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1章 支援乏力

最初兩天,美澳聯軍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三月十一日,美軍才發起了第一次有威脅的反擊,而中國陸戰隊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這個時候,登陸悉尼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登陸地點離中國軍隊的後方基地太遠了。

當時,除了艦隊之外,能夠爲登陸部隊提供支援的只有遠程航空兵,而且主要是空軍的四發重型轟炸機。

前面提到過,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中國空軍就沒有部署多少重型轟炸機。

雖然在年初的時候,魯志剛就通過海軍司令部,明確提出,空軍應該增強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力度,關鍵就是增加重型轟炸機的數量,但是空軍也提出了一個讓魯志剛無法達到的條件,即解決部署重型轟炸機的後勤保障問題。

事實上,空軍沒有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部署太多的重型轟炸機,關鍵就是後勤保障。

要知道,到一九四三年初的時候,中國空軍已經不缺重型轟炸機了。根據中國軍方的相關資料,到一九四三年,各大飛機制造廠總共交付了近八千架重型轟炸機,其中僅西飛交付的就有四千六百餘架。除掉援助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三千多架、以及在戰鬥中損失的六百多架,當時中國空軍總共擁有大約四千架重型轟炸機。雖然這個數量比美英聯軍少得多。但是中國空軍的重型轟炸機主要用在兩個方向上。一是在大陸戰場上支援陸軍,二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支援海軍。

顯然,中國空軍並沒有承擔太重的戰略轟炸任務。

說白了,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空軍根本沒有需要進行戰略轟炸的目標。美國本土離得太遠,紅俄又在陸軍與戰術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至於澳大利亞,因爲缺乏前進基地也難以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當時,爲了充分利用中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戰鬥力,中德還在進行相關談判。

主要就是,向歐洲派遣轟炸機部隊。參與對英轟炸行動,減輕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作戰負擔。

只是,談判進展並不是很順利。

不是中國當局的開價過高,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有所顧慮。

要知道。在向歐洲派遣遠征軍的問題上,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因爲擔心中國的影響力過於強大而出爾反爾。

到了一九四三年一月底,德意志第二帝國纔在中國派遣遠征軍的問題上鬆口。

原因很簡單,設得蘭羣島海戰的結果,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暫時放下攻打英國本土的想法。只是,東線戰場上的進展相對順利得多,而且中國陸軍也將在一九四三年春季發動大規模進攻,紅俄在夏季戰敗的可能性非常大。由此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數量衆多的德軍何去何從?

顯然,這次絕對不可能與美英妥協。

說白了。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國願意妥協,中國也不會妥協。

在一九四二年冬季,劉伯恩專程前往裡海城市巴庫,在這裡會見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全權特使,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首相。此外,意大利總理也參加了這次的會晤。在長達一週的會議結束之後,中德意三國基本上達成了一致,即美英除非無條件投降,不然中德意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與敵人單方面妥協。

也正是這次首腦級別的會晤,奠定了同盟國集團在這場戰爭中的政治基礎。

這樣一來。德意志第二帝國自然不會與英國單方面妥協。

在海軍暫時難以奪取制海權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打擊英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強戰略轟炸力度。

當時,很多德軍將領都認爲,通過戰略轟炸就能迫使英國投降。

德軍高層的認識,並不是信心爆滿。

要知道。在一九四二年初,日本就在中國的全面戰略轟炸下投降。而英國與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極爲相似。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原則上統一了由中國空軍派遣重型轟炸機參與對英轟炸行動。只是當時雙方在一些細節問題上還存在分歧,比如中國空軍要求單獨組建作戰部隊,而且由中國空軍將領擔任最高指揮官,再設立一個聯絡處,負責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進行協調。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持相反的觀點,即沒有必要爲遠道而來的中國轟炸機設立單獨的作戰部隊,最多隻能提供單獨駐紮的空軍基地,而在指揮上,則由帝國空軍司令部統一調配。

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

最終,雙方都做了妥協,而且採用了與美英空軍相似的指揮協調方式,即中德空軍各負責半天的轟炸任務。

只是,中國空軍向歐洲派遣轟炸機部隊,已經是一九四三年下半年的事了。

在一九四三年上半年,中國空軍實際上還有大約兩千架重型轟炸機沒有派上用場。

當時,中國空軍甚至用這些轟炸機向部署在安達曼羣島上的航空兵運送燃油與彈藥,承擔的是運輸任務!

顯然,中國空軍並不缺少重型轟炸機。

中國空軍沒有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投入多少重型轟炸機,主要就是後勤保障不到位。

當時,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總共只有三座正規機場能夠部署重型轟炸機,而其他的野戰機場都無法長期部署重型轟炸機。雖然這三座機場中的兩座就在港口附近,能夠較爲方便的獲得油料與彈藥,但是這兩座機場,即霍尼亞拉與維拉港的機場,最多也只能容納兩百架重型轟炸機。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當時,這兩座機場上都駐紮了其他作戰飛機,特別是遠程巡邏機,因此實際可以部署的重型轟炸機還不到一百五十架。

缺乏部署場地只是問題之一。

關鍵還是在燃油與彈藥的補充能力上。

事實上,在發動攻打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時,中國海軍的海運力量並不強大,月運送量在一百五十萬噸左右。

按照中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的消耗速度,一百五十萬噸物資最多支持一百萬地面部隊。

當然,這還得算上留在後方的人員。

顯然,海軍根本沒有能力向前線運送太多的物資,而戰略航空兵在執行作戰任務時的物資消耗量又非常巨大。一架載彈量爲六噸、作戰半徑爲二千五百公里的重型轟炸機出動一次就要消耗十噸燃油與六噸彈藥,另外還要消耗大量其他物資,比如維護的零備件等等,總消耗量在十七噸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一次出動一百五十架重型轟炸機,就要消耗掉大約二千四百噸物資。按照一天執行一次轟炸任務計算,一個月得消耗掉七十多萬噸物資,相當於海軍運輸總量的一半。

當時,中國空軍就提出,只要能夠解決後勤保障問題,空軍願意承擔工程建設任務,即安排工程兵去新喀里多尼亞修建機場,增加轟炸機的部署量,而且最多可以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兩千架重型轟炸機。

可惜的是,海軍根本無法解決後勤保障上的問題。

結果就是,在登陸澳洲本土的時候,參戰的重型轟炸機還不到一百架。

更要命的是,受後勤保障拖累,這一百架轟炸機平均兩天才能出動一次,而且主要任務是轟炸美澳聯軍的後方基地。

受此影響,當時能夠爲登陸部隊提供支援的就只有海軍了。

也正是如此,海軍纔不得不把大部分戰艦集中到西南太平洋上,而沒有去別的方向上開闢新的戰場。

問題是,第五艦隊的兵力規模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增強。

當時,第五艦隊裡依然只有兩支戰鬥艦隊,即以艦隊航母爲核心的第51艦隊與以主力艦爲核心的第52艦隊。按照分工,第51艦隊主要負責在白天爲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而第52艦隊的主力艦主要在夜間提供炮火支援,由巡洋艦組成的另外一支編隊則在白天提供炮火支援。

關鍵就是,這兩支戰鬥艦隊還不能保證隨時都能投入戰鬥。

第51艦隊每三天就得進行一次彈藥與燃油補給,即便把補給作業安排在夜間,也會對次日上午的支援行動產生影響。第51艦隊更是平均每兩天就得補充一次彈藥,而且巡洋艦幾乎是每天都要進行彈藥補給。主要就是,大部分時候,地面部隊只需要巡洋艦提供的炮火支援,而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太大,炮彈的威力太大,並不適合用來進行近距離支援,主要用來打擊戰線後方的敵人,因此使用量並不多。

結果就是,艦隊提供的火力支援也難以保證。

可以說,這正是直接攻打悉尼的主要問題。如果在布里斯班附近登陸,那麼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亞的航空兵,特別是那些作戰半徑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的中型轟炸機與遠程戰鬥機就能發揮作用。

到了登陸作戰的第三天,這個問題暴露了出來。

也正是如此,登陸作戰行動在三月十一日遇到了大麻煩。(未完待續)

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章 笑談天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108章 備戰第16章 以退爲進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5章 能打就打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63章 火藥桶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03章 餘波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43章 拖累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42章 證明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84章 見好就收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4章 戰鬥力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176章 生或死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76章 將星登場第78章 鬥智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184章 圈套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8章 叔侄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12章 找事做第443章 大裁軍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88章 復出第492章 多用途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451章 登陸前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94章 拉鋸戰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48章 警報第171章 遠去第454章 南下第581章 印象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72章 警戒艦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71章 下基層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623章 核試驗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章 八國侵俄第57章 開戰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3章 出頭鳥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躲藏第623章 核試驗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55章 人生目標第101章 遠戰第93章 挑戰書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59章 復仇第9章 深入基層第40章 擴軍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85章 陣營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44章 萬不得已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85章 掉隊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572章 強渡第35章 大部隊到達
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章 笑談天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108章 備戰第16章 以退爲進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5章 能打就打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63章 火藥桶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03章 餘波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43章 拖累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42章 證明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84章 見好就收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4章 戰鬥力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176章 生或死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76章 將星登場第78章 鬥智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184章 圈套第51章 正面交戰第28章 叔侄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12章 找事做第443章 大裁軍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88章 復出第492章 多用途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451章 登陸前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94章 拉鋸戰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148章 警報第171章 遠去第454章 南下第581章 印象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72章 警戒艦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71章 下基層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623章 核試驗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章 八國侵俄第57章 開戰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3章 出頭鳥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躲藏第623章 核試驗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55章 人生目標第101章 遠戰第93章 挑戰書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59章 復仇第9章 深入基層第40章 擴軍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85章 陣營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44章 萬不得已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85章 掉隊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572章 強渡第35章 大部隊到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临武县| 唐山市| 施秉县| 岑巩县| 五台县| 台北市| 孝义市| 霍林郭勒市| 额敏县| 都安| 奉贤区| 赞皇县| 大庆市| 博湖县| 迁西县| 万载县| 中卫市| 安新县| 鸡泽县| 东乌珠穆沁旗| 峡江县| 宁武县| 临沧市| 南昌县| 山阴县| 泸水县| 闽侯县| 通榆县| 德州市| 盐源县| 西贡区| 新龙县| 永嘉县| 靖江市| 石狮市| 崇义县| 尉犁县| 个旧市| 上林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