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11】 一試便知

趙爍道:“爲兄當時已委他以軍師之職了,吾弟所說的多幾個人出謀劃策,汝意下擬找哪幾個人?”

李響見趙爍答應了,心中大喜,於是。兄弟二人計議一番,趙爍又再三叮嚀道:“也不知這苗訓說的是真是假,靈也不靈,咱們也是以防萬一朝廷生變的權宜之計,切莫張揚,倘若外泄,讓朝廷知曉,那可是個大罪呢。”

李響道:“大哥放心,咱們召的都是您的心腹兄弟,豈有外泄之理。”

次日,李響先後派人悄悄地召集了王審琦,石守信,苗訓,連彭壽,李勇等“十兄弟”和陶三春,曾秀英等一班女將,剛好在晉州來京的郭進也湊上了,那趙普因爲此前在滁州照顧患病的趙弘殷,跟隨護送他回京,每日都在趙府走動,趙爍見他辦事細心,也懂得醫術,就把他留在府中照看老父,後來趙弘殷病故,他也依舊留在府中,如今朝廷有事,也就都一齊召集到太傅府內衙密室共商,李響也就令苗訓把他預卜到皇上病危,陽壽將盡的話,對衆人說了一遍。

接著,李響又說:“太傅囑咐各位,此事先向大家通通風,有個準備,爲的是恐防一但皇上駕崩,朝中有不逞之徒,趁著皇上病危或是駕崩的機會,乘機作亂,但爾等切莫輕易向外人說出,以免引起人心不安……”

李響召集了衆人到太傅府,令苗訓把皇上病危,陽壽將盡的話,與衆人說了一遍,接著,又吩咐衆人:這話不可向外泄露,謹防有人乘機興風作Lang,擾亂人心。萬一皇上賓天,各人更要百倍警惕,堅守崗位,不可擅自離營,隨時聽候太傅命令……

一時間,衆人七嘴八舌,有說:“皇帝要死就死唄,咱們管得著嗎?反正咱們都是當兵吃糧的……”

也有說的是:“這京城裡十萬禁軍都在咱們太傅手裡攥著,這宮裡宮外都是咱們太傅管著的,天塌下來有咱們太傅頂著,行!太傅說什麼咱們聽著就是啦.”

那彭壽說:“這皇上死得也太不是時候的,兒子還哪麼一點兒大,能管得了朝廷大事嗎,乾脆讓咱們太傅去當這皇帝算了……”

苗訓忙說道:“彭將軍,你這話兒在咱們幾個人裡面說說倒也罷了,要是讓旁人聽了,哪可是個大逆不道的罪,不得了的……”

陶三春道:“你這牛鼻子道士知道個屁!彭壽說的有啥不對?讓咱太傅當皇帝有啥不好?有甚麼大逆小逆的……”

趙普聽了,大吃一驚,覺得這羣小將實在忒無法無天,連這樣的話都敢說,忙插話道:“軍師說的有理,咱們這兒可是皇城轄內,天子腳下,你們說這等話,一但傳將出去,可是滔天大罪,株連九族的,萬萬不可妄說……”

郭進聽了,勃然大怒,戟指向著趙普說:“你知道啥叫皇城?這皇城還是太傅領著咱們兄弟殺了石重貴打回來的,太祖皇帝還是跟著咱們屁股後面進城的,從太祖皇帝立了大周的廣順元年起,這班兄弟們就進了皇城,顯德元年他們還編進了禁軍,算起來他們在皇城足足待了九年。你在滁州剛來的是吧?你在皇城待了幾天?在這皇城裡有你說話的地方嗎……”

那李勇見趙普說三道四,早就忍耐不住了,也說:“姓趙的,你不過在滁州當了個軍事判官罷了,這裡是皇城,是你說話的地方嗎……”

李響見他們越說越不靠譜,便發話道:“好了好了!別扯遠了,剛纔我和軍師說的話,你們都得記著,哪可都是太傅說要告訴你們的,你們可得記牢了.”

聽得是太傅說的,衆人都無話可說。就是趙李響,他的供奉官的官位雖小,但他是太傅的親弟,趙家的二爺,誰都得讓他三分。這苗訓,大家都是老相識,十多年前就給王審琦,石守信算過命的,年前也是他到朱仙鎮把大夥帶出來救大公子的,如今又是軍師,他說話衆人也都受得了,可你這個趙普算個什麼東西?於是衆人都把這股氣發泄到他身上去了。

趙普不知道太傅手下這羣將領竟是如此張狂放肆,說起話來不知天高地厚,肆無忌憚,更令趙普惱火的是大家同在一處議事,他們倚仗人多勢衆,竟然對自己指手點腳,當面訓斥,好不窩火,待他們散去時,對李響道:“太傅屬下這羣將佐如此狂妄粗野,目無王法,打起仗來如何指揮得了?”

李響笑道:“判官有所不知,這班人雖粗魯,但卻是極聽大哥調度,大哥說話,無有不聽的,打起仗來不顧生死,捨命向前,而且當年曾奔馳千里到野狼谷誅妖道,敗遼兵,把大哥救了下來,但就是性格魯直,說話不知分寸,聽說當年曾經向大哥高呼萬歲,被韓通奏到皇上哪裡,誰知反倒被皇上訓了一頓,說他多管閒事呢?”

趙普聽了,呆了半天,開口不得,連皇帝都縱容,誰還管得了?

原來這趙普乃衙吏出身,極懂得察言觀色,迎上合下,雖然讀書不多,但肚子裡卻極有主意,看到趙爍天性孝順,故在杜夫人面前更是畢恭畢敬,關照趙弘殷治病也是無微不至,逗得杜夫人滿心歡喜,屢在趙爍面前說趙普諸般好話,並再三叮囑趙爍道:“這位趙先生見多識廣,品性善良,爲人忠誠厚道,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兒應好好重用。”

趙爍見姑父母這麼說了,不好違逆,便委他一個定推官的官兒。

杜夫人的這番話,又對李響說了。李響只是點了點頭,一言不發。因爲趙李響只是宮庭裡的一個供奉官,職位低微,自己還是供人指使的跑腿,你說這趙普有千般本事,與我何干?因此只是支吾以對。

可是,趙普卻不是這麼想。他看準了趙氏一家都在朝裡做官,趙爍與皇上又是八拜之交,手握禁軍,位高權重,巴結上他還怕沒有出頭之日?這趙爍整天在宮庭裡面忙進忙出都是大事,他是沾不上邊去的,但李響在外邊忙的小活,他卻是緊緊粘著不放,跟進跟出,杜老夫人卻很高興,因爲她見趙普老成持重,熟悉官場,李響未經歷練,不?世故,要他多向李響提點,開始的時候,李響覺得討厭,但礙於母命,不好拂逆。慢慢下來也覺得不錯,凡事多一個人在身邊也有個商量,有時他出點主意也不錯的,因此也就讓他跟著了。

這樣一來,趙普本來是趙爍屬下定的文員,如今卻又成了趙李響的聽差了。不過,沒問題,趙普很高興,能依傍到趙家就行.就如剛纔那一班將領,都不過是一介武夫,只因爲他們依靠到太傅的身邊,所以他們都錦衣肉食,富貴逼人.我趙普如今也靠到太傅身邊了,以我趙普的聰明才智,要比你們這羣蠢漢高出百倍,你們今天能得到的,明天我一定能得到,到哪時候讓你們知到老子的厲害……

趙普入京時間不長,是去年淮南之戰之後,是護送趙弘殷來的,在京中並無故舊,如今被趙爍手下這羣武夫一頓搶白,十分窩火。在趙府中也沒有幾個熟絡知己,原來因爲關照趙老爺子,因此和府上的人關係很密切,可惜老爺子如今死了,彼此就冷落了。杜老太太對自己很關切,但她深居後堂,不能給自己幫個什麼忙。趙爍是株大樹,但他整天都在宮裡忙得不可開交,連跟他說句話的機會都找不到。只有趙李響常見,也較有說幾句話的機會,這次見了苗訓,正中下懷,他是個道士:不象那羣武夫哪樣驕橫跋扈,他曾領人千里奔馳拯救趙爍,因此不但與趙爍關係密切,且趙府上下皆敬之如賓,若與他扯上關係,定有利與接近趙爍,正好彼此都住在府中西廂的客房,於是,儘可能找機會與之接近。當夜二更時分,見對面苗訓房內仍亮著燭光,便走了過去,輕叩房門,苗訓此次遵了師祖之命,前來扶助趙爍開基立業的,但倉促之間,一時未能說動趙爍,此時正在燈下思量,明日如何向他勸導……忽聽有人叩門,忙問:“誰人叩門?”

趙普忙答道:“在下趙普,因心有疑難之事,見道長尚未熄燈,故而冒昧叩門,向道長請教。”

苗訓聽了,知是日間曾經會面的那位來自滁州的判官,現在又是太傅幕下的一名推官,不好輕慢。便開門迎入坐下問道:“先生光臨,未知有何見教?”

趙普說:“豈敢,豈敢。只爲日間聽了道長與二公子的一番言語,心有所感,故爾冒昧求教。”

苗訓道:“先生過謙了,貧道正是爲了此事,專程來爲太傅策劃的,先生如有良謀善策,不妨說將出來,共同參詳。”

趙普聽了,心中大喜,他想的正是找機會參與此事,便從容說道:”據道長日間所說,當今皇上壽祚將盡,若今上晏駕,必然是幼主繼位,若是幼主當國,一是易受近臣播弄,二是易致大權旁落,導致小人得勢,禍國殃民,道長請看前朝龜鑑,劉承業就是最好的範例;聽信羣小讒言,濫殺忠良,若非他如此倒行逆施,何致社賊傾覆,國亡家破,自己也身首異地……”頓了一下,見苗訓不急於說話,便繼續說道:“如今太傅權傾朝野,總攬軍機,若一但有人心懷不軌,伺窺神器,必先把矛頭指向太傅,如此太傅則被置爐火之上,成了叛逆者之眼中釘……”

這正是:上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191】 抉擇恐懼【044】 迴光返照(二)【336】 首站得勝【290】 魚躍龍門【390】 皇室風情【314】 成人之美【419】 兵臨城下【306】 神來之筆【033】 有患無備【257】 朝堂寒戰(四)【189】 強強對決【130】 意外(三)【043】 迴光返照(一)【036】 遠去的殺戮【063】 霸刀阿里扎【079】 火牛狂奔【186】 暗中相助【029】 隻身涉險(四)【270】 兵法無形【037】 死亡夢靨【108】 先發五虎【342】 玉石俱焚【139】 太極秘術【038】 深陷迷局【081】 決戰雌雄(二)【354】 反覆無常【259】 金鳳入懷【224】 槍王彥章【143】 鱗州尋蹤【243】 權利更迭(二)【413】 黃袍加身【407】 長江水站【346】 又見韓通【084】 驚魂南渡【382】 兵敗將亡【287】 內外安撫【291】 辭舊迎新【365】 窮寇莫追【365】 窮寇莫追【010】 野戰論生死【190】 談笑敗敵【158】 夜半風聲(四)【304】 金樓柔情【038】 深陷迷局【276】 亡國舊主【159】 夜半風聲(五)【205】 朱樑首敗【107】 五侯之亂(二)【056】 禍福相依【208】 三王反樑【029】 隻身涉險(四)【159】 夜半風聲(五)【361】 勤儉三軍【315】 勇者無畏【251】 漢王立位【244】 權利更迭(三)【132】 意外(五)【237】 暗流涌動(一)【011】 初嘗戰紀(一)【057】 真相?真相!【150】 爭執【102】 水淹三軍【009】 收服小弟【060】 狗頭債主!【139】 太極秘術【166】 二龍山危機(二)【368】 文人安內【276】 亡國舊主【297】 禍起蕭牆【043】 迴光返照(一)【402】 無出左右【344】 撒豆成兵【201】 晉王府宴【194】 埋藏禍根【115】 大戰寶雞【136】 佛詮釋忠【351】 喜事重重【011】 初嘗戰紀(一)【314】 成人之美【222】 羣儒罷武【289】 兄弟相聚【122】 兩軍交戰【063】 霸刀阿里扎【027】 隻身涉險(二)【143】 鱗州尋蹤【191】 抉擇恐懼【215】 弒父篡位【247】 戰爭狂想(三)【348】 夜長夢多【361】 勤儉三軍【029】 隻身涉險(四)【332】 太行戰役【102】 水淹三軍【157】 夜半風聲(三)【296】 紅顏亂國【409】 皇師浩蕩【286】 貪婪無度【134】 雪山之巔【377】 禮儀清夢
【191】 抉擇恐懼【044】 迴光返照(二)【336】 首站得勝【290】 魚躍龍門【390】 皇室風情【314】 成人之美【419】 兵臨城下【306】 神來之筆【033】 有患無備【257】 朝堂寒戰(四)【189】 強強對決【130】 意外(三)【043】 迴光返照(一)【036】 遠去的殺戮【063】 霸刀阿里扎【079】 火牛狂奔【186】 暗中相助【029】 隻身涉險(四)【270】 兵法無形【037】 死亡夢靨【108】 先發五虎【342】 玉石俱焚【139】 太極秘術【038】 深陷迷局【081】 決戰雌雄(二)【354】 反覆無常【259】 金鳳入懷【224】 槍王彥章【143】 鱗州尋蹤【243】 權利更迭(二)【413】 黃袍加身【407】 長江水站【346】 又見韓通【084】 驚魂南渡【382】 兵敗將亡【287】 內外安撫【291】 辭舊迎新【365】 窮寇莫追【365】 窮寇莫追【010】 野戰論生死【190】 談笑敗敵【158】 夜半風聲(四)【304】 金樓柔情【038】 深陷迷局【276】 亡國舊主【159】 夜半風聲(五)【205】 朱樑首敗【107】 五侯之亂(二)【056】 禍福相依【208】 三王反樑【029】 隻身涉險(四)【159】 夜半風聲(五)【361】 勤儉三軍【315】 勇者無畏【251】 漢王立位【244】 權利更迭(三)【132】 意外(五)【237】 暗流涌動(一)【011】 初嘗戰紀(一)【057】 真相?真相!【150】 爭執【102】 水淹三軍【009】 收服小弟【060】 狗頭債主!【139】 太極秘術【166】 二龍山危機(二)【368】 文人安內【276】 亡國舊主【297】 禍起蕭牆【043】 迴光返照(一)【402】 無出左右【344】 撒豆成兵【201】 晉王府宴【194】 埋藏禍根【115】 大戰寶雞【136】 佛詮釋忠【351】 喜事重重【011】 初嘗戰紀(一)【314】 成人之美【222】 羣儒罷武【289】 兄弟相聚【122】 兩軍交戰【063】 霸刀阿里扎【027】 隻身涉險(二)【143】 鱗州尋蹤【191】 抉擇恐懼【215】 弒父篡位【247】 戰爭狂想(三)【348】 夜長夢多【361】 勤儉三軍【029】 隻身涉險(四)【332】 太行戰役【102】 水淹三軍【157】 夜半風聲(三)【296】 紅顏亂國【409】 皇師浩蕩【286】 貪婪無度【134】 雪山之巔【377】 禮儀清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盐津县| 宾阳县| 合阳县| 中宁县| 邻水| 德阳市| 沽源县| 清丰县| 鹤壁市| 怀宁县| 芷江| 曲麻莱县| 湟中县| 慈溪市| 托克逊县| 莲花县| 涿鹿县| 黄浦区| 都安| 白山市| 曲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沧源| 光山县| 阳新县| 邹城市| 瑞丽市| 山西省| 屏东市| 东乌珠穆沁旗| 资阳市| 青铜峡市| 葵青区| 板桥市| 会泽县| 孝感市| 正阳县| 黔西| 罗江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