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5章 戰爭需求

帝國風雲sodu

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上下產生了一個極爲清楚的認識,即站錯陣營的話,下一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就不復存在了。

也就是說,以色列必須選擇一個正確的陣營。

讓以色列上下產生這個認識的原因很簡單,即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遭受的慘痛損失。

在這場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戰爭中,以色列總共進行了三次全國總動員。到戰爭結束的時候,以色列國防軍的總兵力達到了一百二十八萬,而當時以色列的人口總數不到五百萬,既每四個以色列人中,就有一名軍人。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期間,總計有二十萬以色列軍人陣亡與失蹤。

這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按照比例爲準,那麼就相當於中國在一場秩序一年的戰爭中損失了兩千萬人!

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正是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之中,沒有獲得一個超級大國的全力支持,與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情況截然相反。

要知道,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聯合出兵,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就擊敗了阿拉伯聯軍,保住了剛剛建立的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總共只動員了不到二十萬軍人,傷亡還不到兩萬人。

顯然,兩場中東戰爭的反差,立即讓聰明的猶太人認識到,依靠一個超級大國,纔是以色列的立國之道。

問題是。依靠哪個超級大國呢?

在此之前,以色列主要依靠德意志第二帝國。

當然,以色列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走得更近,有很多原因。

比如,以色列的大部分國民都來自歐洲,而且很多都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關。第一批來到以色列的猶太人中,大部分都來自法國。而這些猶太人都是被德軍解救的,因此非常感激德意志第二帝國。

又比如,猶太人的宗教與歐洲的基督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猶太人在宗教信仰上也更容易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產生共鳴。

再比如,猶太人的主要投資都在歐洲,與中國的關係算不上密切。

只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以色列在中東的戰略地位,或者說投靠德意志第二帝國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這就是,在以色列建立之前,中國已經稱霸中東。

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是中東的實際統治者,控制著從伊朗到蘇伊士運河的整個中東地區,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僅控制著土耳其與利比亞。在猶太人看來,如果投靠中國,那麼以色列最多隻是中國在中東棋盤上一顆無足輕重的棋子。而投靠德意志第二帝國,以色列則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該地區唯一的棋子。

顯然,與其做無足輕重的配角,還不如做唯一的主角。

事實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率先提出進行軍事幹預,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是主要出兵國。

問題是,第二次中東戰爭,把德意志第二帝國虛弱的一面暴露了出來。

雖然從大環境來看,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沒有給予以色列支持,與民族獨立運動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一九六一年的喀麥隆獨立戰爭,即在鎮壓殖民地獨立運動的行動中,德意志第二帝國消耗了大量國力,國際威望也嚴重受損,也就沒有能力爲以色列提供支持。在道義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有所顧慮,即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大部分都是剛獲得獨立的國家,也是不結盟運動成員,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爲了與中國對抗,必須拉攏不結盟運動組織,獲得新興國家的支持,也就沒有在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後,明目張膽的支持以色列。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對以色列來說,這卻關係到了國家存亡。

說白了,如果在下一次中東戰爭中,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無所作爲,而中國也因爲以色列的親德立場而保持沉默,那麼以色列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憑藉幾百萬人,對抗人口數量超過一億的阿拉伯世界。

顯然,以色列當局必須認真考慮其結盟關係了。

一九六四年,以色列左翼政黨聯盟上臺,宣告以色列開始奉行親華政策。

當年七月,新當選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而且這也是拉賓上任之後的第一次外交活動。

顯然,拉賓的對華訪問,明確宣告以色列需要中國的支持。

從此之後,中以關係改善。

更重要的是,在增進交流的時候,猶太人動用了其最爲有力的武器,即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

一九六七年,危地馬拉戰爭爆發,中以關係迎來黃金時期。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猶太人財團一直是中國當局最有利的支持者,在整個戰爭期間,猶太人財團爲中國當局提供了數千億華元的戰爭融資,由力保證了華元在金融領域的地位。

甚至可以說,沒有猶太人財團的支持,華元在戰爭結束之前就會甭盤。

更重要的是,中國與以色列在此期間簽署了好幾項軍事合作協議。

從一九六八年開始,中國就有計劃、有系統的開始改造以色列的國防力量,包括爲以色列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j-66b正式量產之後,以色列就是第一個獲得這種新式戰鬥機的國家之一,而且還獲得了生產線。要知道,j-66b是海軍型的戰鬥機,以色列獲得這種戰鬥機的時候,中國空軍的j-66c還沒有量產呢。又比如,在一九七二年之前,中國爲以色列提供了足夠組建三個裝甲師的坦克與戰車,還以援助的方式,幫助以色列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廠。

到一九七二年底,以色列國防軍基本上全面時間了“中國化改造”。

也就是說,當時以色列國防軍幾乎淘汰了所有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援助的武器裝備,換上了中國製造的武器裝備。

從政治上講,這足以表明,以色列正式成爲了中國的非結盟盟國。

與軍事合作同步進行的,還有雙方的經濟合作,而最關鍵的,依然是猶太人財團在金融領域上的支持。

說白了,中國此時最需要的就是猶太人財團在金融領域的支持。

原因很簡單,華元與黃金掛鉤的時代即將結束,而在創建新的金融貨幣體系的時候,中國絕對不能缺少猶太人財團的支持。也正是如此,中國纔會放棄控制了全球主要石油供應的阿拉伯國家,轉爲與猶太人國家合作。

從戰略上看,這無疑是一個風險十足的冒險。

要知道,中國早已不是石油出口國,而是石油進口國了。從一九六五年開始,中國就成爲了石油的純進口國,而且進口石油主要來自中東與海灣地區,這兩個地區的阿拉伯國家每年爲中國提供了上億噸石油。選擇以色列,意味著與阿拉伯國家決裂,也就意味著將在進口石油的時候遇到麻煩。

所幸的是,這並不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在全世界範圍內,出口石油的不止是阿拉伯國家,三個美國都是石油出口國,而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也發現了大型油田,文萊蘇丹更是一個坐落在油田上的國家,此外非洲地區也發現了大型油田,連英國都在北海勘探到了大型油氣田,至於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幾個新興國家,更是產油大國。

說白了,以色列只有一個,而石油產地卻有很多個。

更重要的是,進行金融貨幣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綜合這些因素,中國當局自然會選擇以色列。

問題是,中國當局不可能不知道,支持以色列,就意味著第三次中東戰爭,而且很有可能是由以色列挑起的中東戰爭。

顯然,這也是中國支持以色列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從本質上講,以結束華元跟黃金掛鉤爲主的金融貨幣體系改革的根源是危地馬拉戰爭,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講,中國當局必須儘量避免讓世人產生這樣的認識,即得儘可能的把金融貨幣改革與中國發動的戰爭劃清關係。

也就是說,需要用另外一場戰爭來引發金融貨幣改革。

Wωω. тTk an. CO

顯然,第三次中東戰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因很簡單,在得到中國的支持之後,以色列肯定會爲第二次中東戰爭復仇,也就會在軍事實力壯大之後,主動挑起第三次中東戰爭。即便以色列沒有首先出手,阿拉伯國家爲了防止以色列坐大,也會發起第三次中東戰爭。只要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支持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就必敗無疑,但是阿拉伯國家不會輕易認輸,而會奮起抵抗。在軍事手段難以達到目的的情況下,阿拉伯國家自然會以石油爲武器,對中國、以及所有支持以色列的國家進行石油禁運。哪怕這只是短暫的禁運,也足夠引發一場全世界的經濟危機了,而在經濟危機期間進行金融貨幣改革,自然是水到渠成。

由此可見,引發第三次中東戰爭的不是猶太人、也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國人。(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V

第78章 不得不戰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79章 偷襲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嘗試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422章 進攻第159章 主動權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02章 覆滅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43章 消耗品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505章 代價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33章 一意孤行第99章 別無選擇第171章 遠去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9章 深入基層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588章 核技術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01章 遠戰第81章 遭遇戰第129章 意義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67章 前奏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7章 底牌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4章 新興強國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46章 核裁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607章 放權第60章 精氣神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7章 軍事行動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46章 大使第85章 陰差陽錯第94章 混血兒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7章 風波不歇第58章 面對偉人第623章 核試驗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37章 看熱鬧第442章 證明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00章 堅持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章 新皇登基
第78章 不得不戰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79章 偷襲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嘗試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422章 進攻第159章 主動權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02章 覆滅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43章 消耗品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505章 代價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33章 一意孤行第99章 別無選擇第171章 遠去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9章 深入基層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588章 核技術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01章 遠戰第81章 遭遇戰第129章 意義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67章 前奏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27章 底牌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44章 新興強國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46章 核裁軍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607章 放權第60章 精氣神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7章 軍事行動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46章 大使第85章 陰差陽錯第94章 混血兒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7章 風波不歇第58章 面對偉人第623章 核試驗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37章 看熱鬧第442章 證明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00章 堅持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章 新皇登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沈阳市| 富源县| 岳阳县| 高雄市| 玉龙| 依兰县| 德清县| 农安县| 平潭县| 钦州市| 玉林市| 巴东县| 衢州市| 闸北区| 绥中县| 屯留县| 长阳| 镇安县| 南城县| 松桃| 德江县| 通山县| 永年县| 西乌珠穆沁旗| 营山县| 丰城市| 镇巴县| 灯塔市| 涪陵区| 南通市| 凤凰县| 吴桥县| 商河县| 荣昌县| 观塘区| 吴江市| 双鸭山市| 石棉县| 中西区|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