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章 機不可失

兩天後,馮承乾收到了提爾皮茨發來的消息。

德皇已經採納了提爾皮茨的建議,決定把“格本”號戰列巡洋艦與“佈雷斯勞”號輕巡洋艦贈送給奧斯曼帝國。只是德皇也明確提到,贈送這兩艘戰艦的前提是奧斯曼帝國成爲盟國。爲此,德皇已經派遣外交官員與軍事代表前往奧斯曼帝國,進行結盟談判。在正式簽署同盟條約之後,兩艘戰艦就將加入奧斯曼帝國海軍,兩艘戰艦上的帝國海軍官兵也將留在奧斯曼帝國。

德皇很慷慨,只是目的也很明確。

如果能用兩艘戰艦還來一個龐大的帝國,絕對是世界上最劃算的買賣。

同時送來的,還有英國皇家海軍的情報。

早在離開帝國海軍部的時候,馮承乾就利用支持軍事科技發展爲名,建立了一個較爲完善的情報機構。在擔任帝國海軍戰爭大臣期間,馮承乾極爲重視情報工作,並且收到了顯著成效。受馮承乾影響,提爾皮茨也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在他繼任之後,擴大與完善了由馮承乾建立的帝國海軍情報局。

這次的情報,正是由帝國海軍情報局提供的。

情報中明確提到,在年底之前,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最多隻有六艘戰列巡洋艦,即三艘“無敵”級與三艘“不倦”級,“獅”號與“皇家公主”號在地中海,“瑪麗女王”號還在進行維護。雖然事後證明,這條消息並不完全準確,即正在維護的是“無敵”級的“不屈”號,“瑪麗女王”號並沒維護,而且是英國本土第一戰列巡洋艦分隊的旗艦,但是其他方面基本無誤。

當然,關鍵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

當時,英國海軍艦隊中,總共有四支戰列艦分隊,第一分隊包括三艘“伯勒羅豐”級與一艘“阿爾庫金”級,第二分隊包括三艘“聖文森特”級與一艘“海王”級,第三分隊爲四艘“白羊座”級,第四分隊爲四艘“喬治五世”級。此外,還有兩艘“巨人”級與一艘“愛爾蘭”級戰列艦沒有編入。已經建成的四艘“鐵公爵”級,因爲沒有完成訓練,暫時沒有編入作戰序列。至於被帝國海軍當成頭號大敵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雖然已有兩艘下水,三艘正在進行船臺建造,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年內建成,能在明年年底建成服役就非常不錯了。

也就是說,除掉改裝成訓練艦的“無畏”號,英國皇家海軍擁有二十三艘戰列艦。

雖然在規模上看,英國皇家海軍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但是除掉還不具備作戰能力的四艘“鐵公爵”級戰列艦,英國皇家海軍真正能夠動用的,也就只有十九艘戰列艦,而帝國海軍擁有十三艘可以打的戰列艦。

這個差距很明顯嗎?

如果英國皇家海軍把所有戰列艦都集中到北海,優勢就非常明顯,可是英國皇家海軍不可能這麼做。

至少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海方向上沒有這麼多戰列艦。

情報中,沒有提到具體情況,但是有足夠的消息證明,英國皇家海軍至少向地中海派遣了一支戰列艦分隊,而且很有可能是第四分隊。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很有可能把四艘性能較爲先進的“喬治五世”級派往地中海。

這樣一來,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就只有三支戰列艦分隊。

即便把兩艘“巨人”級與徵用的“愛爾蘭”號算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也只有十五艘戰列艦。如果考慮到雙方在戰列巡洋艦上的差距,那麼帝國海軍不但沒有劣勢,反而擁有微弱的優勢。

這場仗絕對能打,而且得儘快打。

原因很簡單,馮承乾能看到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將領也能看到或者想到,而且隨著帝國海軍開始動員,英國皇家海軍就會感受到威脅,從而立即加強本土艦隊,加強面向帝國的作戰力量。

八月十三日,提爾皮茨再次發來消息。

英國正在與法國進行緊急磋商,要求法國在地中海方向上承擔更多的義務,以便英國把主力艦隊派回本土。

雖然提爾皮茨也提到,法國並不希望英國削弱地中海艦隊,主要是意大利的立場仍然沒有明瞭,奧匈帝國也有一支規模不算小的海軍,法國海軍不可能單獨對抗意大利與奧匈帝國海軍,需要英國在地中海做出貢獻,但是有更多的跡象表明,英國肯定會把新式主力艦抽調回去。

留給馮承乾的時間,肯定不會太多。

那麼,該怎麼打?

八月十四日,馮承乾給提爾皮茨發了一封電報,讓他去找德皇,暫緩向奧斯曼帝國贈送戰艦的事情,並且讓“格本”號與“佈雷斯勞”號做好進入愛琴海的準備工作,以便牽制住英國地中海艦隊。

馮承乾在電報中說得很明確,即便無法牽制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也要讓那兩艘戰列巡洋艦留在地中海。

這一天,馮承乾也收到消息,英國在八月十二日,正式向奧匈帝國宣戰。

到了八月十五日,歐洲大陸上的戰鬥已經打得如火如荼了。

雖然德軍在進入比利時境內之後,遇到了一些麻煩,特別是在攻打列日要塞的戰鬥中受到挫折,沒有能夠按照計劃完成任務,但是德軍的右翼大回旋進攻沒有停頓,一字排開的五個集團軍,以法比盧邊境地區爲軸心,像一扇巨大的鐵門壓向法國,而法軍在騷擾性的攻擊了阿爾薩斯地區之後,已經撤回到邊境防線上,正在全力調整防禦部署,應對從比利時方向殺來的德軍。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西線戰況對德軍極爲有利。

東線上,俄軍正在猛攻奧匈帝國,而康拉德錯誤判斷了俄國的戰爭決心,在開戰初期把主力放在南面對付塞爾維亞,導致奧軍在北面戰線上節節敗退。有趣的是,俄軍在進攻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比如沒能大規模殲滅奧軍,而是像推土機一樣,壓著奧軍向本土腹地潰退。因爲把重點放在了西線上,小毛奇又把第八軍團抽調了出來,所以德軍在東線戰場上暫時沒有采取行動。

雖然馮承乾不好對帝國陸軍的作戰行動指手畫腳,但是在與提爾皮茨通信時,他仍然提到了一些擔憂,比如德軍在東線上的薄弱防禦力量,很有可能鼓動俄國在壓服了奧匈帝國之後轉而攻打東普魯士。

不管怎麼說,地面戰場不是馮承乾的舞臺。

八月二十日,希佩爾回到威廉港,帶來了馮承乾企盼已久的好消息。

五艘前拿騷級戰列艦的改造工作已經加速,肯定能在九月十五日之前完成,艦隊官兵的訓練工作也已開始。因爲留用了大批老兵,所以官兵的培訓工作與戰艦改造同步進行,能在戰艦重新服役時全部就緒。四艘“拿騷”級的情況也差不多,改造工作已經加速,均能在九月底之前達到作戰狀態。“赫爾戈蘭”級與“圖格林根”級的改造工作已經暫停,四艘戰列艦將在八月底重新下水,沒有完成的改造工作將在重新服役之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最大的麻煩是“馮-德-坦恩”號,這艘戰列巡洋艦的船臺改造已經完成一大半,如果現在取消將前功盡棄。希佩爾的意思是讓其繼續改造,如果不能趕在九月底完成,就不編入作戰序列。

綜合考慮之後,馮承乾採納了希佩爾的建議。

即便沒有“馮-德-坦恩”號,帝國海軍也有三艘戰列巡洋艦,以及五艘達到了戰列巡洋艦級別的主力艦。

八月二十一日,希佩爾與馮承乾正式向舍爾提出,公海艦隊主動出海挑戰英國海軍。

可惜的是,舍爾想都沒想,就否決了兩人的提議,認爲公海艦隊還沒完成備戰工作,不適合出海作戰。

顯然,馮承乾對舍爾的判斷一點都沒有錯。

這個得到德皇賞識、得到提爾皮茨重用的海軍將領看到的只是艦隊的安危,而沒有看到大好的時機。雖然公海艦隊在這個時候出海作戰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與巨大的回報相比,這點風險根本算不了什麼。

當時,舍爾反對公海艦隊出海作戰的主要理由是海軍還沒有完成備戰工作。

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就完成了備戰工作嗎?

雖然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很有遠見,在年初的時候就下令暫緩向奧斯曼帝國移交兩艘即將建成的戰列艦,還對皇家海軍的部署做了調整,但是即便在大戰爆發的前一天,也沒有人想到戰爭會這麼快到來。

如果說帝國海軍沒有做好準備,英國皇家海軍更是倉促上場。

要不然,“格本”號與“佈雷斯勞”號也不會輕易進入馬爾馬拉海,英國皇家海軍更不會在地中海上疲於奔命。

顯然,舍爾的觀點很有問題。

如果等到帝國海軍完成備戰工作,英國皇家海軍也早就準備就緒了。到時候公海艦隊得面對由二十三艘戰列艦與九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英國本土艦隊。如果拖到一九一五年底,英德海軍差距將更加明顯。

馮承乾沒有就此罷休,當天晚上就啓程返回柏林。

第585章 威脅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32章 精氣神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104章 撤退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89章 截擊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43章 農場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33章 陷阱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章 工業時代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492章 多用途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87章 優勢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37章 綱領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71章 替死鬼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207章 冒險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83章 受捉弄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1章 大清首輔第585章 威脅第62章 搭檔第216章 根源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4章 戰爭之門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4章 撤退第19章 送上門來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12章 找事做第246章 核裁軍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71章 下基層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8章 委曲求全第43章 拖累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31章 冒險第26章 只進不退第81章 遭遇戰第43章 大型化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58章 急流勇退第34章 戰爭之門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96章 誘餌第71章 恐慌第15章 開拓者第15章 開拓者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210章 此消彼漲
第585章 威脅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32章 精氣神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104章 撤退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89章 截擊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43章 農場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33章 陷阱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章 工業時代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492章 多用途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87章 優勢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137章 綱領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71章 替死鬼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207章 冒險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83章 受捉弄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1章 大清首輔第585章 威脅第62章 搭檔第216章 根源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4章 戰爭之門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4章 撤退第19章 送上門來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12章 找事做第246章 核裁軍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71章 下基層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8章 委曲求全第43章 拖累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31章 冒險第26章 只進不退第81章 遭遇戰第43章 大型化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58章 急流勇退第34章 戰爭之門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96章 誘餌第71章 恐慌第15章 開拓者第15章 開拓者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210章 此消彼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磴口县| 江孜县| 阜新市| 凤庆县| 嘉鱼县| 金秀| 昌宁县| 大渡口区| 成都市| 晋江市| 鞍山市| 芷江| 应城市| 海兴县| 汤阴县| 寿阳县| 黎平县| 桐庐县| 修水县| 庄浪县| 英山县| 达州市| 德清县| 江门市| 甘肃省| 大石桥市| 清丰县| 马龙县| 得荣县| 个旧市| 沙坪坝区| 青神县| 改则县| 德阳市| 竹溪县| 巨野县| 闵行区| 甘南县| 卢龙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