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4章 波濤再起

雷德爾離開北京的時候,邀請馮承乾在適當的時候回訪德意志第二帝國。

當然,馮承乾顯然沒有時間去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可能像雷德爾那樣,‘花’上幾個月時間繞過大半個地球。

要知道,此時中國陸軍已經登上了日本本土,並且佔領了九州島南部地區。

登陸九州島的作戰行動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八日開始,首先出動的是兩個陸戰師,在控制了登陸場之後,陸軍的作戰部隊在十一日開始上岸,並且在三天之後,攻佔了至關重要的日南港。

佔領日南港後,中國軍隊在九州島上站穩了腳跟。

要知道,在登陸作戰行動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登陸部隊上岸之後到攻佔第一座港口之間的這段時間。在此期間,登陸部隊只能夠依靠海灘陣地獲得物資,而且兵力都集中在灘頭陣地上。如果防禦部隊能夠抓住這個機會發起反擊,就能把登陸部隊趕下海,挫敗登陸行動。如果讓登陸部隊佔領了港口,運輸船隻就能直接在碼頭上卸貨,爲登陸部隊送來各類作戰物資與武器裝備。到這個時候,防禦部隊要想擊敗登陸部隊,就不再是向灘頭陣地發起攻擊那麼簡單了,必須與登陸部隊打一場正規的地面戰,而且要在地面戰中擊敗登陸部隊。

顯然,防禦部隊在正規地面戰中擊敗登陸部隊的希望非常渺茫。

雷德爾到訪的時候,已經有十五萬中國軍人登上了九州島,而且陸軍已經取代陸戰隊成爲主要作戰力量。

當時,中國陸軍正在向鹿兒島推進。

顯然,攻佔鹿兒島是中國陸軍登陸九州島之後,最爲關鍵的一步。

原因很簡單,日南港只是一座漁港,不但吞吐能力有限,而且港灣的平均水深還不到五米,只能供五千噸以下的船隻進出,而且一次最多隻能讓四艘貨輪靠岸,卸貨的速度根本滿足不了作戰需求。

這些問題,在鹿兒島都不存在。

鹿兒島是九州島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九州島上僅次於長期的第二大城市,其港口吞吐能力在日本排名第六。在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之前,鹿兒島還是日本海軍的主要基地之一。鹿兒島海港的平均水深在二十米以上,可供任何艦船進出,而且有四條縱向深水碼頭,可以同時讓八艘以上的大型貨輪停靠,並且貫通九州島的鐵路線直接修到了港口裡面。

顯然,只有鹿兒島的海港能夠支持中國軍隊作戰。

也正是如此,在登陸成功之後,陸軍就開始向鹿兒島推進,甚至爲此推辭了進軍長崎的作戰行動。

雖然地面戰爭由陸軍負責,但是海軍的任務也很艱鉅。

當時,海軍除了保證海運暢通之外,還得爲登陸部隊提供支援與掩護,並且在陸軍向鹿兒島推進的時候,封鎖鹿兒島所在的海灣。更重要的是,日本海軍並沒有銷聲匿跡,當時還有包括“霧島”號戰列艦在內的十多艘大型戰艦能夠出海作戰,而這些戰艦就在九州島西面的瀨戶內海里活動。

從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下旬開始,西太平洋艦隊一直在九州島南面海域執行作戰任務。

到二月份,情況終於有所改善。

在船塢裡躺了半年之後,中國海軍的三艘主力艦,即“山東”號、“山西”號與“河北”號(分別爲“德夫林格”號、“呂佐”號與“興登堡”號)已經修復,在一月底就返回了海軍的戰鬥序列。更重要的是,這三艘主力艦在維修的時候,都進行了第二次現代化改裝,戰鬥力大大增強。

在第二次現代化改裝中,三艘主力都安裝了兩部雷達,一部是對空搜索與警戒雷達,另外一部是對海搜索雷達。此外,三艘主力艦還首次配備了炮瞄雷達,即專‘門’爲八‘門’大口徑艦炮開發的火控雷達。在火力方面,三艘主力艦用雙聯裝一百毫米高‘射’炮取代了雙聯裝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雖然新式高‘射’炮的口徑縮小了二十毫米,但是戰鬥‘射’速提高到每分鐘三十六發,比高平兩用炮高出了一倍左右。更重要的是,新式高‘射’炮能夠使用配備了電磁感應近炸引信的炮彈。只是,這種炮彈要到一九四二年才能批量生產。比較遺憾的是,因爲七十毫米高‘射’炮的研製工作還沒完成,兵工廠的生產線也沒建成,所以沒有在改造中安裝這種作戰效率最高的高‘射’炮。在小口徑高‘射’炮上,三艘主力艦都大大加強,主要就是見縫‘插’針般的在甲板上增添了近百‘門’二十毫米機關炮。難能可貴的是,三艘主力艦的主炮也在改造中得到了提升,即換上了五十倍徑的國產主炮。

雖然在戰後,很多人都認爲,中國生產的大口徑艦炮比不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甚至比不上美國的,主要就是中國在這方面沒有投入多少力量,也沒有必要爲五艘主力艦專‘門’研製大口徑艦炮。此外,中國的冶金技術算不上先進,至少不能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相比,導致火炮的‘性’能算不上出‘色’。但是這種身管長度爲五十倍徑的三百八十毫米艦炮本身就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而且生產線也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援助建造的,生產工藝、乃至所需鋼材的冶煉工藝也都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

單從‘性’能上講,絕對不比同口徑的艦炮差。

實戰也證明,即便面美國快速戰列艦上的十六英寸艦炮,這種國產三百八十毫米艦炮也絲毫不落於下風。

三艘主力艦的加入,讓中國海軍的陣容變得更加完整。

要知道,在這三艘主力艦加入之前,西太平洋艦隊每到日落的時候都會向外海機動,避免在夜間與日本艦隊遭遇,然後在天亮之後返回,使得只能在上午十一點之後才能出動艦載機爲地面部隊提供支援。

三艘主力艦加入之後,西太平洋艦隊就沒有必要在夜間規避了。

要知道,日本海軍只剩下了一艘主力艦,另外八艘全部在沉在硫黃島軍港裡面。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有數量衆多的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而這兩種巡洋艦的主炮火力都強於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

當然,還有一點是日本海軍所不知道的。

這就是,中國的主力艦、甚至是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上,都已配備了專‘門’爲主炮研製的火控雷達。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具備極爲強大的夜戰能力。

相反,日本海軍根本就沒有雷達,在夜間炮戰中依然得依靠大功率探照燈。

也正是如此,在三艘主力艦歸隊之後,中國海軍打得更加積極,甚至更加希望與日本海軍打一場夜戰,徹底消除後患。

問題是,日本海軍從上到下都沒有半點鬥志。

在“第二次硫黃島海戰”之後,山本五十六主動辭職,但是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所以仍然由他擔任聯合艦隊代司令。

此後,山本五十六很少參與日本海軍的活動。在一九四零年的最後兩個月裡,他甚至離開聯合艦隊司令部,去自己的莊園住了兩個月,期間沒有見任何人,甚至連慄田健都沒有辦法見到他。

山本五十六的舉動,讓日本海軍、特別是聯合艦隊的官兵“很受傷”。

事實上,山本五十六不是氣餒,而是在想辦法扭轉戰局。根據山本五十六的副官在戰後寫的回憶錄,在“第二次硫黃島海戰”之後,山本五十六並沒放棄,也沒有認爲日本海軍已經不可避免的戰敗了,而是依然抱著一線希望,也依然在努力的尋找擊敗中國海軍、扭轉西太平洋戰局的機會。

問題是,山本五十六找到機會了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中國軍隊登陸九州島的第二天,山本五十六就回到了聯合艦隊司令部,並且下達了戰鬥動員令。

三天之後,山本五十六坐鎮“霧島”號,率領聯合艦隊離開了神戶港。

當然,聯合艦隊沒有開赴戰場,而是在瀨戶內海里苦練夜戰戰術,特別是驅逐艦在夜間進行魚雷攻擊的戰術。

顯然,山本五十六相信,聯合艦隊只有在夜戰中才有機會取勝。

道理也很簡單,航母無法在夜間出動艦載機,而且中國海軍還沒有可以在夜間對付“霧島”號的主力艦。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爲了支援登陸作戰,一直在日本近海活動,也就極易遭到攻擊。可以說,在山本五十六看來,只要聯合艦隊能在夜間‘逼’近中國艦隊,就有很大的把握擊敗中國艦隊。

問題是,山本五十六一直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

直到中國海軍的三艘主力艦返回戰鬥序列,山本五十六都只能在瀨戶內海里看熱鬧。

到一九四一年三月初,也就是中國陸軍開始圍攻鹿兒島,並且向長崎推進的時候,山本五十六的時間也用完了。

只要中國軍隊佔領了鹿兒島,日軍就將失去在九州島上擊敗中國軍隊的最後一線希望。

九州島淪陷之後,中國軍隊肯定會跨過並不開闊的下關海峽登陸本州島,而日本陸軍顯然沒有多大希望守住本州島。

必須在中國軍隊佔領鹿兒島之前擊潰中國艦隊!

……

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145章 搜尋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追蹤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4章 營救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6章 代言人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600章 馬歇爾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524章 能源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6章 整裝待發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444章 減負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23章 核試驗第81章 遭遇戰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21章 拷問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26章 熱身活動第492章 多用途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76章 生或死第71章 恐慌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36章 守財奴第108章 備戰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422章 進攻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34章 戰爭之門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79章 偷襲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41章 大潰退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245章 駕駛員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503章 下一步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1章 大潰退第230章 嘗試第90章 青出於藍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9章 朽木難雕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追擊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79章 突擊第596章 關鍵點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32章 轉折點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50章 歐戰風雲
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145章 搜尋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追蹤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4章 營救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6章 代言人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600章 馬歇爾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524章 能源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6章 整裝待發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444章 減負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23章 核試驗第81章 遭遇戰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21章 拷問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26章 熱身活動第492章 多用途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76章 生或死第71章 恐慌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36章 守財奴第108章 備戰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422章 進攻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34章 戰爭之門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79章 偷襲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41章 大潰退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245章 駕駛員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503章 下一步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1章 大潰退第230章 嘗試第90章 青出於藍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9章 朽木難雕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追擊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79章 突擊第596章 關鍵點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32章 轉折點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50章 歐戰風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东莞市| 和静县| 莱州市| 定远县| 桑日县| 光山县| 重庆市| 英吉沙县| 伊金霍洛旗| 永安市| 宿州市| 普格县| 雷州市| 河西区| 亚东县| 新宁县| 扬中市| 澄迈县| 屏南县| 吉隆县| 房产| 沾化县| 邮箱| 龙岩市| 江陵县| 绿春县| 英吉沙县| 高安市| 百色市| 丽水市| 吉安市| 抚州市| 郯城县| 新密市| 南安市| 西林县| 明溪县| 白山市| 绥芬河市|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