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5章 死戰難免

直接攻打聖克利門蒂島,顯然太過張揚,很容易讓美軍猜測出中國軍隊的意圖。

爲此,就得設法引開美軍的注意力。

二月十四日,顧祝同下達了讓陸戰隊向南推進的作戰命令,首批投入戰鬥的是陸戰第三軍的第三陸戰師、第三十一陸戰師與第三十二陸戰師,預備隊則是陸戰第五軍的第五陸戰師與第五十一陸戰師,同屬於第五陸戰軍的第五十二陸戰師,以及在二月份到達的第二陸戰軍與第四陸戰軍則編爲第二梯隊。

在顧祝同手中,第三陸戰軍是絕對的王牌。

按照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常規編制,第三陸戰軍是中太平洋戰區的隸屬部隊,在指揮體系上屬於第三艦隊。

之前,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第三陸戰軍的表現相當搶眼。

當然,當時還沒有陸戰軍,陸戰隊的最大編制就是陸戰師。

在登陸美國本土之前,爲了適應新的戰鬥環境,特別是大規模作戰行動,陸戰隊成立了軍級作戰單位。

只是,陸戰軍只屬於行政管理編制。

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仍然是各個陸戰師直接聽命於前線司令部,軍部並沒有直接指揮權。

顯然,陸戰隊的指揮體系與陸軍有很大的區別。

這也可以理解,主要就是陸戰隊的作戰規模都不是很大,特別是在島嶼登陸戰中,動用兩個陸戰師就算多的了。爲此。陸戰隊更注重師級單位的戰鬥力,因此每個陸戰師的編制都很完整,而沒有像陸軍師那樣注重其任務性,這也直接導致陸戰師的規模較爲龐大。官兵比陸軍編制最大的裝甲師都要多。

向南推進,顧祝同動用了十二個師的兵力,而且第一批就投入了五個師。

這五個師中,第三陸戰師、以及來自西南太平洋的第五陸戰師是絕對的主力,這兩個陸戰師都是在戰前成立的,是陸戰隊中的王牌部隊,而且都參加了攻打澳洲的作戰行動,第三陸戰師還是攻打夏威夷羣島的功臣。

即便是另外三個陸戰師。也都組建了三年以上,參與了十多場戰鬥。

如果以單位部隊的戰鬥力來計算的話,中國海軍陸戰隊絕對是當時最強悍的地面作戰部隊。

當然,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不管是在大戰爆發前。還是在大戰期間,中國海軍陸戰隊一直秉承精兵政策,沒有像陸軍按樣在大戰期間大肆擴軍。打到一九四五年底的時候,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總兵力還不到一百五十萬,作戰部隊不到一百萬。要知道。同期陸軍的總兵力超過了兩千萬,即便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總兵力也在三百萬以上。

陸戰隊的精兵政策,曾經產生了很多麻煩。

比如,在攻打澳洲大陸的時候。陸戰隊的兵力嚴重不足,在開闢了登陸場之後。就不得不把主戰任務交給陸軍。

只是,到了戰爭後期。陸戰隊的精兵政策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支精銳強悍的陸戰隊,把登陸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當陸戰隊向南挺進的時候,其強大的戰鬥力再次體現了出來。

要知道,陸戰隊不僅僅用於登陸作戰。

實戰早就證明,在濱海地區,特別是在河網較爲密集的沿海平原上,陸戰隊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陸軍。只有在深入內陸,離開了艦隊的支援範圍,特別是火力支援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後,陸戰隊才比不上陸軍。

主要就是,陸戰隊沒有針對各種戰鬥環境組建各種性質的作戰部隊。

在陸戰隊中,只有一種性質的作戰部隊,而主要作戰使命就是在濱海地區作戰,因此各個陸戰師的編制幾乎沒有區別。

這種編制方式,即增強了陸戰隊的綜合戰鬥力,也使陸戰隊缺乏應對特殊環境的能力。

比如,在內陸平原上,因爲陸戰隊缺乏集中使用的裝甲力量,因此在遭遇敵人的裝甲部隊之後,就很難打勝仗了。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攻打澳洲大陸的時候,發生在悉尼郊外的一場戰鬥。當時,充當先鋒的第五十一陸戰師在離悉尼大約三十公里的地方遭遇了一個美軍裝甲師,在得到了充足的火力支援與空中支援的情況下,第五十一陸戰師都沒有能夠迅速打垮美軍,直到後援部隊到達,纔在第二天突破了美軍的防線。在這一天多的戰鬥裡,第五十一陸戰師有近千名官兵陣亡,還損失了大量主戰裝備。戰後總結出的主要原因就是,陸戰隊的裝甲部隊遠不如對手強大。

事實上,並不是陸戰隊的坦克不夠先進,也不是數量不夠多。

最主要的問題是陸戰隊把裝甲力量分散使用,而這主要是針對登陸作戰,即搶灘上岸的陸戰隊官兵最需要的就是裝甲力量,沒有坦克戰車、沒有兩棲裝甲車,陸戰隊的步兵很難突破敵人的海灘防線。爲此,也就不得不把裝甲力量分散編在各支步兵部隊裡面,使其扮演步兵支援者的角色。

問題是,在大規模地面戰爭中,這一招根本行不通。

要知道,在大陸戰場上,爲了集中使用裝甲力量,陸軍不但組建了裝甲師、坦克師與摩步師等各種師級裝甲部隊,甚至還根據作戰需要組建了裝甲軍、裝甲集團軍等規模更大的裝甲部隊。

多次大規模裝甲會戰也證明,只有集中使用的裝甲部隊才能贏得勝利。

甚至可以說,在大陸戰場上,裝甲部隊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針對這些問題,陸戰隊必須對編制做出調整。

成立陸戰軍的目的,就是爲了增強陸戰隊在內陸戰場上的作戰能力,而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把各個陸戰師裡的裝甲部隊集中起來使用,或者是在軍之下,成立各種職能性的師級作戰單位。

可惜的是,陸戰隊的編制改革並不徹底。

搞到最後,陸戰軍只是行政單位,並不具備實際指揮權,也就不可能對編內的陸戰師做出調整。

所幸的是,在一九四七年初,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主要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對手太弱了。

此外,按照海軍與陸軍達成的協議,在陸戰隊奪取了第一座港口之後,陸軍就將接過接力棒,承擔接下來的作戰任務。

這樣一來,陸戰隊依然主要在濱海地區作戰,不會深入內陸。

顯然,這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陸戰隊最大的依託是不遠處的艦隊。只要在艦隊的支援範圍內,特別是大口徑艦炮的射程內作戰,中國海軍陸戰隊絕對是所向披靡。在太平洋戰場上,這一點早就得到了證明。

攻打聖迭戈,也是在濱海地區作戰。

中國海軍陸戰隊向南推進,美軍自然不敢等閒視之。

要知道,在反擊遭遇慘敗之後,美軍的士氣極爲低落,很多部隊甚至出現了逃兵,基層官兵沒人相信能夠打勝仗。

問題是,對美軍來說,聖迭戈必須守,而且必須守住。

哪怕沒有辦法把中國海軍陸戰隊趕下海,也要阻止中國海軍陸戰隊奪取聖迭戈,也就是附近唯一的大型港口。

在美軍高層看來,堅持下去就有希望。

原因很簡單,只要沒有奪得港口,不管中國海軍陸戰隊投入多少兵力,遲早都會出現後勤保障不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陸戰隊投入的兵力越多,進攻線拉得越長,那麼後勤的問題就越大。只要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後勤保障出了問題,那麼美軍就能獲得反敗爲勝的機會。

關鍵就是,能否堅持到那一刻。

顯然,真正的關鍵就是能否守住聖迭戈。

只要守住了聖迭戈,那麼取得勝利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相反,如果丟掉了聖迭戈,美軍恐怕永遠也無法把中國軍隊驅逐出本土。說得直接一點,只要中國軍隊奪取了聖迭戈,就等於在美國本土上站穩了腳跟。到時候,到來的不僅僅是陸戰隊,還有戰鬥力更加強大的中國陸軍。

更重要的是,聖迭戈能夠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即讓中國軍隊獲得一處可以穩定獲得後勤支援的大型港口。

當時,美軍做好了兩手準備。

這就是,如果能守,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守住聖迭戈。如果實在是守不住,也絕對不能讓中國軍隊得到一個完整的聖迭戈,特別是至關重要的北島軍港,即必須在淪陷之前炸燬軍港的所有基礎設施。

顯然,做這些,美軍是輕車熟路。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軍已經炸掉了洛杉磯的長灘港。

只是,美軍高層非常清楚,必須盡一切努力守住聖迭戈,因爲聖迭戈擁有的不僅僅是美國西海岸地區最大的軍港,還有通往墨西哥的捷徑。如果丟掉了聖迭戈,即便炸掉了北島軍港,也等於爲中國軍隊打開了通往墨西哥的大門。顯然,中國軍隊肯定會抓住這個機會,並且善加利用。

顯然,美軍不會主動後撤,也絕對不會放棄聖迭戈,肯定會堅守到最後一刻。(未完待續……)

第431章 冒險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46章 核裁軍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37章 後遺癥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59章 主動權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68章 再接再厲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0章 致命打擊第442章 證明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84章 大選第179章 兄弟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96章 關鍵點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7章 後遺癥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39章 轉折點第622章 價值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72章 警戒艦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40章 失控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58章 野心家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92章 多用途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8章 三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8章 逃跑第96章 關鍵一戰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5章 熱身第94章 混血兒第378章 覺悟第130章 開打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29章 意義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509章 守將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57章 僱傭兵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98章 偷襲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0章 強者第126章 變局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50章 我行我素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309章 致命一擊
第431章 冒險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46章 核裁軍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37章 後遺癥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59章 主動權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68章 再接再厲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0章 致命打擊第442章 證明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84章 大選第179章 兄弟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96章 關鍵點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7章 後遺癥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39章 轉折點第622章 價值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72章 警戒艦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40章 失控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58章 野心家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492章 多用途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8章 三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8章 逃跑第96章 關鍵一戰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5章 熱身第94章 混血兒第378章 覺悟第130章 開打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29章 意義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509章 守將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57章 僱傭兵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98章 偷襲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0章 強者第126章 變局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50章 我行我素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309章 致命一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张北县| 新密市| 水城县| 舞阳县| 准格尔旗| 扎赉特旗| 建水县| 金乡县| 涟源市| 卢龙县| 修武县| 波密县| 邹平县| 定结县| 五大连池市| 桦南县| 宝兴县| 安达市| 东明县| 深圳市| 军事| 芜湖县| 清河县| 黄龙县| 揭西县| 三亚市| 乡宁县| 柘荣县| 衡南县| 洱源县| 玉林市| 石狮市| 富锦市| 延边| 茂名市| 镇安县| 贵州省| 来凤县| 广昌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