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章 所作所爲

從某種意義上講,羅恩與席存瑞是同一個類型的領導人,而且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與席存瑞相比,羅恩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在涉足政壇之前,他在德軍中有長達十二年的服役記錄,而且在退役時是帝國陸軍上校。雖然在大戰期間,羅恩沒上前線,甚至從來沒有使用過武器,但是通過管理戰爭費用,羅恩在服役期間與衆多德軍將領建立起了非常良好的合作關係。這種關係,爲他後來進軍政界,並且在政黨內獲得多數支持產生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說白了,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不可能誕生像席存瑞這樣的國家領導人。

只是,羅恩在本質上不是軍人,而是政治家,也可以說他是一名以經濟建設見長的政治家。

當初,羅恩急流勇退就足以證明,他擁有優秀政治家所必須的長遠目光。

當然,這也與羅恩在經濟領域的才幹有關。說白了,在一九六三年,羅恩就已經察覺到了經濟危機到來的徵兆。

雖然直到一九六四年三月,即以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裡股票價格全面暴跌爲標誌的,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到來之前,仍然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爲,從大戰結束後開始的黃金時期永遠不會結束,一些經濟學家還搬出了很多理由,甚至有人把核武器都關聯了進來。但是真正聰明的經濟學家在一九六二年左右就察覺到了問題,並且通過論文等方式發出了警告。

可惜的是,把這些警告聽進去了的人並不多,而羅恩就是其中之一。

說白了,大勢所趨。不管由誰擔任帝國經濟國務秘書,都無法阻擋經濟危機的到來。也就會不可避免的賠上其政治生命。聰明的政治家不會站在危機面前,而會站在危機後面,即在危機到來之後挺身而出,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現在公衆面前,獲得公衆的信任與支持,從而創造輝煌的政治成果。

顯然,羅恩是一名聰明的政治家。

雖然羅恩不是軍事家,對新興技術的瞭解也不夠深入,但是他非常清楚中國當局通過提高軍隊的戰備級別。增加處於戰備狀態的核武器數量所傳達的戰略信號,更清楚中國外長與總統特使身份訪問柏林的原因。

說白了,如果不是事關重大,中國不會提高戰略警戒級別。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緊迫的重大事件。而且是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關的事件,中國外長不會專程來到柏林。

當然,最近發生的事情也確實不簡單。

首相是墨西哥駐危地馬拉大使遇炸身亡。而帝國情報機構提供的信息,讓羅恩有理由相信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當然,始作俑者不是中國,而是危地馬拉與墨西哥當局。

關鍵就是,墨西哥大使在一個最不恰當的時候離開了弗羅雷斯,而且其車隊獲得了危地馬拉政府軍的嚴格保護。

要知道。這很不正常。

在出行時間上就有問題,即大使出發的時間。正是中國軍隊轟炸最爲密集的時候,在弗羅雷斯附近肯定有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在執行巡邏任務,而且這些戰鬥機肯定會攻擊任何離開弗羅雷斯的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危地馬拉當局不可能不知道,他們的軍車肯定會成爲中國戰機的轟炸對象。也就是說,安排軍隊的車輛護送大使,等於在告訴中國軍隊,這是一支政府軍的車隊。相反,如果只有墨西哥領事館的外交車輛,即民用車輛,還未必會遭到中國戰機轟炸。還有一個疑點,即墨西哥大使在出行之前,沒有按照慣例通過國際無線廣播通信頻道公佈自己的行程安排。也就是說,中國軍方並不知道墨西哥大使要離開弗羅雷斯,也就不會想到有可能誤傷墨西哥大使。要知道,在轟炸弗羅雷斯期間,中國軍隊並沒有打擊外國領事館。

總而言之,這起事件中反常的地方太多了。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沒有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危地馬拉當局是最大獲益者。

這就是,即便墨西哥沒有因爲大使被中國軍隊炸死而向中國開戰,也會以此爲由增加對危地馬拉的援助力度,甚至會以不公開的方式派兵參戰,而中國當局在無法證明墨西哥大使之死與危地馬拉當局有關的情況下,也就缺少獲得國際社會支持的道義基礎,自然只能對墨西哥當局的行動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應對措施。結果就是,中國將在這個彈丸之國付出更大的代價。

事實上,羅恩甚至懷疑帝國情報機構與此事有關。

說白了,這種足夠導致中國與墨西哥開戰的大事,如果沒有帝國情報機構的支持,墨西哥與危地馬拉當局都不敢自作主張。

只是,羅恩得到的答覆完全相反,即帝國的三大情報機構都否認與此事有關。

還沒等羅恩查清楚原委,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就讓他更覺得驚奇了。這就是,中國駐墨西哥大使竟然在離墨西哥城上千公里的地方,死於一次意外的墜機事故,而且大使的家人也在該事故中身亡。

這次,羅恩在第一時間就獲得了墨西哥當局提供的詳細情況。

只不過,羅恩得到的也並非真相。

按照墨西哥當局的說法,在事件發生的時候,中國大使正趕往塔瓦斯科州州府,在途徑該州西部地區的時候,得知墨西哥當局下達了外交驅逐令,然後與當地政府聯繫,並且準備搭乘由當地政府提供的直升機前往危地馬拉的中國軍隊佔領區,再去民主美國與從墨西哥城撤走的其他外交人員會合。結果就是,中國大使搭乘的直升機在起飛之後不久就因機械故障墜毀。

雖然這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而且在邏輯上也沒有問題,但是羅恩並不相信這就是中國大使的真實死因。

關鍵只有一點。這就是,在與塔瓦斯科州地方政府取得聯繫之後,中國大使肯定會向中國當局通報行程,而按照國際慣例,中國當局會派遣飛機前往墨西哥,接走遭到墨西哥當局驅逐的大使等外交人員。因爲屬於外交撤離行動,所以墨西哥當局沒有理由反對,還需要提供必要的合作。

也就是說,中國大使完全沒有理由乘坐由塔瓦斯科州當地政府提供的直升機。

再說了,地方政府不能代表中央政府,也就無權與他國外交人員進行接觸,更無法參與到國家間的外交活動中去。

如果考慮到墨西哥國內軍閥歌劇的現狀,那麼墨西哥當局給出的說辭就更站不住腳了。

當時,羅恩就意識到,中國當局肯定會採取行動,絕對不會在大使以外身亡之後而不聞不問。

說白了,以中國的國際地位,也絕對不可能保持沉默。

只是,羅恩最擔心的是中國因此向墨西哥開戰。

要知道,如果中國向墨西哥宣戰,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處境將極爲尷尬,甚至會因此捲入一場註定打不贏的戰爭。更重要的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保持中立,即沒有按照德墨同盟條約爲墨西哥提供支援,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聲望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被爲數本來就不多的同盟國拋棄。也許,中國將在這場與一個億級人口國家的戰爭中大傷元氣,但是也肯定能徹底剷除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美洲大陸上的根基,讓德意志第二帝國遭受巨大損失。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直接參戰,不管中國在針對墨西哥的戰爭中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都將是最終的勝利者。

當然,羅恩還得擔心德軍高層的態度。

說白了,只要中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那麼來自德軍高層的壓力,很有可能迫使羅恩做出一個最不情願的決定。

只是,讓羅恩倍感驚訝的時候,中國當局的反應非常遲鈍。

過了好幾天,中國當局都沒有對大使之死給出官方立場,而是保持了沉默。

問題是,中國當局在此時保持沉默,更讓羅恩擔心。

要知道,暴風雨到來只前都很平靜。

在得知中國提高了軍隊的戰備等級,還讓更多的戰略部隊進入戰備執勤狀態,羅恩就知道中國開始行動了。

更讓羅恩擔心的是,這不是單獨針對墨西哥的行動。

說白了,如果中國打算對墨西哥開戰,就必須在戰略上保持低調,以免過早刺激墨西哥的盟友,即德意志第二帝國。保持低調還有一個好處,即讓對手放鬆警惕,從而在戰略上達到突然性。

中國當局大張旗鼓,而且以戰略打擊力量爲核心進行動員,對象肯定不是墨西哥。

再說了,真要打擊墨西哥,中國根本用不著動用戰略力量,也沒有理由在墨西哥使用核武器。

這一切都表明,中國的打擊對象很有可能是最主要的對手,即德意志第二帝國。

更重要的是,羅恩非常清楚,如果中國當局知道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危地馬拉戰爭中的所作所爲,就肯定會向德意志第二帝國開戰。

所幸的是,周潤康來到了柏林,帶來了和平的希望。(未完待續。。)

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582章 立場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56章 利令智昏第83章 神勇戰艦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92章 信心第200章 大都市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46章 核裁軍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章 整裝待發第214章 革命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54章 叔侄情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55章 農民軍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43章 農場第31章 技術投入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2章 只缺艦隊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8章 進攻第612章 決裂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章 錢第65章 攻擊開始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78章 鬥智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55章 農民軍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01章 遠戰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章 新皇登基第86章 相互妥協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86章 相互妥協第501章 不堪用第22章 只缺艦隊第79章 偷襲第13章 戰端第61章 下馬威第17章 戰略大師第61章 中興干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130章 開打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章 明爭暗鬥第43章 出頭鳥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19章 賭注第42章 自以爲是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30章 嘗試第437章 快節奏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83章 前仆後繼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3章 將計就計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59章 主動權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71章 恐慌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53章 倒計時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458章 激戰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98章 伏擊圈
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582章 立場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56章 利令智昏第83章 神勇戰艦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92章 信心第200章 大都市第46章 臨危不亂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46章 核裁軍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章 整裝待發第214章 革命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54章 叔侄情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55章 農民軍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43章 農場第31章 技術投入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2章 只缺艦隊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8章 進攻第612章 決裂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章 錢第65章 攻擊開始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78章 鬥智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55章 農民軍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01章 遠戰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章 新皇登基第86章 相互妥協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86章 相互妥協第501章 不堪用第22章 只缺艦隊第79章 偷襲第13章 戰端第61章 下馬威第17章 戰略大師第61章 中興干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130章 開打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章 明爭暗鬥第43章 出頭鳥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19章 賭注第42章 自以爲是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30章 嘗試第437章 快節奏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83章 前仆後繼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3章 將計就計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59章 主動權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71章 恐慌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53章 倒計時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458章 激戰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98章 伏擊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柯坪县| 台前县| 那坡县| 驻马店市| 沐川县| 汶上县| 宝山区| 盈江县| 上蔡县| 九江市| 龙口市| 临江市| 商丘市| 屯昌县| 景东| 商南县| 洞头县| 郓城县| 雷州市| 犍为县| 修文县| 马山县| 东至县| 长子县| 襄汾县| 司法| 陕西省| 类乌齐县| 宜都市| 长寿区| 本溪市| 澄江县| 大关县| 贺州市| 东兰县| 苍梧县| 屯留县| 玛多县| 柯坪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