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4】 槍王彥章

卻說朱氏父子在互相攀談,想到了之前大梁忠臣的下場,無不悲痛萬分。

朱友錫也言道:“當今聖上,排擠異黨,猜疑舊臣,不得人心,我父子何不另尋明主。”

朱友謙點頭言道:“本帥亦有此心,我即修書晉王請求歸附。”

朱友謙獎勤兵書信遣人送往魏州,晉王李存勖看了朱友謙書信,便與衆人言道:“朱友謙佔我同州,本王正欲討伐,今朱友謙又來書信請求歸附,諸公以爲可納否?”

王越言道:“我看著朱友謙乃反覆小人,不如出兵討伐。”

謀士馮道言道:“閻將軍此言差矣,萬萬不可討伐。”

李存勖問道:“謀士有何高見?”

馮道言道:“昔日楚漢之爭,韓信佔據齊國七十二城,而高祖封韓信爲齊王,皆因韓信助漢則劉邦勝;韓信助楚則項羽勝。今朱友謙下書來降,必是朱友貞待他不周。而同州乃重鎮,北連契丹,南臨黃河,東鄰晉陽,西連歧州。若朱友謙與樑兵合力,則千歲腹背受敵;若朱友謙勾結契丹,則奪我三晉之地如履平川;若千歲納之,仍可聯合燕王項寒,後顧無憂矣。”

李存勖大喜:“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如撥雲見日,令孤茅塞頓開。孤即刻草書一封,加封朱友謙爲同州節度使,賜節旄。”

晉王封賞傳至同州,朱友謙父子是大喜不已。

樑帝朱友貞聞聽此事卻勃然大怒,令大將劉尋、尹皓率兵三萬討伐同州。

朱友謙得知樑兵來犯,便二次修書晉王請求出兵相助。晉王李存勖命李存審委大將軍率兵一萬救助同州。

劉尋,密州安丘縣人氏,官至鎮南節度使。率領三萬大軍駐紮同州城下。朱友謙所部兵馬不過一萬餘人,只是閉門堅守。劉尋問探馬來報李存審率一萬救兵來援同州,便令大將尹皓摔三千精兵在迎戰李存審。李存審見樑兵攔住去路,便擺開陣勢。當前一員大將便是尹皓,此人長得是虎背熊腰,絡腮鬍子紫面堂,手提一根獨龍滲金棒,誇下一匹豹花馬,銅盔銅甲甚是威風。

尹皓見晉軍到此,高聲問道:“晉軍陣中,哪個是李存審?”

李存審陣前答道:“吾乃李存審也!”

尹皓言道:“原來你就是李克用的五太保?”

李存審言道:“既然知道我父王威名,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尹皓言道:“那五太保就先勝果我手中大棒。”尹皓說著便催馬殺來,李存審揮槍相迎,兩人打了不過三四個回合,尹皓便被一搶挑落馬下。

李存審率兵來援殺了樑將尹皓,直逼同州城下。此時同州城內相隔數日,已是人心惶惶。劉尋駐兵圍困,同州城內糧盡民飢,百姓掘草而食,軍中將士苦於圍困皆生歸樑之心。朱令錫巡守城內,見人心背離便急忙面見朱友謙:“父帥,城內百姓疾苦難忍,軍中將士又生降樑之心,如之奈何?”

朱友謙問道:“以令錫之見,當如何處置?”

朱令錫言道“晉王雖推心於我,但千里援兵難解燃眉。不如暫且歸降樑帝,以解城中危機。待劉尋退兵之後,再與晉王修好。”

朱友謙言道:“晉王能容我父子,星夜急援,不負初心。且授我爵祿,助我資糧,分我衣屨,我豈能反覆無常。傳我將領,三軍將士減餐維濟,再有敢言降樑者殺無赦。”

“孩兒遵命!”朱令錫轉身退去,朱友謙一人獨坐帥府,是愁容滿面,唯恐軍中譁變。朱友謙一坐就是半日,正在爲難之際,朱令德來報:“啓稟父帥,晉王兵馬殺至東門。”

“速點兵馬,出城迎戰!”朱友謙如同久旱逢甘雨,親自披掛上馬,朱令德、朱令錫各點馬步軍跟隨其後。只聞號炮三聲,同州城門大開,朱友謙率兵衝殺而出。朱友謙、李存審裡應外合殺的樑兵是一敗塗地。

劉尋在同州城外大敗而回,晉王李存勖了卻後顧之憂。令趙爍爲大都督,截至各路兵馬駐紮濮陽。

樑軍八百里飛報傳入開封,樑帝朱友貞得此急奏,即召百官商議退敵之策。袁象先奏道:“臣啓陛下,前番胡柳坡失利,皆因大都督賀桂乃文吏出身,不通兵事,方遭慘敗,當派大將出兵濮陽。”

朱友貞問道:“何人可爲大將?”

敬翔言道:“臣舉一人,定能擊潰晉兵。”

朱友貞問道:“敬愛卿所舉何人?”

敬翔言道:“匡國節度使、開國侯王彥章老將知兵,可堪重任。”

“萬萬不可。”駙馬說道。

“駙馬此話不知怎講?有何不可?”敬翔問道。

駙馬趙巖奏道:“昔日王彥章乃朱友桂心腹之人,擁兵在外已是朝庭內患,豈可再讓其擔任大都督,臣舉大將段凝爲帥,請陛下聖裁。”

敬翔言道:“陛下,昔日王彥章雖與郢王交往甚密,但萬歲登基以來,嚴把軍陣恪盡其責,並無二心。王彥章久經戰陣,老將知兵,其利一也;昔日潞州城下一陣挑殺晉軍五將,晉兵素來畏懼王鐵槍,其利二也;晉兵迫近,千里調兵必誤戰機,王彥章駐紮黃河南岸,不日便可與賀桂會和,其利三也;大敵當前,萬歲若能摒棄前嫌,委以重任,定能令王彥章忠心報效,同仇敵愾,其利四也。賴此四利,陛下非用王彥章不可。”

朱友貞點了點頭言道:“既然敬愛卿擔保,就令王彥章爲大都督,段凝爲副都督,寇彥卿爲先鋒,會合濮陽。倘若王彥章督戰不利,段凝可代掌兵馬。”

話說晉王李存勖攻佔濮陽,在黃河渡口德勝城設南北兩城,南城在黃河南岸,北城再北岸,以便於晉軍渡河南下。

後梁開國侯王彥章率五萬大軍兵臨南城城下,擺開陣勢,步兵在前,騎兵在後,衝車成排,雲梯林立。

鎮守南城的大將乃是“野太歲”王越,見王彥章在城下排兵列陣,令打號炮三聲,出兵迎戰。

南城城門大開,王越率兵擺開陣勢,高聲喊道:“樑兵陣中誰敢出戰?”

王彥章一看這王越不過二十多歲,卻傲慢狂妄,心想我要智激此將一番。王彥章問道:“小娃娃,你是什麼人,早早歸降,老夫可以饒你不死。”

王越言道:“吾乃晉王兵馬都招討、柱國將軍趙爍賢弟王越是也!”

“哼!”王彥章笑道:“原來你就是那個夜郎自大的左徒的兄弟?”左右樑俊將士聞聽無不哈哈大笑。

王越聞聽此言是怒髮衝冠,怒喝道:“老匹夫,取命來!”說著王越催動跨下戰馬透骨烏龍騅,揮舞黑銅滾圓錘,驃悍殺來。

王彥章一看這王越也不問自己是誰,就魯莽殺來,是個目中無人之輩。王彥章出槍迎戰。二**戰十個回合,王越這對雙錘豈能戰過王彥章的鐵槍,且戰且退,王越虛晃一錘,敗退回城。

王彥章大敗王越,與勝利久違的樑兵士氣大振。

王彥章對左右衆人言道:“傳我將令,發兵攻城!”左右三軍呼號殺出,猛攻南城。這南城濮陽守兵不過五千人,樑兵卻有五萬餘衆,八百架雲梯林立城壁,撞車、衝車接踵而至,五千弓弩手齊發鵰翎,殺得晉軍一敗再敗。南城大敗,王越只得退至渡口,率軍沿浮橋退至北城。

王彥章佔據南城,便令人拆毀浮橋,收攏木料製作戰筏。副都督段凝言道:“大都督德盛城大勝,何不趁此浮橋,揮師北上?”

王彥章言道:“晉軍十萬之衆,屯兵北岸,倘若出兵非一戰可定勝局。我欲以黃河爲天塹,沿河東進奪取楊柳城,先復青州,再圍魏州。”王彥章令段凝督造戰船,擇日東進。

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督戰,南下滅樑已是大勢所趨,馮道、李存審、安劍休、安金全、孟知祥、元行欽、高行周等聯章請晉王稱帝。

李存勖也難抵帝位之誘,名人打製龍冠、龍袍,決意擇吉日登級。

此事報至晉陽,監軍劉福以爲不可,從晉陽遠道而來求見晉王。劉福此時已年老多病,來至魏州已僵臥病榻,李存勖親來探對劉福言道:“監軍此來,莫非是來委託本王稱帝之事?”

劉福答道:“老奴確爲此事。”

存勖言道:“監軍以爲如何?”

劉福言道:“老奴以爲不可稱帝,千歲與先王血戰三十餘年,報國除奸,復唐宗稷。今樑孽未滅,徭役繁重,而稱帝立朝,空乏民力,此其一也。若要稱帝,朝廷需冊命大禮,宗法樂章,新立宗廟,今尚無禮樂典制,此其二也。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不敢稱帝,而如今羣雄並立,稱帝難令諸侯歸附反失人心,此其三也。只此三條,千歲萬不可稱帝。中原朱樑、兩川陳涉、南漢劉巖冒稱帝胄,已失道義,千歲當以道義討伐;荊王高季興、吳王楊溥、越王錢鏐、閩王王審之、楚王馬殷五候分據江南,千歲可用仁義撫之;那時面南而稱孤,霸業可成矣。”

李存勖聽後也認真的想了片刻,於是說道:“本王也是受不住衆人推舉,才與承業商定此事。承業重疾染身,還需細細調理,待本王率兵平定朱樑之日,定復李唐江山。”李存勖遂命人將劉福送回晉陽養病。

這正是:前方敗仗退節度,後方孤王有帝心!

【408】 出師幽雲【070】 紛亂(三)【215】 弒父篡位【070】 紛亂(三)【147】 土匪劫婚(一)【157】 夜半風聲(三)【261】 太守禍亂【099】 中原會戰(四)【223】 銀槍白馬【298】 內外夾擊【231】 陣前死鬥【249】 戰爭狂想(五)【152】 壓寨夫人(一)【014】 逃出生天【263】 惹下禍患【353】 羊入虎口【337】 小女相隨【261】 太守禍亂【037】 死亡夢靨【033】 有患無備【170】 二龍山危機(六)【076】 番外戰紀(三)【243】 權利更迭(二)【235】 借花獻佛【103】 縱深襲擊(一)【240】 暗流涌動(四)【394】 酒肉王侯【288】 關前救駕【405】 放虎歸山【311】 恩公再此【237】 暗流涌動(一)【255】 朝堂寒戰(二)【272】 父子相交【138】 雙邊情況【198】 保衛王府(二)【278】 通敵賣國【220】 起用良將【360】 孤注一擲【018】 客棧迷霧(四)【195】 五虎復仇【031】 左右逢源【339】 小黃鸝【354】 反覆無常【395】 樂不思蜀【100】 中原會戰(五)【347】 老氣橫秋【406】 南唐狂君【353】 羊入虎口【158】 夜半風聲(四)【347】 老氣橫秋【255】 朝堂寒戰(二)【297】 禍起蕭牆【307】 救命之恩【399】 南唐後主(四)【127】 分道揚鑣【240】 暗流涌動(四)【336】 首站得勝【183】 府中決策【405】 放虎歸山【380】 八面玲瓏【419】 兵臨城下【052】 朝廷欽犯【382】 兵敗將亡【422】 京畿兵道【211】 虎將歸晉【036】 遠去的殺戮【174】 錦衣玉袍【118】 單騎闖雄關【032】 有備無患【190】 談笑敗敵【209】 賀桂使燕【083】 決戰雌雄(四)【168】 二龍山危機(四)【062】 王庭文武【193】 禍從口出【301】 準備前夕【170】 二龍山危機(六)【275】 國難當頭(三)【147】 土匪劫婚(一)【425】 後蜀覆滅(二)【260】 大鬧京城【235】 借花獻佛【120】 新來的囚車【305】 禍亂之事【062】 王庭文武【339】 小黃鸝【091】將計就計(四)【367】 福運具無【091】將計就計(四)【165】 二龍山危機(一)【315】 勇者無畏【204】 君臣之道【065】 生死狀【416】 夢牽白虎【411】 一試便知【172】 巧遇存信【050】 情歸深處(一)【299】 內憂外患【346】 又見韓通
【408】 出師幽雲【070】 紛亂(三)【215】 弒父篡位【070】 紛亂(三)【147】 土匪劫婚(一)【157】 夜半風聲(三)【261】 太守禍亂【099】 中原會戰(四)【223】 銀槍白馬【298】 內外夾擊【231】 陣前死鬥【249】 戰爭狂想(五)【152】 壓寨夫人(一)【014】 逃出生天【263】 惹下禍患【353】 羊入虎口【337】 小女相隨【261】 太守禍亂【037】 死亡夢靨【033】 有患無備【170】 二龍山危機(六)【076】 番外戰紀(三)【243】 權利更迭(二)【235】 借花獻佛【103】 縱深襲擊(一)【240】 暗流涌動(四)【394】 酒肉王侯【288】 關前救駕【405】 放虎歸山【311】 恩公再此【237】 暗流涌動(一)【255】 朝堂寒戰(二)【272】 父子相交【138】 雙邊情況【198】 保衛王府(二)【278】 通敵賣國【220】 起用良將【360】 孤注一擲【018】 客棧迷霧(四)【195】 五虎復仇【031】 左右逢源【339】 小黃鸝【354】 反覆無常【395】 樂不思蜀【100】 中原會戰(五)【347】 老氣橫秋【406】 南唐狂君【353】 羊入虎口【158】 夜半風聲(四)【347】 老氣橫秋【255】 朝堂寒戰(二)【297】 禍起蕭牆【307】 救命之恩【399】 南唐後主(四)【127】 分道揚鑣【240】 暗流涌動(四)【336】 首站得勝【183】 府中決策【405】 放虎歸山【380】 八面玲瓏【419】 兵臨城下【052】 朝廷欽犯【382】 兵敗將亡【422】 京畿兵道【211】 虎將歸晉【036】 遠去的殺戮【174】 錦衣玉袍【118】 單騎闖雄關【032】 有備無患【190】 談笑敗敵【209】 賀桂使燕【083】 決戰雌雄(四)【168】 二龍山危機(四)【062】 王庭文武【193】 禍從口出【301】 準備前夕【170】 二龍山危機(六)【275】 國難當頭(三)【147】 土匪劫婚(一)【425】 後蜀覆滅(二)【260】 大鬧京城【235】 借花獻佛【120】 新來的囚車【305】 禍亂之事【062】 王庭文武【339】 小黃鸝【091】將計就計(四)【367】 福運具無【091】將計就計(四)【165】 二龍山危機(一)【315】 勇者無畏【204】 君臣之道【065】 生死狀【416】 夢牽白虎【411】 一試便知【172】 巧遇存信【050】 情歸深處(一)【299】 內憂外患【346】 又見韓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镇宁| 华亭县| 商南县| 白城市| 思南县| 阿克苏市| 喀喇沁旗| 台州市| 鹤岗市| 定陶县| 龙岩市| 大竹县| 庆阳市| 招远市| 灵丘县| 子洲县| 辽宁省| 大英县| 安平县| 永丰县| 长寿区| 枣庄市| 庐江县| 尉氏县| 永年县| 绵竹市| 克拉玛依市| 安吉县| 井冈山市| 安化县| 平阴县| 扎囊县| 璧山县| 安丘市| 新和县| 准格尔旗| 兴和县| 开阳县| 鄂托克旗|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