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新婚前夕(下)

人才,這兩位都絕對是真正的人才。

小周後把這兩個人送到自己的身邊,不知道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是謝慕華已經暗暗留了神。高啓德和於子廉都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尤其這兩人對越南和大理知道的實在太多,這次南征就是謝慕華打下自己根基的最好機會。

謝慕華微微一笑,說道:&ldqo;高兄和於兄都是見多識廣,才學淵博。在下先預祝兩位來年科舉金榜題名!&rdqo;

聰明人都是一點就透,謝慕華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要是高啓德和於子廉再不明白,那可真辜負了謝慕華的一番心意了。小周後聞言也是大喜,手扶酒壺,又給謝慕華倒了杯酒,自己也舉起杯子說道:&ldqo;如此便多謝&hllp;&hllp;謝相公了!&rdqo;

謝慕華笑道:&ldqo;相公兩字可不敢當!&rdqo;

這宋朝之初,若不是真個做了宰執的人,是不得被稱爲相公的。眼下有資格被稱爲相公的朝中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其中自然是以趙普居首。謝慕華說自己當不得相公兩字倒不是過謙。

小周後嘴角輕翹,微露貝齒:&ldqo;謝大人才學過人,又得當今聖上的賞識。將來登閣拜相不在話下。小女子不過也是預祝罷了!&rdqo;

高啓德轉身出去拿了兩個禮盒進來,這兩個禮盒看起來並不起眼,灰濛濛的顏色,兩個瘦長的盒子而已。高啓德說道:&ldqo;在下得知謝大人不日即將大婚,略備薄禮,請謝大人笑納!&rdqo;

謝慕華心知肚明這兩人出手必然不會是尋常之物,當年南唐後宮不知道收藏了多少寶貝,雖說大多都被大宋奪來,不過這些人豈能沒有些好東西?謝慕華好奇心頓時犯了起來,從高啓德手中接過禮盒,口中卻說道:&ldqo;多謝高兄於兄了!&rdqo;

高啓德說道:&ldqo;在下送的禮物乃是王右軍的真跡,聽聞謝大人酷愛書法,平日裡閒來無事便在家中練字。想必對書法是大有心得。這一幅字算不上是王右軍的極品,倒也是不錯的。若是送些金銀珠寶,那可真的俗了!&rdqo;

謝慕華吃了一驚,王羲之的真跡?這要是帶到後世,就算是王羲之的草稿只怕也能拍賣個過百萬吧。人的名樹的影,出自王羲之手筆的,又怎麼會有不好的?

於子廉獻上禮盒,說道:&ldqo;謝大人,高兄送的王右軍的真跡,自然是極好的。在下家中並無如此墨寶。倒有一幅吳道子大師的水墨畫,謝大人才華驚人,書畫自然是絕妙的。尋常畫師的畫兒只怕入不得謝大人的法眼。想來吳道子大師的佛畫倒還送得出去!&rdqo;

謝慕華心裡早就樂開了花,王羲之的書法和吳道子的佛畫,這些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自己雖然並不是什麼文人騷客,但是真正的藝術品,就算是普通人也會欣賞的。何況是兩位書畫大師的手筆?謝慕華心中雖然開心,可臉上卻做出一副受之有愧的樣子,連聲說道:&ldqo;這哪裡當得起???&rdqo;

小周後急忙勸說道:&ldqo;謝大人,若是您當不起,還有誰能當得起?何況不過是字畫而已,謝大人千萬莫要客氣!&rdqo;

謝慕華假意沉吟了一會,點頭說道:&ldqo;如此,在下就卻之不恭了!&rdqo;

小周後站起身來,走到案邊,取出一個小小錦盒,送到謝慕華面前:&ldqo;這裡有一對明珠,聽聞大人蒙皇上賜婚,同時迎娶楊家和呼延家的兩位千金。恭喜大人,這對明珠倒也圓潤,要是大人轉贈兩位夫人,想必是花容月貌之上更添顏色。還望大人笑納!&rdqo;

謝慕華連續收了王羲之的墨寶和吳道子的真跡,現在就是送一噸黃金在他面前,他也絲毫不會驚訝了。不過,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看高啓德和於子廉的樣子也不像是擁有這等寶物的人,十有八九也是小周後給他們的。這小周後接連送出大手筆,所謀必大。不過謝慕華是何許人也,早已不是剛剛來到大宋的穿越小廢柴了。就算小周後使出美人計,謝慕華也是美人照收,計卻不中。

高啓德和於子廉的確是人才,而且兩人在即將到來的南征中可能會發揮巨大的作用。謝慕華是一定要招攬的,要是這兩人有什麼陰謀的話,以現在謝慕華的勢力,捏死兩人並不比捏死兩隻螞蟻更費力,自然是不懼的!

這一夜,自然是賓主盡歡!

&ldqo;女兒啊,出嫁之後便不再是呼延家的人了。就算是在夫家受了什麼委屈,也不得依仗自己是靠山王的女人,就和夫君頂撞!&rdqo;呼延夫人拉著荊兒的小手,兩人眼圈都是紅紅的,看樣子只怕母女倆想到明天荊兒就是謝家的人了,一時忍不住落了眼淚。

荊兒低聲說道:&ldqo;女兒明白!&rdqo;

&ldqo;你還是不明白!&rdqo;呼延贊不知何時走了過來。

荊兒頓時愣住了。呼延贊揮了揮手,夫人便起身告退了,隨手將房門帶上。

呼延贊搖了搖頭,說道:&ldqo;女兒,這裡都是自家人。我來問你,你可知爲什麼爹爹能官封靠山王嗎?&rdqo;

荊兒迷惑的問道:&ldqo;難道不是因爲爹爹勇武過人,忠心報國嗎?&rdqo;

呼延贊笑道:&ldqo;論謀略,我不如曹彬潘美,他兩位纔是大將之才,都是能統帥數十萬大軍的大將??墒悄愕遥瓦B管理一州軍務都不行;再說勇武好了,已經辭世的黨進將軍和陣斬遼將的郭進將軍勇武都不亞於我;說到忠心,大宋的忠臣可不是隻有爹爹一人,可他們都沒有封王!你可知道爲何?&rdqo;

荊兒搖了搖頭,她只知道練武,哪裡懂得這許多事?

呼延贊難得的露出慈祥的笑容:&ldqo;也難怪你不懂。自古以來並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便能做最大的官。要看皇上是不是賞識!黨進本來走的路和爹爹是一樣的,但是他壞就壞在,在先帝還做晉王的時候,黨進做不到一視同仁,反而大拍先帝的馬屁。這就壞了事。你可知道你的未來夫君謝慕華是個怎樣的人?&rdqo;

荊兒低聲說道:&ldqo;他這人足智多謀,又肯爲皇上效力,自然得到皇上的信任,這有什麼奇怪的麼?&rdqo;

呼延贊笑道:&ldqo;謝慕華這個人不簡單,他該狠的時候一點也不婦人之仁,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人頭腦清醒,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邊!雁門關的時候,你可知爲何謝慕華要親自帶人去代州?&rdqo;

呼延讚自己答道:&ldqo;一來是爲了保護楊家老小,二來是爲了將代州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他一去代州,就是表明立場,楊家老小都在代州,要是楊繼業真的叛變,他的五百人馬足夠將代州城的楊府家眷一網打盡。自古君疑臣,臣就險了。但是謝慕華敢於以身犯險,關鍵時刻捨得出去,這就難得了!&rdqo;

&ldqo;呼延家的幾個兒子並不出衆,就算是你四哥丕顯,也不過是資質平平,要想呼延家長盛不衰,謝慕華就是我們的得力臂助。正巧你又與他合得來,這門婚事,你還滿意麼?&rdqo;

?тTk án?Сo

荊兒的心裡有些亂了起來,她雖然仰慕謝慕華的才華和見識,可也沒想到這麼多。聽父親這麼一說,果然如此,呼延家輔佐三朝帝王,地位始終崇高。從太祖皇帝到太宗皇帝又到現在的趙德昭,呼延家都是朝中重臣,風頭不亞於有大宋第一良將之稱的曹彬,幾個哥哥又都是年紀輕輕就擔任要職,這份寵信絕不是平白而來的。

呼延贊又說道:&ldqo;謝慕華這人聰明機智,尤其是立場分明。皇上對他言聽計從,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日登閣拜相也不是什麼難事。爲父將你許配給他,雖然多少存了些對呼延家的私心在裡邊。可也未嘗沒有想過爲你選一個心滿意足的夫婿,將來謝慕華在朝爲相,你便是相國夫人,那是何等榮耀的事。大宋以文爲重,有了謝慕華相互扶持,那呼延家的地位便可穩如泰山。你成日裡總是說巾幗不讓鬚眉,又喜愛舞槍弄棒,可惜你一介女兒身不能爲國建功立業,如今可以服飾這般英雄夫婿,多少也可遂了你的心願!&rdqo;

荊兒自然明白父親的苦心,急忙答道:&ldqo;女兒知道了!&rdqo;

呼延贊點點頭:&ldqo;朝中年輕臣子,風頭更無一人有謝慕華這般強勁。只不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樹大招風啊&hllp;&hllp;你要時常提點謝慕華,要他謹慎從事,莫要被別人拿住把柄。官場險惡,有時候一步錯滿盤皆輸。凡事還是未雨綢繆的好。那楊家女兒雖然和你一般是妻子,但是楊家人未必有這份眼光,謝慕華這樣的男子,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能爲他操持家務的妻子,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幫他飛黃騰達的妻子。你若是做得到,自然更能得到他的寵愛,到那時,什麼平妻只不過是個名頭而已!&rdqo;

荊兒點頭答應了,這時房門輕響。卻是呼延夫人在門外說道:&ldqo;老爺,時辰不早了,女兒還沒彈面呢!&rdqo;

呼延贊一拍腦門:&ldqo;啊,我竟忘了,好,你們快些準備吧!&rdqo;

荊兒大驚失色,那彈面便是要用一條細線將臉上的小絨毛全部彈去,施了粉黛之後看起來皮膚更是細膩嫩滑,只是聽說很是生疼了,荊兒連刀槍劍傷都不怕,卻對這件事心驚膽戰。叫了聲:&ldqo;不要!&rdqo;推開窗戶一縱身便跳了出去。

呼延夫人卻已端了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ldqo;玉女桃花粉&rdqo;走了進來,聽見窗戶外邊荊兒輕叫一聲,跟著便是荊兒的求饒之聲。

呼延夫人笑道:&ldqo;娘還不知道你麼?早已命你幾位兄長伏在窗下了。女兒,乖!

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50章 十日戰(一)第41章 迷霧重重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81章 春宵閣第37章 鬼門關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4章 上朝第25章 一路順風後記第87章 玩個大的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86章 兩堂會審第26章 二選一第11章 上京求婚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44章 敵避鋒芒第2章 播下種子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79章 狙殺第39章 天不絕我第37章 增援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4章 耍無賴第93章 座談風呂第48章 影武者第42章 以身爲餌第41章 首議第45章 案件重演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17章 草料場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42章 帶著你的嫁妝第9章 公主歸國第34章 告御狀第51章 十日戰(二)第8章 面聖(下)第47章 遼國來使第77章 除夕(六)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1章 奏摺第10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貴客臨門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32章 脫難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4章 原州第31章 官場險惡第7章 面聖(上)第50章 多羅村遇伏第13章 絕境(上)第53章 林虎子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9章 公主歸國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16章 收降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章 播下種子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85章 彪戲第34章 石炮攻城第89章 順藤摸瓜第25章 文化第68章 大振國威第83章 擁立第66章 後院起火第44章 敵避鋒芒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36章 混戰第63章 沒有後手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章 賞罰分明第34章 石炮攻城第24章 耍無賴第82章 迷亂第31章 官場險惡第57章 規矩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1章 大理竹槓第10章 內憂外患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25章 洞房花燭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80章 一箭西來第45章 案件重演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7章 兩國相爭第20章 退軍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35章 文死諫第12章 拒婚第104章 半壁江山
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50章 十日戰(一)第41章 迷霧重重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81章 春宵閣第37章 鬼門關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4章 上朝第25章 一路順風後記第87章 玩個大的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86章 兩堂會審第26章 二選一第11章 上京求婚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44章 敵避鋒芒第2章 播下種子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79章 狙殺第39章 天不絕我第37章 增援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4章 耍無賴第93章 座談風呂第48章 影武者第42章 以身爲餌第41章 首議第45章 案件重演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17章 草料場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42章 帶著你的嫁妝第9章 公主歸國第34章 告御狀第51章 十日戰(二)第8章 面聖(下)第47章 遼國來使第77章 除夕(六)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1章 奏摺第10章 討價還價第16章 貴客臨門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32章 脫難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4章 原州第31章 官場險惡第7章 面聖(上)第50章 多羅村遇伏第13章 絕境(上)第53章 林虎子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9章 公主歸國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16章 收降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章 播下種子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85章 彪戲第34章 石炮攻城第89章 順藤摸瓜第25章 文化第68章 大振國威第83章 擁立第66章 後院起火第44章 敵避鋒芒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36章 混戰第63章 沒有後手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章 賞罰分明第34章 石炮攻城第24章 耍無賴第82章 迷亂第31章 官場險惡第57章 規矩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1章 大理竹槓第10章 內憂外患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25章 洞房花燭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80章 一箭西來第45章 案件重演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7章 兩國相爭第20章 退軍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35章 文死諫第12章 拒婚第104章 半壁江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武宁县| 体育| 姜堰市| 佛学| 苏尼特左旗| 河北省| 连城县| 怀来县| 韶山市| 故城县| 浦城县| 汨罗市| 双峰县| 弥渡县| 华亭县| 卢龙县| 观塘区| 东城区| 格尔木市| 天镇县| 安多县| 肥西县| 会同县| 永修县| 皮山县| 泊头市| 娄烦县| 城口县| 新安县| 巨野县| 鄂托克前旗| 三门县| 北票市| 延长县| 安吉县| 偏关县| 吉安县| 萨迦县| 额尔古纳市|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