聽說是太子領兵來守劍門關,便說道;“你們不要去了,劍門劍閣俱已盡被宋人奪去,我們正要退到東川,你們若要與宋兵交鋒可在這裡等候,不出一兩天他們就趕上來的了。”

太子聽說劍門劍閣俱已盡落宋人之手,宋兵就要追趕過來,登時嚇得臉如土色,他是自出孃胎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一見這些敗退下來的兵將,惶惶然似喪家之犬,慌慌張如漏網之魚,已是嚇得心驚膽戰,再聽得三兩天內宋軍就要殺到,那裡還敢在此逗留?掉頭就要跑回成都。還算是李廷起有點見識,就令張得功,李得祿兩位禁軍統領帶著大軍就地?營,堵截宋軍,他與張惠安點了三千宮庭衛隊,保著太子溜回成都去了。

見到太子元帥掉頭就走,剩下的人馬更是人心惶惶,先是三三兩兩,再就是成羣結隊的開小差,往家裡溜。張得功、李得祿眼看掌控不住了,兩人一商量;三十六著,走爲上著,於是,領著剩下的人馬,也退到綿州去了。過了兩天,宋軍四處搜索,找不到蜀軍的影子,只見各處州縣糧草山積,只恐大軍過後糧食被百姓掠去,因而不敢貿然進軍,盤留在各處清點糧食財物。

再說成都這邊蜀主孟昶見太子把軍隊丟了在路上,自個兒跑了回來,南面戰線又是節節敗退,宋將劉光義從白帝乘勝北進,施州、開州、忠州、遂州等地的刺史守將等紛紛望風而降,知道大勢已去,回天乏術了,思量無計,只得召集百官商議對策。文官們都只是搖頭嘆氣,無話可說,有幾個武官倒是嚷著要打。老將石奉君說;“要與宋軍列陣交鋒我們是無法抗衡的,依我之見,宋兵遠道而來,只求速戰速決,難以持久。我方若集中兵力,據險堅守,拖延時間,他求戰不得自然退去?!?

孟昶搖頭嘆息道;“四十多年來,蜀中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我孟家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兵十餘萬,原指望中原動盪我則進取開封以統一華夏,誰知我軍一箭未發,宋軍已到成都矣……”

大司空,同平章事,當朝宰相李昊勸道;“主上不必傷感,自古有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想當年劉備以皇叔的身份,也是父子兩代,踞蜀數十載,手下猛將如雲,如關、張、趙、馬、黃,文臣亦有伏龍鳳雛相輔,到頭來也只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乃天命也,非人力所能左右者。如今縱觀我朝,文無安邦之臣,武無定國之將,豈足以與趙爍抗衡乎?依老臣之見,正應棄甲拋戈,封存府庫以請降,猶不失公侯爵位,子孫富貴也?!?

孟昶道;“丞相所言,令孤茅塞頓開。”即時就令寫下降表,命通奏太常卿伊審徵送至宋軍統帥軍前。

這時,王全斌正在魏城,接受了伊審徵的降表,立即令田欽祚乘百里加急,攜降表回朝廷報捷;一面又遣康延澤爲專使,馳赴成都宣喻皇命以安撫孟昶及百官,並昭告百姓。

這正是:大將西征取成都,旌旗映日倚雲高!

【390】 皇室風情【163】 夜半風聲(九)【267】 兵敗山倒(一)【162】 夜半風聲(八)【006】 謀戰(三)【138】 雙邊情況【130】 意外(三)【392】 風花殘柳【214】 帝撫子妻【133】 意外(六)【075】 番外戰紀(二)【258】 美人如夢【237】 暗流涌動(一)【310】 出手援助【397】 南唐後主(二)【382】 兵敗將亡【224】 槍王彥章【194】 埋藏禍根【206】 樑太子亡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94】 埋藏禍根【384】 朝堂內鬥【236】 圍城破相【297】 禍起蕭牆【089】將計就計(二)【197】 保衛王府(一)【321】 華山棋局(一)【008】 謀戰(五)【152】 壓寨夫人(一)【277】 兵臨城下【261】 太守禍亂【033】 有患無備【301】 準備前夕【261】 太守禍亂【009】 收服小弟【057】 真相?真相!【048】 脫胎換骨(二)【302】 傳聞不假【083】 決戰雌雄(四)【371】 調虎離山【321】 華山棋局(一)【004】 謀戰(一)【119】 引君入甕【292】 置身事外【381】 欲圖進取【206】 樑太子亡【074】 番外戰紀(一)【394】 酒肉王侯【046】 負心漢??!【008】 謀戰(五)【386】 孤軍深入【252】 宮廷內鬥【263】 惹下禍患【028】 隻身涉險(三)【074】 番外戰紀(一)【096】 中原會戰(一)【165】 二龍山危機(一)【065】 生死狀【289】 兄弟相聚【146】 誤入洞房【355】 撥雲見日【331】 攻堅戰【037】 死亡夢靨【303】 意念?傳說?【356】 後事處理【361】 勤儉三軍【250】 婦人之仁【197】 保衛王府(一)【379】 計從中來【113】 斬草除根【166】 二龍山危機(二)【303】 意念?傳說?【181】 鹽船覆滅(一)【160】 夜半風聲(六)【259】 金鳳入懷【386】 孤軍深入【170】 二龍山危機(六)【008】 謀戰(五)【107】 五侯之亂(二)【113】 斬草除根【326】 結義金蘭【229】 權利架空【345】 夢入神機【170】 二龍山危機(六)【243】 權利更迭(二)【286】 貪婪無度【357】 打草驚蛇【405】 放虎歸山【088】將計就計(一)【162】 夜半風聲(八)【225】 後唐立帝【114】 晉王南下【215】 弒父篡位【324】 鬥智鬥勇【041】 父子情深【080】 決戰雌雄(一)【063】 霸刀阿里扎【347】 老氣橫秋【219】 破敵之策【182】 鹽船覆滅(二)
【390】 皇室風情【163】 夜半風聲(九)【267】 兵敗山倒(一)【162】 夜半風聲(八)【006】 謀戰(三)【138】 雙邊情況【130】 意外(三)【392】 風花殘柳【214】 帝撫子妻【133】 意外(六)【075】 番外戰紀(二)【258】 美人如夢【237】 暗流涌動(一)【310】 出手援助【397】 南唐後主(二)【382】 兵敗將亡【224】 槍王彥章【194】 埋藏禍根【206】 樑太子亡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94】 埋藏禍根【384】 朝堂內鬥【236】 圍城破相【297】 禍起蕭牆【089】將計就計(二)【197】 保衛王府(一)【321】 華山棋局(一)【008】 謀戰(五)【152】 壓寨夫人(一)【277】 兵臨城下【261】 太守禍亂【033】 有患無備【301】 準備前夕【261】 太守禍亂【009】 收服小弟【057】 真相?真相!【048】 脫胎換骨(二)【302】 傳聞不假【083】 決戰雌雄(四)【371】 調虎離山【321】 華山棋局(一)【004】 謀戰(一)【119】 引君入甕【292】 置身事外【381】 欲圖進取【206】 樑太子亡【074】 番外戰紀(一)【394】 酒肉王侯【046】 負心漢??!【008】 謀戰(五)【386】 孤軍深入【252】 宮廷內鬥【263】 惹下禍患【028】 隻身涉險(三)【074】 番外戰紀(一)【096】 中原會戰(一)【165】 二龍山危機(一)【065】 生死狀【289】 兄弟相聚【146】 誤入洞房【355】 撥雲見日【331】 攻堅戰【037】 死亡夢靨【303】 意念?傳說?【356】 後事處理【361】 勤儉三軍【250】 婦人之仁【197】 保衛王府(一)【379】 計從中來【113】 斬草除根【166】 二龍山危機(二)【303】 意念?傳說?【181】 鹽船覆滅(一)【160】 夜半風聲(六)【259】 金鳳入懷【386】 孤軍深入【170】 二龍山危機(六)【008】 謀戰(五)【107】 五侯之亂(二)【113】 斬草除根【326】 結義金蘭【229】 權利架空【345】 夢入神機【170】 二龍山危機(六)【243】 權利更迭(二)【286】 貪婪無度【357】 打草驚蛇【405】 放虎歸山【088】將計就計(一)【162】 夜半風聲(八)【225】 後唐立帝【114】 晉王南下【215】 弒父篡位【324】 鬥智鬥勇【041】 父子情深【080】 決戰雌雄(一)【063】 霸刀阿里扎【347】 老氣橫秋【219】 破敵之策【182】 鹽船覆滅(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西峡县| 镇沅| 华蓥市| 磐石市| 周口市| 东莞市| 鲁山县| 拜城县| 怀安县| 乌拉特前旗| 庐江县| 江孜县| 平陆县| 万源市| 山阴县| 阿拉善盟| 清原| 吉首市| 高平市| 东方市| 宝山区| 远安县| 敦化市| 崇明县| 东阳市| 龙门县| 新乡县| 志丹县| 龙陵县| 佛教| 伊宁县| 桃园县| 吉林省| 阿尔山市| 阿拉善右旗| 会昌县| 丹凤县| 金山区| 深泽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