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章 神勇戰艦

“不倦”號戰沉,貝蒂喪失了唯一的優勢。

可以說,這個時候,貝蒂的最佳選擇就是撤退,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當時,貝蒂也確實想到了撤退,只是緊接著發生的一件事情,讓貝蒂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爲了最後的勝利繼續戰鬥下去。

這就是,在七點二十三分,“毛奇”號上也發生了大爆炸。

爆炸點在艦首,一枚由“瑪麗女王”號打出的穿甲彈擊中了“毛奇”號的A炮塔,並且在炮塔內部爆炸。雖然帝國海軍有更加嚴格的操作規範,比如嚴禁在交戰中打開炮塔與彈藥庫之間的防火防爆門,但是在戰鬥中,炮手肯定會在炮塔內堆放一些發射藥。這枚穿甲彈不但摧毀了炮塔,還炸飛了整座炮塔。猛烈的爆炸,還波及到了後面的B炮塔,導致B炮塔暫時失去作戰能力。

也就是說,“毛奇”號喪失了三分之二的主炮火力。

爆炸中,雷德爾等數十名呆在艦橋裡的官兵還受了傷,暫時沒辦法指揮艦隊作戰。

事實上,當時“毛奇”號沒有沉沒的危險,還能用尾部炮塔與副炮作戰,而且在後部艦橋上的二副立即就接過了指揮權。

只是,在貝蒂眼裡,“毛奇”號已經遭到重創,甚至即將沉沒。

顯然,貝蒂不想空手而歸。在“不倦”號沉沒之後,他必須取得一些戰果,才能向傑利科交代。

正是如此,貝蒂沒有下令撤退。

問題是,貝蒂忽視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即在“不倦”號沉沒之後,“德塞利茨”號完全可以把炮火轉向“瑪麗女王”號,而且“毛奇”號還在堅持戰鬥。“瑪麗女王”號原本就遭到了重創,別說同時與兩艘主力艦交火,即便單獨對付“毛奇”號,也不見得能夠佔到多大的便宜。

有趣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德塞利茨”號沒有把炮火轉向“瑪麗女王”號,而是開始爲遭到“不撓”號與“不屈”號圍攻的“馮-德-坦恩”號解圍,把炮口轉向了“不撓”號戰列巡洋艦。

事實上,“德塞利茨”號的艦長沒有犯錯。

在交戰之前,雷德爾就明確命令,“德塞利茨”號在擊敗“不倦”號之後,得優先打擊後方的敵艦。只有在“毛奇”號完全喪失戰鬥力,或者是被擊沉的情況下,才應該首先打擊“瑪麗女王”號。

這個時候,“毛奇”號不但沒有戰沉,也沒有喪失作戰能力。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德塞利茨”號沒有炮擊“瑪麗女王”號不見得是壞事,因爲這讓貝蒂看到了一點希望。

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再次超出了兩位艦隊指揮官的預料。

七點三十二分,“毛奇”號上再次發生了大爆炸,而且爆炸點在艦尾,爆炸導致最後一座主炮炮塔喪失作戰能力。

在貝蒂看來,勝利幾乎是唾手可得了。

硝煙散去之後,“毛奇”號上不但主炮全部變成了啞巴,只有幾門副炮還在開火,連艦體都開始向左傾斜。

當時,“毛奇”號的進水量超過了兩千五百噸,接近了危險線。

貝蒂非常清楚,不管“毛奇”號是否退出戰鬥,他都有很大把握取勝。如果“毛奇”號繼續戰鬥,則很有可能被“瑪麗女王”號擊沉。如果“毛奇”號退出戰鬥,“德塞利茨”號則獨木難支。

要知道,此時“馮-德-坦恩”號也在兩艘英艦的夾擊下遭到重創,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貝蒂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雷德爾會選擇撤退。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集中三艘戰艦上的火力幹掉“德塞利茨”號。即便“德塞利茨”號幾乎沒有受到損傷,有很大的把握逃脫,落在後面的“馮-德-坦恩”號也在劫難逃。

只是,讓貝蒂沒有想到的是,雷德爾沒有選擇撤退。

在第二次大爆炸之前,雷德爾已經站到了指揮崗位上,恢復了指揮權。他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全艦隊堅持到最後。

當然,這不僅僅是在鼓舞士氣,而是在告訴艦隊官兵,增援即將到來。

再過半個小時,“皇太子”號等五艘主力艦就能趕到。只要這五艘主力艦到達,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就將全軍覆沒。

可以說,雷德爾想得非常清楚。

只要能夠幹掉貝蒂的四艘戰列巡洋艦,就算“毛奇”號戰沉,哪怕還得賠上“馮-德-坦恩”號,他也是最後的贏家。

“毛奇”號沒有撤退,仍然在用副炮開火,貝蒂的處境不大有利了。

七點四十一分,雷德爾的堅持取得了第一個果實。

之前表現神勇,用一枚穿甲彈就幹掉了“不倦”號的“德塞利茨”號再接再厲,僅用十二輪齊射就打殘了“不撓”號。最致命的那發炮彈打在了“不撓”號的右舷中部,在貫穿了側舷裝甲帶之後,在二號鍋爐艙內爆炸。最嚴重的傷害還不是炮彈,而是從鍋爐裡泄露出來的高溫蒸汽。

在喪失了一半動力之後,“不撓”號不得不撤退。

事實上,在撤退的時候,“不撓”號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僅有左舷的主炮炮塔還能繼續開火。

問題是,想撤有那麼容易嗎?

在脫離編隊的時候,“不撓”號再次遭到“德塞利茨”號的攢射,在擊中該艦的三枚穿甲彈中,有一枚正好打中了舵艙。

結果就是,“不撓”號還沒完成轉向,舵機就完全失靈了。

對正在轉向的戰艦來說,這絕對是致命傷,因爲這意味著,“不撓”號不可能退走,還會妨礙跟在後面的“不屈”號。

最終,“不撓”號也沒有逃脫覆滅的命運。

在貝蒂下達了撤退命令之後,“不撓”號的艦長下令鑿沉了戰艦,然後與八百多名官兵搭上救生艇向德軍投降。

當時,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屈”號受到的影響。

受“不撓”號阻礙,“不屈”號沒能跟上“瑪麗女王”號,不得不在七點四十五分轉向撤退。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雖然“馮-德-坦恩”號在捱了十多枚大口徑穿甲彈與數十枚中口徑炮彈之後,也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但是也在交戰中讓“不屈”號嚐到了苦頭,至少打中“不屈”號三枚三百毫米穿甲彈。

更重要的是,打到這個時候,“德塞利茨”號仍然完好無損。

如果“不屈”號沒有選擇撤退,而是繼續留在戰場上,肯定會成爲“德塞利茨”號的下一個打擊目標。

親眼目睹了“德塞利茨”號的神勇表現,任何一名英國官兵都會心有餘悸。

“不屈”號選擇撤退,等於幫助貝蒂做出了決定。

雖然打到這個時候,德軍艦隊中還能打下去的也就只有“德塞利茨”號了,但是貝蒂手上也只剩下了“瑪麗女王”號。更加糟糕的是,在打殘“毛奇”號的同時,“瑪麗女王”號也喪失了四分之三的主炮,僅剩下艦橋後方的炮塔還能作戰,而“德塞利茨”號則擁有完好無損的主炮火力。

只要貝蒂還有點理智,就會選擇撤退。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關鍵因素,促使貝蒂做出了撤退的決定,即“皇太子”號等五艘主力艦趕到了。

看到出現在東北海天線上的黑煙,貝蒂就知道,雷德爾還留了一手。

雖然他不大明白,雷德爾爲什麼要把幾艘主力艦留在後面,在看清楚之前,他甚至認爲那是趕來的公海艦隊主力,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他肯定打不贏這場海戰,必須儘快與傑利科會合。

所幸的是,這個時候,“毛奇”號也選擇了撤退。

嚴格說來,不是撤退,而是與趕到的支援艦隊會合。

此外,“德塞利茨”號正在追擊撤退的“不屈”號,暫時沒有照顧到“瑪麗女王”號。

七點五十四分,貝蒂登上了前來接應他的輕巡洋艦。

十分鐘後,貝蒂向還在四十多海里外的傑利科發了電報。

此時,“瑪麗女王”號也已轉向撤退。

見到英國艦隊撤退,雷德爾在第一時間發出了電報,只是他沒有立即下令追擊,因爲趕來支援的五艘主力艦還在十多公里之外。

直到這個時候,傑利科才知道,貝蒂打了一場惡仗,遭受了慘重損失。

雖然貝蒂在電報中提到,重創了德艦“毛奇”號與“馮-德-坦恩”號,但是傑利科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勝利,因爲英國皇家海軍損失了“不倦”號,“瑪麗女王”號與“不屈”號遭到重創,而“不撓”號很有可能戰沉。

這樣的結果,貝蒂無法接受,傑利科也無法接受。

傑利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率領主力艦隊追上去,像壓路機一樣,碾碎雷德爾的戰列巡洋艦分隊。

雖然傑利科知道,雷德爾不大可能跟他決戰,哪怕真的跟他決戰,也意味著希佩爾率領的主力艦隊即將到達,但是傑利科沒有別的選擇,因爲他要不追上去的話,就得承擔起作戰失利的全部責任。

顯然,傑利科得爲自己的前程著想。

只有追上去,他纔不用承擔責任,而應該由貝蒂來背黑鍋。

這個時候,馮承乾也面臨著同樣的難題。

;

第377章 好與壞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41章 大潰退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8章 自我犧牲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28章 新戰場第198章 回家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82章 拷問訓練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40章 下坡路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66章 煙霧彈第612章 決裂第61章 下馬威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0章 開打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372章 誘餌第6章 整裝待發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21章 難題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84章 圈套第90章 青出於藍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16章 根源第79章 將計就計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108章 備戰第580章 新使命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挑戰書第442章 證明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12章 找事做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1章 外交家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7章 矛盾根源第43章 大型化第79章 將計就計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0章 致命打擊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45章 厚積薄發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69章 毅然決絕第2章 笑談天下第305章 戰鬥隊列
第377章 好與壞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41章 大潰退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8章 自我犧牲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28章 新戰場第198章 回家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82章 拷問訓練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40章 下坡路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66章 煙霧彈第612章 決裂第61章 下馬威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0章 開打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372章 誘餌第6章 整裝待發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21章 難題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84章 圈套第90章 青出於藍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16章 根源第79章 將計就計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108章 備戰第580章 新使命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93章 挑戰書第442章 證明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12章 找事做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1章 外交家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7章 矛盾根源第43章 大型化第79章 將計就計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0章 致命打擊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45章 厚積薄發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69章 毅然決絕第2章 笑談天下第305章 戰鬥隊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滦南县| 会东县| 华容县| 南阳市| 霍州市| 白山市| 昌图县| 奇台县| 古田县| 辽阳县| 五峰| 宁德市| 乡宁县| 冕宁县| 呼和浩特市| 板桥市| 芮城县| 海阳市| 盐城市| 紫金县| 岳池县| 沐川县| 内黄县| 宜黄县| 井冈山市| 巴中市| 陆河县| 通山县| 磐石市| 盱眙县| 屯昌县| 乾安县| 嵩明县| 宁德市| 满洲里市| 奉贤区| 宁乡县| 南通市| 方正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