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2章 直取要害

帝國風雲sodu

顯然,顧祝同在誇海口。

即便不考慮部署在夏威夷羣島的重型轟炸機能否每兩天出動一次,顧祝同也沒有能力把美國西海岸地區變成荒野。原因很簡單,在進行了兩次高強度轟炸之後,儲備在夏威夷羣島的燃燒彈就見底了。

顯然,顧祝同在打心理戰。

要知道,爲了保證讓陸戰隊在月底登上美國本土,顧祝同根本不可能拿寶貴的運力去運送燃燒彈。

所幸的是,顧祝同的心理戰打成了。

在連續摧毀了美國西海岸地區兩座最大的城市之後,轟炸行動並沒結束,只是使用的不再是燃燒彈,而是高爆彈。

正是如此,接下來的轟炸目標不再是大型城市,而是軍事基地,或者是靠近軍事基地的中小城市。

當然,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當時也沒有第三座大城市了。

當時,北面的西雅圖還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十萬的中型城市,而位於美墨邊境線附近的聖迭戈只有不到三十萬人,而後來發展成爲大城市的聖克拉門託等大城市,在當時的常住人口都不到五十萬。

可以說,當時的西海岸地區還很荒涼。

這樣一來,中國的轟炸機不再使用燃燒彈,也沒有引起美軍的猜疑,畢竟對付軍事目標得用高爆彈。

轟炸軍事目標,自然不再需要出動大機羣。

從一月十日開始。轟炸機羣就分散行動。而且保持著平均每天出動一次的頻率,而重點轟炸目標就是美軍機場。

當然,這也增大了艦載航空兵的作戰負擔。

這個時候,“青島”號旗艦的作用顯現了出來。

如果採用以往的指揮方式,即由某支艦隊來安排作戰行動,那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任務都安排妥當,必然會忙中出錯。有了“青島”號,以及以此爲中心的全新的指揮體系就不存在問題了。

當時,所有作戰行動都由“青島”號上的戰區艦隊司令部統一安排,再把任務分派到各支戰鬥艦隊。而戰鬥艦隊只需要執行命令,不需要承擔其他壓力,也就保證了在執行任務時的作戰效率。

關於這套指揮系統發揮的作用有多大,戰後的評價最爲直接。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沒有這套作戰指揮系統,那麼中國海軍在一九四七年初攻打美國本土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大麻煩。

這就是,艦隊的戰鬥力難以完全發揮出來。

正是在這套以“青島”號爲核心的作戰指揮系統的支持下,中國艦隊纔在戰鬥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正是因爲艦載航空兵全力發揮,少損失了數百架重型轟炸機。

要知道,到一九四七年初的時候,中國空軍擁有的能夠從夏威夷羣島起飛。去轟炸美國西海岸的轟炸機總共還不到一千五百架,如果在登陸之前就損失了數百架的話,那麼戰略轟炸的效果就將大幅度降低。

沒有戰略轟炸,也就不可能如此迅速的打垮美軍的士氣與鬥志。

顯然,等到陸戰隊上岸,遇到的將是極爲頑強的抵抗。

到最後,付出的將是極爲慘重的代價。

有人大概估算過,中國空軍的高強度戰略轟炸,至少爲中國軍隊登陸美國西海岸之後減少了數十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登陸作戰行動能夠順利進行。

一月中旬,兩支登陸艦隊就已部署到位,作爲第二梯隊的另外兩支登陸艦隊也已經離開了夏威夷島的錨泊地,預計在月底就能到達。

一月二十日,在登陸部隊準備就緒之後。登陸前的火力打擊開始了。

事實上,登陸前的火力準備工作一直在進行。只是之前承擔打擊任務的是戰略航空兵與艦載航空兵,而此時充當主角的,則是伴隨登陸艦隊活動的支援艦隊,其中也包括了支援艦隊裡的艦載航空兵。

當然,主力是那些配備了重炮的火力支援艦。

雖然這次的火力準備時間算不上最長,只持續到一月二十五日,前後總共六天,但是在參戰兵力、投彈數量、火力密度、打擊強度等各個方面,都是大戰迄今爲止最爲猛烈的一次火力打擊行動。

在這六天內,僅火力支援艦隊就投送了近二十萬噸各類彈藥。

打到最後,很多火力支援艦都耗光了彈藥。

爲此,顧祝同不得不趕緊把另外兩支火力支援艦隊派上去,不然在陸戰隊上岸的時候就得不到直接火力支援了。

重要的是,中國海軍沒有發起佯攻。

準確的說,是把佯攻與主攻調換了位置。

正常情況下,在火力打擊階段,肯定會重點打擊佯攻地點,以便把敵人的防禦兵力吸引過去。要到最後時刻,纔會打擊主攻地點,以最快的速度摧毀敵人的防禦工事,然後把登陸部隊送上岸。

這次,一直遭到重點打擊的海灘,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登陸地點。

當然,在佯攻方向上,也進行了火力打擊,只是強度不算太高。

結果就是,美軍根本分不清哪是主攻方向,哪是佯攻方向,不得不把大批機動部隊留在戰線後方。

也就是說,當時美軍部署在前沿防線上的兵力並不多。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中國海軍兇猛的火力打擊下,任何靠前部署的作戰部隊都沒有多大的生存機會。如果在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之前就把兵力放在前沿,那麼到時候就沒有兵力去阻止中國軍隊上岸了。相反,把主力部隊配屬在後方,等到中國海軍陸戰隊上岸之後再發起反擊,反而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實上,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有效的反擊比被動防禦好得多。

對此,美軍有極爲清楚的認識。

要知道,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吃了不少苦頭,而美軍每次給中國軍隊製造大麻煩都是把主力部隊配置在戰線後方,而沒有放在前沿防線上,等到中國軍隊上岸之後再通過反擊來消耗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

只是,這次打的不是島嶼登陸戰,而是面向大陸的登陸戰。

一月二十六日,登陸作戰行動開始。

登陸地點,就在洛杉磯南面大約一百公里處,而登陸後的首要目標是奪取美國西海岸地區第二大的商港,即洛杉磯南面的長灘港。

登陸開始前,換上來的兩支火力支援艦隊對灘頭陣地進行了最猛烈的炮火打擊。

炮擊持續了四個小時,上百艘火力支援艦總共投送了近四萬噸炮彈,而且半數以上是大口徑炮彈。

結果就是,在選擇的幾處登陸地點,上岸後的陸戰隊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當時,只有在被稱爲“女媧”的海灘上,登陸的第五陸戰師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不過在第二批衝灘部隊到達後,美軍的防線就被撕開了,第五陸戰師在當天傍晚就向內陸推進了大約五公里,站穩了腳跟。

當天,總共有四個陸戰師上岸。

夜間,登陸行動還在進行,只是更猛烈的是炮火打擊。

爲了阻止美軍在夜間發起反擊,中國軍隊破天荒的對美軍進行了夜間轟炸。雖然承擔主要轟炸任務的是戰略航空兵,但是艦載航空兵也參加了戰鬥,讓數百架艦載機在夜間起飛執行作戰任務。

當然,主要力量還是火力支援艦隊。

在這個晚上,火力支援艦隊一直在進行遮蔽式縱深炮擊,即向陸戰隊防線外,美軍可能的集結地點開火。

只是,忙碌了一個晚上,並沒有什麼成效。

主要就是,美軍根本沒有在這個晚上發起反擊,因爲部署在戰線後方的美軍需要兩天才能機動到位。

這兩天,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在這兩天裡,不但由有兩個陸戰師上岸,而且陸戰隊的重型裝備,以及近二十萬噸作戰物資被送上了海灘。

爲了及時把作戰物資送到陸戰隊手裡,甚至有十多艘運輸船直接在近海淺灘擱淺。

最重要的是,首先上岸的四個陸戰師,利用這兩天的時間,在灘頭陣地外圍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正是這道防線,讓美軍徹底喪失了把中國海軍陸戰隊趕下海的可能。

要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美軍一直在兇猛反撲,盡一切努力想把中國陸戰隊趕回大海。只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陣線並沒動搖。在火力支援艦隊、戰略航空兵與艦載航空兵的全力支援下,中國海軍陸戰隊穩穩的守住了灘頭防線,打退了美軍的無數次反擊,而且殲滅了美軍的大批有生力量。

在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流乾了鮮血之後,美軍也只能停下反擊的步伐了。

根據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戰報,在持續到二月七日的灘頭陣地作戰階段,倒在防線外的美軍超過了二十四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當時,上岸的中國陸戰隊官兵總共也就只有十二萬左右。

此外,這個數字,相當於南加州地區美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是這批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當然,這只是個開始,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用人之道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379章 戰列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04章 撤退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86章 圍攻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92章 工程師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00章 堅持第533章 陷阱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97章 苦戰第20章 強者第503章 下一步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65章 攻擊開始第129章 意義第539章 硬碰硬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51章 正面交戰第75章 出發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章 職業士兵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7章 血誓第41章 如釋重負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521章 難題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章 主動出擊第82章 拷問訓練第55章 虛與委蛇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86章 隱患第71章 恐慌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16章 目的地第70章 戰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159章 復仇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74章 機不可失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3章 拖累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320章 前出偵察
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62章 用人之道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379章 戰列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04章 撤退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86章 圍攻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192章 工程師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00章 堅持第533章 陷阱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97章 苦戰第20章 強者第503章 下一步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65章 攻擊開始第129章 意義第539章 硬碰硬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51章 正面交戰第75章 出發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章 職業士兵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7章 血誓第41章 如釋重負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521章 難題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55章 虛與委蛇第11章 主動出擊第82章 拷問訓練第55章 虛與委蛇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86章 隱患第71章 恐慌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16章 目的地第70章 戰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159章 復仇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74章 機不可失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3章 拖累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320章 前出偵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本溪市| 宣汉县| 新蔡县| 石景山区| 沧源| 宽甸| 常山县| 延吉市| 资阳市| 天祝| 侯马市| 衡水市| 光山县| 玛纳斯县| 舒城县| 潞城市| 依兰县| 七台河市| 澄江县| 江源县| 桐庐县| 富蕴县| 花垣县| 珲春市| 阿勒泰市| 师宗县| 彰武县| 嵊州市| 惠东县| 新晃| 南乐县| 临洮县| 栾城县| 通化县| 儋州市| 德庆县| 红桥区| 海晏县| 甘谷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