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6章 轉移重點

載人登月工程燒了不少錢,在完成了最後一次登月行動,整個載人登月工程正式宣告結束的時候,在該項目上的政府直接投資就超過了七千四百億華元,其花費比危地馬拉戰爭的全部開支還高出了百分之四十。把社會間接投資算上的話,載人登月工程的總花費在一萬億華元以上。

只是,載人登月工程所創造的、以及間接創造的社會財富是其花費的數十倍。

在整個載人登月工程中,所創造的附加利益,特別是由科技進步產生的利益,根本就無法準確估算。

要知道,在這項空前的科技工程中,總共產生了數十項新技術,推動了數個科技領域的飛速進步。

這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電子計算機。

事實上,計算機早就出現了。

在大戰結束之前,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都開發出了計算機,而且中國的第一臺計算機在大戰結束之前就已投入使用。當時,這臺計算機屬於陸軍,主要用來進行彈道計算,設計出性能更好的槍炮。

只是,計算機的應用並不廣泛。

不是計算機沒有價值,而是受技術水平限制,其價值很難發揮出來。

這就是,當時的計算機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

中國的第一臺計算機,佔地面積數百平方米,塞滿了一個巨大的倉庫,而且其運行時的功率高達數千千瓦,相當於一座小城鎮的耗電量。而運算速度只有每秒幾萬次,僅能進行簡單計算。

當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研製的計算機也差不多。

此後,中德的計算機科學家都把重點放在了縮小電子管的體積上。

雖然在一九六零年前後,晶體管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已經有科學家提出,晶體管更適合用來製造計算機。而且晶體管更容易實現小型化,也就能夠製造出體積更小、功率更低與運算能力更強大的計算機。

只是,當時中德軍方都不太重視晶體管。

原因很簡單。晶體管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陷,降低了其軍用價值。

這就是,晶體管對工作環境的要求較高。在覈戰爭中無法生存下來,而中德軍方都認爲下一場戰爭是核戰爭。

顯然,如果計算機在覈戰爭中癱瘓,那還有什麼價值呢?

相比之下,真空電子管計算機就沒有這樣的弊端,即便在覈戰爭中,真空電子管計算機也能照常工作,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結果就是,出於軍事上的需求,中德軍方都義無返顧的把重點放在真空管的小型化上。

問題上。真空電子管受其自身特性限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做得太小,因此計算機的集成化程度就無法大幅度提高,也就不可能做得太小,而體積龐大、功耗巨大、運行速度緩慢的計算機自然不可能大範圍普及。

當時。中國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公司甚至認爲,全世界只需要一百臺計算機就足夠了。

雖然在真空電子管這條技術道路越走越窄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科學家認識到,晶體管纔是計算機的出路,也只有晶體管能夠解決計算機小型化中遇到的問題,並且使計算機得到更爲廣泛的應用。但是巨大的研究投入,以及不太明朗的前景,讓很多私營企業都望而卻步。

在一九七零年之前,中國只有三所大學的實驗室在從事晶體管的研究工作。

因爲這三所實驗室的研究資金主要來自民間,以及少得可憐的政府撥款,所以研製進度十分緩慢,處於最原始狀態。

直到一九七零年,這一局面纔有所改變。

這就是,顧祝同通過載人登月工程,在當年年底爲晶體管的小型化與實用化研究項目撥款七千六百萬華元。

在當時,這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有趣的是,當時顧祝同提出的研究目標非常低。這就是,生產一種更輕便、能耗更低的電子控制元件,取代原本計劃用在月球飛船上的真空管控制元件,達到讓控制系統減重五十公斤的目的。

在顧祝同看來,如果能用七千六百萬華元讓月球飛船減重五十公斤,那將非常劃算。

事實上,在載人登月工程中,幾乎所有技術工程都與減重有關,即盡一切努力減輕整個系統的重量。

要知道,把一公斤的載荷發射到近地軌道上,需要花掉大概兩萬華元。

也就是說,減輕一公斤的載荷,就相當於節約了兩萬華元。如果是月球飛船的話,這個數字還要番幾倍。

真空電子管的小型化已經遇到了技術瓶頸,也就只能在晶體管上下功夫了。

也正是如此,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的時代正式到來。

這七千六百萬華元,成爲了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的啓動資金。

當時,負責研製晶體管控制元件的實驗室,實際上只在該項目上花掉了不到一千萬華元的科研經費。

也就是說,剩下的六千多萬科研經費,並沒有用在載人登月項目上。

這筆錢,全部用在了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上,也就是用來研製第一代集成電路微芯片。

政府的鉅額投入,帶動了民間力量,並且逐步取代了政府投資。

在接下來的十二年裡,總共有三家企業與四個民間科研基金加入了進來,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微電公司”。

這家公司在一九七四年才創立,創建者是兩名年輕人,準確的說是南京大學電子實驗室的兩名教師。在創建初期,兩人就獲得了“江氏基金”的扶持,即用“江氏基金”提供的三千二百萬華元註冊成立了“微電公司”,開始研製微行集成芯片,而“江氏基金”則獲得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八年之後,也就是一九八二年,“微電公司”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微型集成芯片。

這就是“W8”芯片,即世界上第一塊八位數字芯片,而“微電公司”也因此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家微型芯片的生產商。

雖然“微電公司”在經營上的失誤,特別是在產品研製上出現的方向性錯誤,使其在短短幾年之後就喪失了在微型集成電路領域的霸主地位,最終轉變成了一家以提供運算服務的與設備集成的計算機公司,但是由“微電公司”開發的W8芯片,把人類社會正式帶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

在隨後的十多年裡,電子計算機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到九零年代,“華芯公司”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微型集成芯片生產商,而且微型集成芯片的性能也是日新月異。

到二十世紀末,即便是最普通的家用計算機,其運算能力都是第一臺真空電子管計算機的上千倍,而大型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更是達到了每秒上百億次,而且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以每十八個月提升一倍的速度增長。

更重要的是,計算機芯片越做越小,規模化生產的價格則越來越低。

按等價購買力計算的話,中國陸軍投資製造第一臺計算機的資金,在二十一世紀可以購買上百萬塊家用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

正是因爲芯片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計算機得到了迅猛普及。

到二十一世紀初,全世界運行著的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的數量比人類的人口還要多,計算機已經深入到了生產與生活的各個角落。

顯然,在七零年代初,沒有人能想到計算機會成爲普及使用的工具。

這一點,連顧祝同都沒有想到。

別忘了,他投資發展晶體管,只是爲了給月球飛船減重,以及減輕宇航員在飛行途中的勞動量。

當然,顧祝同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有很多。

從某種意義上講,載人登月工程只是一根導火索,起到的作用只是引爆了工業時代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在當時,載人登月工程的政治意義比科技意義更加突出。

這就是,中國民衆、乃至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離開了中美洲那個彈丸小國,轉移到了這項空前的科技與政府工程上。

也正是如此,危地馬拉戰爭才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席存瑞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也兌現了競選承諾。

在宣誓就職後不久,席存瑞就公佈了從危地馬拉撤軍的行動計劃,把撤軍行動分成三個階段進行。

只是,中國軍隊沒有立即離開危地馬拉。

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底之前,中國軍隊將進行第一階段撤軍行動,即結束在佩騰省的作戰行動。在此階段,中國軍隊的主要任務是爲危地馬拉國防軍提供培訓,並且幫助國防軍組建作戰部隊。接下來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底,中國軍隊進行第二階段撤軍行動,即逐步撤走主要作戰部隊,僅在主要城市與戰略要地留下守備部隊,並且逐步把作戰任務移交給危地馬拉國防軍。第三階段撤軍行動在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底完成,到時候中國軍隊將把除了部署在三處軍事基地的軍隊全部撤走,僅承擔空中支援任務,危地馬拉國防軍將承擔全部地面作戰行動。

說白了,在完成撤軍之後,危地馬拉戰爭就與中國軍隊沒有太多的關係了。

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621章 核時代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72章 聲東擊西第169章 打壓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38章 進攻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83章 前仆後繼第96章 誘餌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2章 奮戰到底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8章 輕重有別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50章 拷問第104章 撤退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28章 主力決戰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77章 伏擊第15章 熱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89章 聯合進攻第20章 強者第67章 打就打第152章 足跡第92章 快馬加鞭第83章 受捉弄第129章 意義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5章 元勳第206章 閃擊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21章 核時代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86章 服軟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27章 不支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67章 雷霆萬鈞第83章 前仆後繼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4章 大選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70章 報道第100章 堅持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0章 偷襲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27章 冷眼旁觀第96章 關鍵一戰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27章 奉陪到底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203章 勢在必行
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621章 核時代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72章 聲東擊西第169章 打壓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38章 進攻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83章 前仆後繼第96章 誘餌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2章 奮戰到底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8章 輕重有別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50章 拷問第104章 撤退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28章 主力決戰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77章 伏擊第15章 熱身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89章 聯合進攻第20章 強者第67章 打就打第152章 足跡第92章 快馬加鞭第83章 受捉弄第129章 意義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5章 元勳第206章 閃擊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21章 核時代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86章 服軟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27章 不支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67章 雷霆萬鈞第83章 前仆後繼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4章 大選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70章 報道第100章 堅持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0章 偷襲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27章 冷眼旁觀第96章 關鍵一戰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27章 奉陪到底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203章 勢在必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鹤庆县| 长春市| 咸宁市| 区。| 德钦县| 宜昌市| 呼图壁县| 阿拉善盟| 西畴县| 眉山市| 北辰区| 新野县| 长乐市| 大埔县| 平遥县| 祁门县| 辽阳县| 综艺| 吉林省| 阜新| 永定县| 响水县| 蓬莱市| 高台县| 大连市| 洪江市| 平阳县| 山东省| 宣武区| 太康县| 万全县| 阜平县| 扬州市| 公主岭市| 南乐县| 梨树县| 茂名市| 上林县| 平南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