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8章 風暴海洋

指揮美軍艦隊的確實不是斯普魯恩斯,而是大西洋艦隊的史蒂文森海軍中將。

對顧祝同來說,史蒂文森是一個陌生的對手。只是,在大西洋艦隊、或者說在大西洋戰場上,他的名氣並不小。

美國參戰的時候,史蒂文森與斯普魯恩斯一樣,只是一名海軍上校,擔任“科羅拉多”號戰列艦的艦長,隨後就被調派到英國,擔任了幾個月的軍事聯絡官。在美國決定派戰艦加入英國皇家海軍的時候,史蒂文森主動申請擔任艦長,先後在“北卡羅來納”號、“南達科他”號與“亞拉巴馬”號上擔任艦長。只是,史蒂文森一直沒有去太平洋,每次美軍把戰艦派往太平洋,他都留在了英國。英國戰敗之前,史蒂文森已是駐英分艦隊司令,並且晉升爲海軍少將。在他把兩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帶回美國之後,獲得了中將軍銜,並且成爲大西洋艦隊中的頭號指揮官。

這份履歷算不上輝煌,但是也不能否認史蒂文森的能力。

在多佛海峽海戰中,史蒂文森指揮的美軍分艦隊就差點創造奇蹟,只是他一個人的能力並不足以扭轉戰局。

有一點必須承認,史蒂文森非常清楚大西洋上的情況。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在亞速爾羣島海戰中,正是因爲史蒂文森非常瞭解對手,因此準確判斷出了德意聯合艦隊的行蹤,可他同樣也犯了錯誤,即他希望在航空打擊之後,用主力艦決戰的方式來取得最後的勝利。

顯然,史蒂文森並不相信艦隊航母能夠主宰海洋。

這個錯誤,讓他錯失了全殲德意聯合艦隊的機會。如果當時他以艦隊航母爲核心,讓艦載航空兵承擔主要打擊任務,就很有可能擊沉德意聯合艦隊裡的所有主力艦。取得最輝煌的勝利。

根據顧祝同掌握的情報,當時史蒂文森只用艦載航空兵攻擊了對方的艦隊航母。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問題是,史蒂文森是否已經從中吸取了教訓?

顧祝同不敢肯定,也不能否定。原因很簡單,在亞速爾羣島海戰之後,美軍就一直在加強艦載航空兵的訓練。而主持訓練的就是史蒂文森。也就是說,史蒂文森也許已經認識到了艦載航空兵的重要性。

不管怎麼說。史蒂文森是一名非常老練的艦隊指揮官。

也許,他還不大精通航空作戰,但是他對戰場環境的瞭解,足以彌補這個缺失,也就有機會重創對手。

對顧祝同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對戰場環境的瞭解程度遠遠不夠。

雖然在第四艦隊到達卡薩布蘭卡之後,中國海軍就在努力瞭解這片陌生的海洋。甚至專門安排了情報船。從一九四五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海軍還動用了十多艘遠洋潛艇,專門在北大西洋上搜集天氣與海況資料。但是總體來說,中國海軍依然不夠了解北大西洋,特別是那變化無償的天氣。

要知道,在氣象上,北大西洋與太平洋有很大的區別。

別忘了,“太平洋”這個名字,就來自於第一個穿越太平洋、完成了寰球航行的大航海家麥哲倫,主要就是。在穿越太平洋的時候,麥哲倫的船隊沒有遇到風暴,彷彿這是一片太平的海洋一樣。

當然,只能說麥哲倫的運氣足夠好。

雖然太平洋上也有風暴,比如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西太平洋上就會颳起颱風,某些年份甚至會出現幾十次,但是太平洋上的氣候變化是有跡可尋的。因此也就可以找出氣候變化的規律。

在北大西洋上,氣候變化幾乎沒有規律。

可以說,這是最讓人頭痛的地方。

要知道。艦載航空兵對氣象條件的要求非常高,只要海況變得惡劣。艦載機就無法在航母上起降。

也正是如此,美英才會一直重視戰列艦這樣的主力艦,而不是一味的發展艦隊航母。

事實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例外。雖然早在戰前,德意志第二帝國就著手設計與建造艦隊航母,但是其第一艘艦隊航母在一九四二年才正式服役,而第二艘艦隊航母到現還在波羅的海進行測試呢。

可以說,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只有主力艦能夠作戰。

顯然,顧祝同也明白這個道理。

爲此,他也做了特別的安排。

這就是,戰鬥艦隊裡的護航戰艦都搭載了幾架專門執行氣象偵察任務的水上飛機,艦載航空兵裡也有部分偵察機被安排去執行氣象偵察任務。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動用輕巡洋艦去搜集氣象信息。

只是,這還不夠。

“青島”號所在的補給艦隊裡面,除了有二十艘快速戰鬥支援艦,還有四艘各搭載了十六架水上飛機的水上飛機母艦。

在太平洋上,水上飛機母艦主要用於執行偵察與警戒任務。

在大西洋上,這種戰艦的主要用途是監視周圍的天氣變化,及時爲附近的戰鬥艦隊提供天氣信息。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艦隊的最大敵人不是美軍艦隊,而是變化多端的天氣。

雖然美軍艦隊裡也只有四艘主力艦,而第41艦隊的主力就是四艘戰列艦,雙方在數量上沒有差距,但是顧祝同並不想在惡劣的天氣下打一場主力艦之間的決戰,他要想用最小的代價取勝,就得讓艦隊航母發揮作用。

這樣一來,搞清楚天氣變化比什麼都重要。

甚至可以說,天氣變化直接影響到了艦隊作戰。

進入大西洋的第二天,顧祝同就品嚐到了風暴的滋味。

一場從北面襲來的風暴,在橫掃了比斯開灣之後繼續南下,一直在到達北非海岸線之後才離開了洋麪。

這場風暴,足足持續了三天。

直到六月八日,艦隊才駛出風暴區。

用那些已經在戰艦上服役了數年的官兵來說,這是他們遭遇過的最強的風暴。狂風颳得最猛的時候,人員甚至不能留在艦隊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如果必須要到飛行甲板上工作,就得用上安全繩。

在這三天裡,很多新兵連飯都吃不下。

至於出動艦載機執行偵察任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水上飛機更加無法出動,即便是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的輕巡洋艦,也像是漂浮在海面上樹葉一般,一會被推上浪尖,一會又跌入谷底。

更要命的是,在風暴區內,戰艦上的電臺都處於癱瘓狀態,無法接收後方發來的電報。

所幸的是,這場風暴只持續了三天。

八日夜間,風暴過去。

到了九日清晨,所有官兵都發現,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晴朗的天空,目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連一片雲朵都沒有,天空彷彿就是一個藍色的大罩子,鋪天蓋地的遮蓋著同樣是蔚藍色的大海。

顧祝同可沒有心情欣賞美景,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當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點損失。

報告讓他有點悲觀,在這場風暴中,三支戰鬥艦隊損失了近四十架艦載機,而且全部都是繫留在飛行甲板上的艦載機。顯然,英國皇家海軍一直堅持採用封閉式機庫,並且嚴禁在飛行甲板上繫留艦載機,並不是沒有道理。此外,戰艦也有所損傷,有一艘艦隊航母的防空雷達天線被狂風颳走了,而一艘輕巡洋艦的桅桿還在狂風中折斷,只有四艘戰列艦算得上是完好無損。

顧祝同不得不暗自慶幸,這場風暴只持續了三天。

如果風暴多持續幾天,恐怕他就得率領艦隊退回地中海了。

顧祝同沒有選擇撤退,因爲在天亮之前他就收到了消息,美軍艦隊已經出現在巴哈馬羣島北面,正在向百慕大羣島航行。

顯然,美軍沒有打算撤退。

清點完損失,顧祝同一面命令各艦儘量修復受損設備,一面命令四艘快速戰鬥支援艦追上去,爲受損戰艦提供維修服務。

別忘了,快速戰鬥支援艦不但能爲戰艦提供燃油與彈藥,還能提供簡單的維修服務。

此外,快速戰鬥支援艦還能攜帶一些戰艦的零備件,而且主要是易損設備的備件,以便讓戰艦在海上修復像雷達這樣的設備。

安排好這些,顧祝同開始清點人員傷亡。

所幸的是,因爲各艦艦長都下達了戒嚴令,官兵大多留在艙室裡面,所以沒有一名官兵在風暴中喪生,只是有不少人負傷。最嚴重的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在“李廣”號航母上,一名航空勤務人員爲了繫好一架停放在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被狂風颳起,裝到了附近的一門高射炮上,導致腰椎斷裂,下半身癱瘓。這名士官,後來得到了由馮承乾親自辦法的優秀服役榮譽獎章,但是下半生也只能在輪椅上渡過了。

艦隊依然在向西航行,只是顧祝同沒有下達戰備命令。

此時,美軍艦隊還在大西洋對岸,雙方隔著數千公里呢。即便不再出意外,雙方都以最高巡航速度前進,也要一週之後纔會遭遇。

在這一週裡,顧祝同得想清楚如何打這場海戰。

當然,史蒂文森也得好好考慮一番。!~!

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2章 精氣神第103章 激戰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99章 改造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72章 聲東擊西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152章 足跡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1章 當務之急第158章 野心家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71章 恐慌第50章 誰去誰留第134章 首敗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44章 新興強國第413章 出征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3章 東線開打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454章 南下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99章 改造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95章 偶然遭遇第444章 減負第31章 技術投入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48章 劇變第294章 有想法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623章 核試驗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時機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577章 信號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55章 農民軍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585章 威脅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9章 深入基層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37章 後遺癥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59章 反擊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22章 投降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607章 放權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97章 苦戰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53章 犧牲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59章 復仇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66章 主考官第159章 反擊第81章 好運與黴運
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2章 精氣神第103章 激戰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99章 改造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72章 聲東擊西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152章 足跡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1章 當務之急第158章 野心家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71章 恐慌第50章 誰去誰留第134章 首敗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44章 新興強國第413章 出征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3章 東線開打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454章 南下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99章 改造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95章 偶然遭遇第444章 減負第31章 技術投入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48章 劇變第294章 有想法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623章 核試驗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時機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577章 信號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55章 農民軍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585章 威脅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9章 深入基層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37章 後遺癥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59章 反擊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22章 投降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607章 放權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97章 苦戰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53章 犧牲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59章 復仇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66章 主考官第159章 反擊第81章 好運與黴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中宁县| 池州市| 兴业县| 江北区| 莆田市| 安国市| 芮城县| 镇远县| 铜陵市| 罗城| 宁乡县| 桐柏县| 鸡西市| 元阳县| 辉县市| 托克逊县| 无为县| 莆田市| 宝山区| 会昌县| 靖江市| 乐平市| 沾益县| 得荣县| 星子县| 绥滨县| 客服| 同仁县| 沾益县| 连云港市| 连州市| 舒兰市| 德州市| 怀仁县| 南郑县| 绍兴县| 隆昌县| 青浦区| 常宁市|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