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04】 兵敗壽陽

李谷上書答道:“壽春危城被困,旦夕必破,若御駕親臨,則將士用命,三軍爭奮,先截擊其各路援軍,集大軍以攻城,城中守軍亦當知危亡旦夕,定必可下,若如今罷兵,則前功盡棄,功虧一簣,望陛下萬勿猶疑。”

再詢範質,王溥二相,二相深知皇上銳意一統,自然是異口同聲,支持出兵。於是,周帝決意親自領軍再徵淮南:顯德四年十月,決意第三次伐唐。

任命王樸爲東京留守兼管開封府事務,以三司使張美爲大內巡檢,侍衛都虞候韓通爲京城都巡檢。

周帝去年南征時,見唐軍水師敏銳,周兵難以對抗,深以爲憾。回來後,於京城西側汴水之上營造戰艦,並命唐降卒爲師,教周兵習水戰之技能,周帝時常巡視檢閱,如今各種大小艦艇已有近千艘,周兵亦已能操作自如,縱橫出沒於水上,於是,命驍騎大將軍王環爲水軍統領,周帝亦乘坐樓船,親率禁軍,浩浩蕩蕩順流而下,自閔河沿穎入淮,水陸並進。

唐人原來與周軍相抗,雖然陸軍不敵周軍勇猛,但仍恃著水兵衆多,周軍在陸上奈何不得,聊可**。今見周軍此次竟有如此衆多水兵艦艇,鋪河遮海而來,俱各震驚,急忙回到軍中報道。

齊王李景達與監軍陳覺,見周軍雖是圍困壽州,但仍無法攻下,也就大著膽子,派朱元爲主將,許文縝,邊鎬二將各領本部人馬,先到八公山安下營寨,從後面牽制李重進,李景達與陳覺則乘著樓船,領著水軍,在後緩緩跟進。

此時周帝領著大軍正陸續來到,探子忙到八公山大營報信,朱元聽了,心下著忙,急忙登上山頂了望,果見河上旌旗招展,金鼓震天,浩浩蕩蕩順流而來,朱元看了,仰天嘆道:“這周主果然厲害,相隔數月,怎麼就訓練出如此強悍的一支水軍來?我等還一直自以爲水軍可恃,如今周人亦有水軍,看來江南危矣!”

許文縝,邊鎬二將聽了,不以爲然,齊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耳,兩軍尚未交鋒,將軍身爲主將,如何便先墮銳氣,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時,只見八公山下,無數週師艦艇蟻聚江畔,樓船之上,分明是周帝柴榮在哪裡發號施令,一隊隊周兵蜂涌登陸,正在哪裡結隊集合,向許文縝,邊鎬二寨前進,看來有衝擊我軍之勢。

許文縝大喜道:“敵軍立腳未穩,便來挑戰,此乃兵家之忌,我若就此掩殺過去,必獲全勝也。”

邊鎬應聲道:“將軍言之有理,邊某願領本部與將軍分作兩路夾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朱元忙勸道:“周師千里而來,志在邀戰,且其君主親自督師,士氣必盛,來勢甚銳,二位應穩守營壘,暫避其鋒,待其氣惰再行出擊。”

許文縝道:“敵軍遠道而來,我軍正宜速戰,奈何怯懦不前……”

正爭議間,有小軍來報:“敵將趙爍領著人馬,向許將軍大營這邊衝殺來了!”

許文縝聽了,笑道:“如此匆匆求戰,驕兵必敗也!二位請看我今日就斬這個趙爍於馬下。”說罷,連忙策馬回營,點兵出戰。

邊鎬見了,深恐許文縝獨自得了頭功,也連忙回營,點起人馬殺了出去,夾擊趙爍。

只因皇上親自督戰,將士無不奮勇當先,趙爍手下的十兄弟更是如狼似虎,分兵兩路撲向唐軍大營。一陣惡鬥,唐兵非死則傷,其勢難當,紛紛撤退,憑著營前壁壘,強弓硬弩抵擋,這才逃得回營來,都說那周兵果然厲害,難以抵敵。

朱元見他們如此狼狽,未免有輕鄙之色,露於言表,哂笑道:“周兵雖勇,我軍亦失諸輕敵。剛纔若聽吾忠告,不輕率出戰,亦不致此失。”

許文縝,邊鎬正惱著朱元坐守本寨,不發兵相救,今見他還冷語相譏,大怒道:“汝身爲主將,豈可坐觀成敗,見危不救?”

朱元亦道:“當時若非我寨弓弩手射住周兵,二位之兵又豈能安然而退?我若貿然出兵,只恐如今三寨俱失矣!”

雙方各不相讓,爭論了一番,不歡而散。許,邊二將回到本寨,立即上書密報齊王,訴說朱元畏敵如虎,觀望不前,導致初戰之敗。

原來這齊王李景達只是以王爺身分掛帥領兵的,前次一仗大敗,如今大權全在監軍陳覺的手上。哪陳覺素與朱元有隙,今見二將投訴,正好趁機報復,便以齊王名義上奏,說了一番朱元如何的驕橫,如何的畏敵。唐主哪裡知到許多,即便下旨命武昌節度使楊守忠前往取代朱元之職。

那楊守忠領旨來到濠州,陳覺見有旨取代朱元,即傳齊王之命,前往八公山召朱元即速前來濠州議事,朱元有個門客名叫宋雙的,聽得朝廷有旨取代朱元,忙從金陵趕到軍前密報,朱元手下諸將,一時譁然。這時正好陳覺派人送來齊王的調令,朱元看罷,仰天長嘆道:“將帥不才,妒功忌能,眼看大好淮南,就要斷送在他們手上了。人生百歲,始終一死,倒不如就在諸位身邊了結,也免得落入哪一衆小人之手,遭其凌辱。”說罷,拔出佩劍便要自刎。

這可嚇壞了帳下的宋雙與衆將。一擁而前,奪過佩劍,衆將齊道:“大丈夫何處不圖富貴,大人豈可生此短見?”

朱元道:“汝等意欲何爲?難道要我投降敵國麼?”

宋雙道:“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耳,何來敵我之論?。”

衆將亦同聲道:“朝廷昏暗,小人當道,我等願隨大人另擇明主。”

朱元嘆息道:“我無叛國之心,但君昏臣讒,實乃逼某反叛了。”見衆心一致,於是當即寫下歸順文表,就令宋雙悄悄送往周師大營。

周帝覽表大喜,次日即令趙爍帶領手下諸將,攻擊八公山大營。許,邊二將,見周兵攻來,當即出兵迎敵。前來衝營的是郭德平,郭德安二將,戰不多時,顯得力量不支,衆兵也漸漸後退。許文縝一見大喜,忙指揮唐兵全力壓上。周軍果然無法抵擋,往後便退。邊鎬見了,也領了人馬前來相助,直把周兵趕到河邊。許,邊二將正在得意之際,忽地響起數聲號炮,周營中衝出幾支人馬,殺了過來,有兩支直撲許,邊的大營,有兩支徑衝許,邊二軍而來,形勢急轉直下,許,邊二將只得領著士兵且戰且退,向中軍大營撤去,指望朱元相助。誰料朱元營中豎起了降旗,軍士高聲喊話道:“我家將軍今已歸順大周,念在與二位同袍之誼,也不相殘,汝等自便去罷。”許,邊二將見狀大驚,領了殘兵,慌忙往東撤去。

二將棄營而逃,朱元歸順了朝廷,八公山已爲周軍所?。次日,周帝指揮諸軍向東追趕,周帝親自領一支人馬沿北岸前進,趙爍領一支人馬沿南岸前進,王環統領水軍沿河而進,一齊向東追擊。

且說許文縝,邊鎬二人,吃了敗仗,匆匆撤退,半路上適遇著楊守忠奉了齊王之命,領著二萬人馬,前來接替朱元。聽說朱元降周,導致二人吃了個敗仗。勃然大怒道:“朱元這賊子,包藏禍心,果然投敵叛國。二位休慌,如今齊王與監軍正領大軍續後便到,我等如今務必要奮勇向前,殺敗柴榮,拿下朱元,與二位解恨。”

二人見到又來了幾萬人馬,陡添勇氣,聽說後面繼續還有大軍到來,膽子自然又更大了,於是合兵一處,回頭迎向周軍。

這邊是南岸,迎面而來的是趙爍,兩陣對圓,趙爍陣中張瓊一馬當先,前來衝陣。唐軍陣中,那楊守忠也是行伍出身,見過陣,打過仗的。如今新來接任主帥,正想在軍前露一手,顯顯威,於是拍馬提刀,便迎了上去。誰料戰到十餘回合,便覺體力不支,刀法散亂。

許文縝見了,大喊:“將軍休慌,許某來也。”說罷,策馬提槍,前去助戰。

周軍陣上李勇見了,也拍馬出陣,敵住許文縝。四騎人馬,又戰了幾個回合,唐軍二將終究是力不從心,居於下風。

邊鎬見了,便策馬衝出,領著衆軍將一齊衝殺過去。周軍陣上,李漢瓊也躍馬向前接住廝殺。趙爍見了,把令旗一揮,周兵一齊掩殺過去。

一時間,金鼓震天,殺聲動地,雙方戰士鬥得裹在一團,殺在一塊。正戰到酣處,那楊守忠畢竟是技不如人,一時招架不及,腿上著了一棒,摔下馬來,被周兵抓去。

許文縝見了,心中一慌,手中一亂,肩上也捱了一棍,倒在馬下,也被周兵抓去了。

邊鎬見二將落馬,嚇得魂不附體,撥轉馬頭便跑,卻被周軍陣中的趙爍見了,一馬衝出陣前,彎弓搭箭,覷個親切,一箭正中坐騎,連人帶馬滾落在地,被李漢瓊喝令士兵拿下,順手揀了個便宜。

唐軍陣上,三員主將一齊被俘,這叫做“蛇無頭而不行”,其將士逃的逃,跑的跑,來不及逃跑的,便棄械投降。統計是役除全俘敵三員主將外,歸降將士共一萬餘人。捷報送到北岸御營,周帝大喜,即令對有功將士論功行賞,唐軍三員主將押到水軍艦上看管療傷,歸降將士願留者編入隊伍,求去者遣送回家,隊伍繼續前進。

這正是:雙成自當承雨露,何須殷殷叩玉關!

【234】 南柯一夢【181】 鹽船覆滅(一)【191】 抉擇恐懼【257】 朝堂寒戰(四)【287】 內外安撫【316】 青山不在【365】 窮寇莫追【164】 夜半風聲(十)【137】 浩宇乾坤【274】 國難當頭(二)【188】 傀儡迷局(二)【402】 無出左右【295】 見機行事【112】 朱溫篡唐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85】 鹽莊劍影【219】 破敵之策【020】 神秘商隊【248】 戰爭狂想(四)【120】 新來的囚車【044】 迴光返照(二)【166】 二龍山危機(二)【172】 巧遇存信【071】 紛亂(四)【368】 文人安內【357】 打草驚蛇【010】 野戰論生死【115】 大戰寶雞【120】 新來的囚車【035】 翡翠麒麟【421】 杯酒釋兵權【206】 樑太子亡【033】 有患無備【169】 二龍山危機(五)【243】 權利更迭(二)【383】 退避三舍【281】 國破家亡【046】 負心漢!!【040】 真情流露【330】 喬裝打扮【397】 南唐後主(二)【164】 夜半風聲(十)【288】 關前救駕【090】將計就計(三)【051】 情歸深處(二)【005】 謀戰(二)【137】 浩宇乾坤【143】 鱗州尋蹤【260】 大鬧京城【130】 意外(三)【200】 王恩浩蕩【186】 暗中相助【045】 聖殿生死符【256】 朝堂寒戰(三)【026】 隻身涉險(一)【299】 內憂外患【322】 華山棋局(二)【219】 破敵之策【373】 軍情如火【102】 水淹三軍【031】 左右逢源【157】 夜半風聲(三)【025】 欲擒故縱【126】 錦衣夜行【176】 清河山城【003】 趙弘殷逼誓【311】 恩公再此【286】 貪婪無度【196】 西鄉巧遇【319】 志在四方【348】 夜長夢多【050】 情歸深處(一)【079】 火牛狂奔【341】 有口難言【210】 江東易主【222】 羣儒罷武【203】 我退敵進【190】 談笑敗敵【186】 暗中相助【373】 軍情如火【274】 國難當頭(二)【070】 紛亂(三)【194】 埋藏禍根【315】 勇者無畏【359】 水泄不通【319】 志在四方【125】 白馬銀槍(二)【250】 婦人之仁【270】 兵法無形【218】 攻佔江東【013】 番外茶館【097】 中原會戰(二)【120】 新來的囚車【010】 野戰論生死【112】 朱溫篡唐【027】 隻身涉險(二)【150】 爭執【224】 槍王彥章【416】 夢牽白虎
【234】 南柯一夢【181】 鹽船覆滅(一)【191】 抉擇恐懼【257】 朝堂寒戰(四)【287】 內外安撫【316】 青山不在【365】 窮寇莫追【164】 夜半風聲(十)【137】 浩宇乾坤【274】 國難當頭(二)【188】 傀儡迷局(二)【402】 無出左右【295】 見機行事【112】 朱溫篡唐完本感言(知己難求)【185】 鹽莊劍影【219】 破敵之策【020】 神秘商隊【248】 戰爭狂想(四)【120】 新來的囚車【044】 迴光返照(二)【166】 二龍山危機(二)【172】 巧遇存信【071】 紛亂(四)【368】 文人安內【357】 打草驚蛇【010】 野戰論生死【115】 大戰寶雞【120】 新來的囚車【035】 翡翠麒麟【421】 杯酒釋兵權【206】 樑太子亡【033】 有患無備【169】 二龍山危機(五)【243】 權利更迭(二)【383】 退避三舍【281】 國破家亡【046】 負心漢!!【040】 真情流露【330】 喬裝打扮【397】 南唐後主(二)【164】 夜半風聲(十)【288】 關前救駕【090】將計就計(三)【051】 情歸深處(二)【005】 謀戰(二)【137】 浩宇乾坤【143】 鱗州尋蹤【260】 大鬧京城【130】 意外(三)【200】 王恩浩蕩【186】 暗中相助【045】 聖殿生死符【256】 朝堂寒戰(三)【026】 隻身涉險(一)【299】 內憂外患【322】 華山棋局(二)【219】 破敵之策【373】 軍情如火【102】 水淹三軍【031】 左右逢源【157】 夜半風聲(三)【025】 欲擒故縱【126】 錦衣夜行【176】 清河山城【003】 趙弘殷逼誓【311】 恩公再此【286】 貪婪無度【196】 西鄉巧遇【319】 志在四方【348】 夜長夢多【050】 情歸深處(一)【079】 火牛狂奔【341】 有口難言【210】 江東易主【222】 羣儒罷武【203】 我退敵進【190】 談笑敗敵【186】 暗中相助【373】 軍情如火【274】 國難當頭(二)【070】 紛亂(三)【194】 埋藏禍根【315】 勇者無畏【359】 水泄不通【319】 志在四方【125】 白馬銀槍(二)【250】 婦人之仁【270】 兵法無形【218】 攻佔江東【013】 番外茶館【097】 中原會戰(二)【120】 新來的囚車【010】 野戰論生死【112】 朱溫篡唐【027】 隻身涉險(二)【150】 爭執【224】 槍王彥章【416】 夢牽白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靖江市| 台北县| 辛集市| 兴宁市| 漳平市| 福清市| 仁化县| 九龙县| 盱眙县| 祁门县| 城口县| 华宁县| 郸城县| 卢氏县| 惠东县| 兴安县| 钟祥市| 呼和浩特市| 调兵山市| 河北省| 大关县| 徐汇区| 吐鲁番市| 察哈| 鹰潭市| 普陀区| 个旧市| 太仆寺旗| 友谊县| 泌阳县| 汶上县| 景东| 峨边| 景宁| 古浪县| 瑞安市| 青田县| 云霄县| 枣强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