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88】 關前救駕

蕭翰見說,也惱火得很,說道:“這小子真也不是個東西!看見大王沒讓他當這個中原皇帝,如今看著河北出了亂子要他出兵,就吊咱們的板。我看他也是活得不耐煩了,皇上暫且先忍了這口氣兒,還是給他點兒甜頭嚐嚐,讓他先出了這趟兵。回頭待平了河北再跟他算帳。”

耶律宏齊點頭稱是,拿筆塗了‘大丞相尚書事’與‘都督中外諸軍事’兩項,就委任中京留守,仍兼樞密使之銜。仍催他趕快出兵。

趙延壽見了,十分不滿,只好憋著一肚子氣上路。那耶律宏齊自此,也更忌恨趙延壽了。

回頭再說北平王劉知遠這塊的事。遼使雖走了,一班文武依舊忿忿不休,都說不甘受契丹人胯下之辱,願保王爺自立爲帝。

劉王爺向衆人道:“衆位且請稍安無躁,孤這個北平王還是皇上所封,孤還是大晉的臣子,如今皇上被擄,怎好背主稱尊?據傳遼人不日將押送主上北返上京,不若我等在半途截救,將主上迎入太原,再圖恢復,豈不更好。”

說罷,也不管衆人意見如何,隨即令楊?發函各路州府,共同出兵勤王,又令大將史弘肇明日在沙場點兵,前往娘子關救駕。

次日,就在史弘肇沙場點兵之時,將士議論紛紛,都說;如今京城淪陷,皇帝當了俘虜,天下大事無人作主,能作主的,就只有咱們大王了。大王要出兵救那石重進,應當自己先正皇位,當了皇帝,咱們纔是名正言順的出兵,大王纔好號令諸侯……

於是,整個校場都沸騰了,士兵們高呼萬歲,要劉知遠先當了皇帝他們才肯出兵。身邊的文武官員也都圍著劉王爺,勸他立刻即帝位。

但劉王爺考慮到自己目前勢力還不夠強大,一但稱帝,惟恐四面樹敵。便對將領們說;“現在敵人十分強大,我們勢單力薄,我一但當了皇帝,就要面對契丹的攻擊,士兵們哪裡懂得這些道理,你們去勸勸他們吧。”

就這麼亂了一天,那劉知遠還是沒答應。只下令楊?以北平王名義,擬了一篇文告,火速向各路諸候發函,邀請合力勤王,於途中截救石重貴。楊?不敢違令,火速寫就,呈交王爺過目。只見文告上寫道;

“自有唐傾覆,社稷零替,歷四十年。彼契丹者,本屬異族,原居塞外,素具狼子野心。虎視中原,伺窺神器,歷時已逾十載。今竟乘我主弱臣讒之機,擄我國主宗室,輦輿驅歸塞外,戎狄山陵,中原無主,此誠爲天下臣民萬世之恥也。知遠晉室舊臣,忝列方伯。當此金甌傾墜,山河劫灰之際,願首舉義旗,與四方忠義之師,同襄義舉,聚兵於河間,截擊強虜,以拯君王於水火。書行之日,知遠亦即揮師東出娘子關,與諸君會合。書到之日,期望各道兵馬,同聲以應。”

劉王爺看後,大悅道:“這樣最好,各位試想想,如今京都淪落,主上被擄,若孤王棄邦國於不顧,驟然稱帝,唯恐難堵天下人議論。孤若先行發兵救駕,不管後事如何,也就可杜絕後人口實了。”

說罷,隨即下令慕容彥超率領本部人馬,東出娘子關,前往井徑截擊遼兵,搶救皇帝。

話又說回來,至於“救駕”之事,結果又是怎樣呢?

事到如今的耶律宏齊在汴京登了大位,當了皇帝。開始他說了一番不願在中原當皇帝的話,讀者別以爲他說假話,其實那是他的真心話。首丘依風,故土難忘。他生於斯,長於斯,他習慣了那裡的生活方式,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他在那裡繼承了父母創下的大業,當上了一國之主,他確實不願離開那裡的。不過,蕭翰說得很有道里:如果現在他不當這個皇帝,中原馬上就亂了,大遼這次千里用兵,就白費力氣了,因此他才當了這個皇帝的。

耶律宏齊又是個孝義之人。深知先王創業艱難,母后爲了保自己登位,不惜犧牲一切,又是萬萬辜負不得的……

心想:這次南下滅晉,太后是反對的。因爲她深恐他力有不逮。如今他竟然滅了晉國,擄了石重貴,自應炫耀一番,必須派人回去向太后獻俘,一來在遼人當中建樹自己的威信,二來也讓太后高興高興,三來也爲太后樹威……這樣隆重的事,倘若是派一員偏將去辦,看來確是對太后的不恭。要是自己親自回去,蕭翰必定反對。而且,登位之後,後宮佳麗如花玉,夜夜,確實也一時難捨……心下不決,便找了耶律兀欲前來商議。

耶律兀欲說:“這個天下是叔皇打下來的,不但滅了石晉,連他的皇帝也擄了,叔皇也當了中原的皇帝。這樣的大喜事,當然應該回去向太后獻俘,報喜。如此隆重的事,如果叔皇親自回去,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是,叔王如今剛剛坐上龍位,一時不好走動,那就讓小侄替皇上走這一遭好了。”

耶律宏齊大喜道:“皇侄想得周到。又難得你不怕辛勞,很好,很好。那就由你替孤王走一趟,讓母后高興高興。”

只因這樣,所以押解石重貴的這麼一件小事,弄得那麼隆重,還煩勞到永康王的大駕。

這些條條道理都是耶律兀欲說出來的。也看得出他是很想回一趟上京的,究竟什麼原因呢?原來其中大有奧妙……關鍵是爲了一個女人,他想把這個女人弄到手。他想把這個女人帶回上京。好把她“金屋藏嬌”。

這個女人是誰?這個女人還是―花無色。

話兒又得從頭說起……

且說那日石重貴領著一羣后宮妃嬪皇族到汴京城外投降,耶律兀欲一眼看見花無色,立馬就著迷了。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女人。真的說也說不出她這漂亮來。畫也畫不出她這漂亮來。真不敢相信人世間真有這麼漂亮的女人。打這往後,這一羣人被囚到封禪寺去了,耶律兀欲從那一刻起,就真的那麼整天朝思暮想,混混沌沌,迷迷糊糊起來了。

可他不敢開口呀。這麼漂亮的女人,爲什麼叔皇不要起來?那肯定是他太忙了,沒留神細看,如果他看清了,別說是一個,就是一百個也不會漏出來。如今倘若我一開口說要,他肯定留神再看。讓他留神看清了,這江水還能流到我這兒來嗎?因此不敢開口。

他也不敢動手。封禪寺就在開封城邊,平常人們說的“天子腳下”。如今歸赫哲看管,旁邊就駐著那日圖的大軍,如果悄悄地去要,他們誰也不敢給。如果去偷,去搶,鬧了起來自己也兜不起。他也知到這羣人是要送回上京去的,於是,他想出這個點子,領下這份差事來了。

也真靈!他這麼一說,耶律宏齊準了。讓他帶上自己的人馬押著回去。

他就是這樣撈下這份差事的,不過,現在還沒走,因爲外邊正亂呢,因而還未定啓程的日期,還要待他的人馬齊集。儘管押解石重貴去上京的隊伍還未啓程,但汴梁內外已經亂起來了。

怎麼亂呢?原來耶律臨朝當了皇帝,他以爲就如蕭翰說的,天下太平了。

其實並不那麼簡單,亂子還在後頭呢。

原來那耶律宏齊登上了大位,殺了張彥澤,傅柱兒。把他們搶來的財寶也都掏了出來。遼兵也進駐進了汴梁,百官也都循例上班,城裡看來也安靜了。耶律宏齊心想:天下大事看來也大不了就是這樣了。張彥澤他們搶去的後宮佳麗也都重又送回後宮,耶律宏齊在上京,那裡見過這成羣結隊的佳麗?個個如花似玉,又是歌鶯舞燕,不禁意亂神迷。於是,也就過起了通宵笙歌,盡日華筵的“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來了。

國庫原來就被搶掠一空的,遼人從張彥澤,傅柱兒家中掏回來後,並未送回國庫。官員稟報耶律宏齊說:“稟報皇上,上國有大軍三十萬駐防汴梁,軍需糧草所需之費甚巨,請皇上指示籌措辦法。”

耶律宏齊笑道:“你中原的事,我統統知道。我大遼的事,你們一點兒也不知。我遼國大得很,方圓廣闊幾萬裡,有部落酋長三十六個,替我管裡著下面的事情。他們都替孤王帶兵籌糧,那裡要什麼國庫不國庫的?”

於是,各處軍隊需要軍需糧草的,即命令部隊就地“打馬草。”

什麼叫“打馬草”?契丹人居於漠外,軍隊隸屬各部落,軍需由各部落自理。說得好聽點,就是叫部隊士兵回家吃飯。

遼兵來到中原以後,在行軍打仗時,穿州過府,各部隊都是自行設法解決糧餉。實際上就是靠搶掠爲生。如今遼兵進了汴梁之後,官員們一直都都按中原制度撥發糧餉,自然是相安無事。如今糧草用光了,國庫空了,這個“打馬草”命令一下,汴京內外就全亂套了,朝官們先是往下攤派。百姓家家戶戶全被掏個空,文武百官也在劫難逃,人人都得攤派,馮玉更是派兵四出搜刮,人們紛紛逃亡,緊接著遼兵就四出搶掠了……

【340】 推遲美意【254】 朝堂寒戰(一)【031】 左右逢源【111】 遷都汴梁【203】 我退敵進【127】 分道揚鑣【078】 番外戰紀(五)【005】 謀戰(二)【366】 暗中黑槍【368】 文人安內【174】 錦衣玉袍【230】 晉王伐蜀【384】 朝堂內鬥【205】 朱樑首敗【376】 情同手足【213】 破敵擊燕【053】 陷入重圍【136】 佛詮釋忠【049】 脫胎換骨(三)【329】 吉星高照【213】 破敵擊燕【240】 暗流涌動(四)【193】 禍從口出【011】 初嘗戰紀(一)【124】 白馬銀槍(一)【056】 禍福相依【275】 國難當頭(三)【050】 情歸深處(一)【304】 金樓柔情【278】 通敵賣國【288】 關前救駕【420】 文成武就【350】 不知好歹【293】 女人心!【054】 困獸猶鬥【016】 客棧迷霧(二)【211】 虎將歸晉【239】 暗流涌動(三)【351】 喜事重重【414】 陳橋兵變【399】 南唐後主(四)【329】 吉星高照【275】 國難當頭(三)上架感言!!!【002】夢醒醉花樓【306】 神來之筆【364】 倒行逆施【257】 朝堂寒戰(四)【098】 中原會戰(三)【252】 宮廷內鬥【305】 禍亂之事【150】 爭執【305】 禍亂之事【052】 朝廷欽犯【159】 夜半風聲(五)【113】 斬草除根【268】 兵敗山倒(二)【160】 夜半風聲(六)【049】 脫胎換骨(三)【339】 小黃鸝【423】 內政革新【176】 清河山城【236】 圍城破相【349】 少主昏暈【241】 太原大戰【421】 杯酒釋兵權【248】 戰爭狂想(四)【007】 謀戰(四)【098】 中原會戰(三)【037】 死亡夢靨【401】 血戰六合【368】 文人安內【172】 巧遇存信【257】 朝堂寒戰(四)【157】 夜半風聲(三)【311】 恩公再此【159】 夜半風聲(五)【066】 技驚四座!【250】 婦人之仁【218】 攻佔江東【027】 隻身涉險(二)【410】 塞外軍令【374】 戰勢如火【338】 人間尤物【276】 亡國舊主【109】 投軍雍州【182】 鹽船覆滅(二)【098】 中原會戰(三)【006】 謀戰(三)【205】 朱樑首敗【245】 戰爭狂想(一)【320】 遺棄神蹟【375】 小人心計【343】 兄弟情深【127】 分道揚鑣【099】 中原會戰(四)【304】 金樓柔情【221】 定州大戰【261】 太守禍亂【265】 遠交近攻(二)
【340】 推遲美意【254】 朝堂寒戰(一)【031】 左右逢源【111】 遷都汴梁【203】 我退敵進【127】 分道揚鑣【078】 番外戰紀(五)【005】 謀戰(二)【366】 暗中黑槍【368】 文人安內【174】 錦衣玉袍【230】 晉王伐蜀【384】 朝堂內鬥【205】 朱樑首敗【376】 情同手足【213】 破敵擊燕【053】 陷入重圍【136】 佛詮釋忠【049】 脫胎換骨(三)【329】 吉星高照【213】 破敵擊燕【240】 暗流涌動(四)【193】 禍從口出【011】 初嘗戰紀(一)【124】 白馬銀槍(一)【056】 禍福相依【275】 國難當頭(三)【050】 情歸深處(一)【304】 金樓柔情【278】 通敵賣國【288】 關前救駕【420】 文成武就【350】 不知好歹【293】 女人心!【054】 困獸猶鬥【016】 客棧迷霧(二)【211】 虎將歸晉【239】 暗流涌動(三)【351】 喜事重重【414】 陳橋兵變【399】 南唐後主(四)【329】 吉星高照【275】 國難當頭(三)上架感言!!!【002】夢醒醉花樓【306】 神來之筆【364】 倒行逆施【257】 朝堂寒戰(四)【098】 中原會戰(三)【252】 宮廷內鬥【305】 禍亂之事【150】 爭執【305】 禍亂之事【052】 朝廷欽犯【159】 夜半風聲(五)【113】 斬草除根【268】 兵敗山倒(二)【160】 夜半風聲(六)【049】 脫胎換骨(三)【339】 小黃鸝【423】 內政革新【176】 清河山城【236】 圍城破相【349】 少主昏暈【241】 太原大戰【421】 杯酒釋兵權【248】 戰爭狂想(四)【007】 謀戰(四)【098】 中原會戰(三)【037】 死亡夢靨【401】 血戰六合【368】 文人安內【172】 巧遇存信【257】 朝堂寒戰(四)【157】 夜半風聲(三)【311】 恩公再此【159】 夜半風聲(五)【066】 技驚四座!【250】 婦人之仁【218】 攻佔江東【027】 隻身涉險(二)【410】 塞外軍令【374】 戰勢如火【338】 人間尤物【276】 亡國舊主【109】 投軍雍州【182】 鹽船覆滅(二)【098】 中原會戰(三)【006】 謀戰(三)【205】 朱樑首敗【245】 戰爭狂想(一)【320】 遺棄神蹟【375】 小人心計【343】 兄弟情深【127】 分道揚鑣【099】 中原會戰(四)【304】 金樓柔情【221】 定州大戰【261】 太守禍亂【265】 遠交近攻(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新闻| 宁海县| 灵丘县| 乌兰浩特市| 怀安县| 九龙城区| 门头沟区| 江津市| 墨竹工卡县| 高台县| 即墨市| 育儿| 永德县| 宜兰市| 建宁县| 乐山市| 怀安县| 临沭县| 黄大仙区| 尉犁县| 岳池县| 喜德县| 龙岩市| 青龙| 湖口县| 荥经县| 佛冈县| 德州市| 安平县| 封开县| 兴海县| 辽阳市| 平潭县| 北流市| 邵东县| 象州县| 惠安县| 和静县| 湘潭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