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44】 權利更迭(三)

忽然,郭無爲兩眼恍惚,面帶驚恐,高聲呼道:“契丹來也,契丹來也!”一頓瘋話,郭無爲兩眼翻白,氣絕身亡,終年五十一歲,史稱晉高祖。

郭無爲駕崩,三位輔政大臣密議報喪之事,景延廣言:“自大晉開國,向契丹稱臣稱子奴顏婢膝,實乃奇恥大辱。若立年幼之君,必被契丹訛詐,不如選年長宗室繼承君位?”

最恨契丹的莫過劉知遠,也隨聲說道:“延廣所言有理,晉與契丹終究一戰,立年長之君能任國事。本官之見,皇侄郭重貴素不臣服契丹,頗有骨氣可立爲君。”

劉知遠、景延廣再看馮道,馮道言:“立嗣之事由二爲大人斟酌便可,下官願代爲擬詔。”

“既然如此,就請馮丞相擬詔。”景延廣道。

三人擬定詔書連夜報喪,羣臣聞郭無爲駕崩,紛紛入朝哭喪。大殿之上,百官具穿白素,丞相馮道宣皇帝遺詔,傳皇位於皇侄郭重貴。聖旨讀畢,有太監喊道:“恭請新君即位!”,景延廣、劉知遠扶皇侄郭重貴登上大殿,穩坐龍椅,羣臣伏地高呼萬歲,改元天運,史稱晉出帝。

晉出帝郭重貴即位有數月之後,將郭無爲葬於顯陵。到是無獨有偶,郭無爲剛剛下葬,南唐皇帝李昪駕崩,追諡烈祖皇帝,史稱南唐前主。太子李景即位,史稱中主,改元保大。李景,字伯玉,生性英姿,飽讀詩書,儒雅多才。

剛登基數日,大臣周宗奏道:“大閩景宗皇帝王曦被殺,閩國大亂,臣以爲此時乃滅閩良機,請陛下發兵。”李景聞奏大喜,草詔令查文徽爲兵馬元帥,邊鎬、臧循爲大將領兵五萬討伐閩國。

閩國之亂皆因皇帝王曦yin虐無忌,殘暴殺戮,使得奸臣朱文進暗下毒手,除掉君主自立爲大閩皇帝。

朱文進篡奪閩國江山,使得王曦胞弟富沙王王延政起兵聲討反。朱文進佔據福州,王延政率兵久攻不下,已是相持數月。這日,王延政正在軍中議事,大將張漢卿入帳來報:“啓稟主公,唐主李景以查文徽爲帥趁亂入閩。”

“唐主出兵,心懷何意?”王延政問道。

張漢卿言:“末將之見,唐兵意在趁亂奪我京師福州,主公當在唐兵來此之前攻破福州。”

王延政緊縮雙眉,一番思慮,頓時計上心頭,言道:“唐兵乃是趁火打劫,我何不借唐兵來犯,離間城內奸賊。”王延政遂命麾下衆將四處傳言,南唐兵馬來犯,乃是與王延政聯合討伐奸賊朱文進,並令射手向福州城上射箭信傳播謠言。

鎮守福州北門的將領名叫林仁翰,得數枚箭信,信中說南唐兵馬來犯乃是相助富沙王王延政,便信以爲真。林仁翰召集麾下將士言道:“朱文進殺君自立,富沙王王延政會合唐兵合力討伐福州,人心所向,天意如此。願隨我者,當殺朱文進奸賊,獻於富沙王麾下。”

北門守兵皆願追隨。林仁翰遂領親兵五百人,闖入朱文進行宮。朱文進正與宮中妃嬪yin樂,見林仁翰率兵闖入,問道:“林將軍率兵闖入,有何急事?”

林仁翰言道:“富沙王已與唐主合兵來討,我等身不由己。”言罷,衆將士揮刀而上,將朱文進與左右妃嬪亂刀砍死。林仁翰率兵殺了朱文進即可命人開城獻降。

王延政佔據福州,閩國其餘各城紛紛歸順,共舉王延政爲閩主。此時南唐大軍已進駐建陽。南唐元帥查文徽,字光慎,歙州休寧人氏。流星探馬來報,王延政已破福州。

大將邊鎬言道:“我等未到,王延政已攻破福州,此時不可貿然輕進。”

查文徽捻了捻鬚,言道:“邊將軍所言有理,令大軍駐紮建陽。”

南唐大軍剛駐建陽,二路探馬又報,閩主王延政率兵兵馬向邵武發兵。查文徽言:“閩軍乘勝前來,勢頭正勁,邵武重地可抄我軍後路,必由大將鎮守。”

大將臧循言道:“元帥何愁大將,請賜我精兵五千,末將在邵武屯兵必使閩兵無功而返。”

“好!”查文徽道:“本帥就點五千精兵,臧將軍務必依險而守。”

“末將記下!”臧循領得帥令,便點五千精兵據守邵武去了。

數日後,王延政率兩萬兵馬來至邵武,遠遠望去山丘之中有一大寨,南唐大將臧循便屯兵寨中,此寨三面皆有丘陵環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王延政言:“此寨依山而立,不可強攻。孤王欲翻山而入繞寨之後。”即命大將張漢卿點三千兵馬爲先鋒,進入山林。這最原始森林,山勢不高,卻密林陰森,閩卒忽見一碑,上刻三字“霾風嶺”。

張漢卿率兵來至霾風嶺上,環顧四周,草木豐茂,枝藤盤繞,耳畔死氣沉沉,唯有依稀的溪流之聲。

閩軍在往深去,只見有青霧瀰漫,瘴氣襲人,且悶熱難耐,尋找多時卻無翻山之路,而多有士卒嘔吐頭暈,連馬匹也停止不前。張漢卿也感山中瘴氣太重,便去求見王延政,對其言道:“末將觀此山林,雖草木雜生,但樹無鳥雀噪鳴,溪無魚蟹遊動,必是邪氣罩山,不可貿進。”

“所言極是,走了半日尚不見大路,只恐將士迷途,傳令撤兵。”王延政言。

王延政率兵退出山林,衆將士敗興而歸,隊伍剛至山口,忽聞有人唱道:“一灘高一丈,邵武在天上”。王延政遠遠望去,見有一個老樵夫背柴吟唱。王延政與幾個護衛催馬趕上老樵夫,喊道:“老人家慢走!”

老樵夫轉身問道:“軍爺有何事?”

王延政下馬施禮,言道:“敢問老人家這霾風嶺可有上山之路?”

老樵夫言:“霾風嶺林木繁密,瘴氣陰潮,野獸尚不能生,何況常人?”

“莫非此嶺無路可走?”王延政問道。

“到有過山小路,只是艱辛異常。”樵夫言。

王延政問:“老人家速速講來,莫說艱辛異常,就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懼哉?”

樵夫答:“霾風嶺山腰之處有一小路,狹窄崎嶇,只可人過,不能馬行。一路之上瘴氣阻隔,可令衆將士用尿布遮面,方可無恙。”

王延政大喜:“如此說來,就勞請老人家爲三軍引路,事成之後定當厚謝。”

樵夫言:“將軍既然有此膽識,就請捨棄馬匹,隨我入山。”

王延政即刻傳令,命騎兵守營,率步兵入林。老樵夫領路來至一條小徑,其中藤葉交織,錯綜複雜。樵夫言:“前面便是小路,請軍爺以尿布遮面。”王延政遂令衆人用尿浸溼衣襟,遮面而行。

萬餘名閩國將士一字排開,跟隨老樵夫蹣跚而行有半個時辰,忽然眼前頓時開朗,只見碧日當空,瘴氣散盡。王延政問道:“此乃何處,雄峻壯觀。”

老樵夫言:“請軍爺往山下觀望。”王延政順勢看去,山坡之下,正是南唐大寨。這南唐兵馬依仗邵武天險,靠山連寨使得閩兵徒勞無功,南唐將士在寨中自是悠然自得。王延政謝過樵夫,集合一萬將士輕步迫近,南唐兵馬卻毫無察覺。王延政一聲令下,頃刻閩軍火弩沖天,殺聲漫山,閩兵順山坡一衝而下。南唐士卒驚駭萬分,營寨大亂。

南唐大將臧循正在中軍酣睡,忽聞殺聲四起便疾呼侍衛,一個校尉來報:“大事不妙,閩兵繞霾風嶺劫殺後營。”臧循聞聽如同無雷轟頂,趕忙頂盔披甲,出營上馬。

臧循往後營來救,閩將張漢卿迎面衝來,順勢一刀便把臧循人頭砍下。南唐士卒見主將被斬,皆無戰心,或逃或降,痛失邵武。

邵武失守,王延政率領大軍直逼建陽,建陽乃閩北重地,南唐大帥查文徽在此屯兵。這一日,建陽城下旌旗蔽日,刀槍林立,號角連鳴,殺氣騰騰。閩軍兩萬將士,百員上將排開雁翅陣。

王延政頭戴黃銅獅子盔,身著金鎖黃銅甲,跨下寶馬名曰飛雲騅,手提八寶駝龍大刀昂立陣前。身後一面杏黃緞子大旗高挑陣中,上書“王”字,兩側牙旗各有一百面,皆書“閩”字。

建陽守卒趕忙到中軍稟報,只見呈上號炮三聲,城門大開。查文徽統帥一萬兵馬浩蕩而出,城前擺陣。遠遠望去南唐主將頭戴方翅黃金盔,身著鐵鎖連環甲,跨騎白玉嘶風馬,腰挎一柄青鴻劍,長得高有八尺,面膛紅潤,二眉扎鬢,長髯捶胸,大耳有倫,此人便是南唐兵馬大元帥查文徽。

再看旁邊一將,身長九尺,面色蒼紫,劍眉圓目,頷下短鬚,頭戴皁纓盔,身著逆鱗銀甲,跨下戰馬名喚一丈雪,掌中一對短柄鑌鐵戟,此人乃是南唐大將、馬步軍都虞侯邊鎬,字霸藩,升州人氏。查文徽、邊鎬二人居陣之中,其餘衆將分列兩側。

查文徽問道:“今閩主無道,以致國亂殃民,爾等何不快快歸順大唐。”

“哼!”王延政冷笑道:“汝等也敢妄稱大唐,今日獻出建陽則罷,否則本王絕不留情!”身側的大將張漢卿言道:“主公不必與其言論,待末將取賊頭獻於麾下。”閩軍鼓聲擂起,張漢卿出馬叫陣,南唐大將邊鎬催馬出戰。

“來將通名!”張漢卿問道。

“大將邊鎬”邊鎬揮舞雙戟不容多言,直取張漢卿。二將盤馬交鋒,只是兩個回合張漢卿便被邊鎬砍落馬下。

這正是:高枕天險無憂慮,豈知人生也勝天!

【353】 羊入虎口【140】 霸王追魂(一)【400】 南唐後主(五)【192】 紅樓風波【207】 敗軍反叛【235】 借花獻佛【039】 人走茶涼【352】 隱瞞軍情【003】 趙弘殷逼誓【063】 霸刀阿里扎【356】 後事處理【351】 喜事重重【300】 人情世故【375】 小人心計【249】 戰爭狂想(五)【219】 破敵之策【241】 太原大戰【354】 反覆無常【096】 中原會戰(一)【321】 華山棋局(一)【320】 遺棄神蹟【278】 通敵賣國【395】 樂不思蜀【135】 道詮釋義【219】 破敵之策【276】 亡國舊主【051】 情歸深處(二)【279】 內府鉤心【136】 佛詮釋忠【044】 迴光返照(二)【365】 窮寇莫追【126】 錦衣夜行【397】 南唐後主(二)【108】 先發五虎【137】 浩宇乾坤【064】 巾幗英眉【416】 夢牽白虎【039】 人走茶涼【039】 人走茶涼【383】 退避三舍【350】 不知好歹【080】 決戰雌雄(一)【027】 隻身涉險(二)【055】 監獄潛規則【270】 兵法無形【192】 紅樓風波【258】 美人如夢【319】 志在四方【285】 天意難違【094】 兵臨城下【156】 夜半風聲(二)【147】 土匪劫婚(一)【092】將計就計(五)【396】 南唐後主(一)【144】 就怕賊惦記!【052】 朝廷欽犯【130】 意外(三)【422】 京畿兵道【123】 寶刀已老【212】 趙爍傳捷【083】 決戰雌雄(四)【100】 中原會戰(五)【283】 敗軍羞棄【141】 霸王追魂(二)【235】 借花獻佛【080】 決戰雌雄(一)【084】 驚魂南渡【068】 紛亂(一)【135】 道詮釋義【325】 黑虎武將【233】 欲加道行【084】 驚魂南渡【371】 調虎離山【178】 有志氣的女人【172】 巧遇存信【366】 暗中黑槍【350】 不知好歹【249】 戰爭狂想(五)【214】 帝撫子妻【040】 真情流露【351】 喜事重重【108】 先發五虎【327】 禍事臨門【418】 暗交戰信【123】 寶刀已老【151】 兵敗二龍山【367】 福運具無【152】 壓寨夫人(一)【345】 夢入神機【407】 長江水站【272】 父子相交【107】 五侯之亂(二)【112】 朱溫篡唐【248】 戰爭狂想(四)【053】 陷入重圍【267】 兵敗山倒(一)【407】 長江水站【245】 戰爭狂想(一)【173】 忠良?叛匪?【330】 喬裝打扮
【353】 羊入虎口【140】 霸王追魂(一)【400】 南唐後主(五)【192】 紅樓風波【207】 敗軍反叛【235】 借花獻佛【039】 人走茶涼【352】 隱瞞軍情【003】 趙弘殷逼誓【063】 霸刀阿里扎【356】 後事處理【351】 喜事重重【300】 人情世故【375】 小人心計【249】 戰爭狂想(五)【219】 破敵之策【241】 太原大戰【354】 反覆無常【096】 中原會戰(一)【321】 華山棋局(一)【320】 遺棄神蹟【278】 通敵賣國【395】 樂不思蜀【135】 道詮釋義【219】 破敵之策【276】 亡國舊主【051】 情歸深處(二)【279】 內府鉤心【136】 佛詮釋忠【044】 迴光返照(二)【365】 窮寇莫追【126】 錦衣夜行【397】 南唐後主(二)【108】 先發五虎【137】 浩宇乾坤【064】 巾幗英眉【416】 夢牽白虎【039】 人走茶涼【039】 人走茶涼【383】 退避三舍【350】 不知好歹【080】 決戰雌雄(一)【027】 隻身涉險(二)【055】 監獄潛規則【270】 兵法無形【192】 紅樓風波【258】 美人如夢【319】 志在四方【285】 天意難違【094】 兵臨城下【156】 夜半風聲(二)【147】 土匪劫婚(一)【092】將計就計(五)【396】 南唐後主(一)【144】 就怕賊惦記!【052】 朝廷欽犯【130】 意外(三)【422】 京畿兵道【123】 寶刀已老【212】 趙爍傳捷【083】 決戰雌雄(四)【100】 中原會戰(五)【283】 敗軍羞棄【141】 霸王追魂(二)【235】 借花獻佛【080】 決戰雌雄(一)【084】 驚魂南渡【068】 紛亂(一)【135】 道詮釋義【325】 黑虎武將【233】 欲加道行【084】 驚魂南渡【371】 調虎離山【178】 有志氣的女人【172】 巧遇存信【366】 暗中黑槍【350】 不知好歹【249】 戰爭狂想(五)【214】 帝撫子妻【040】 真情流露【351】 喜事重重【108】 先發五虎【327】 禍事臨門【418】 暗交戰信【123】 寶刀已老【151】 兵敗二龍山【367】 福運具無【152】 壓寨夫人(一)【345】 夢入神機【407】 長江水站【272】 父子相交【107】 五侯之亂(二)【112】 朱溫篡唐【248】 戰爭狂想(四)【053】 陷入重圍【267】 兵敗山倒(一)【407】 長江水站【245】 戰爭狂想(一)【173】 忠良?叛匪?【330】 喬裝打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印江| 昌吉市| 库伦旗| 且末县| 彭阳县| 会同县| 呼玛县| 名山县| 泰兴市| 饶平县| 个旧市| 嫩江县| 宿迁市| 衢州市| 新营市| 成都市| 海南省| 沅陵县| 章丘市| 南陵县| 苏尼特右旗| 辉县市| 杭州市| 措勤县| 留坝县| 牡丹江市| 五台县| 钟山县| 黄大仙区| 卓尼县| 江都市| 高碑店市| 肥乡县| 罗山县| 甘肃省| 巴彦县| 于都县| 彝良县| 沽源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