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65】 遠交近攻(二)

郭重貴聽了,又與幾位朝臣商議一番,朝臣大多附和此意。於是,便一連下了四道聖旨:

第一道旨:令北路招討兵馬大元帥景延廣火速率鄴都兵馬,奔赴定州,統領各路兵馬迎敵。

第二道旨:令泰州雄州二支人馬火速與定州合兵一處,聽從高行周調遣。

第三道旨:令恆州節度使杜威,率所部兵馬繼後,聽從景延廣調遣。

第四道旨:令晉陽留守劉知遠率部從土門出兵,進襲幽州,以牽制遼人後方。

那第一道聖旨發到鄴都景延廣處。景延廣心想:“遼國來兵,不過三萬,恆,定,泰,雄四州,合共有兵三萬有餘,足夠迎敵。”心中也計較著四州不服自己調遣。萬一自己親自前去,調動不靈,反爲不美。因而再三拖延,不願發兵。

第二道聖旨分發到定,泰,雄三州。那泰州守將皇甫遇,雄州守將石公霸手下雖統兵不多,但都是本州的節度使。先皇在日,皇甫遇曾領太子太師之職,如今太子石重睿雖未繼位,但他太師之職未除,是一忠貞之士。那石公霸出自沙陀,早年跟隨郭無爲左右,極備親信。也是一條硬漢。不過近年朝廷奸佞當道,羣小用事,被疏遠了。如今見是朝廷聖旨親臨,不敢怠慢。各率三千兵馬奔赴定州。

此時趙延壽引著三萬大軍,正浩浩蕩蕩殺至定州,趙延壽知道高行周是一員驍將,不敢造次,本來是打算繞過定州,直取鄴都的。無奈高行周把人馬在通衢大道?營,堵住了去路。便在距城五里處一字兒排開,安營砸寨,高行周見皇甫遇,石公霸二將親率兵馬到來,喜出望外。命皇甫遇領泰州之兵作左軍,石公霸領雄州之兵作右軍,自領三千定州人馬作中軍,在城外立寨,作掎角之勢。城中二千定州步兵與此前二州派來的一千步兵共守城池,準備強弓硬弩,以作後盾。

景延廣心恨三將不服自己調遣,但皇上有旨,不敢不來,又知前線三將都是資深將領,自己將兵前去必然調撥到他們麾下,自己就成了空頭司令了。因而領了二萬鄴都兵馬,來到望都駐下,聲言作後援,卻不再向前了。

次日,趙延壽領兵親臨陣前要會高行周。高行周昔年曾在趙延壽之父趙德光麾下,今見趙延壽相邀,便領了數騎人馬,出到陣前,拱手作禮道:“兩軍相對之際,少將軍召喚末將,未知有何見教?”

趙延壽高聲說道:“高將軍!當年家父在日,待汝不薄。如今本帥領兵要滅石晉,不想與爾兵戎相見。你可收兵入城,互不相犯。再者,如能率衆前來投我大遼,本王當在大王駕前奏請給你加官晉爵,同享富貴。何必跟著郭重貴那傻小子。”

高行周答道:“少將軍此言差矣。高某受先皇知遇之恩,只知肝腦塗地,盡忠王事,豈能叛逆。再說這遼人狡獪,素不信任我中原,就是趙老將軍,降遼多年,直到老死遼邦,至今也得不到富貴。依末將愚見,少將軍如今手擁大軍,若此時迴歸我朝,皇上必定重賞。更不失忠義之名。還請少將軍三思。”

趙延壽怒道:“胡說,本帥好言相勸,你倒反來說我。如今大軍壓境,兵臨城下,你不早早歸降,難道敢與本帥見過高下麼?”

高行周說:“兩軍相交,各爲其主。少將軍如不相讓,末將也只好捨命陪君子了。”

趙延壽見說不動高行周,反倒被他說了個沒趣,憋著一肚子氣,退歸陣內,即令擂動戰鼓驅動人馬,直往晉營衝來。

高行周早有準備,見趙延壽退還陣內,也即便驅馬歸營。壁壘內副將見遼兵衝了上來,一聲號令,弓箭手便一陣的亂箭齊發。衝在前面的遼兵,早已倒下了一排。遼將見了,忙令藤盾兵來到陣前,掩護步兵繼續前進,要掃除鹿角欄柵。這時,晉營內又轉出一隊步兵,手持長矛大刀衝出陣前,那持長矛的專挑遼兵的盾牌,持大刀的隨後砍去,又破了遼兵一陣。那趙延壽見衝不動晉營,便令三員副將各率五百騎兵,齊向晉營衝去。

高行周見了,忙令城上調下來一千弓箭手,只管射那衝在前面的馬匹。城上的硬弩專射後隊的人。一時鼓聲動地,喊殺連天,晉營中箭如雨發。遼兵死傷狼藉,惹得趙延壽性起,親率了五千兵馬,隨後又殺了過來。務必要踏平高行周的營壘。

高行周見了,率了一百精騎,衝出陣前迎戰。只因營前狹窄,那些遼兵雖多,卻是施展不開,反倒自相擠塞。高行周引著一百騎人馬,左衝右突,槍挑劍劈,遼兵逢之披靡,如入無人之境。但遼兵人多,高行周雖然勇猛,終究勢單力薄。自辰時戰至午後,遼兵仍不稍卻。便令放起一聲號炮,左右兩營將士早以準備多時,一聽得號炮,皇甫遇領著左營兵馬,石公霸領著右營兵馬,傾巢而出,衝開遼兵的堵截,直襲遼軍兩翼。

那些攻打高行周營盤的遼兵苦戰多時,已是人疲馬乏,士氣不振之際,突然兩翼被襲,便紛紛退卻,一時亂了陣腳。高行週一見大喜,率領騎兵隨後追殺,齊聲高喊:“活捉趙延壽,官封萬戶侯!”

遼兵雖然不是全線崩潰,但也確是壓不住陣腳。趙延壽無奈,只得緩緩收兵回到營寨。高行周知道遼兵勢大,見好便收,也不敢貿然去衝遼營。

那趙延壽原來只望一戰成功,直搗汴梁,拿下郭重貴,奪了晉室江山,自己馬上就當皇帝的。誰知第一仗就栽在高行周手中,折了一千多人馬,反輸了個頭陣。回思今日之失,在於求成過急,自家雖然人馬衆多,卻未施展,反被他襲擊兩側,損兵折將,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心中十分惱怒。計劃明日將兵將分作三軍。左軍由番將解裡,白可久率本部落人馬,攻打晉兵右營。右軍由番將赫連與察格爾各率本部落人馬,攻打晉軍左營。自己率領中軍,攻打高行周的中營。

今日晉軍雖然稍挫遼兵,然高行周亦知遼人此來,志在必得,雖然受挫,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故當夜召集皇甫遇,石公霸二人及城中守將杜知敏,商議明日如何對策。

高行周道:“今日雖是小挫遼兵,趙延壽必定心有不甘,來日必有惡戰。今日遼兵之敗,全賴二位將軍攻其兩翼。明日再戰遼人必不蹈此轍。故請各位商議應敵之方。”

石公霸道:“今日趙延壽本想招降將軍,未防我等襲擊兩翼,故招此敗。眼下遼兵衆多,來日必然會分兵進擊,我等則難以合勢矣。”

皇甫遇道:“趙延壽之兵,雖倍於我,但從今日之戰來看,其軍心不整,就算明日傾巢來犯,諒也難奈我何。擔心的倒是戰我不下時,耶律德光必然前來增援,我方若後援不至,那可就難以撐持了。

高行周道:“太師所言極是。趙延壽乃我朝投降遼國之人,日前耶律封爲燕王,不過是一時利用罷了,在契丹人眼中素無威望。手下兵將皆是各部落頭人率領,自然不會替他賣力。若攻我定州不下,耶律必定親自來援,他手下有數萬兵馬,如他全軍來襲,則定州危矣。”便問杜知敏道:“派往恆,鄴,汴三處求援之人,可有回報。”

杜知敏說:據信使回報:景延廣領了鄴都人馬,只駐在望都,並不向前,只命三位將軍緊守城池,勿使有失。那杜威只躲在恆州城內,推說遼兵要攻恆州,不發一兵一卒來援。據探子報稱,杜威暗下里私通遼人,看來更難望派兵來援了。倒是皇上得知趙延壽兵犯定州,已親帥御營兵馬,御駕親征,即日起程,前來鄴都。

石公霸嘆道:“外有強寇,內藏奸賊,新主年少,晉室江山危矣。”

皇甫遇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敗自有天意,遠非人力可斡旋者。老夫受先皇知遇之恩,惟有肝腦塗地,馬革裹屍以報矣。”

高行周慨然道:“二公忠勇,心昭日月,高某得二公協力王事,幸也。兩軍相交,兵兇戰危,勝負常在瞬間。強?雖有後援,而我主上亦已移駕鄴都,我等何愁後繼無援哉。還是共商明日戰事,別讓趙延壽這賊子逞強爲要。”於是,三人密密計議,商定明日對策。

次日清辰,趙延壽兵分三路,傾巢而出,猛攻晉軍三營。晉軍憑著營壘欄柵,強弓硬弩與遼兵周旋,自辰至午,仍不分勝負。杜知敏見遼兵已漸顯疲怠,便率著飽食以待的一千輕騎從城內衝出,直襲遼兵。正在前邊與晉兵苦鬥的契丹步卒冷不防被突如其來的馬隊一衝,紛紛後退,反倒衝亂了自己的後隊。

正在後面押陣的趙延壽見了,喝令手下殺了幾個領頭後退的士兵,又忙調上一隊馬兵接住廝殺……

一連數日,雙方鬥得難分難解,互有死傷。那耶律德光得知尚未打下定州,不免心中焦躁,又撥了一萬人馬前來增援。限令三日拿下定州。

【392】 風花殘柳【372】 取樂凡塵【350】 不知好歹【344】 撒豆成兵【409】 皇師浩蕩【064】 巾幗英眉【290】 魚躍龍門【363】 走馬換燈【378】 戰端初開【184】 投石問路【033】 有患無備【091】將計就計(四)【259】 金鳳入懷【235】 借花獻佛【194】 埋藏禍根【186】 暗中相助【359】 水泄不通【157】 夜半風聲(三)【398】 南唐後主(三)【004】 謀戰(一)【114】 晉王南下【106】 五侯之亂(一)【217】 單擊幽燕【134】 雪山之巔【174】 錦衣玉袍【278】 通敵賣國【409】 皇師浩蕩【324】 鬥智鬥勇【186】 暗中相助【308】 鄉土民情【129】 意外(二)【200】 王恩浩蕩【372】 取樂凡塵【177】 王府接納【165】 二龍山危機(一)【319】 志在四方【167】 二龍山危機(三)【301】 準備前夕【303】 意念?傳說?【196】 西鄉巧遇【406】 南唐狂君【179】 奶酪!烤腸!【321】 華山棋局(一)【391】 敵情近城【327】 禍事臨門【357】 打草驚蛇【427】 計安天下【075】 番外戰紀(二)【336】 首站得勝【248】 戰爭狂想(四)【347】 老氣橫秋【176】 清河山城【394】 酒肉王侯【306】 神來之筆【103】 縱深襲擊(一)【249】 戰爭狂想(五)【018】 客棧迷霧(四)【060】 狗頭債主!【024】 重磅嘉賓【246】 戰爭狂想(二)【406】 南唐狂君【423】 內政革新【011】 初嘗戰紀(一)【301】 準備前夕【114】 晉王南下【170】 二龍山危機(六)【296】 紅顏亂國【051】 情歸深處(二)【338】 人間尤物【134】 雪山之巔【281】 國破家亡【093】將計就計(六)【183】 府中決策【359】 水泄不通【291】 辭舊迎新【059】 初探天牢【208】 三王反樑【280】 戰火逢飛【021】 以靜制動【240】 暗流涌動(四)【080】 決戰雌雄(一)【193】 禍從口出【291】 辭舊迎新【318】 離別狂歡【397】 南唐後主(二)【269】 兵敗山倒(三)【194】 埋藏禍根【373】 軍情如火【171】 清河茶肆【235】 借花獻佛【076】 番外戰紀(三)【220】 起用良將【144】 就怕賊惦記!【407】 長江水站【354】 反覆無常【425】 後蜀覆滅(二)【122】 兩軍交戰【301】 準備前夕【357】 打草驚蛇【409】 皇師浩蕩
【392】 風花殘柳【372】 取樂凡塵【350】 不知好歹【344】 撒豆成兵【409】 皇師浩蕩【064】 巾幗英眉【290】 魚躍龍門【363】 走馬換燈【378】 戰端初開【184】 投石問路【033】 有患無備【091】將計就計(四)【259】 金鳳入懷【235】 借花獻佛【194】 埋藏禍根【186】 暗中相助【359】 水泄不通【157】 夜半風聲(三)【398】 南唐後主(三)【004】 謀戰(一)【114】 晉王南下【106】 五侯之亂(一)【217】 單擊幽燕【134】 雪山之巔【174】 錦衣玉袍【278】 通敵賣國【409】 皇師浩蕩【324】 鬥智鬥勇【186】 暗中相助【308】 鄉土民情【129】 意外(二)【200】 王恩浩蕩【372】 取樂凡塵【177】 王府接納【165】 二龍山危機(一)【319】 志在四方【167】 二龍山危機(三)【301】 準備前夕【303】 意念?傳說?【196】 西鄉巧遇【406】 南唐狂君【179】 奶酪!烤腸!【321】 華山棋局(一)【391】 敵情近城【327】 禍事臨門【357】 打草驚蛇【427】 計安天下【075】 番外戰紀(二)【336】 首站得勝【248】 戰爭狂想(四)【347】 老氣橫秋【176】 清河山城【394】 酒肉王侯【306】 神來之筆【103】 縱深襲擊(一)【249】 戰爭狂想(五)【018】 客棧迷霧(四)【060】 狗頭債主!【024】 重磅嘉賓【246】 戰爭狂想(二)【406】 南唐狂君【423】 內政革新【011】 初嘗戰紀(一)【301】 準備前夕【114】 晉王南下【170】 二龍山危機(六)【296】 紅顏亂國【051】 情歸深處(二)【338】 人間尤物【134】 雪山之巔【281】 國破家亡【093】將計就計(六)【183】 府中決策【359】 水泄不通【291】 辭舊迎新【059】 初探天牢【208】 三王反樑【280】 戰火逢飛【021】 以靜制動【240】 暗流涌動(四)【080】 決戰雌雄(一)【193】 禍從口出【291】 辭舊迎新【318】 離別狂歡【397】 南唐後主(二)【269】 兵敗山倒(三)【194】 埋藏禍根【373】 軍情如火【171】 清河茶肆【235】 借花獻佛【076】 番外戰紀(三)【220】 起用良將【144】 就怕賊惦記!【407】 長江水站【354】 反覆無常【425】 後蜀覆滅(二)【122】 兩軍交戰【301】 準備前夕【357】 打草驚蛇【409】 皇師浩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烟台市| 星子县| 视频| 闻喜县| 洛浦县| 西畴县| 兴安县| 华安县| 开封县| 岫岩| 桃园县| 呈贡县| 沧州市| 宾川县| 潮安县| 博兴县| 社旗县| 新民市| 克拉玛依市| 三明市| 江山市| 芦溪县| 台东县| 辰溪县| 彭山县| 满城县| 兴安县| 南江县| 沁源县| 屏边| 林西县| 新余市| 镇宁| 凯里市| 敖汉旗| 临西县| 紫云| 镇雄县| 镇巴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