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巨大代價

在高層會議上,馮承乾就爲戰略方向上的選擇問題據理力爭。

他最擔心的不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打贏這場戰爭,畢竟在全面戰爭中,爲了勝利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值得。真正讓他擔心的,還是在陸軍主導的戰略選擇成爲現實之後,能否打贏這場戰爭。

戰後,很多軍事學家都認爲,中國高層在一九四一年九月初做出的決定,把中國推到了危險的邊緣。

在戰略層面上,把南下放在主要位置上,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要知道,中國的頭號敵人是美國,而不是澳大利亞。即便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澳大利亞的基本情況,再過一百年也不可能成爲能與中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也就不可能成爲中國的頭號勁敵。

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

在戰略上,中國必須以打擊美國爲頭號目標,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攻擊美國。

戰後,就有人認爲,如果中國選擇了東進戰略,那麼大戰將在一九四四年的聖誕節到來之前結束。道理很簡單,在此之前,中國海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擊敗美國海軍的可能性非常大,不但有能力攻佔夏威夷羣島,還有能力奪取整個太平洋的制海權,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從而迫使美國承認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不可否認,這一觀點有些片面。

要知道,美國是一個國土廣闊、人口衆多與資源豐富的國家,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更重要的是,美國的西海岸地區並不發達,其人口僅佔百分之十五、工業產值也僅佔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就算美國輸掉了太平洋戰爭、甚至是本土西海岸地區遭到中國海軍打擊,美國的總體戰爭實力也不會明顯下降。更重要的是,對中國軍隊來說,即便佔領了夏威夷羣島,要登陸美國本土,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向美國本土投送作戰部隊,並且確保能夠登陸成功。此外,受夏威夷羣島與美國本土之間的距離限制,中國要想對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也幾乎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說,美國依然可以利用太平洋做屏障,把中國軍隊擋在本土之外,而中國卻缺乏打擊美國核心地區,即東海岸地區、五大湖地區與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能力,也就不可能迫使美國投降。至於進軍大西洋,從大西洋方向上襲擊美國本土。考慮到中國在大西洋地區幾乎沒有軍事基地,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大西洋地區的軍事基地也會遭到美英襲擊,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底之前,也基本上不大可能。

問題是,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

這就是,如果採取東進戰略,中國海軍確實有很大的希望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打贏太平洋戰爭。

從戰略上講,打贏太平洋戰爭,已經爲中國打贏整場戰爭奠定了最爲堅實的基礎。

對美國海軍來說,被趕出太平洋之後,要想重返太平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道理非常簡單,中國軍隊在奪取了夏威夷羣島之後,肯定會以珍珠港爲基地,動用艦隊封鎖巴拿馬運河,即堵住美國海軍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主要通道。雖然南面還有麥哲倫海峽,但是在南太平洋地區,美軍根本沒有可用的軍事基地,讓艦隊走麥哲倫海峽,等於勞師遠征,也就不大可能反敗爲勝。到這個時候,再出兵攻打澳大利亞,不但對整個戰局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到這一步,美國只有一種選擇:在死守大西洋的情況下,與中國媾合。

準確的說,是在全力以赴的阻止中國海軍進入大西洋之後,在沒有取得勝利、甚至沒有優勢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停戰談判。

顯然,到這個時候,戰略主動權在中國手裡。

從戰略層面上講,攻打澳大利亞最大的損失不是軍隊與資源,而是時間。

在高層會議上,馮承乾就著重強調了這個問題,即攻打澳大利亞,會喪失對中國來說最爲寶貴的時間。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美國的總體工業實力強於中國。

雖然提前一年參戰,讓中國獲得了一年的寶貴時間,準確的說是提前一年進行全面戰爭動員,使中國的工業體系提前一年進入戰爭狀態,也就多了一年的額外產出,但是美國在完成戰爭動員之後,工業實力肯定會超過中國,而且對美國來說,需要的也僅僅是完成動員的時間。

顯然,對雙方來說,時間同樣重要。

按照馮承乾的說法,中國要想以最小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美國完成了戰爭動員之前打敗美國,至少得在太平洋上打敗美國,把戰線推進到美國本土、以及大西洋上去,壓縮美軍的作戰空間,使美國在付出了慘烈代價之後,認識到擊敗中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從而與中國講和。

事實上,吳鐵生、劉亞光與劉伯恩等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都承認時間很寶貴。

問題是,他們都過高的估計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

在支持南下計劃的時候,吳鐵生就提到,美國的戰爭潛力不可能一下子爆發出來,因此大陸戰爭受到的影響並不大,在中德軍隊的夾擊下,紅俄肯定會在一九四二年戰敗,到時候德軍將全力以赴的攻打英國,而美國也會全力以赴的支持英國,即德軍能在大西洋上牽制住美軍主力,消耗美國的國力,使美軍難以在太平洋投入重兵,也就不可能守住澳大利亞與夏威夷。

當然,吳鐵生要說的,就是中國軍隊還有足夠多的時間。

按照他的觀點,只要大陸戰爭在一九四二年結束,陸軍就能在澳大利亞投入三百萬以上的兵力,而在此期間,肯定能造出足夠多的船隻,海軍則能在此期間完成奪取制海權的重要使命。

可以說,吳鐵生樂觀得有點過頭了。

在他看來,到時候只要中國軍隊登上澳洲大陸,美軍就會繳械投降。

劉亞光的觀點與吳鐵生類似,而且在他看來,隨著大批重型轟炸機交付給德軍,英國也將在一九四三年投降。

當然,前提是中德聯軍在一九四二年擊敗紅俄。

此外,如果英國在一九四三年投降,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能在大西洋上牽制住美國海軍,減輕中國海軍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不肯放棄英國,就會在英國投入足夠多的兵力,甚至會顛覆英國政權。這樣一來,美國更得花大力氣保住大西洋的制海權,讓德軍無法登陸英國本土,也就無法直接挑戰美國。

至於劉伯恩,即便他的觀點保守一些,也仍然相信勝利將很快到來。

當時,劉伯恩認爲,紅俄在一九四三年投降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已經過去了,而紅俄的秋季非常短暫,冬季即將到來。顯然,德軍不大可能在冬季到來之前進軍莫斯科。這樣一來,就得把攻打莫斯科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二年,而紅俄則獲得了好幾個月的寶貴時間。考慮到紅俄不見得會在莫斯科淪陷後投降,所以中德聯軍仍然得在一九四三年爲會師努力。

也就是說,紅俄要到最後一刻,纔會投降,而這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三年。

問題是,在劉伯恩看來,就算紅俄不在一九四二年投降,到一九四二年底,紅俄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也就是說,到時候中國陸軍可以適當的從大陸戰場上抽調兵力去攻打澳大利亞。

由此可見,當時除了馮承乾,其他人都認爲能在一九四二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攻打澳大利亞。如此一來,就得在此之前爲攻打澳大利亞鋪平道路,比如攻佔至關重要的所羅門羣島。

從時間上看,在一九四一年底就必須攻佔所羅門羣島。

原因很簡單,原本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殖民地的所羅門羣島本來就是一座人跡罕至、甚至沒有多少常住人口的羣島。更要命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所羅門羣島在名義上取得獨立,而實際上卻由日本控制。在一九三三年之後,日本基本上沒有在所羅門羣島投資,因爲日本的主要敵人已經由美國轉變成中國,而所羅門羣島在中日戰爭中根本沒有價值。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所羅門羣島上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只有布甘維爾島上有軍事基地,而且規模非常有限。

也就是說,中國軍隊在佔領了所羅門羣島之後,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基礎建設。

考慮到所羅門羣島與中國本土的距離,以及航線受到的威脅,特別是美國海軍潛艇的威脅,花一年時間搞基礎建設並不爲過。

把時間成本算上,那麼攻打澳大利亞的代價就太大了。

要知道,美國完成戰爭動員,也就只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即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國就將全面進入戰爭軌道。

由此可見,南下戰略,等於給了美國足足一年的時間!

……

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9章 事在人爲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70章 報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21章 新賽場第60章 幸運兒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378章 覺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60章 精氣神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代言人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38章 戰略目標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02章 覆滅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7章 底牌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20章 新挑戰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54章 下一步第59章 深謀遠慮第372章 誘餌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75章 夜戰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68章 不放棄第67章 雷霆萬鈞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484章 捷徑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43章 農場第211章 火藥桶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36章 狼子野心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06章 鬼鎮第53章 倒計時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12章 強攻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26章 得手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81章 內訌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71章 振作第143章 農場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86章 隱患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2章 危機浮現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
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9章 事在人爲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70章 報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21章 新賽場第60章 幸運兒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378章 覺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60章 精氣神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章 當務之急第56章 代言人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38章 戰略目標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02章 覆滅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27章 底牌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20章 新挑戰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54章 下一步第59章 深謀遠慮第372章 誘餌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75章 夜戰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68章 不放棄第67章 雷霆萬鈞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484章 捷徑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43章 農場第211章 火藥桶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36章 狼子野心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06章 鬼鎮第53章 倒計時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12章 強攻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26章 得手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81章 內訌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71章 振作第143章 農場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86章 隱患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2章 危機浮現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南县| 湖口县| 射洪县| 忻州市| 建湖县| 石城县| 黎城县| 民勤县| 杂多县| 永靖县| 濮阳县| 霍邱县| 乌拉特前旗| 皋兰县| 北碚区| 延寿县| 凉城县| 兴城市| 建湖县| 安徽省| 临武县| 元朗区| 嘉禾县| 镶黄旗| 凤凰县| 拉孜县| 湖州市| 孝感市| 富民县| 库尔勒市| 桂平市| 兴海县| 秦皇岛市| 大石桥市| 鸡泽县| 房山区| 西盟| 蛟河市| 陆河县| 濮阳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