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職業士兵

“如果維護霸權的成本超過了霸權所帶來的收益,那麼霸權的意義何在?”

李承志合上了頭版上有這醒目標題的報紙,使勁揉了揉眼睛,才把目光轉向外面,看著從車窗外飛馳而過的景物。

雖然頭等車廂是全封閉車窗,但是列車行駛時發出的轟隆聲依然非常刺耳。

等李承志回過頭來的時候,才發現同一節車廂裡的幾名乘客都在打望他,大概是對他身上的軍裝覺得好奇吧。

一路上,這幾名乘客都在留意他,只是李向龍沒有放在心上。

做爲軍人,而且是海軍陸戰隊的特種偵察兵,李承志有著非常過硬的心理素質,更有洞察事物真相的眼光。

那幾個乘客,不過是對他的軍裝感到好奇而已。

這不是普通軍裝,在三百五十萬名中國軍人中,只有六百人有資格穿上這種軍裝,因爲這是海軍陸戰隊特種偵察部隊,也就是常說的“海龍大隊”的軍服。這套軍服本身就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榮譽。

雖然是三年前的事了,但是李承志依然清楚的記得爲了這套軍服所吃的苦頭。

“海龍大隊”的選拔標準非常高,而且選拔程序極爲嚴格,原則上只面向海軍陸戰隊的偵察部隊招募官兵。也就是說,要想成爲“海龍大隊”的成員,首先就得成爲海軍陸戰隊的偵察兵。事實上,能夠成爲海軍陸戰隊的偵察兵就非常不錯了,因爲一百名陸戰隊官兵中才有一名偵察兵。只是,要想成爲“海龍大隊”的成員更加困難,因爲一百名偵察兵中只有一人有可能通過“海龍大隊”的選拔。

李承志就是這樣的“天之驕子”。

當然,要想得到戰友的認可,僅僅通過選拔是不夠的,還必須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是這支精英部隊中的一員。

對李承志來說。獲得承認比獲得軍裝更加困難。

不是他的能力不夠,而是他有一個能讓任何人都羨慕、也足夠讓所有人產生誤解的大家庭。

他的父親是李爲民上將,而他的祖父更有名,即李向龍大將。

此外,他還有一個同樣有名的外祖父,即魯志剛大將。

憑藉這個出身,李承志完全有理由向將銜奮鬥。而且依靠家庭出身,完全有可能在三十五歲之前成爲將軍。

只是。李承志沒有選擇這條路。

不是他不想當將軍,不想當將軍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

主要是,李承志在家裡排行老幺,在家族中是同輩中的倒數第二,年紀比他小的只有一個堂妹。在他的兄弟與堂兄弟中,已有七名將軍、六名校官,即便是最差的。也在好幾年前就成了軍官。在表兄弟中,也有三名將軍與五名校官,比他小一歲的表弟都在十七歲的時候進入了軍事學院。

顯然,李家與魯家的將軍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更重要的是,李承志是個聰明人。在他看來,如果他走上了家族的老路,那麼在這個大家庭中將永無出頭之日。

要知道,李承志的大堂兄比他大了十七歲,而年紀最大的表兄比他大了十四歲。

這就意味著,如果李承志進了軍事學院。沿著標準道路向將銜奮鬥,當他還以尉官的身份在基層部隊裡摸爬滾打的時候,他的兄弟、堂兄與表兄中已經有很多是將軍了,而他永遠也不可能超越這些親戚。

結果就是,十八歲那年,在表弟選擇了軍事院校的時候,李承志選擇了軍營。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出的選擇。因爲這意味著李承志必須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從頭做起。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李承志沒有想過去做當兵之外的事情。

與李家、魯家的所有子弟一樣,李承志從小就受家族薰陶。像所有的兄弟一樣,把保家衛國當成人生唯一的使命。

不可否認。家庭出身對李承志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在參加陸戰隊偵察兵選拔的時候,李承志的左眼視力不達標,按理說連初選都無法通過,因爲他是李向龍的孫子,所以主考官給了他一個機會,而李承志也因此成爲了海軍陸戰隊的偵察兵。在後來的“海龍大隊”選拔中,李承志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結果依然是他的家庭出身幫了大忙。

當然,李承志知道,肯定是他的父親、或者是某個親戚在暗中幫忙。

事實上,李承志是李家的第一個“兵”,在他之前參軍的全是“官”。

這個身份,將陪伴李承志一生。

這就是,在新的軍銜制下,士兵只能成爲士官,至少在和平時期,士兵除非在服役期間通過軍事院校的招生考試,進入軍事院校學習,不然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爲軍官,而成爲軍事院校的學員,就不再是士兵了。要想當上軍官,唯一的途徑就是進入三軍一兵的四所軍事院校學習。

雖然在理論上,士兵也能夠通過開始成爲軍官,但是現實中往往行不通。

這就是,大部分士兵在十八歲、或者十九歲的時候就已參軍,因此在參軍的時候最多隻有高中文化,而在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會選擇報考大學,然後成爲科學家、工程師、醫生、律師、教師、經濟學家等等,只有成績不夠考上大學的學生,纔會選擇參軍,以此獲得一份可靠的職業。

在嚴格的晉升體制下,兵就是兵,官就是官。

李承志非常清楚這一點,也知道他很有可能永遠也當不上軍官,可是他更清楚,當士兵照樣能夠保家衛國。

當然,對李承志來說,當上軍官並不是什麼難事。

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報考海軍或者海軍陸戰隊的軍事院校,而且肯定不會被軍事院校拒之門外。

三年來,李承志沒有想過去軍事院校深造。

做爲一名優秀的軍人,李承志有一個特點,即認準了某件事就絕對不會改變主意,哪怕得爲此付出一輩子的努力。

也許,這就是李家的傳統。

想到家族傳統,李承志未免笑了起來。

從他懂事的那一天開始,父親、母親、祖父、外祖父、大伯、叔父、舅舅、甚至連姑媽與姨媽,都在不斷的向他灌輸一些他在當時無法理解的東西,而等到他能理解的時候,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家族傳統。

問題是,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家族傳統。

這是一種代代相傳下來的東西,是言行與思想的框架,是爲人處世的標準,是價值觀念的基礎,卻無法直觀的說出來。

李承志覺得這很好笑,可是卻笑不出來。

對此,李承志不得不相信,他還不夠成熟,還無法理解到更加深奧的本質。

不管怎麼說,他才二十一歲,跟他同齡的人,要麼還在大學裡苦讀、要麼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他卻已經在軍營裡摸爬滾打了三年,經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磨練,成爲了一名優秀的軍人。

收起笑容的時候,李承志主意到,那幾個乘客還在偷偷打量他。

暗自嘆了口氣,李承志拿起了那份報紙。

顯然,那幾個乘客不僅僅對他的軍裝感到好奇,還很關心最近發生的事情,發生在地球另外一端的事情。

這就是,危地馬拉內戰。

報紙頭版上那條醒目的標題,就與這場內戰有關。

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僅僅在一天之前,這場發生在地球另外一端的內戰還與他們沒有絲毫關係。危地馬拉只是中美洲的一個彈丸小國,國土面積不到十一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兩千萬,比中國的絕大部分省都小得多。這也是一個極爲落後的國家,全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熱帶雨林的覆蓋範圍達到了國土的百分之六十八,只有一條鐵路,公路則大多是土路。

事實上,在今天的事情發生之前,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

對於在戰後過上好日子、豐衣足食的中國人來說,也沒有必要知道這個國家。

只是,今天發生的事情,改變了中國人與危地馬拉的關係。

這就是,中國當局正式在聯合國發出提案,要求以聯合國的名義出兵危地馬拉,干預與遏制由內戰引發的嚴重人道主義危機。雖然聯合國安理會需要幾天才能進行表決,但是誰都知道,箭以上弦,不得不發的道理。

戰爭,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正是知道了這件事,李承志纔買了車票,提前結束探親假,搭乘最早的一趟列車前往寧波。在到達寧波之後,還要乘渡輪前往舟山羣島。“海龍大隊”的駐地在一座由軍隊管制的小島上。

所幸的是,這不是一段漫長的旅途。

傍晚,列車到達了寧波站。

因爲舟山羣島既是海軍基地,又是海軍陸戰隊的大本營,所以在火車站裡,李承志遇到了很多軍人。

與他一樣,大部分軍人都是在得知戰爭即將爆發的消息後提前歸隊的。

在去舟山羣島的渡輪上,李承志遇到了一名健談的海軍軍官,只是談了些什麼,李承志並不關心,他只想早點回到部隊。

憑職業軍人的敏感直覺,李承志知道,建功立業的機會即將到來。(未完待續……)

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459章 強攻第35章 逼談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6章 聯軍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59章 永遠銘記第77章 伏擊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0章 海軍起航第41章 載譽而歸第75章 出發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436章 反擊第70章 目標出現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1章 載譽而歸第93章 挑戰書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54章 下一步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71章 振作第33章 一意孤行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401章 將才第21章 撲空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70章 圈套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84章 捷徑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09章 守將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62章 機會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1章 如釋重負第588章 核技術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192章 工程師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503章 下一步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60章 餘熱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37章 看熱鬧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395章 爭取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
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459章 強攻第35章 逼談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6章 聯軍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59章 永遠銘記第77章 伏擊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0章 海軍起航第41章 載譽而歸第75章 出發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436章 反擊第70章 目標出現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1章 載譽而歸第93章 挑戰書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54章 下一步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71章 振作第33章 一意孤行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401章 將才第21章 撲空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70章 圈套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84章 捷徑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09章 守將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62章 機會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41章 如釋重負第588章 核技術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192章 工程師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503章 下一步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60章 餘熱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37章 看熱鬧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395章 爭取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临颍县| 竹溪县| 阳新县| 左贡县| 沿河| 根河市| 阳谷县| 深水埗区| 灌南县| 黄浦区| 辽源市| 海兴县| 鹿泉市| 新化县| 山东省| 兰坪| 山阳县| 武汉市| 稻城县| 哈巴河县| 筠连县| 柳河县| 安岳县| 柳林县| 马鞍山市| 沾益县| 铜陵市| 鄢陵县| 龙南县| 胶南市| 英山县| 盐亭县| 拉萨市| 陆川县| 应用必备| 文安县| 泸溪县| 苍南县| 台东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