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6章 夾擊

談判在進行,戰爭也在進行。

四月的最後一天,〖中〗國陸軍攻入長崎,而北上的部隊也在這一天到達了北九州南郊,完成了對九州島上殘餘日軍的分割行動,向東‘挺’進的部隊在兩天之後包圍了大分,控制了九州島上的最後一座大城市。

從五月四日開始,〖中〗國陸軍已經能夠炮擊本州島西南地區的城市了。

面對〖中〗國陸軍咄咄‘逼’人的攻勢,〖日〗本陸軍除了嚴防死守之外,基本上沒有別的辦法。

打到這個時候,〖日〗本陸軍的‘精’銳部隊已經消耗一空,在戰爭爆發後組建的部隊不但缺乏鬥志,連基本武器裝備都沒有。當時,在一些日軍步兵聯隊裡,每三名步兵才能分到一把步槍。至於重型裝備,〖日〗本陸軍幾乎沒有。別的不說,到五月初,〖日〗本陸軍還能投入使用的重炮只剩下了不到一千‘門’,而且炮彈奇缺。相反,登上〖日的〖中〗國軍隊能夠源源不斷的獲得來自後方的物資,而且在進入正規地面戰之後,〖中〗國陸軍的裝甲部隊發揮出了極爲強大的戰鬥力。從四月份開始,〖中〗國陸軍陸續接收“黑豹”式坦克。雖然這種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技術援助製造的,連名字都沒有改變的中型坦克要到六月份才能到達〖日〗本戰場,但是在對付幾乎沒有坦克的日軍時,〖中〗國陸軍原有的四號中型坦克就足夠了,甚至連三號輕型坦克都能擔當主力。

對〖中〗國軍隊來說,踏上本州島,也只有一步之遙。

事實上,這個時候,最值得關注的不是〖日〗本戰場而是歐洲戰場,以及與之相關的遠東地區。

五月十四日,德軍提前發動了一九四一年的夏季攻勢。

不是德軍在搶時間,而是一九四一年的夏季來得稍微早了一些。

前面已經提到,一九四零年的冬季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多月到來德軍不得不在沒有達成戰役目的的情況下,停止了圍攻烏克蘭方面軍的作戰行動,並且把攻佔基輔的時間推遲到了一九四一年。

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一些氣象專家就預測,一九四一年的夏季會提前到來。

事實上,在五月中旬,天氣還沒有完全轉暖。

重要的是‘春’季的雨水已經過去,而且冰凍的烏克蘭平原在四月初就全部解凍了等了一個多月之後,道路已經乾燥。

這些因素,讓德草總參謀部決定提前發動夏季攻勢。

德軍的首要目標依然是烏克蘭方面軍。

只是,在大目標上,德軍做了調整,即不再以進攻莫斯科爲主,而是把重點放到高加索地區。

按照德軍的作戰計劃在攻佔基輔之後,將在南方軍團投入一半的兵力,爭取在秋季到來之前佔領高加索地區。在〖中〗央軍團只有六十四個師,其主要任務是牽制住莫斯科方向上的俄軍。北方軍團的兵力最少,只有四十八個師。所幸的是,該方向上的俄軍也最少,而且天氣還沒有轉暖。

德軍以攻打高加索地區爲主有兩個原因。一是前面提到的,只有在德軍佔領了高加索地區之後,〖中〗國生產的重型轟炸機才能經該地區的機場飛往德意志第二帝國,參加轟炸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二是德軍急需奪取一處產油區獲得足夠的石油供應,不然德軍庫存的燃油將在一九四一年底耗光。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一座產油區,即羅馬尼亞的黑海油田。

雖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樣,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了戰略儲備機制,並且在此次大戰爆發前擴大了儲存量,但是戰爭消耗空前巨大,原本認爲能夠堅持到一九四二年底的石油庫存肯定會在一九四一年底耗光。

德軍要想打下去,就得奪取C座大型油田。

在德軍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就只有高加索地區的巴庫油田了。

當時,巴庫油田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油田之一,年產原油近四千萬噸,而且儲存量可供開採一百年以上!

此外,巴庫地區還有成套的石油‘精’煉與石油化工工廠。

只要佔領了巴庫,德軍就不需要爲石油發愁了。

對紅俄來說,高加索地區同樣重要。

雖然在政治上,莫斯科具有無比重大的意義。莫斯科不但是紅俄的首都,還是紅俄歐洲地區的第一大‘交’通樞紐中心,特別是鐵路樞紐中心。當時,所有連接紅俄歐亞地區的鐵路都要在莫斯科彙集。但是除了政治意義與‘交’通上的便利之外,莫斯科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附近也沒有重要的戰略資源,甚至算不上是工業中心。相對而言,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價值就高得多了除了巴庫油田以及周邊的石油化工工廠,高加索地區還拖守著紅俄歐亞兩地,即從高加索地區沿著裡海北上就能進入紅俄的亞洲地區,如果向西北方向推進就是莫斯科,向東北方向則是紅俄的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

從軍事上講,德軍攻佔高加索地區,等於從南面迂迴包抄了莫斯科。

正是如此,德軍纔在南方軍團投入了差不多一百四十個師的兵力,而且其中有三十個裝甲師與坦克師。

事實上,德軍的進攻行動完全在預料之中,只是時間稍微提前了一點。

在衆多人預料之外的,還是〖中〗國軍隊在中俄邊境線上開始大規模集結,擺出了攻打紅俄的樣子。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在西方軍豐家的眼裡,〖中〗國陸軍算不上強大。

在國內戰爭時期,〖中〗國陸軍仍然是一支以步兵爲主的軍隊,而且火炮、機槍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比例並不高。國內戰爭結束的時候,〖中〗國一個步兵營配屬的機槍只相當於歐洲軍隊的一半左右,而每萬人擁有的火炮數量僅相當於歐洲軍隊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還沒有完善的軍工產業,除了能夠仿造一些‘毛’瑟步槍、自行生產步槍彈之外,其他軍火都需要進口。

雖然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中,〖中〗國陸軍有著非常驚人的表現,裝備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西方軍事家眼裡,〖中〗國陸軍依然算不上是一支現代化軍隊,差距主要體現在後勤保障上。

當然,這也與朝鮮的地理環境與道路‘交’通有關。

事實上,在中日朝鮮戰爭時期,〖中〗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了。當時,〖中〗國陸軍已經擁有上萬臺車輛。

不管怎麼說,在大戰爆發前,甚至在一九四一年之前,西方軍事家都看不起〖中〗國陸軍。

直到〖中〗國陸軍登上〖日,在短短兩個多月裡就佔領了九州島,並且殲滅了島上的上百萬日軍,西方軍事家才猛然認識到,〖中〗國陸軍並不落後,已經站在世界前列,甚至絲毫不比德軍差。

如果中俄開戰,紅俄還有希望嗎?

要知道,此時平國陸軍的規模已經突破了五百萬。

與盟友德軍相比,也許〖中〗國陸軍的機械化程度還稍微差了一點,在裝備的‘性’能上也有所欠缺。比如,〖中〗國自行生產的“黑豹”坦克就因爲沒有高質量裝甲鋼,其防護‘性’能比德版的差了一大截。又比如,〖中〗國在戰前沒有生產高初速坦克炮的能力,而在戰時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援建的火炮廠只能生產口徑在七十五毫米以下的坦克炮,暫時還不能生產威力更大的八十八毫米坦克炮。

只是,〖中〗國陸軍也有一個德軍沒有的優勢,即不存在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受人口限制,德軍的總規模很難擴充到一千萬以上,能夠達到八百萬就很不錯了,而〖中〗國擁有數倍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人口資源,只要軍事物資生產速度跟得上,〖中〗國陸軍在理論上能夠把總兵力擴充到三千萬以上。

這是個什麼概念?

即便把美國算上,美英俄日四國陸軍的總兵力都不可能超過三千萬。

當然,〖中〗國陸軍根本沒有必要武裝這麼多軍人。考慮到〖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特別是生產效率,〖中〗國陸軍可以輕易的把總兵力擴充到一千五百萬,從而對極限兵力只有一千五百萬的俄軍形成明顯優勢。

到德軍再次發動攻擊的時候,〖中〗國陸軍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了八百萬。

雖然在這八百萬官兵中,有將近三分之一還在進行訓練,還有三分之一是在半年內離開訓練營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官兵有實戰經驗。此外,〖中〗國軍事物資、特別是重型武器裝備的產量一直沒有提上去,也就跟不上軍隊擴充的步伐,大部分新建部隊都是步兵,裝甲兵的數量並不多。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支軍隊擁有極強的戰鬥力,而且訓練有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果〖中〗國向紅俄宣戰,那麼紅俄將被迫進行兩線作戰。

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陸軍的夾擊下,紅俄還有希望堅持下去嗎?

要知道,在遠東地區,俄軍的總兵力不到兩百萬,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徵召的部隊,‘精’銳部隊在‘春’季到來之前就被派往歐洲地區。遠東的俄軍同樣缺少裝甲兵,甚至缺少必要的步兵裝備。

一時之間,〖中〗國是否向紅俄宣戰,成爲了最受關注的事情。!。

第137章 受夠了第240章 下坡路第206章 閃擊戰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章 笑談天下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5章 開拓者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22章 價值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28章 叔侄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6章 圍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405章 犧牲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29章 據點第444章 減負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59章 復仇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80章 分歧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77章 信號第111章 突防第138章 進攻第12章 追蹤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8章 自我犧牲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572章 強渡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75章 夜戰第60章 幸運兒第29章 驟起波瀾第71章 恐慌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87章 馬拉松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4章 風起雲涌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5章 熱身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613章 反差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395章 爭取第184章 大選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38章 讓步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69章 毅然決絕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12章 找事做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19章 躲藏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72章 生死抉擇
第137章 受夠了第240章 下坡路第206章 閃擊戰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章 笑談天下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5章 開拓者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22章 價值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28章 叔侄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6章 圍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405章 犧牲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29章 據點第444章 減負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59章 復仇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80章 分歧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77章 信號第111章 突防第138章 進攻第12章 追蹤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8章 自我犧牲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572章 強渡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75章 夜戰第60章 幸運兒第29章 驟起波瀾第71章 恐慌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87章 馬拉松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4章 風起雲涌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89章 撤退與追擊第15章 熱身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613章 反差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395章 爭取第184章 大選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38章 讓步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69章 毅然決絕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12章 找事做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19章 躲藏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72章 生死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华池县| 宁波市| 吉水县| 新营市| 安义县| 嘉鱼县| 娄底市| 越西县| 青州市| 呼伦贝尔市| 海盐县| 淮滨县| 永嘉县| 三穗县| 开化县| 林口县| 赤水市| 肇州县| 大理市| 四平市| 南丰县| 商都县| 宜良县| 聂拉木县| 公主岭市| 渑池县| 上杭县| 洞口县| 桂东县| 海南省| 赤水市| 东阿县| 鹿邑县| 金华市| 湖州市| 石家庄市| 出国| 博爱县| 上高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