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4章 圍殲殘敵

八點五十二分,“馬來亞”號的艦首被摧毀,包括艦長在內的十多名官兵傷亡。

兩分鐘後,“馬來亞”號的艦首再次中彈,a炮塔與b炮塔均被摧毀,連艦橋都被一枚穿甲彈炸飛了。

八點五十五分,“馬來亞”號最後一座還在開火的主炮炮塔,即尾部的z炮塔被擊中。

關鍵是,“馬來亞”號終於躲到了“勇士”號的右側,並且完成了轉向機動,利用“勇士”號的阻擋向東南方向撤退。

這個時候,“馬來亞”號是幸運的。

因爲藉助“勇士”號的“掩護”,“馬來亞”號避開了四艘德艦的猛烈炮火,而且還保持了較高的航速,能夠趕在德艦追上來之前,把距離擴大到二十五公里之上,從而擺脫德艦的追擊。

只是,“馬來亞”號並沒走多遠。

當天晚上,這艘單獨向樸茨茅斯港返航的戰列艦就在愛爾蘭島西面大約四百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一艘單獨活動的帝國潛艇。這艘已經在大西洋上游蕩了一個多月,正在返回法國瑟堡途中的潛艇沒有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用四條魚雷讓“馬來亞”號成爲這場大戰中第一艘、也是唯一在海戰中被潛艇擊沉的戰列艦。事實上,在被魚雷擊中後,“馬來亞”號沒有立即沉沒。更有趣的是,這艘編號u72的潛艇只剩下了四條魚雷,而潛艇上又沒有可以擊沉戰列艦的重炮。直到二十九日下午,在所有損管努力都失敗之後,“馬來亞”號的艦長才下達了棄艦令。三天後,八百多名乘坐救生艇逃生的英國海軍官兵才被一艘從附近經過的帝國破交艦救起。

這些,都是後話了。

“馬來亞”號逃脫後,三艘戰列巡洋艦卻沒能逃走。

原因不是三艘戰列巡洋艦不想逃,而是根本沒有辦法逃。要知道,在此之前,漢密爾頓特意讓三艘戰列巡洋艦與三艘戰列艦拉開距離,纏住三艘德艦,以免前面的三艘主力艦遭到德艦圍夾。結果就是,在“馬來亞”號逃跑的時候,三艘戰列巡洋艦離“勇士”號足足有十五海里!

這是個什麼概念?

就算兩艘“聲望”級的最高速度超過了三十一節,也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到達“勇士”號所在的位置。

別忘了,三艘戰列巡洋艦中,還有一艘拖後腿的“虎”號。

事實上,“虎”號又是最幸運的。

發現“馬來亞”號逃走後,在最前面的“聲望”號的艦長立即接過指揮權。只是,這名艦長過於樂觀的判斷了戰列巡洋艦的速度優勢。以當時的情況,“聲望”號向南轉向,就算後面的“虎”號無法擺脫三艘德艦,至少兩艘“聲望”級全速航行,能夠憑藉較爲微弱的速度優勢擺脫德艦。更何況,這個時候,雙方戰列巡洋艦的交戰距離不是一萬六千米,而是超過了兩萬米。此外,兩艘“聲望”級在之前的戰鬥中沒有遭受嚴重損傷,主要是三艘德艦的主炮命中率低得有點讓人意外。也就是說,只要決心逃跑,兩艘“聲望”級就能逃走。可惜的是,“聲望”號的艦長太有責任心了。大概,他覺得不能單獨逃跑,要逃,也要帶上“虎”號。

結果就是,三艘英國戰列巡洋艦沒有轉向向南航行,而是向東南航行。

毫無疑問,三艘帝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也立即調整了航向,並且按照馮承乾的命令,開始向英艦逼近。

更重要的是,前方的四艘德艦已經轉爲向南航行。

在發現“馬來亞”號藉助“勇士”號的遮擋逃跑之後,馮承乾就立即命令轉向南下,而他的目的就是要阻止後面的三艘英國戰列巡洋艦逃跑。很明顯,英艦要逃,也就只能向南面逃。

既然是追擊,速度肯定最爲重要。

在“聲望”號轉向到東南的時候,四艘“拜仁”級的航速已經超過二十五節,而且還在向二十六節衝刺。

這個時候,三艘英艦的速度根本就沒有這麼快。

原因很簡單,還有三艘帝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跟在後面,而且隊列還沒有錯開,所以三艘德艦上的主炮都能指向英艦。在德艦的炮火威脅下,英艦得不斷的調整航向,也就無法以最快的速度加速航行。

這輪追擊,並沒有持續多久。

九點二十七分,“拜仁”號率先發現了出現在西面的“聲望”號。兩分鐘後,“拜仁”號與“巴登”號向“聲望”號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發現出現在東面的四艘德艦,“聲望”號的艦長絕望了。

雖然,三艘英艦的速度都已超過二十四節,但是向東南撤退的航線已被堵死,而向南逃跑,將與四艘速度不差的戰列艦進入戰列交戰狀態。更要命的是,在後方,還有三艘速度更快的德艦正在趕來。

九點半,“聲望”號的艦長髮出了各自爲戰的命令。

“聲望”號與“反擊”號沒有逃,因爲這兩艘戰艦的艦長都認爲,他們有速度優勢,而且交戰距離足夠遠,不見得逃不掉。反而是“虎”號的艦長非常明智,在收到命令後就轉爲向西航行。原因很簡單,“虎”號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八節,而緊追不捨的三艘德艦的最高速度爲三十一節,如果跟著兩艘“聲望”級撤退,“虎”號肯定殿後,也肯定會成爲德艦的重點打擊目標。

事實上,如果真看速度,七艘德艦都追不上兩艘“聲望”級。

問題是,並不是所有德艦的速度都比兩艘“聲望”級慢,比如編入高速追擊編隊裡的六艘輕巡洋艦的速度就全部在三十二節以上,而且在用掉了大部分燃油之後,這八艘輕巡洋艦的速度還能達到三十三節。

相比之下,“聲望”級的三十一點五節的最高航速就不算什麼了。

九點四十分,發現兩艘“聲望”級打算憑速度逃跑之後,馮承乾沒有遲疑,立即命令六艘輕巡洋艦發動魚雷攻擊,並且讓四艘戰列艦上的主炮與副炮全部開火,爲輕巡洋艦提供火力掩護。

當然,馮承乾沒有指望用魚雷擊沉兩艘戰列巡洋艦。

魚雷衝擊的主要作用是迫使兩艘戰列巡洋艦減速,因爲在魚雷的威脅下,戰艦必須機動規避,也就得同時調整航向與航速。

這一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原因很簡單,因爲輕巡洋艦嚴重不足,又要主要用來執行偵察任務,所以漢密爾頓沒有在快速編隊中安排輕巡洋艦。此外,在編組隊列的時候,漢密爾頓也沒有想過要在快速編隊中安排幾艘輕巡洋艦。在他看來,快速編隊的任務就是引開公海艦隊,而不是與公海艦隊決戰。

結果就是,兩艘“聲望”級在沒有輕巡洋艦掩護的情況下,不得不面對六艘在速度、機動能力上都更勝一籌的輕巡洋艦,也就不得不在六艘輕巡洋艦逼近的時候減速,並且進行機動規避。

這下,兩艘“聲望”級別想逃走了。

利用輕巡洋艦爭取到的時間,四艘“拜仁”級在十點過五分的時候,把交戰距離縮短到了一萬八千米,並且把航速降到了二十節以內。雖然六艘輕巡洋艦的魚雷攻擊並沒有收到戰果,但是已經達到了目的,即迫使兩艘“聲望”級減速到二十節以內,使其無法逃脫戰列艦的追擊。

十點過七分,“聲望”號首先中彈。

當時,馮承乾沒有讓四艘戰列艦以二打一的方式交戰,而是命令四艘戰列艦全部瞄準排頭的“聲望”號,暫時放過“反擊”號。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

別忘了,馮承乾手裡只有六艘輕巡洋艦。雖然在主力艦的炮火掩護下,只有兩艘輕巡洋艦被英艦的炮火擊毀,其中一艘在數個小時後沉沒,但是剩下的四艘輕巡洋艦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才能重新裝填好魚雷,然後還要花半個小時,才能再次對英艦發起衝擊。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馮承乾不可能組織起第二次魚雷衝擊,也就不可能阻止英艦加速。如果沒有在此期間擊毀英艦,那麼英艦就能逃脫。如此一來,馮承乾肯定選擇重點打擊某一艘戰艦,阻止起逃脫。至於另外一艘英艦,馮承乾還沒有考慮過,畢竟能幹掉一艘就算一艘,總比讓兩艘都逃走好得多吧。

此外,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了的客觀因素。

這就是,打到這個時候,四艘“拜仁”級已經用掉了三分之二的主炮炮彈,而且剩下的主要是高爆彈!

正常情況下,“拜仁”級的主炮彈藥配置是三分之二的穿甲彈與三分之一的高爆彈。

在執行以制海爲主的任務時,穿甲彈的比例會提高到四分之三,而攜帶四分之一的高爆彈,主要用對付沒有裝甲防護、或者是裝甲防護薄弱的中小型艦艇。要知道,用對付戰列艦的穿甲彈去對付中小型艦艇的效果並不理想。說得直接一點,那些威力巨大的穿甲彈在擊中中小型艦艇之後,恐怕引信還沒有來得及工作,炮彈就貫穿了艦體,而不會像對付戰列艦那樣,在艦體內爆炸。

顯然,馮承乾不得不擔心,在四艘戰艦打光所有穿甲彈的時候,能否擊毀兩艘英艦。

第150章 拷問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498章 僵持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59章 復仇第146章 大使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32章 轉折點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9章 海軍第一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52章 足跡第44章 你追我趕第117章 算計第29章 一八九二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539章 硬碰硬第77章 伏擊第159章 反擊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2章 同盟軸心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6章 歐陸變局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6章 熱身活動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84章 高標準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43章 消耗品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9章 一八九二第85章 陣營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98章 偷襲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42章 證明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150章 拷問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187章 馬拉松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14章 革命第177章 新局面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2章 用人之道第30章 偷襲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21章 拷問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3章 戰端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182章 最大化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06章 鬼鎮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99章 犧牲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9章 海軍第一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章 當務之急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75章 好消息
第150章 拷問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498章 僵持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59章 復仇第146章 大使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32章 轉折點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39章 海軍第一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52章 足跡第44章 你追我趕第117章 算計第29章 一八九二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539章 硬碰硬第77章 伏擊第159章 反擊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2章 同盟軸心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6章 歐陸變局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6章 熱身活動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84章 高標準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43章 消耗品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9章 一八九二第85章 陣營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98章 偷襲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42章 證明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150章 拷問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187章 馬拉松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14章 革命第177章 新局面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2章 用人之道第30章 偷襲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21章 拷問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3章 戰端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182章 最大化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06章 鬼鎮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99章 犧牲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9章 海軍第一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章 當務之急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75章 好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宿迁市| 庄河市| 洪洞县| 长沙市| 库伦旗| 郎溪县| 利辛县| 刚察县| 建湖县| 惠东县| 泸水县| 廊坊市| 鄢陵县| 平乡县| 登封市| 辛集市| 敦煌市| 齐齐哈尔市| 工布江达县| 射洪县| 庆安县| 昭觉县| 西华县| 祥云县| 福泉市| 新乐市| 丘北县| 榆树市| 桐庐县| 嵊州市| 鱼台县| 来宾市| 阳西县| 玉树县| 胶州市| 桃江县| 潜江市| 盘山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