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大好局勢

一九一五年二月二日,阿斯奎斯的政治生涯終結了。

當天凌晨,西線德軍在法金漢的統一指揮下,發動了“新沙佩勒戰役”矛頭直指阿圖瓦地區的法軍。

德軍的進攻來得非常突然,而且時機把握得十分準確。

當時,英法聯軍也在積極策劃進攻,而且也打算在阿圖瓦地區大做文章,進攻時間訂在二月五日。也就是說,在德軍發動進攻的時候,該地區的法軍全部處於進攻狀態,大批部隊集結在前線附近,作戰物資也已運抵前線。在德軍進攻開始後的四個小時內,法軍集結的部隊與囤積的物資全部成了德軍重炮的犧牲品。僅僅數個小時,德軍就突破了兩道防線,打垮了法軍。

收到消息後,阿斯奎斯別無選擇。

當天上午,阿斯奎斯向國會下議院提‘交’了辭呈,宣佈內閣總辭職,隨後由博納一勞組建臨時聯合政fǔ。

阿斯奎斯下臺,也許算不上是壞事。

可以說,阿斯奎斯並不是合格的戰時領導,其過於軟弱的‘性’格,使其很難在戰爭時期成爲國家領袖。

別的不說,到辭職的時候,阿斯奎斯都沒能讓徵兵制度得到落實。

博納一勞上臺,沒能拯救西線戰場上的英法聯軍。

二月七日,德軍的攻勢達到頂峰,阿圖瓦地區的近四十萬法軍被殲,兩個法軍集團軍幾乎全軍覆沒。

雖然法金漢依然主張進攻,打算進一步擴大戰果,但是德軍參謀部堅決反對,而且德皇也直接出面干預,要求法金漢在達到既定目的之後結束進攻行動,讓西線德軍迅速轉入到防禦狀態。

可以說,德皇的干預十分及時。

雖然戰場上,德軍依然有著較爲明顯的優勢,但是在連續打了六天之後,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更重要的是,爲了拯救即將崩潰的法軍,英國遠征軍已經在伊普爾地區集結,如果德軍依然向前‘挺’進,那就無法應對英國遠徑軍的挑戰。顯然,見好就收,才能守住已經到手的戰果。

三天後,德皇的判斷得到了證實。

二月十日,英國遠征軍在伊普爾地區搶先發動進攻,第二次伊普爾會戰打響。

最初兩天,英軍的優勢極爲明顯,推進了近二十公里,連續突破了德軍的兩道防線,但是到了第三天,隨著德軍預備隊趕到,英軍的進攻遭到遏制,戰場局勢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掉轉。

二月十三日,德軍在伊普爾地區發動反擊。

必須承認,法金漢能夠成爲德軍總參謀長,絕對不是庸碌之輩。

在策劃新沙佩勒戰衣的時候,法金漢就考慮到,英國遠征軍很有可能在德軍防禦較爲薄弱的伊普爾地區發動進攻。爲此,在最初的時候,法金漢就打算在阿圖瓦與伊普爾兩地策劃兩次進攻行動,粉碎英法聯軍的反擊意圖。只是在具體實施階段,因爲沒有得到預期的增派兵力,法金漢錯開了兩次進攻行動,並且選擇首先在阿瓦圖地區攻打法軍,因此在伊普爾地區的德軍處於防禦狀態。

當然,也不能說法金漢的部署就沒有漏‘洞’。

爲了在阿圖瓦地區取得重大勝利,法金漢從西線其他地區‘抽’調了不少兵力,伊普爾原本就比較薄弱的兵力遭到削弱。英軍發動進攻的時候,伊普爾地區數十公里長的戰線上,只有十二個德軍師。

要知道,在第一天,英軍就投入了三十四個師。

如果不是遭到的地理環境,恐怕在德軍的預備隊趕到之前,英軍就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二次伊普爾會戰的結果將大不一樣。

這個時候,及時終止新沙佩勒會戰的意義顯現了出來。

二月十三日,德軍在伊普爾發起反擊的部隊中,有三分之二來自阿圖瓦地區,即參加新沙佩勒會戰的作戰部隊。正是這支部隊及時趕到,終結了英軍的進攻行動,並且一舉擊潰了英軍。

從時間上看,如果預備隊晚一天到達,德軍在伊普爾就要遭受慘敗了。

打到二月十七日,第二次伊普爾會戰的主要階段宣告結束。德軍在發動反擊後,不但收復了丟失的陣地,還把戰線向前壓了將近五公里。

英軍在損失了差不多三十萬人之後,終於認識到不可能在這裡擊敗德軍,讓部隊轉爲防禦狀態。因爲連續打了兩場會戰,德軍也是捉襟見肘,不得不停止進攻。

當然,小規模的戰鬥並沒終結。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德軍與英軍各發動了數次小規模進攻行動,以拉平彎曲的戰線,爭取更有利的戰場態勢。

二月十八日,馮承乾收到了希佩爾發來的電報。

雖然遠在北大西洋上,但是馮承乾能夠通過希佩爾的電報,對地面戰場的形勢有足夠清楚的認識。

新沙佩勒會戰與第二次伊普爾會戰的結局,宣告了英法聯軍戰略反擊方案破產。

這兩場導致七十多萬英法軍人傷亡與被俘的戰役足以證明,短期內,英法聯軍無法奪得主動權,西線仍然又德軍做主。只是在經歷了這兩場會戰之後,法金漢也不可能在短期內組織起新的大規模進攻。

很明顯,西線再次陷入僵局。

與西線不同,在東線戰場上,德軍的優勢極爲明顯。

二月十日,魯登道夫就肅清了‘波’蘭地區的俄軍,把戰線向前推進了一百到兩百公里,等於把帝國本土防區擴大了一百到兩百公里。從此之後,俄軍就再也沒能對帝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

到二月二十日,奧軍在德軍的支持下,已經收復了大半個西里西亞地區。

根據魯登道夫的戰報,在接近兩個月的戰鬥中,德軍與奧軍殲滅了近兩百萬俄軍,而德軍的損失不到三十萬。

可以說,魯登道夫提前兌現了承諾。

雖然俄國還沒有因爲失學過多而休克,但是到二月底,俄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崩潰,再也無力跟德軍爭奪戰場主動權。

二月底,魯登道夫在回柏林述職的時候向德皇提出,只要再給他四十個師,他就能在半年內擊敗俄國。

顯然,魯登道夫有點得意忘形了。

所幸的是,德皇並沒被勝利‘門’g蔽雙眼。在答應給魯登道夫增派二十個師之後,德皇並沒要求魯登道夫在半年之內擊敗俄國,只是讓他關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爭取在年內讓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參戰。

說得簡單一些,德皇更希望得到羅馬尼亞與保加到亞的資源。

俄國接連三次在德軍面前戰敗,不但丟掉了‘波’蘭地區,還丟掉了大半個西里西亞,對仍然處於觀望狀態的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相對而言,羅馬尼亞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

當時,帝國已經與保加利亞達成了參戰的基本協議。

按照約定,只要保加利亞以軸心國成員身份參戰,就將獲得一部分塞爾維亞的土地,並且得到帝國的安全保證。保加利亞當局對此極爲滿意,只是帝國拉攏羅馬尼亞,讓保加利亞當局有點猶豫。隨著德軍在東線取得第三次重大勝利,還幫助奧軍打了大勝仗,保加利亞當局肯定會盡快決定立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到三個月之內,保加利亞就將以軸心國身份參戰。

關鍵,還是在羅馬尼亞。

對帝國來說,羅馬尼亞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爲這個位於多瑙河下游的國家,不但有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油田,還有富饒的土地。對帝國來說,羅馬尼亞的石油與糧食是能夠就近獲取的主要戰略資源。

此外,羅馬尼亞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如果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集團,那麼帝國就能對俄國實現三面包圍,等於把俄軍的防線延長了差不多一千公里。對於已經瀕臨崩潰的俄軍來說,增加一千公里的防線,等於製造更多的防禦缺口。

可以說,只要羅馬尼亞投入軸心國懷抱,俄國離戰敗就不遠了。

只是,與羅馬尼亞的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至少在魯登道夫橫掃‘波’蘭地區與西里西亞之前,羅馬尼亞依然傾向於協約國集團,主要就是帝國首先拉攏保加利亞,而且與奧匈帝國關係密切。

針對這一點,魯登道夫已經制訂了一份專‘門’針對羅馬尼亞的作戰計劃。

如果羅馬尼亞明珠暗投,魯登道夫就將動用兩個集團軍,計劃在三個月內掃‘蕩’整個羅馬尼亞。

當然,這份計劃仍然鎖在檔案櫃內。

對帝國來說,拉攏羅馬尼亞要比征服羅馬尼亞有利得多。

到二月底,俄國當局認識到,如果英法再無所作爲,俄國將承受德軍的全部壓力,戰敗也就在所難免。爲此,沙皇在二月下旬,連續三次向英法發出請求,要求英法儘快在西線採取實質‘性’的進攻行動。

可惜的是,英法根本無法滿足沙皇的要求。

可以說,在一九一五年二月底,隨著德意志第二帝國調整整體作戰方針,德軍在歐洲大陸戰場上迎來了自馬恩河會戰之後最爲有利的局面,似乎勝利就在眼前,甚至有很多人相信能在年內取勝。

顯然,這也太樂觀了一點。!。

第74章 機不可失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8章 逃跑第7章 矛盾根源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5章 選擇第581章 印象第4章 總統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33章 遠東起火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43章 大型化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294章 有想法第2章 重新開始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11章 主動出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12章 撤軍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38章 讓步第79章 直擊要害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46章 大使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89章 借刀殺人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05章 犧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17章 僞裝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59章 帝國軍人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40章 失控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541章 大潰退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08章 備戰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45章 搜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94章 航空力量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77章 新局面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74章 各打各的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5章 逼談第172章 警戒艦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72章 相識恨晚第9章 深入基層第11章 越境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40章 失控第550章 鉤心鬥角
第74章 機不可失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8章 逃跑第7章 矛盾根源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5章 選擇第581章 印象第4章 總統第59章 永遠銘記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33章 遠東起火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43章 大型化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294章 有想法第2章 重新開始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11章 主動出擊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12章 撤軍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38章 讓步第79章 直擊要害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46章 大使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89章 借刀殺人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05章 犧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17章 僞裝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59章 帝國軍人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40章 失控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541章 大潰退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08章 備戰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45章 搜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94章 航空力量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77章 新局面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403章 沉著冷靜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74章 各打各的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5章 逼談第172章 警戒艦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72章 相識恨晚第9章 深入基層第11章 越境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40章 失控第550章 鉤心鬥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邯郸市| 申扎县| 福贡县| 临邑县| 长岭县| 平谷区| 蒲江县| 阳城县| 武隆县| 光泽县| 翼城县| 桃园市| 平湖市| 新丰县| 宁国市| 五河县| 嵊泗县| 浠水县| 德昌县| 梅河口市| 门源| 武鸣县| 双鸭山市| 饶阳县| 广安市| 库车县| 清徐县| 航空| 樟树市| 乌恰县| 墨脱县| 治县。| 武宁县| 桂阳县| 吴堡县| 海城市| 调兵山市| 普陀区| 泸溪县|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