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68】 兵敗山倒(二)

要說起這吐谷渾,原也是個頗強大的民族,百多年前原來遊牧於河西走廊一帶,後來被日漸強盛的吐蕃侵凌,遷徙至陰山以北地段,受大唐安北都護府庇護。唐亡後,契丹崛起,立遼國。吐谷渾居住的地方,又成了遼國的國土,契丹人又對這個已日漸弱小的民族橫施暴虐。於是,在頭人白承福的帶領下,他們又跑到劉知遠管治下的晉陽找庇廕。

回過頭來再說這史弘肇,領著這支一萬餘人的混編部隊,悄悄的來到朔州。先頭派出與代州聯絡的探子,亦已回報:郭威人馬已於昨日抵達代州,就在城外安營?寨,以待遼兵。慕容彥超則已奉命帶領本部人馬到雁門關協防。

郭威得知史弘肇已抵朔州,遂遣參軍張永德隨探子到史弘肇軍中協調指揮。

那於秀第一日抵達關前挑戰,守將緊守關隘,不出應戰。於秀欺守關將士不多,便下令休兵一日,明日三更做飯,四更飽吃進軍,五更定要抵達關前,一鼓作氣,要拿下雁門關。

不料第二日天色未明,遼兵正向關前行進時,前面的斥候與晉兵的哨兵遭遇。原來昨日慕容彥超星夜奔赴雁門,得知日間遼兵來了挑戰,故就在關前立營。如今黑夜之間,兩軍卒然相遇,不免引起一陣混戰。戰至天明,雙方各有死傷。始知雙方大軍相遇,且各歸營寨。

於秀見是慕容彥超大軍屯於此處,心想:“慕容彥超既已引兵至此,那代州必然空虛,我何不越關而過,襲取代州?斷他的歸路,再回師攻關,豈不是好。”於是,吩咐副將沒刺領五千人馬在此佯攻,纏住慕容彥超。自己領了大隊人馬,趁當夜翻越白虎嶺,明日突襲代州。

沒料到郭威早就防著他可能有這一著。沿邊各路,早就遍佈探子,得知於秀偷越白虎嶺,便急忙回報。郭威得報,對左右笑道:“果然不出所料,於秀這小子見慕容將軍在關上,料我代州無人,竟來偷襲。”隨密密分佈一番,左右兩軍埋伏城外山谷之內,中軍匿伏城中。又令快馬報史弘肇,火速進軍,堵截其後路。

此日清晨,於秀引兵來到代州城下,只見城門緊閉,四周冷冷清清,城上只有幾個哨兵。禁不住哈哈大笑,揚鞭發話道:“城上那幾個當兵的聽著:今日俺大遼國來取你代州城來了,要命的趕快下來開門,迎你於老爺進城,饒你等不死……”

話猶未了,忽聽城上一聲號炮,忽地城堞間涌起一陣殺聲,緊接著箭似飛蝗般的射將下來。於秀忙約著隊伍退了一箭之地。再看時,只見城上一排排士兵,盔甲鮮明,旌旗招展。城下城門大開,兩員將領,各領三百人馬衝了出來。

於秀見了,正中下懷。料定必是慕容彥超留下守城的人馬,打諒著充其量也只不過就是這幾百人罷了,一聲號令,身後四員大將便衝將上去,接住廝殺起來。才戰了幾個回合,城上忽地又連響三聲號炮,城樓上來了一員大將,只見他銀盔銀甲,五綹髭鬚,年紀四十開外,身後一面大帥旗,兩旁四面旗幟各書一個郭字。於秀便知,這是郭威來了。心想:“來了也好,反正要拿晉陽,早晚都得要拔掉你這個刺頭兒的,你先送上這兒來也好,省得到打晉陽那時扎堆兒。”便高聲喊道:“姓郭的!你跑到代州來,躲在城樓上幹嘛呢?有種的滾下城樓來,與咱家大戰一百合!”

那郭威笑道:“姓於的你急什麼?不須本帥動手,與你交手的人來了。”說罷,舉手往兩邊一指。說:“你來看,哪邊有誰來了!”

於秀聽了,回頭向兩邊看去,只見兩側坡地上,一陣鼓譟,幾面寫著“史”字的大旗,迎風招展,一隊隊密麻麻的晉兵衝殺過來。代州城內,仍源源不絕的有晉兵殺出。心想:“不好了!中了這老小子的伏。連史弘肇這冤家對頭也來了。”

兩軍交戰,遭敵軍伏擊是個大忌。一來是這仗打的被動了。敵方有備,自己無備。二來是亂了軍心。心想:“三十六著,走爲上著。”於是,下令把前隊作後隊,邊戰邊退,緩緩後撤。又把後隊作爲前隊,敵住迎面而來的史弘肇人馬,殺開一條血路,向雁門關方向退去。

再說那慕容彥超早已得郭威密令,等待於秀撤軍時掩殺沒刺。次日晌午,沒刺正指揮著遼兵攻關。忽見右邊山路上,排山倒海的遼兵狼奔犬突的敗退下來。心知不妙,忙令部下撤退。慕容彥超見遼兵從那邊山路上敗退下來,關前沒刺的人馬又匆忙後撤。知是代州郭威方面已經得手,一聲令下,揮軍隨後掩殺過去。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於秀從代州敗退下來的大隊人馬,把沒刺的人馬一衝,一發收腳不住。只好領著這羣殘兵敗將,沒命的往北而逃,從鴉兒谷逃回雲州去了。

郭威領著三路人馬,追殺了一天一夜。見遼兵一直退回漠北,我方斬獲無數。只因恐有伏兵,也就回師代州。計斬獲遼兵首級五千餘,獲取戰馬七千餘匹,糧草資重無數。先命史弘肇把偏關繳獲白承福的糧草財物與代州之戰的斬獲,統統押回晉陽。隨又留下慕容彥超依舊鎮守代州,自己領著人馬,繞著雁北一帶的關隘據點,巡視一週,並囑咐各處守軍不得怠忽,仍要嚴防遼兵偷襲。

這日巡到饅頭山據點,守將報道:“……饅頭山北麓,有一個山洞,不知裡面有多大,洞口常年雲霧瀰漫,據附近老者言說,當年李克用駐守雁門之時,曾在此處屯放了很多糧食,近幾年來,洞內經常有旋風颳出,騰空而去,人們說哪是一羣妖魔偷盜裡面的糧食……”

參軍張永德道:“你別老兜圈子說的鬼話連篇,只說說你們有沒有進去看過,哪裡面究竟放了多少糧食。”

哪守將道:“小將帶了幾個人去了,離洞口遠遠看去倒沒什麼的,但走近前去時,那洞裡突地一陣風颳了出來,把咱們都刮到山腳下去了……”

張永德忙問:“後來呢?”

哪守將囁囁嚅嚅道:“……後來就再沒去過了。”

張永德還要發話,見郭帥擺了擺手,便不再言語。郭帥聽得山洞藏有糧食,道:“既然他們也不知底細,咱們倒不如找幾個知情的老者問一問,再作定奪。”

張永德聽了,領著幾個將領,到附近人村中,找了幾位老人,來見郭帥。問起山洞的事兒,幾位老人都說:小時曾聽長輩說過,當年李克用駐守雁門關時,花了三年時間,把雲州的糧草運到這個山洞裡藏著。後來李存勖南下洛陽當皇帝去了,但這洞口卻由於原來曾經用泥石封堵,栽上樹木,山下又駐有士兵,閒人難以走近,以後就連洞口都找不到了……

張永德道:“你等說的是找不到洞口,但如今我山下的駐軍卻說看見了洞口,不過就是進不得去,這又是怎麼回事?”

老者們道:“十多二十年前,有一天,突然風雷大作,轟隆一響,哪兒就塌下了一大方,露出了洞口,此後,每逢天色晦暗的日子,即有黑風烏雲從洞裡涌出,往西方颳去,所過之處,多能見有糧食灑落。附近村民記得洞裡是晉王李克用藏糧的,估量是甚麼神道在搬動。因此,每逢饑荒,大夥都想進去找點來充飢……”

郭帥道:“裡面有糧食嗎?”

老者們道:“咱們誰都沒進過去。就如剛纔這位將軍說的,只要有誰走近洞口,裡面立馬颳風,能把人刮到山下。因此誰也沒進過。”

郭帥聽了,沉吟不語,命人送出幾位老者,回頭對張永德道:“看來洞內真藏有糧,看來還不是個小數目……”

張永德道:“大帥的意思是……”

郭帥道:“明兒你派幾個人去,探探虛實,咱們在遠處瞧著,看是怎麼個究竟。”

張永德領命,次日,派了一隊士兵前去察看,自己與一班將領陪著郭帥,就在山下一塊開闊地裡,遠遠的觀望。果然,哪些士兵甫近洞口,洞內便陰風黑霧,蜂擁而出,颳得衆人無法站立,慌忙退回山下。

上回說到郭帥與衆將在山下觀察山上洞口動靜,但見衆士兵走近洞口之時,洞內即刮出陰風暗霧,把衆士兵颳得人翻馬仰,無法站立,紛紛退回山下。

郭帥看了,心下納悶不已,回到大營與衆人商議。

衆人皆道:“……洞內刮出陰風黑霧,看來必有妖魔鬼怪盤踞在內。……據鄉民說:但逢天色晦暗,即有黑風烏雲涌出,向西而去,所過之處,有糧食灑落,估計是妖魔搬走糧食。看起來這洞裡藏的糧食不是個小數目……”

郭帥道:“三晉土地蹺薄,素缺食糧,如今大王正要擴軍保境,需要的也正是糧食。如我等能取得洞內存糧,我晉陽則高枕無憂矣。”

這正是:甫逐遼兵離邊陲,又與妖魔奪存糧!

【370】 廢除思君【209】 賀桂使燕【110】 誘敵深入【347】 老氣橫秋【366】 暗中黑槍【098】 中原會戰(三)【001】豔福與流放【198】 保衛王府(二)【365】 窮寇莫追【062】 王庭文武【251】 漢王立位【288】 關前救駕【047】 脫胎換骨(一)【321】 華山棋局(一)【131】 意外(四)【048】 脫胎換骨(二)【042】 小家碧玉【414】 陳橋兵變【276】 亡國舊主【359】 水泄不通【365】 窮寇莫追【319】 志在四方【367】 福運具無【408】 出師幽雲【213】 破敵擊燕【149】 劉府夢靨【335】 改名換姓【120】 新來的囚車【068】 紛亂(一)【293】 女人心!【260】 大鬧京城【038】 深陷迷局【371】 調虎離山【280】 戰火逢飛【140】 霸王追魂(一)【317】 吟詩作對【124】 白馬銀槍(一)【135】 道詮釋義【106】 五侯之亂(一)【173】 忠良?叛匪?【180】 事出突然【210】 江東易主【148】 土匪劫婚(二)【156】 夜半風聲(二)【120】 新來的囚車【419】 兵臨城下【071】 紛亂(四)【350】 不知好歹【278】 通敵賣國【407】 長江水站【058】 巧度囹圄【061】 陳辭貢訴【113】 斬草除根【376】 情同手足【301】 準備前夕【096】 中原會戰(一)【015】 客棧迷霧(一)【061】 陳辭貢訴【249】 戰爭狂想(五)【027】 隻身涉險(二)【211】 虎將歸晉【258】 美人如夢【160】 夜半風聲(六)【048】 脫胎換骨(二)【174】 錦衣玉袍【042】 小家碧玉【351】 喜事重重【287】 內外安撫【299】 內憂外患【050】 情歸深處(一)【350】 不知好歹【177】 王府接納【072】 紛亂(五)【119】 引君入甕【203】 我退敵進【062】 王庭文武【028】 隻身涉險(三)【363】 走馬換燈【073】 千里一別【203】 我退敵進【380】 八面玲瓏【026】 隻身涉險(一)【027】 隻身涉險(二)【290】 魚躍龍門【191】 抉擇恐懼【357】 打草驚蛇【260】 大鬧京城【223】 銀槍白馬【376】 情同手足【248】 戰爭狂想(四)【009】 收服小弟【047】 脫胎換骨(一)【103】 縱深襲擊(一)【421】 杯酒釋兵權【155】 夜半風聲(一)【301】 準備前夕【272】 父子相交【175】 消香損玉【303】 意念?傳說?【056】 禍福相依
【370】 廢除思君【209】 賀桂使燕【110】 誘敵深入【347】 老氣橫秋【366】 暗中黑槍【098】 中原會戰(三)【001】豔福與流放【198】 保衛王府(二)【365】 窮寇莫追【062】 王庭文武【251】 漢王立位【288】 關前救駕【047】 脫胎換骨(一)【321】 華山棋局(一)【131】 意外(四)【048】 脫胎換骨(二)【042】 小家碧玉【414】 陳橋兵變【276】 亡國舊主【359】 水泄不通【365】 窮寇莫追【319】 志在四方【367】 福運具無【408】 出師幽雲【213】 破敵擊燕【149】 劉府夢靨【335】 改名換姓【120】 新來的囚車【068】 紛亂(一)【293】 女人心!【260】 大鬧京城【038】 深陷迷局【371】 調虎離山【280】 戰火逢飛【140】 霸王追魂(一)【317】 吟詩作對【124】 白馬銀槍(一)【135】 道詮釋義【106】 五侯之亂(一)【173】 忠良?叛匪?【180】 事出突然【210】 江東易主【148】 土匪劫婚(二)【156】 夜半風聲(二)【120】 新來的囚車【419】 兵臨城下【071】 紛亂(四)【350】 不知好歹【278】 通敵賣國【407】 長江水站【058】 巧度囹圄【061】 陳辭貢訴【113】 斬草除根【376】 情同手足【301】 準備前夕【096】 中原會戰(一)【015】 客棧迷霧(一)【061】 陳辭貢訴【249】 戰爭狂想(五)【027】 隻身涉險(二)【211】 虎將歸晉【258】 美人如夢【160】 夜半風聲(六)【048】 脫胎換骨(二)【174】 錦衣玉袍【042】 小家碧玉【351】 喜事重重【287】 內外安撫【299】 內憂外患【050】 情歸深處(一)【350】 不知好歹【177】 王府接納【072】 紛亂(五)【119】 引君入甕【203】 我退敵進【062】 王庭文武【028】 隻身涉險(三)【363】 走馬換燈【073】 千里一別【203】 我退敵進【380】 八面玲瓏【026】 隻身涉險(一)【027】 隻身涉險(二)【290】 魚躍龍門【191】 抉擇恐懼【357】 打草驚蛇【260】 大鬧京城【223】 銀槍白馬【376】 情同手足【248】 戰爭狂想(四)【009】 收服小弟【047】 脫胎換骨(一)【103】 縱深襲擊(一)【421】 杯酒釋兵權【155】 夜半風聲(一)【301】 準備前夕【272】 父子相交【175】 消香損玉【303】 意念?傳說?【056】 禍福相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葫芦岛市| 乳源| 合肥市| 陵川县| 启东市| 乐亭县| 肃南| 瑞金市| 肃南| 黄骅市| 营山县| 灵川县| 旬邑县| 湘乡市| 靖州| 金湖县| 太仆寺旗| 惠来县| 册亨县| 兴业县| 津市市| 磐石市| 上林县| 河池市| 扎兰屯市| 桂东县| 潜江市| 丹巴县| 新密市| 宿迁市| 石台县| 平陆县| 库尔勒市| 常山县| 全州县| 通州区| 繁峙县| 衡阳县| 图木舒克市|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