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4章 減負

海軍裁軍的重點不是裁減人員,而是減少戰艦。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以及海軍在大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可以大致推測出,海軍在大戰期間至少佔用了中國戰爭資源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沒有包括陸戰隊。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比例。

要知道,美國海軍在大戰期間佔用的資源,把援助給英國的運輸船隻排除在外,還不到百分之三十五。

如此巨大的投入,幫助中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可是,也造成了很多嚴重問題。

事實上,在一九四六年初,中國的軍事力量很不均衡,海軍幾乎一家獨大,陸軍與空軍的地位遠不如海軍。

更重要的是,這一局面在戰爭結束之前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雖然在攻上美國本土之後,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是陸軍與空軍,但是所有作戰物資都得由海軍運送,而且海軍是攻打美國本土的基礎。

毫無疑問,這種海軍獨大的局面,對中國的軍事力量建設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

要知道,海軍就算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陸軍與空軍。

爲此,就必須壓制海軍,讓其他軍兵種能夠獲得足夠的資源,從而打造出一支均衡的軍事力量。

壓制海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戰艦的數量。

原因很簡單,海軍是一支高技術型軍種。即便軍人的價值也非常大,但是戰鬥力是堆砌在技術基礎的,而承載技術的就是作戰平臺,也就是戰艦。因此只要限制了戰艦,也就限制了海軍。

顯然,任何一名海軍軍人都不希望削減戰艦。

只不過,這是必須做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不對海軍的發展做出嚴格限制,那麼到戰爭結束之後,龐大的艦隊就能壓垮整個國民經濟。

可以說,當時中國海軍的造艦計劃極爲驚人。

比如。在一九四五年中期通過的軍費預算案中,“白起”級的訂單已經下達到了一九四七年,到時候將總共建造三十七艘,並且在一九四九年底之前全部交付。如果一九四六年也通過了類似的海軍造艦計劃。那麼到一九五零年,將有近五十艘“白起”級艦隊航母交付給中國海軍。

問題是,中國海軍需要這麼多的艦隊航母嗎?

哪怕戰爭持續到一九五零年,美國也不可能建造出這麼多的艦隊航母,更不可能在一九五零年擁有這麼多的艦隊航母。

即便按照海軍自己做的評估。維持三十艘艦隊航母就能打贏這場戰爭。

顯然,多餘的都是浪費。

當然,這還不是最根本的問題。

大戰爆發之前,中國海軍的艦隊建設工作就圍繞著艦隊航母進行。即絕大部分作戰艦艇的建造工作都以艦隊航母爲準。比如,防空巡洋艦就是按照艦隊航母的兩倍進行建造。而且在建造進度上與艦隊航母同步。此外,輕巡洋艦、專門用於艦隊反潛的驅逐艦、以及快速戰鬥支援艦都按照這個標準建造。

這樣一來。建造一艘艦隊航母就需要建造數艘其他大中型戰艦。

顯然,這些戰艦的造價、特別是所消耗的資源,絕對不比一艘艦隊航母低,基本上是一艘艦隊航母的兩倍。

除了護航戰艦,還有艦載航空兵。

按照採購價格,一支數量爲八十架的艦載航空兵聯隊裡的所有艦載機,其價格之和相當於一艘艦隊航母了。

這樣一來,一支航母戰鬥羣的總造價,就相當於四艘艦隊航母了。

顯然,這是中國海軍、乃至中國所不能承受之重。

要知道,戰鬥艦隊只是海軍的核心,而不是海軍的全部。在戰鬥艦隊之外,海軍還有其他很多的戰鬥單位,比如兩棲登陸艦隊、火力支援戰艦、運輸船隻、潛艇、岸基航空兵與護航艦隊等等。

戰後,有人做過估計,如果中國海軍在一九四七年擁有四十八艘艦隊航母(包括正在建造的),那麼海軍佔用的資源將達到中國戰爭資源的百分之六十,而佔用的軍費則相當於當年的百分之七十。

顯然,這是誰也不可能接受的。

說得簡單一點,海軍根本要不了這麼多艦隊航母,也要不了這麼多作戰艦艇。

這樣一來,削減戰艦就勢在必行了。

因爲中國海軍的造艦工程完全圍繞著艦隊航母展開,所以在削減艦隊規模的時候,自然拿艦隊航母開刀。

一九四六年初,海軍裁軍方案確定下來。

按照規定,當時除了完工率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艦隊航母之外,其他的全部停建,而配套戰艦也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

僅此一項,就直接導致十多艘“白起”級艦隊航母永遠留在了船臺上。

只是,當時沒有確定是否拆除那些還在建造的戰艦。

主要就是,戰爭還沒有結束,而且誰也不能肯定戰爭將在什麼時候結束,甚至無法斷定能在什麼時候打上美國本土,因此戰局還有可能出現波折,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也就有可能需要更多的戰艦。

這樣一來,就必須把那些還沒建成的戰艦暫時保留下來。

當然,這些戰艦的命運幾乎一樣,即在大戰結束之後,立即被下令拆毀,完成的部分都被當成廢鋼鐵處理掉了。

事實上,在大戰結束後,被處理掉的不僅僅是那些沒有建成的戰艦。

大戰結束後,中國的軍事物資嚴重過剩,不但儲備的彈藥堆滿了倉庫,也沒有必要保留那麼多的武器裝備。

結果就是,大戰結束後,中國就開始處理過剩的軍事物資。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多餘的武器裝備無償援助給友好國家,特別是同盟國集團中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

雖然無償贈送顯得太大方了一點,但是對中國來說,這是必須做的事情。

要知道,保留下來的武器裝備,就算不使用,每年都要在維護保養上耗費大量軍費,而且最終都會被當成廢鋼鐵處理掉。贈送給友好國家,也不是無利可圖,除了讓中國軍隊不需要掏維護保養費之外,這些武器裝備依然需要中國的軍火企業提供售後服務,而且後期改進也會爲中國的軍火企業提供大筆訂單。

事實上,在戰後的最初五年裡,中國的軍火企業就是靠吃老本維生。

除了無償贈送之外,中國還以極爲低廉的價格,把更多的過剩軍事物資賣給了數十個國家。

這些武器裝備,有的甚至使用到了二十世紀末。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在非洲與南美洲的戰亂地區,依然能夠見到中國在大戰期間生產的幾種性能優越的槍支。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正是中國當局不顧道義的輸出軍火,導致了戰後的世界亂局。

當然,正面評價也有。

比如,正是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在廣大的殖民地世界裡拋棄了民族獨立浪潮,使得以西方國家爲核心的殖民地體系土崩瓦解。大戰結束後二十年,除了少數殖民地之外,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幾乎都宣告獨立,全球的國家數量也由大戰前的不到八十,爆漲到了一百六十多個。衆多的殖民地能夠在大戰後紛紛宣告獨立,擺脫宗主國的控制,除了兩個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即英國與法國均是大戰的戰敗國有關,即這兩個國家在戰後自身難保,根本不可能顧及海外殖民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輸出的武器裝備,以極爲低廉、甚至是免費流落到了殖民地獨立運動組織手裡,讓殖民地的居民獲得了可以跟宗主國對抗的武裝力量,也就獲得了獨立的機會。

最突出的,就是印度了。

在大戰爆發前,印度爆發過好幾次民族獨立運動,但是無一例外的被鎮壓了下去,而到大戰結束的第二年,英國就不得不承認印度已經是一個實質上的獨立國家,也就不得不宣佈印度。

印度能夠在戰後率先取得獨立,就與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有關。

在宣告獨立的時候,印度軍隊裡的槍支有七成來自中國,而重型裝備,出了極少數從英軍接收的之外,全部來自中國。

中國在戰後大搞軍火輸出,根本原因除了要減輕國防負擔之外,還與推行以中國爲核心的世界新秩序有很大的關係。

說白了,中國要想取代之前的世界霸主,就必須標新立異,而不是沿用西方國家的方式方法來稱霸世界。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對中國海軍來說,一九四六年只是一個開始。

所幸的是,海軍裁軍不像陸軍與空軍,具有明顯的延遲時效性,即海軍的裁軍行動在當時不會有多大的影響,要等到數年之後纔會顯現出來。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六年,中國海軍並沒有受到裁軍影響,即便到一九四七年,也沒有太顯著的影響。

事實上,因爲裁軍,降低了建造戰艦的支出,反而使海軍作戰部隊有所受益。

這就是,可以把更多的資源用在作戰行動上了。

對於正在準備攻打美國本土的顧祝同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壞事。(未完待續……)

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6章 將星登場第126章 得手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12章 決裂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20章 強者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9章 奇蹟第580章 新使命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9章 逃亡之路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43章 大型化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92章 等待機會第78章 新任務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4章 海軍之父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7章 信號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43章 惡仗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5章 熱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37章 出發第171章 遠去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420章 新挑戰第135章 租借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67章 前奏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95章 情報天才第67章 打就打第68章 倒計時第91章 棟樑之才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9章 轉折點第61章 下馬威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80章 新使命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1章 恐慌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73章 戰機第19章 事在人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61章 交代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96章 誘餌第87章 絕地反擊第60章 精氣神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26章 得手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8章 帝國時代第434章 攻擊第245章 駕駛員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
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6章 將星登場第126章 得手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12章 決裂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20章 強者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9章 奇蹟第580章 新使命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9章 逃亡之路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43章 大型化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92章 等待機會第78章 新任務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4章 海軍之父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7章 信號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43章 惡仗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5章 熱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37章 出發第171章 遠去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420章 新挑戰第135章 租借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67章 前奏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95章 情報天才第67章 打就打第68章 倒計時第91章 棟樑之才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9章 轉折點第61章 下馬威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80章 新使命第97章 將錯就錯第71章 恐慌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73章 戰機第19章 事在人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61章 交代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96章 誘餌第87章 絕地反擊第60章 精氣神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26章 得手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8章 帝國時代第434章 攻擊第245章 駕駛員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旅游| 汉寿县| 桂林市| 米林县| 开鲁县| 德州市| 衡阳县| 遂昌县| 虹口区| 台湾省| 田阳县| 大悟县| 颍上县| 永康市| 冷水江市| 安平县| 瓦房店市| 宝丰县| 安福县| 阿巴嘎旗| 宝兴县| 郓城县| 钟山县| 莆田市| 邯郸市| 高要市| 屏边| 磐安县| 陕西省| 嘉兴市| 淮安市| 昌黎县| 炎陵县| 长顺县| 建瓯市| 榆社县| 独山县| 启东市| 若羌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