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

在編排戰鬥隊列之前,坎寧安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即讓與德艦遭遇的輕巡洋艦後撤——

這麼做,不是怯懦避戰,而是不想過早暴露

此時,在戰線對方,公海艦隊的值班參謀依然沒有產生警覺,也沒有對艦隊的部署做出任何調整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麼做並沒有太大的錯誤。

要知道,公海艦隊的輕巡洋艦上也裝備了雷達,因此才能在夜間執行偵察任務。

雖然當時中國沒有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二百八十毫米新式穿甲彈,一是新式穿甲彈的產量本來就不高,首先得滿足中國海軍的作戰需求,二是炮彈的運輸非常麻煩,還無法進行空運。但是早在一九四一年,也就是中德間的空中航線開通之後,中國就開始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各種各樣的雷達。到了一九四一年底,中國甚至以技術援助的方式,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了自行生產雷達的能力。

可以說,這些雷達在戰爭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本土防空戰中,雷達就起到了極爲關鍵的作用。到一九四二年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建起了本土防空雷達網,還在荷蘭、比利時與法國北部地區修建了前沿雷達探測與警戒基地,把探測與發現敵機的距離增加了數百公里,爲防空部隊提供了半個小時以上的預警時間。正是如此,帝國空軍的防空作戰效率才大幅度提高,並且導致美英轟炸機的損失率居高不下。如果沒有本土防空雷達網,帝國空軍的防空作戰能力肯定會大幅度降低,美英的報復性轟炸必然會收穫更多的戰果。

當然,雷達不僅僅用在地面上。

在大戰爆發的時候,帝國海軍還沒有爲戰艦安裝雷達。到一九四一年,獲得來自中國的雷達之後,帝國海軍開始爲所有主力艦安裝對空與對海搜索雷達。到了一九四二年,裝備範圍擴大到了中型戰艦,也就是輕巡洋艦上。到年底,隨著帝國自產雷達的產量提升,不但所有大中型戰艦都裝備了搜索雷達,主力艦上還裝備了炮瞄雷達,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與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更是利用大修的機會,安裝了由中國海軍提供的雷達火控系統。

可以說,當時帝國海軍的主力艦的火控系統絲毫不差,甚至優於英國皇家海軍。

當時,那艘輕巡洋艦如果一直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即與後方的主力編隊保持五十公里以上的距離,那麼在本土艦隊靠近的時候,就能提供近一個小時的預警時間,讓公海艦隊有機會逃脫。當然,是否轉向撤退,還得看斯佩的決定,而之前發生的事情來看,斯佩很有可能不會選擇撤退。

問題是,那艘輕巡洋艦沒有留下來。

在英艦轉向撤退後,加上沒有收到來自旗艦的命令,德艦減慢了航速。

到凌晨一點左右,前出的輕巡洋艦與主力編隊的距離縮短到了三十公里左右。

也就在這個時候,德艦上的雷達再次探測到了那艘英國輕巡洋艦。問題是,德艦並沒有加速衝上去。也許,在德艦艦長看來,那只是一艘巡邏艦,肯定不會與之交戰,即便加速衝上去也沒有用。

此時,坎寧安指揮的主力編隊就在偵察巡洋艦後面大約十公里處!

一點二十分,“北卡羅來納”號上的對海搜索雷達率先發現了德艦,並且立即發出了戰鬥警報。

雖然在大戰爆發之前,英國的雷達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美國在該領域的研製進度並不是很快,但是大戰爆發後,英國本土遭到戰略轟炸,工業生產與科研力量都遭到嚴重削弱,而美國卻利用了英國提供的技術援助,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就包括雷達技術。

到一九四二年,美國製造的雷達在性能上已經超過了英國雷達。

有趣的是,英國並沒有從美國引進更先進的雷達。也許,在骨子裡,英國人仍然認爲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當然,“北卡羅來納”號率先發現德艦,也與其位置有關。

按照坎寧安編排的隊列,“北卡羅來納”號位於主力編隊最前方,因此離那艘公海艦隊的輕巡洋艦最近。

這個時候,德艦也探測到了“北卡羅來納”號。

問題是,距離太遠了,而且德艦的艦長並不認爲那是一艘主力艦,把其當成了一艘前來支援的巡邏艦。

結果就是,寶貴的時間被浪費掉了近十五分鐘。

直到一點三十五分,在距離縮短到不到四十公里的時候,德艦艦長才猛然發現,出現在雷達屏幕上的幾艘英艦絕對不是巡邏艦,而是體形龐大的主力艦,並且推算出了這些戰艦的航速都在二十節以上。

五分鐘後,斯佩來到了“俾斯麥”號的司令艦橋。

此時,前出的輕巡洋艦已經與英艦再次交火,而且其雷達至少探測到了四艘航速在二十節以上的主力艦。

毫無疑問,出現在前方的就是本土艦隊。

這個時候,斯佩仍然有機會率領公海艦隊撤走。別忘了,公海艦隊的最高航速能夠達到二十八節,而本土艦隊的最高航速不到二十八節。更重要的是,坎寧安根本沒有考慮過公海艦隊撤退時出現的情況,把三艘最高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九節的快速戰列艦留在了後面,而四艘速度稍慢的主力艦在前面。以雙方的速度差、以及相對距離,本土艦隊至少需要花上一天才能追上公海艦隊,而一天之後,公海艦隊已經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南面了。更重要的是,能夠追擊的只有三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而這三艘戰列艦絕對打不過由兩艘“俾斯麥”級領隊的公海艦隊。也就是說,即便本土艦隊在一天之後追上了公海艦隊,而且沒有遭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打擊,也不可能擊敗公海艦隊,反而有可能被公海艦隊重創,損失掉三艘快速戰列艦。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斯佩撤退,坎寧安就不會追擊,至少不會全力追擊。

問題是,斯佩沒有下令撤退,而是下達了戰鬥命令。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斯佩已經能夠做出正確判斷了。這就是,本土艦隊出現在這裡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情。如果斯佩能夠冷靜考慮,就會發現,美國派出那三支運輸船隊只是爲了吸引公海艦隊出海作戰,而不是真的要向紅俄運送作戰部隊,不然本土艦隊就沒有理由出現在設得蘭羣島附近。

可惜的是,斯佩一點都不冷靜,他看到的只是與本土艦隊的決戰機會。

當然,這也與當時的情況有關。

這就是,偵察巡洋艦隻發現了四艘主力艦,還沒有探測到本土艦隊裡的第二戰鬥羣,也就不知道還有三艘主力艦。

如果只有四艘主力艦,斯佩確實有機會取勝。

正是如此,來到司令艦橋後,斯佩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準備戰鬥,然後著手編排戰鬥隊列。

當然,編排戰鬥隊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手的情況。

在斯佩看來,本土艦隊主動前來決戰,因此坎寧安肯定會把速度稍快的三艘戰列艦放在隊列前方,以確保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追擊。如果斯佩爲自己留條後路,他就應該把速度快的主力艦放在隊列後方,以便在必要的時候緊急轉向,從而讓原本留在隊列後面的主力艦成爲領艦。

問題是,斯佩沒有想過撤退。

結果就是,他把速度最快的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放在了前面,兩艘“俾斯麥”級快速戰列艦居中,兩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斷後。顯然,這也與當時斯佩瞭解到的戰場情況有關。如果對手只有四艘主力艦,那麼他的勝算就不會小到哪裡去,也就得防止對方撤退,因此有必要讓速度最快的戰列巡洋艦在前方,以便在對手轉向撤退的時候進行追擊。

這下,坎寧安的美夢也落空了。

只是,斯佩並沒有因此獲得以少勝多的機會。

關鍵就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還沒有獲得中國生產的新式穿甲彈,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在兩艘“北卡羅來納”級面前根本沒有勝算。斯佩能夠指望的,就是兩艘戰鬥力強大的“俾斯麥”級能夠創造奇蹟,以最快的速度擊敗兩艘“南達科他”級,不然公海艦隊肯定會被擊敗。

問題是,“南達科他”級是在“依阿華”級之前最出色的快速戰列艦。

可以說,在各個方面,“南達科他”級的性能都超過了“俾斯麥”級,特別是在火力與防護上,“南達科他”級的優勢極爲明顯。即便“俾斯麥”級擁有更先進的火控系統,但是隻要交戰距離縮短到一萬八千米以內,雙方火控系統上的差距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了,而公海艦隊的官兵並不知道這一點。準確的說,公海艦隊的官兵並不知道該如何充分利用火控系統的優勢。

在斯佩決定與本土艦隊交戰的那一刻,公海艦隊的命運就無法更改了。

第268章 臆測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22章 只缺艦隊第492章 多用途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26章 夾擊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04章 援助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47章 備戰第38章 戰略目標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81章 替身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76章 生或死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55章 農民軍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80章 新使命第36章 叢林求生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1章 越境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84章 核心之爭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61章 交代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285章 目的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00章 堅持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212章 出動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54章 叔侄情第177章 新局面第612章 決裂第135章 出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40章 列強幹涉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7章 錢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84章 圈套第2章 笑談天下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126章 夾擊第524章 能源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228章 新戰場第18章 逃跑第126章 得手第366章 雞肋第447章 備戰第74章 僥倖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366章 雞肋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67章 雷霆萬鈞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41章 將錯就錯
第268章 臆測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22章 只缺艦隊第492章 多用途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26章 夾擊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04章 援助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47章 備戰第38章 戰略目標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81章 替身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76章 生或死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55章 農民軍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80章 新使命第36章 叢林求生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1章 越境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84章 核心之爭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61章 交代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285章 目的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00章 堅持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212章 出動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54章 叔侄情第177章 新局面第612章 決裂第135章 出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40章 列強幹涉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7章 錢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84章 圈套第2章 笑談天下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126章 夾擊第524章 能源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228章 新戰場第18章 逃跑第126章 得手第366章 雞肋第447章 備戰第74章 僥倖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366章 雞肋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67章 雷霆萬鈞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41章 將錯就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广宗县| 应城市| 平果县| 龙泉市| 贵州省| 花垣县| 凤阳县| 深水埗区| 夹江县| 科技| 吉水县| 大理市| 津南区| 张家界市| 昂仁县| 依兰县| 高唐县| 揭阳市| 灵武市| 岑巩县| 康保县| 镇沅| 佳木斯市| 额尔古纳市| 华蓥市| 图木舒克市| 牡丹江市| 通化市| 海南省| 莱州市| 连城县| 二连浩特市| 房产| 庆云县| 白银市| 平武县| 岳西县| 平利县| 西峡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