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94】 酒肉王侯

胡立聽了,便把蜀主貪戀美色……終日只顧遊山玩水……死了一個張太華,他竟在青城山上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場……如今寵上一個花蕊夫人,爲博夫人歡心,竟令成都城內處處種花……又把趙季札身爲監軍卻躲到德陽尋歡作樂,二州大敗他全不知情,致被孟昶砍頭……等等,一一詳細稟報。

周帝嘆道:“這孟昶身爲一國之主,竟然荒唐若此,真乃可悲可笑,如此孟昶,有他在,西蜀終不能爲我害……”又笑道:“如此說來此次取秦、鳳二州,還少不了這趙季札一分功勞的,只可惜被他殺了,倘若留得此人在蜀,他年伐蜀,便當省事多多了。”

說罷,就令範質修下國書,復告蜀主:答應媾和,兩國各安如今的邊界,更要飭令蜀人毋得越境生釁等等……

回頭又向王樸道:“如今孤就準他求和,讓他替孤再看守成都兩年,待孤踏平南唐北漢再來收拾西蜀,愛卿以爲如何?”

王樸忙奏道:“皇上聖明。如今我大周兵強馬壯,雄甲天下,正宜先徵金陵,後滅晉陽,然後以得勝之師,只須偏師一旅入蜀,哪時蜀人必望風歸降矣。”

周帝聽了,點頭稱許。因想起舊事,又笑向趙爍道:“孟昶好色,不但禍國殃民,且禍及御弟,朕知御妹京娘之死乃由孟昶而起,他日平唐滅漢之後,朕當委弟前往滅蜀,蜀亡之日,朕就將他的花蕊夫人賞與御弟,以療御弟心頭之痛……”

趙爍忙奏道:“國事爲重。徵唐滅蜀,江山一統乃國家大事,微臣豈敢以私人恩怨以涉擾國事。”

周帝正色道:“商紂無道,故先祖武王率天下人以討之。孟昶失德,禍延蒼生,故孤委弟領兵以滅之。京娘之死咎由孟昶,既是吾弟心中之痛,亦即寡人心頭之痛,豈能說是汝個人的私人恩怨乎?”

趙爍聽了,一時無語對答,只有再拜謝過。

此時正是秋高馬肥,糧草充盈之際,周帝見西蜀邊境相安無事,不免又動起哪南征的念頭來了,遂下旨撤回西征各部兵馬,決意徵取淮南。

且說周帝見只用了一旅偏師,舉手之勞,便得到了秦嶺大片土地,還可以肯定,三兩年內,西蜀也不敢再挑邊釁了,心中自然高興,便決意仍用西征之法,派幾員將領,乘得勝之威,進取淮南。

主意已定,就委王樸主管調度南征軍需,任李谷爲帥,並任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壽二州行府事。許州節度使王彥超爲副,統領韓令坤等一十二員戰將,合共十二萬人馬,號稱二十萬,即日啓程,向南進發。並令範質寫出文誥,先向淮南各州縣發出、下詔伐唐,文曰:朕自繼承基構,統御寰環,方當恭己臨朝,誕修文德之時,豈欲興師動衆,煊耀武功?顧茲昏亂之邦,須舉吊伐之義,蠢爾淮甸,敢拒大邦!因唐室之凌遲,接黃寇之紛擾,飛揚跋扈,垂六十年,盜據一方,僭稱僞號。籍數朝之多事,與北境以交通,厚啓兵端,誘爲邊患。晉漢之代,寰境未寧,而乃招納叛亡,朋助兇慝。李金泉之據安陸,李守貞之叛河中,竟已大起師徒,來爲應援,攻侵高密。殺掠吏民,迫奪閩越之封疆,塗炭湘潭之士庶。以至我朝啓運,東魯不庭,竟又發兵以應接叛臣,觀釁而憑陵徐部。沭陽之役,曲直可知,尚示包荒,猶稽問罪。邇後維揚一境連歲阻飢,我國家念彼災荒,大許糴易。前後擒獲將士,皆遣放還。自來禁戢邊兵,不令侵擾。我無所負,彼實多奸。勾誘契丹,至今未已。結連並寇,與我爲仇。罪惡難名,神人共憤。今則推輪命將,鳴鼓出師,徵浙右之樓船,下朗陵之戈甲,東西合勢,水陸齊攻。吳孫皓之計窮,自當歸命:陳叔寶之數盡,何處偷生?一應淮南將士軍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聞聲教,雖從僞俗,應樂風華。必須善擇安危,樂圖去就。如能投戈獻?,舉郡來降,具牛酒以犒師,納圭符而請命,車服玉帛,豈吝旌酬,土地山河,誠無愛惜。刑賞之令,信若丹青,若或執迷,寧免後悔!王師所至,軍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時雨。百姓父老,各務安居。剽掠焚燒,必令禁止。須知助逆何如?順,伐罪乃能親民。朕言盡此,俾衆周知。

大周人馬未到江淮,這道諭旨就已傳到大江兩岸,南唐朝野,江淮百姓不免引起震動。衆所周知,北兵南下,壽春首當其衝,因此壽春附近軍民,一日數驚,惶惶不可終日。

且說這南唐帝主李煜,生性優柔寡斷,最愛文學聲色,又喜歡別人奉承,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因此,諂諛之徒多爲提拔重用。馮延己,馮延魯,宋齊邱,陳覺,魏岑等人被人稱爲“五鬼,”但都得到他的寵信。這班人朋比爲奸,盡皆位列朝堂,居宰輔之職,若論文學,二馮與陳覺等還可稱爲一時詩詞好手,堪與李煜唱酬詩酒。若論時政軍事,則盡皆是口若懸河,誇誇其談之徒。他們奉承李煜,恭維他是曠世明君,他們自稱是致君堯舜,把個李煜吹捧得飄飄然忘乎所以,由於南唐在後晉末年攻陷了福建,又在後周太祖廣順二年,佔領了湖南,於是李煜便覺得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就動起個要一統天下的念頭來了。近年以來,李守貞叛漢,慕容彥超叛周,李煜都出兵聲援,爲的正是想趁鷸蚌相爭而從中得利,又更由海路與契丹、北漢相通,相約共圖中國。由於當時也正值中原多事之秋,誰都沒有機會跟他計較,經朝中五鬼哪麼一吹捧,他就認真以爲是威震八方了,所以聽得柴榮要來攻城的消息,他並不在乎,雖然駐守在壽州第一線的壽州節度使劉仁贍多次上本請增兵增糧,以便與周軍對抗。可是李煜並不把郭榮看在眼裡,得知周兵將至,才遣神武統軍劉彥貞爲北面行營都部署,鹹師朗爲監軍,領兵二萬前赴壽春以助劉仁贍。又遣奉化節度使皇甫暉與常州團練使姚鳳二人領兵三萬屯於定遠,以爲應援。何延錫爲水軍都督,統艦艇三百餘艘,協同作戰,這樣一來,淮上軍民百姓心下稍安,更有這壽春守將,壽州節度使劉仁贍,神氣自若,澹然不驚,依舊與平日一般的指揮部隊各處設防,四門巡察,加固城防設備,軍民人等見了,情緒更是安定下來了。唐廷淮上官吏當然就把消息報回金陵,唐主李煜聞報,當然又是一場歡喜,免不了又是置酒賦詩,一番熱鬧。

再說這李谷統領著大軍,來到正陽鎮,原來正陽鎮這裡是兩國邊界,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只有少量唐兵駐守,便領士兵驅趕那些唐兵,又派人就近砍伐樹木,架設橋?,以便大軍度淮。又派白延遇等四將各領二千人馬前往六安、山口等地邀擊唐兵,餘下的人馬由王彥超率領,繼續掃清外圍,自己領著大軍進襲壽春。

無奈壽春守軍佈防嚴謹,上下齊心,將士用命,周軍圍攻城池,守軍早已準備滾木石頭弓箭對付,更加上城外有幾股唐軍,反從後面襲來,周軍成了腹背受敵,形勢十分被動,只有屯兵城下,不但攻不下城池,反倒夜夜提防唐軍偷襲,毫無進展。

那白延遇等進軍六安,又因淮南地方河汊縱橫,行動不便,而唐軍河上戰船甚爲靈活,反倒顯得周軍處處被動。因此,經過幾次接觸,周軍雖然仗著人多勢衆,佔了些上風,但卻無戰果可言。李谷思量無計,便令白延遇等設法搶奪唐兵的舟船,組織自己的船隊,另又將實情上報朝廷。周帝覽報,見前方戰事毫無進展,不免心中焦躁,正要打點御駕親征,忽報樞密使鄭仁誨昨夜病故。

這鄭仁誨歷事二朝,乃朝廷棟樑,當年助先帝立業,功不可沒。周帝得報,不免傷懷,親自上門弔唁,灑淚盡哀。不料回到後宮,皇后符映雲也因偶感風寒竟致臥牀不起。此前皇后已經生了一位皇子,取名宗訓,剛滿兩歲,已封爲鄭王。德妃映霞也於今春育一皇子,取名宗誨,因見皇后病情頗重,故德妃領著兩個皇子,就在乾寧宮照看皇后,周帝見皇后病體頗重,夫妻情重,難免牽掛,只得暫緩親征之議。這第一次巡視淮南,看看已成畫餅。

轉眼冬殘臘盡,又到新春,皇后病體也已痊癒,李谷屯兵壽昌城下,毫無進展,皇上南征之念又生。元宵剛過,周帝便下詔親征淮南:令向訓爲東京留守,王樸爲副留守,韓通爲大內都侍衛。白重贊領兵五千先行屯駐穎上,李重進領兵一萬前行先赴正陽關與李谷匯合。兩日後,皇上親帥四萬御林軍及趙爍等將領,徐徐進發。

這時,南唐派神武大將軍劉彥貞爲統帥,鹹師朗爲大將,領兵三萬來援壽昌,兵至來遠鎮,探知李谷在正陽架設橋樑,便先遣部將領了三百艘船艦,五千水兵沿河而上,先行拆毀橋樑,以絕周軍通道。

這正是:昏昧君臣同誤國,青史何事責紅裳!

【014】 逃出生天【190】 談笑敗敵【146】 誤入洞房【035】 翡翠麒麟【082】 決戰雌雄(三)【202】 剿除內患【024】 重磅嘉賓【277】 兵臨城下【343】 兄弟情深【224】 槍王彥章【156】 夜半風聲(二)【413】 黃袍加身【214】 帝撫子妻【311】 恩公再此【057】 真相?真相!【095】 先發制人【291】 辭舊迎新【138】 雙邊情況【126】 錦衣夜行【239】 暗流涌動(三)【281】 國破家亡【076】 番外戰紀(三)【299】 內憂外患【272】 父子相交【339】 小黃鸝【382】 兵敗將亡【374】 戰勢如火【237】 暗流涌動(一)【310】 出手援助【421】 杯酒釋兵權【321】 華山棋局(一)【159】 夜半風聲(五)【186】 暗中相助【248】 戰爭狂想(四)【098】 中原會戰(三)【166】 二龍山危機(二)【282】 官逼民反【151】 兵敗二龍山【205】 朱樑首敗【398】 南唐後主(三)上架感言!!!【258】 美人如夢【084】 驚魂南渡【172】 巧遇存信【317】 吟詩作對【052】 朝廷欽犯【415】 硬戰抗衡【161】 夜半風聲(七)【047】 脫胎換骨(一)【401】 血戰六合【327】 禍事臨門【225】 後唐立帝【050】 情歸深處(一)【007】 謀戰(四)【259】 金鳳入懷【124】 白馬銀槍(一)【252】 宮廷內鬥【104】 縱深襲擊(二)【247】 戰爭狂想(三)【284】 趁火打劫【133】 意外(六)【286】 貪婪無度【010】 野戰論生死【288】 關前救駕【254】 朝堂寒戰(一)【415】 硬戰抗衡【092】將計就計(五)【311】 恩公再此【168】 二龍山危機(四)【346】 又見韓通【345】 夢入神機【422】 京畿兵道【228】 後梁消亡【293】 女人心!【061】 陳辭貢訴【245】 戰爭狂想(一)【369】 黃河大戰【140】 霸王追魂(一)【135】 道詮釋義【198】 保衛王府(二)【113】 斬草除根【107】 五侯之亂(二)【033】 有患無備【188】 傀儡迷局(二)【363】 走馬換燈【274】 國難當頭(二)【221】 定州大戰【059】 初探天牢【385】 宗門女將【005】 謀戰(二)【172】 巧遇存信【044】 迴光返照(二)【259】 金鳳入懷【123】 寶刀已老【323】 世外高人【393】 邊關急報【041】 父子情深【406】 南唐狂君【135】 道詮釋義【421】 杯酒釋兵權
【014】 逃出生天【190】 談笑敗敵【146】 誤入洞房【035】 翡翠麒麟【082】 決戰雌雄(三)【202】 剿除內患【024】 重磅嘉賓【277】 兵臨城下【343】 兄弟情深【224】 槍王彥章【156】 夜半風聲(二)【413】 黃袍加身【214】 帝撫子妻【311】 恩公再此【057】 真相?真相!【095】 先發制人【291】 辭舊迎新【138】 雙邊情況【126】 錦衣夜行【239】 暗流涌動(三)【281】 國破家亡【076】 番外戰紀(三)【299】 內憂外患【272】 父子相交【339】 小黃鸝【382】 兵敗將亡【374】 戰勢如火【237】 暗流涌動(一)【310】 出手援助【421】 杯酒釋兵權【321】 華山棋局(一)【159】 夜半風聲(五)【186】 暗中相助【248】 戰爭狂想(四)【098】 中原會戰(三)【166】 二龍山危機(二)【282】 官逼民反【151】 兵敗二龍山【205】 朱樑首敗【398】 南唐後主(三)上架感言!!!【258】 美人如夢【084】 驚魂南渡【172】 巧遇存信【317】 吟詩作對【052】 朝廷欽犯【415】 硬戰抗衡【161】 夜半風聲(七)【047】 脫胎換骨(一)【401】 血戰六合【327】 禍事臨門【225】 後唐立帝【050】 情歸深處(一)【007】 謀戰(四)【259】 金鳳入懷【124】 白馬銀槍(一)【252】 宮廷內鬥【104】 縱深襲擊(二)【247】 戰爭狂想(三)【284】 趁火打劫【133】 意外(六)【286】 貪婪無度【010】 野戰論生死【288】 關前救駕【254】 朝堂寒戰(一)【415】 硬戰抗衡【092】將計就計(五)【311】 恩公再此【168】 二龍山危機(四)【346】 又見韓通【345】 夢入神機【422】 京畿兵道【228】 後梁消亡【293】 女人心!【061】 陳辭貢訴【245】 戰爭狂想(一)【369】 黃河大戰【140】 霸王追魂(一)【135】 道詮釋義【198】 保衛王府(二)【113】 斬草除根【107】 五侯之亂(二)【033】 有患無備【188】 傀儡迷局(二)【363】 走馬換燈【274】 國難當頭(二)【221】 定州大戰【059】 初探天牢【385】 宗門女將【005】 謀戰(二)【172】 巧遇存信【044】 迴光返照(二)【259】 金鳳入懷【123】 寶刀已老【323】 世外高人【393】 邊關急報【041】 父子情深【406】 南唐狂君【135】 道詮釋義【421】 杯酒釋兵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泸定县| 增城市| 濮阳县| 会东县| 通州市| 尼勒克县| 靖安县| 札达县| 济宁市| 南华县| 太湖县| 揭东县| 竹北市| 陈巴尔虎旗| 昌图县| 兴国县| 修武县| 武宣县| 峨山| 乌兰察布市| 康平县| 库伦旗| 将乐县| 沭阳县| 余干县| 江城| 奇台县| 刚察县| 美姑县| 荣昌县| 江西省| 密云县| 扎鲁特旗| 河津市| 陵水| 惠水县| 揭西县| 阿鲁科尔沁旗| 澜沧|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