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37】 暗流涌動(一)

藥彥稠截住李響去路,對李響言道:“天下人皆知丞相忠心耿耿,奈何天不容汝,今日當誅。”

李響嘆道:“我固當死,但恨不能與國家除去潞王。藥將軍今日負我,死而無怨;潞王造反之日,將軍勿負國家!”藥彥稠不語,遂令士卒將李響一門拿下。

官兵涌來,只見山道中有人影躍出,一身蒙面的黑衣人,像一道閃電掠入軍中,雙掌對擊,一股劈天內力爆棚而出,衝上前去的士兵手中兵器係數斷裂。

人羣大驚之中,李響已經隨著黑衣人消失在原地。

“藥將軍?這可如何是好?莫非是有神人相助?”士兵中有人心驚肉跳的問道。

藥彥稠左右想來,再看看士兵手中的兵器,當即斷定這並非人力所爲!看來還真是天不亡丞相!可是考慮到回去無法跟潞州王越覆命,只好命令士兵們統一口徑,說是在追擊中李響墜入山崖之中。

這些士兵心中駭然,也較明事理,紛紛應了下來。

藥彥稠這纔不安的看著四周,倉促帶兵離去。

李響對外宣傳滿門被誅,索自通先斬後奏,明宗卻不以爲然。自李響被誅,諸侯之亂平息,趙爍減稅安民,減役息兵,天下太平。

不久,後宮花無色又生下一子,趙爍老來得子是大喜不已,日夜與花無色親暱幼子。時過三月,這小皇子已是百日,當賜名封爵。明宗在士和亭大擺筵宴,小皇子賜名趙從益,封爵許王。

百官朝賀皆是大出讚詞,樞密副使馮贇一向狡詐多謀,工於心計,趁此良辰對小皇子更是讚不絕口,言道:“吾主萬歲,今得皇子乃天興李唐帝祚之祥兆,小皇子承命於天,受身於龍,必可使大唐社稷光照千秋,社稷幸甚吶!。”

明宗與花無色聞聽此奉承之語樂得更是合不攏嘴,左右大臣也隨之附和。唯有秦王趙從榮聽了生氣,心中暗想,我身爲長子,理當繼承皇位,父皇若聽從馮贇之言立趙從益爲太子,豈不是壞了大事?由此使得趙從榮對皇位耿耿於懷。

趙從榮也就將馮贇看成了眼中釘,肉中刺!一月之後,氣候驟冷,大雪蔽天,明宗趙爍得風寒重癥臥病難起。

秦王趙從榮、宋王趙從厚與朝中文武百官皆往興聖宮侍駕。明宗之病癒來加重,以致水飯難進。趙從榮見明宗奄奄一息便急回秦王府,召來副將馬處鈞言道:“今觀父皇,龍駕將終,我本當已長子之身繼承大統,未想那花無色生下趙從益,左右父皇。我欲調河南府兵馬入宮護駕,以免令婦人干政。”

馬處鈞曾在宮中禁軍爲將,對禁軍瞭如指掌,言道:“殿下高見,末將與宮中禁軍頗有交情,願爲殿下前驅回合禁軍以爲內應。”

趙從榮大喜:“若大事能成,處鈞當爲社稷之臣。”馬處鈞遂往宮中打點。

後唐宮中,禁軍指揮使名曰趙明義,字信臣,代北人氏,麾下兩員副將朱弘昭、朱弘實,乃是兄弟二人。馬處鈞與朱弘昭交情不淺,便到宮中約見,朱弘昭入座看茶與馬處鈞稍敘舊情,便問道:“處鈞兄此番前來,莫非秦王殿下有何見教?”

馬處鈞笑道:“弘昭所言不差,秦王差我來此,確有一件大事相商。”

“何事?”朱弘昭問道。

馬處鈞言:“秦王素來仁孝,見萬歲病不能言,欲以牙兵入宿衛內宮,欲借宮室住宿,不知何處可住。”

朱弘昭先是一愣,答道:“既是秦王千歲一片仁孝,宮中殿室皆可選擇。”

馬處鈞大喜:“弘昭果然爽快,我當速速稟告秦王,待聖上萬年之後,秦王若得皇位,弘昭功勞不小。”

“兄長代我謝過秦王殿下。”朱弘昭言。馬處鈞辭別朱弘昭,匆忙回秦王府覆命。

朱弘昭自知皇子率兵往宮中宿衛是朝廷大事,便與其弟朱弘實求見禁軍統領趙明義,趙明義聞聽此事,對朱弘昭兄弟言道:“近來京中皆有傳言,秦王恐許王趙從益立爲太子,百般加害。今秦王率兵宿衛,乃是藉機奪位,加害許王。我等平日多受淑妃娘娘賞賜,受人財物替人消災,豈可讓秦王率兵入宮?”

朱弘昭言道:“都督所言有理,我兄弟二人原爲差遣。”

趙明義言道:“我等可邀樞密使馮贇同往淑妃宮中請命,共除秦王。”

三人商定計策,約樞密使馮贇共往興聖宮求見花無色。花無色此時正在明宗左右陪侍,大太監孟漢瓊近前通稟以後,花無色便與孟漢瓊在別宮召見衆人。馮贇、趙明義、朱弘昭、朱弘實,把秦王欲令兵入宮宿衛之事一說,花無色畢竟不曾經歷宮廷的明爭暗鬥,只是唉聲嘆氣。

站在一旁的太監孟漢瓊言道:“娘娘不必作此長嘆,秦王依仗戰功驕矜自得,脾性暴躁,必不得人心,何不引其入宮,設伏兵殺之。”

馮贇也言:“孟公公所言極是,若不早作準備,娘娘必爲秦王暗算。”衆人皆勸淑妃,花無色只得應允。

次日,秦王趙從榮統領河南府精兵一千人往皇城進發,又令副將馬處鈞往宮中告知以接應兵馬。宮中人心惶惶。趙明義與馮贇等衆人圍坐中興殿定計除賊,馮贇言道曰:“今有朝廷安危之機,間不容髮,秦王欲搶班奪權,我等萬不可坐以待斃!”

孟漢瓊曰:“老奴賤命不足惜,吾自率兵拒之。”

話音未了,趙明義隨聲言道:“老總管尚且如此,我等又何惜一死!”衆人連聲響應,遂命人拿下馬處鈞,往興聖宮請旨。

明宗趙爍在興聖宮久病不愈,大太監孟漢瓊來至病榻之前,伏地言道:“啓稟萬歲,宮廷有變,秦王趙從榮率河南府牙兵欲進皇宮。樞密使馮贇,禁軍統領趙明義等在宮外候旨。”

“速速召見!”明宗言道。

馮贇、趙明義、朱弘昭、朱弘實來至明宗榻前,雙膝跪倒高呼萬歲。明宗問道:“秦王率兵入宮確有其事否?”

馮贇答:“秦王見萬歲龍體難愈,已生奪位之心,今兵將至端門。”

明宗又問弘昭等:“實有此事否?”衆人答曰:“馮大人句句屬實。”明宗不覺淚流而下,用手指天漠然言道:“趙明義,汝自處置,切勿震動京師。”趙明義叩首領旨。

秦王趙從榮率兵來至端門外,以爲馬處鈞以打點好宮中禁軍,便令士卒叩擊左掖門,卻久無人答話。秦王疑惑,又令人高呼,只見趙明義登上端門城垛,問道:“秦王來此何干?”

秦王答:“將軍莫非沒見馬處鈞嗎?”

趙明義提起馬處鈞人頭言道:“馬處鈞勾結禁軍謀反,今已斬首祭旗!”趙從榮大驚,趙明義又道:“天子密詔,誅殺秦王!”話音剛落,只見左右掖門大開,朱弘昭率三百騎兵由左掖門而出,朱弘實亦率三百騎兵由右掖門殺出。秦王麾下多是步兵,又未擺陣勢,倉促而戰被騎兵衝得人仰馬翻,哀鳴痛泣。秦王抵擋不住只得敗退,趙明義搭弓上箭射其後心,趙從榮墜落戰馬,禁軍士卒擁上亂刀誅殺。秦王已誅,馮贇又率五百兵卒查抄秦王府,殺秦王二子,誅秦王妃妻族滿門。

秦王已誅,卻激起明宗病癥愈重,不能言語。馮贇與趙明義聯名請奏花無色速立許王趙從益爲太子,花無色心懷遲疑,暗想若保皇兒登基並非馮贇與幾個禁軍統領可定,還需百官輔佐,百官之首乃是丞相馮道,遂令人召馮道入宮。

馮道來至宮中,一見花無色趕忙伏地跪拜,花無色令人賜坐一側。對馮道言道:“秦王領兵謀反,今已被誅,想必丞相已經知曉?”

馮道聞聽戰戰兢兢答道:“臣已有耳聞。”

花無色道:“聖上臥病難言,只恐天命將終,立儲大事,丞相有何高見?”

馮道言:“皇上萬福,定可治癒頑疾,延續天命。”

花無色猛然站起,厲聲怒責:“馮可道,休要在本宮面前裝糊塗!皇上天命已盡,汝爲人臣,卻裝聾作啞,只求自保,難道是臣子之道?”

這一語嚇得馮道跪地叩頭,言道:“爲臣罪該萬死,立太子大事,臣若實言相告知只恐娘娘動怒。”

“恕你無罪,儘管將來。”花無色道。

馮道言:“臣以爲宋王從厚可立儲君,而許王從益不可爲儲。”

“這是爲何?”花無色問。

馮道言:“當初李響爲相時,曾言潞王王越早晚必反。若立許王爲君,乃是廢長立幼,宋王趙從厚必然不服,反會響應潞王一同造反。娘娘孤兒寡母何以拒之?若讓位宋王,則王越必已養子奪嫡,與宋王共爭天下,娘娘不僅恪守禮法,又置身事外,富貴自可保之。”

花無色頓然大悟,將馮道請入座上,謝道:“多蒙丞相賜教,方使本宮渾然大悟。”馮道卻連連稱罪,躲出宮去。

時隔六日,趙爍駕崩於興聖宮,諡號明宗聖德皇帝。花無色請曹皇后降懿旨以宋王趙從厚爲長,傳位於趙從厚。趙從厚乃明宗第三子,史稱愍帝。趙從厚在明宗靈前即位,將明宗葬於徽陵,尊曹皇后爲皇太后,花無色爲太妃,改年號應順,大赦天下。

這正是:常鳴晚唐空嘆噤,驚鴻賓雁落竹林!

【191】 抉擇恐懼【349】 少主昏暈【380】 八面玲瓏【386】 孤軍深入【080】 決戰雌雄(一)【252】 宮廷內鬥【376】 情同手足【214】 帝撫子妻【318】 離別狂歡【022】 殊途舊友【194】 埋藏禍根【052】 朝廷欽犯【219】 破敵之策【109】 投軍雍州【091】將計就計(四)【137】 浩宇乾坤【088】將計就計(一)【412】 文人利刃【238】 暗流涌動(二)【161】 夜半風聲(七)【338】 人間尤物【213】 破敵擊燕【396】 南唐後主(一)【425】 後蜀覆滅(二)【310】 出手援助【098】 中原會戰(三)【168】 二龍山危機(四)【283】 敗軍羞棄【091】將計就計(四)【172】 巧遇存信【186】 暗中相助【306】 神來之筆【394】 酒肉王侯【304】 金樓柔情【307】 救命之恩【317】 吟詩作對【175】 消香損玉【235】 借花獻佛【269】 兵敗山倒(三)【042】 小家碧玉【132】 意外(五)【354】 反覆無常【042】 小家碧玉【285】 天意難違【331】 攻堅戰【240】 暗流涌動(四)【117】 單騎破敵【376】 情同手足【286】 貪婪無度【357】 打草驚蛇【117】 單騎破敵【079】 火牛狂奔【368】 文人安內【375】 小人心計【426】 後蜀覆滅(三)【274】 國難當頭(二)【181】 鹽船覆滅(一)【278】 通敵賣國【005】 謀戰(二)【377】 禮儀清夢【146】 誤入洞房【384】 朝堂內鬥【211】 虎將歸晉【246】 戰爭狂想(二)【415】 硬戰抗衡【262】 招親入朝【233】 欲加道行【278】 通敵賣國【386】 孤軍深入【163】 夜半風聲(九)【121】 雙槍鐵王【220】 起用良將【396】 南唐後主(一)【273】 國難當頭(一)【342】 玉石俱焚【002】夢醒醉花樓【180】 事出突然【259】 金鳳入懷【112】 朱溫篡唐【070】 紛亂(三)【262】 招親入朝【330】 喬裝打扮【339】 小黃鸝【344】 撒豆成兵【320】 遺棄神蹟【396】 南唐後主(一)【278】 通敵賣國【257】 朝堂寒戰(四)【402】 無出左右【034】 無首使幫【272】 父子相交【397】 南唐後主(二)【404】 兵敗壽陽【162】 夜半風聲(八)【231】 陣前死鬥【100】 中原會戰(五)【422】 京畿兵道【081】 決戰雌雄(二)【119】 引君入甕
【191】 抉擇恐懼【349】 少主昏暈【380】 八面玲瓏【386】 孤軍深入【080】 決戰雌雄(一)【252】 宮廷內鬥【376】 情同手足【214】 帝撫子妻【318】 離別狂歡【022】 殊途舊友【194】 埋藏禍根【052】 朝廷欽犯【219】 破敵之策【109】 投軍雍州【091】將計就計(四)【137】 浩宇乾坤【088】將計就計(一)【412】 文人利刃【238】 暗流涌動(二)【161】 夜半風聲(七)【338】 人間尤物【213】 破敵擊燕【396】 南唐後主(一)【425】 後蜀覆滅(二)【310】 出手援助【098】 中原會戰(三)【168】 二龍山危機(四)【283】 敗軍羞棄【091】將計就計(四)【172】 巧遇存信【186】 暗中相助【306】 神來之筆【394】 酒肉王侯【304】 金樓柔情【307】 救命之恩【317】 吟詩作對【175】 消香損玉【235】 借花獻佛【269】 兵敗山倒(三)【042】 小家碧玉【132】 意外(五)【354】 反覆無常【042】 小家碧玉【285】 天意難違【331】 攻堅戰【240】 暗流涌動(四)【117】 單騎破敵【376】 情同手足【286】 貪婪無度【357】 打草驚蛇【117】 單騎破敵【079】 火牛狂奔【368】 文人安內【375】 小人心計【426】 後蜀覆滅(三)【274】 國難當頭(二)【181】 鹽船覆滅(一)【278】 通敵賣國【005】 謀戰(二)【377】 禮儀清夢【146】 誤入洞房【384】 朝堂內鬥【211】 虎將歸晉【246】 戰爭狂想(二)【415】 硬戰抗衡【262】 招親入朝【233】 欲加道行【278】 通敵賣國【386】 孤軍深入【163】 夜半風聲(九)【121】 雙槍鐵王【220】 起用良將【396】 南唐後主(一)【273】 國難當頭(一)【342】 玉石俱焚【002】夢醒醉花樓【180】 事出突然【259】 金鳳入懷【112】 朱溫篡唐【070】 紛亂(三)【262】 招親入朝【330】 喬裝打扮【339】 小黃鸝【344】 撒豆成兵【320】 遺棄神蹟【396】 南唐後主(一)【278】 通敵賣國【257】 朝堂寒戰(四)【402】 無出左右【034】 無首使幫【272】 父子相交【397】 南唐後主(二)【404】 兵敗壽陽【162】 夜半風聲(八)【231】 陣前死鬥【100】 中原會戰(五)【422】 京畿兵道【081】 決戰雌雄(二)【119】 引君入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旬阳县| 新绛县| 阿拉善右旗| 五峰| 景洪市| 阳春市| 庆元县| 中超| 阆中市| 旌德县| 延长县| 枝江市| 拉孜县| 福州市| 长宁县| 安泽县| 元谋县| 墨江| 璧山县| 丰台区| 吴桥县| 邯郸市| 铅山县| 威海市| 黄冈市| 张家界市| 灵川县| 丽江市| 仁怀市| 江北区| 上高县| 铜陵市| 敖汉旗| 定州市| 贡山| 贵港市| 桐庐县| 陇南市|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