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

戰後,幾乎所有人多高度評價了這次的“轟炸機貿易”。

在很多人看來,“轟炸機貿易”還直接決定了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世界秩序中的地位。

大戰爆發前,甚至在大戰初期,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在中德關係中起主導地位,很多時候中國甚至得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臉色辦事。比如,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中國就不得不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出面之後,降低了停戰條件,讓曰本保存了很強的實力。又比如,在對俄宣戰問題上,中國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在一九四一年、也就是還沒有完全擊敗曰本的情況下就踏上了大陸戰場。

只是,這種局面沒有持續到戰後,在戰後後期就發生了轉變。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場大戰中,中國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遠遠強於德意志第二帝國。

“轟炸機貿易”可以看成是中德關係轉型的縮影。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是“受益國”,即在中德的軍事合作中,中國主要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援助,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對中國卻沒有太多的需求。可以說,這種主次關係在各個層面上都得到了明確體現,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坦克、乃至戰艦,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是技術輸出國。

“轟炸機貿易”,改變了這種關係。

這是二十多年來,除了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艦隊航母的設計圖紙之外,中國第一次輸出先進軍事技術。

從技術角度講,如何評價這次軍火貿易都不爲過。

只是,“轟炸機貿易”的主要價值,還不在軍事技術層面上,而是在中德兩國的戰略關係上。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一次有求於中國。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的轟炸機,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不可能在歐洲戰場上迅速取勝,甚至有可能戰敗。

在戰略層面上,“轟炸機貿易”直接左右了歐洲戰局。

當然,最大的受害國就是英國。

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轟炸機貿易”產生的長遠影響。

這就是,在這筆貿易中,德意志第二帝國欠下了一筆在戰後都難以還清的債務,而中國是這筆債務的債主。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從中國進口了七千架“金鷹”式轟炸機,以及數千架其他型號的轟炸機,總金額相當於一千四百噸黃金,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到戰爭結束時的黃金儲量不到一千噸。結果就是,在決定戰後秩序的時候,中德間的債務關係成爲了最主要的因素。

說得簡單一點,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欠下了鉅額戰爭債務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在決定戰後國際秩序的時候與中國對著幹。要知道,只需要提出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償還欠債,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就將崩潰。雖然在戰爭結束之後,考慮到中德間的長期友誼,以及中德友誼對世界和平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馮承乾力主放棄所有對德債務,而且最終也減免了百分之八十的欠債,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不可避免的成爲了中德同盟中的配角,把世界頭號強國的交椅讓給了中國。

當然,這些都是大戰結束之後的事情了。

在大戰期間,“轟炸機貿易”的最大影響,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專注於德俄戰場的同時能夠繼續轟炸英國。

雖然第一批轟炸機直到一九四一年十月才交付給德意志第二帝國,不是中國飛機制造廠的產能有限,而是直到這個時候,德軍才掃蕩了整個烏克蘭,推進到高加索地區,佔領了當地的幾座大型機場,“金鷹”也才能在不降落加油的情況下,由中國西北直飛高加索。但是在此之前,帝國空軍已經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也再也不用爲轟炸機不夠用發愁,對英轟炸並沒中斷。

當然,在“金鷹”交付之前,帝國空軍轟炸英國的行動肯定有所減弱。

從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開始,也就是帝國空軍接收了第二批一百架“金鷹”、重型轟炸機羣的規模增加到兩百架之後,對英轟炸行動開始加強,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就達到了一萬三千架次。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一九四零年一月,也就是德皇下令轟炸英國本土、帝國空軍的出動率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月出動量也只有一萬架次左右。

當然,還有轟炸質量上的差別。

在此之前,帝國空軍的主力是ju-88a這類的雙發中型轟炸機,每架次的投彈量在兩噸到三噸之間,而“金鷹”即便從帝國本土機場起飛,去轟炸英國北部地區的城鎮,也能攜帶五噸以上的炸彈,如果轟炸英國南部地區與泰晤士河沿岸地區的城鎮,載彈量還能提高到六噸以上。

從載彈量上看,“金鷹”足以與b-17、“蘭開斯特”這類大戰初期的重型轟炸機媲美。

更重要的是,“金鷹”有極強的自衛能力。

當時,西飛在設計“金鷹”的時候,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一些b-17的設計圖紙,對這種轟炸機有了足夠多的瞭解,因此“金鷹”在很多方面,都與b-17很相似,甚至被很多人認爲是b-17的翻版。

在自衛火力上,“金鷹”不但不比b-17差,甚至還要強一些。

主要就是,“金鷹”用二十毫米機關炮取代了重機槍,分別在機首、機尾、背部、腹部與機翼後方的機身兩側配備了七門機關炮,其中背部與腹部是雙聯裝炮塔,自衛火力遠超當時任何一種重型轟炸機。實戰證明,二十毫米機關炮在對付前來攔截的戰鬥機時,比零點五英寸重機槍更加關用。在對付“噴火”式戰鬥機的時候,兩到三發二十毫米炮彈就能讓戰鬥機粉身碎骨,而零點五英寸機槍彈至少需要十多發。當時,德軍的一些戰鬥機甚至在中彈二十多發之後,依然返回了機場。

如此強悍的自衛火力,讓“金鷹”能在沒有護航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執行轟炸任務。

雖然實戰證明,有沒有護航戰鬥機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但是在德軍暫時沒有航程足夠大的戰鬥機之前,“金鷹”執行轟炸任務時的損失率遠低於其他任何一種轟炸機,從而使更多的德軍飛行員能夠安全返航。

事實上,在一九四二年三月份之前,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中駕駛“金鷹”的全是中國空軍的飛行員。直到第一批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飛行員完成培訓之後,中國空軍的飛行員才陸續回國。

到一九四二年中期,帝國空軍中的“金鷹”轟炸機已經超過了一千架。

對英國來說,這意味著災難即將降臨。

通過一年多的轟炸,帝國空軍總結出了很多有用的經驗。比如,轟炸機在白天執行轟炸任務的損失率不會比夜間高多少,而轟炸效率卻要高得多。又比如,護航戰鬥機不是越多越好,而且伴隨護航不是最佳的護航戰術,護航戰鬥機的數量爲轟炸機的三分之一時,護航效率最高,而最有效的護航戰術是讓護航戰鬥機前出,主動驅逐敵人的防空戰鬥機,爲轟炸機羣開闢安全航道。再比如,適當的干擾英國本土防空雷達,能夠大幅度提高轟炸機羣的突防成功率,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轟炸機羣前方安排幾架攜帶鉑條幹擾彈的轟炸機,在飛行航線上撒佈干擾鉑條。

越打越強的帝國空軍,終於找到了摧毀英國的正確手段。

當然,誰也不能否認“金鷹”轟炸機起到的關鍵作用。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種重型轟炸機,帝國空軍根本不可能總結出那麼多的經驗。沒有物質基礎,即便有再好的戰術,也是空談。

有趣的是,帝國空軍也在這個時候回報了中國空軍。

說得簡單一些,帝國空軍在轟炸英國的行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都被中國空軍用來轟炸曰本。

事實上,中國空軍向帝國空軍學習,還在“轟炸機貿易”之前。

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國空軍開始轟炸曰本本土。與帝國空軍在轟炸英國本土時遇到的問題一樣,中國空軍也沒有重型轟炸機,只能讓雙發中型轟炸機擔綱,也就得充分借鑑帝國空軍的經驗教訓。

當時,中國空軍最深刻的認識就是爲轟炸機羣提供護航掩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可以說,正是考慮到護航的重要性,馮承乾才主張把轟炸曰本本土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一年初。主要就是,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在朝鮮半島南部、以及琉球羣島與奄美諸島上修建專供護航戰鬥機使用的前沿機場。

也正是因爲吸取了帝國空軍的教訓,所以中國空軍在對日轟炸中,表現出了比帝國空軍更加強大的打擊力量。甚至可以說,正在中國空軍在轟炸曰本本土上取得的重大成功,讓曰本不得不在一九四一年無條件投降。

顯然,中德的軍事合作,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

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67章 血誓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1章 最高效益第580章 新使命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62章 頑抗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章 元勳第95章 情報天才第8章 帝國時代第83章 受捉弄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64章 關鍵情報第623章 核試驗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77章 新局面第59章 深謀遠慮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4章 備戰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44章 減負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91章 大工程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19章 躲藏第51章 中立第474章 各有所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3章 犧牲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84章 死衚衕第140章 失控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9章 義無返顧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32章 轉折點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6章 整裝待發第16章 慢半拍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3章 戰端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8章 逃跑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79章 突擊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43章 農場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206章 閃擊戰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32章 立場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613章 反差第2章 重新開始第11章 越境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6章 利令智昏
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67章 血誓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1章 最高效益第580章 新使命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62章 頑抗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章 元勳第95章 情報天才第8章 帝國時代第83章 受捉弄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64章 關鍵情報第623章 核試驗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77章 新局面第59章 深謀遠慮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4章 備戰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44章 減負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91章 大工程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19章 躲藏第51章 中立第474章 各有所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3章 犧牲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84章 死衚衕第140章 失控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9章 義無返顧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32章 轉折點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6章 整裝待發第16章 慢半拍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3章 戰端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8章 逃跑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79章 突擊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43章 農場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206章 閃擊戰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32章 立場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613章 反差第2章 重新開始第11章 越境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6章 利令智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廊坊市| 安多县| 马山县| 双柏县| 灵宝市| 东兴市| 老河口市| 双流县| 宜黄县| 葫芦岛市| 阿尔山市| 盐边县| 永康市| 滨州市| 乳源| 慈溪市| 泸定县| 香港 | 大港区| 缙云县| 乡宁县| 永修县| 上饶市| 夏邑县| 阿克陶县| 永仁县| 南川市| 庄河市| 淮滨县| 缙云县| 偃师市| 渝北区| 宽城| 安国市| 台南市| 定结县| 社旗县| 姜堰市| 墨玉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