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章 一戰定乾坤

黎桓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一場大雨讓他擺脫了楊延彬的追擊,又躲過了曹琮和潘惟吉兩路合圍,拼了老命跑回大羅城。

只是大羅城也已經是一座孤城了,黎桓猜的一點都沒錯,他進城之後不到一天的時間,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宋軍在大羅城下安營紮寨了。

畢其功於一役,楊延彬就是這麼打算的,將全部的戰力投入到大羅城的攻防戰中,對於大瞿越國這樣的彈丸小國來說,都城被攻陷就意味著他們的國運已經完結了。丁氏還有不少子弟,到時候隨便拉上來一個小孩子做主,大宋在這裡再留下一些軍隊和行政官員,這片土地就重新回到大宋的懷抱了。

宋軍到了城下只不過休整了半日,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攻打大羅城。楊延彬很明白,他們很累,可是越軍更累。那些越軍人困馬乏,在多羅村又被殲滅了大部,已經是最後的抵抗了,只要打贏這一場,宋軍就可以凱旋而歸了。

這一日,疲勞的宋軍和筋疲力盡的越軍廝殺得不可開交……

天色剛剛透亮,初升的太陽用肉眼望去就像是一個紅紅的大餅,一陣陣晨風吹到人身上,隱約還有一絲涼意。

大羅城的城頭,昨日激戰的血跡隨處可見,城垛上坑坑窪窪,那是被宋軍的投石機轟出來的印記。疲憊的士兵們直接就躺在城防上睡著了,武器還放在自己的手邊,隨時準備從夢中醒來再度跟宋軍戰鬥。

黎桓緩步走在城頭上,眼前有一個還在熟睡中的小戰士,看樣子跟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大吧,也就是十八九的年紀,臉上稚氣未脫,卻已經染上了鮮血。

他就枕在自己的刀鞘上,發出了輕微的鼾聲,嘴巴微微張開著,含糊不清的說著夢話。黎桓憐惜的看著這個比自己的兒子小不了一兩歲的小夥子,從地上扯過一面破爛的旗幟輕輕的搭在他的身上。

黎桓慢慢移動腳步繼續往前走去。吳漢甲,阮興良,*昊等一衆官員緊緊跟隨在黎桓大王的身後,都沒有發出什麼大的聲音,城牆上難得的一片安寧,只是不知道這些戰士這次入眠後,下一次還有多少人能再睡個安穩覺。

阮興良指著城防上的一架投石機向黎桓輕聲介紹道:“這是我們的石炮,整個關卡上佈置了五十架,可以移動,隨時可以集中起優勢的火力向宋軍的投石機陣地攻擊,我們兩側都是山脈,採集石塊非常便利。”

看到黎桓露出了讚許的神色,阮興良也不禁有些興奮,指點著城防:“除了石炮,我們還有兩千多弓箭手,箭矢也很充足,城防上的士兵的三分之一是弓箭手,居高臨下,宋軍的弓箭手都無法跟我們抗衡,守城的士卒昨日的傷亡並不算大,敵我的損失頗爲接近……”

現在只不過是清早,許多熟睡的士兵還沒有醒來。站在城頭,可以清楚的看見楊延彬的軍營裡不斷的有人策馬奔馳,隱約可以聽見低沉的車輛行動的聲音。阮興良解釋道:“這應該是宋軍起牀之後集合吃飯的號令,不過從剛纔看到的情況來看,楊延彬今天應該要集合隊伍再次攻城了。”

阮興良衝著黎桓一抱拳說道:“一旦開打,箭矢無眼,還請大王先行回到府邸。”

黎桓搖了搖頭:“今天既然我來了,就沒打算走,我要和我的將士們一起作戰。多羅村我已經退了一次,這次退無可退了。”

見到黎桓的態度如此堅決,阮興良知道無法爭辯,急忙命人準備幾套盔甲,*昊謝過了阮興良的好意,接過鎧甲就穿戴起來。吳漢甲等文官心裡忐忑不安,從來不前往第一線的他們今天就要面對千軍萬馬的廝殺,膽子小的現在都已經兩腿發軟,祈禱了無數次,恨不得漫天神佛都來保佑他。

城防上也吹起了號角,炊事兵們扛著一籠籠熱氣騰騰的食物送到城牆上,士兵們揉著惺忪的睡眼,拿起自己的餐具,打著哈欠走到炊事兵的身旁,井然有序的排成了一隊又一隊,炊事兵大聲催促著:“快點啊,前邊的打了飯走快點,別讓後邊的弟兄吃冷飯。”

黎桓朝身後的羣臣道:“各位一早陪我來城防,想來也沒吃飯吧,我們今天就與城上將士一起吃。”

阮興良急忙勸道:“大王要是餓了,我這就命人準備些豐盛點的食物送上來。”

“無妨。”黎桓已經大踏步的朝距離最近的炊事點走去了。

那個炊事兵看見走過來幾個穿著華麗的人,卻也毫不搭理,手腳麻利的繼續給每個士兵分配著食物,黎桓往前擠了兩步笑道:“城頭上的飯可夠吃麼?若是不夠,我們便不吃了。”

炊事兵憨憨的笑著,拿起夾子翻著饅頭挑了幾個還有些熱氣的遞給黎桓,從身後拿出一個有些缺口的碗,往裡倒了一碗肉粥。黎桓接過來喝了一口,對身旁的官員們說:“你們也嚐嚐,軍中雖然艱苦,但是伙食也別有一番滋味。”

看著這羣錦衣玉食的官員愁眉苦臉的啃著饅頭,黎桓不禁把眼光投向了城下的宋軍,不知道那些宋軍吃的是什麼,能做的黎桓都已經做了,就連親自上城頭收買軍心都已經做了,這座大羅城就是他最後的希望。

楊延彬軍中鼓聲隆隆敲響了,一隊隊步兵走出軍營,在城外一箭之地整整齊齊的排開陣勢,拒馬槍被士卒們拖到城門外,防止裡邊的士兵,特別是騎兵突然出動襲擊。

兩翼大批弓箭手時刻準備射穩陣腳,步兵的後方成隊騎兵也時刻準備投入戰場,他們還有一層作用是擔任督戰隊。一架架雲梯,檑木,投石器被推到了陣地前列。

作爲對手,阮興良也不禁讚歎道:“楊延彬真是帥才。”城外楊延彬的軍隊數萬人各司其職,卻沒有發出什麼喧譁的聲音,偶然可以聽見戰馬的嘶鳴和車輛的滾動聲。

中軍高高的立起一座鬥樓,上面站著幾個旗兵,手拿令旗,面對不同的方向整齊劃一的揮動著旗幟發佈施令。

城防上的部隊也分別進入了戰鬥崗位,投石手把一枚枚石塊堆在身後,弓箭手紛紛抽箭上弦,一張張牀弩已經張開,戰士們豎起盾牌刀劍出鞘,火油,滾木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楊延彬軍中的鼓聲越發急促了,前列的步兵整齊的一聲吶喊,豎起一人多高的巨大盾牌,高舉過頂,簇擁著各種攻城器具踏步朝巍峨的大羅城進發。阮興良拔出佩劍高聲叫道:“兄弟們,今天大王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大王看看咱們大瞿越國好男兒的手段……”

黎桓微微一笑,在萬衆矚目下,親自和士兵一起牽動一臺投石機,一個巨大的石塊騰空飛起,準確無誤的落在城外的步兵羣中,頓時死傷一片。士兵們士氣大振,高呼著:“大王,大王!”

無數投石機牀弩紛紛發動,弓箭手們從城垛探出身子,在軍官的命令下發動齊射,頓時天空中飛蝗如雨,無數從天而降的箭支組成了攝命的天羅地網,儘管楊延彬的士兵高舉著盾牌,但是在密集的遠程攻擊下,只要有一絲縫隙露出,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失誤。

兩軍的投石機紛紛運作了起來,那些形式各異的投石機將大大小小的石塊送上天空,再呼嘯著落入人羣,將無數戰士連人帶盾打成肉泥。數臺雲梯在這樣的攻擊下也粉身碎骨。但是楊延彬的確如阮興良所說的那樣是個帥才,他帶領的軍隊雖然傷亡已經在不斷擴大,卻絲毫不亂,餘下的部隊依然堅定的朝城下進發。

昨日的激戰,就算是四米深的護城河也早已被雙方的戰士屍體,石頭,草料填平,楊延彬集中了自己所有的投石機對城防進行著還擊,付出了數百士兵傷亡的代價,楊延彬的軍隊終於抵達了城下,城防上的弓箭手紛紛探出身子幾乎開始垂直射擊。阮興良冷靜的發佈著命令:“弓箭手後退,步兵上前,火油,滾木準備。”

宋軍的弓箭手逼近了過來,也開始組織起齊射壓制著城頭的火力,上百架梯子加上了城頭,無數宋軍吶喊著攀爬了上來,下面還有軍官在嘶喊著:“第一個攻上城頭的賞千貫……”

聽了長官的吶喊,有的士兵乾脆把長刀咬在嘴裡,雙手交替,拼命的的爬了起來。城防上的戰士將一根根滾木,一個個石塊砸下,伴隨著不甘的嘶吼,許多宋軍被砸下了雲梯。守城的戰士們把伸上城頭的雲梯推翻,下面的宋軍再度將雲梯豎起……

兩軍的弓箭手發瘋一樣的對射著,人根本來不及思考,機械的蹲下,上箭,聽令,放弦,一排排弓箭手就如此和越軍的射手們爭奪著控制權。密集的對射,無數人倒了下去,無數人再衝上來繼續拿起弓箭對射。

無論是滾木還是石塊,甚至是燃燒的火油都似乎阻擋不了楊延彬的決心,終於,一段城防被打開了缺口,無數宋軍揮舞著兵刃嘶喊著從缺口衝殺了進來,城防後的百餘名長槍手們挺槍齊齊的捅出去,瞬間擊斃了數十名宋軍,收槍,再度刺出,一個間隙就足夠再讓一批宋軍涌了上來,刀劍齊下,將守在城頭的越軍砍翻在地,那些長槍手身邊的戰士們舉起戰刀盾牌,一聲吶喊,迎面衝殺了上去,和宋軍拼命廝殺在一起。

一個又一個最新的軍情送到了黎桓的手上,隨後他再發出一道道命令。

“不知道今天楊延彬發了什麼瘋,難道他想在今天把仗打完?”阮興良憤怒的罵道。各處城防相繼進入白刃戰,士兵的傷亡很大,預備隊也不斷的被補充到前線,兵員頓時緊張了起來,不但要仔細判斷出楊延彬的目的,更要慎重的投入兵力……

這裡比的就是主帥的智慧了,哪一個判斷錯了局面,哪一個先打完了所有的牌,哪個就先完蛋。

“大王,東段城防被突破,兄弟們組織了好幾次反撲都沒奪下來。宋軍……宋軍攻上來了……”一個小兵渾身是血帶著哭腔跑過來報告著。

“楊延彬……”黎桓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這一仗,打不了多久了!

第81章 春宵閣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12章 楊家?烏族?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92章 就地正法第34章 爭分奪秒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44章 許王遇難第88章 官逼民反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60章 醫術學堂第27章 童年時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8章 落入敵手第68章 逼朕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79章 狙殺第29章 狙殺第50章 決戰前夕(九)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36章 混戰第29章 狙殺第5章 小周後第60章 醫術學堂第97章 白江口海戰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1章 大理竹槓第46章 保人連坐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22章 削藩第9章 公主歸國第58章 好戲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8章 雁門關第26章 造兵工署第48章 大同第33章 賜第31章 官場險惡第84章 不想你死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72章 除夕(一)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27章 得勝口第74章 奇襲九州第31章 官場險惡第4章 退敵第8章 雁門關第78章 除夕(七)第9章 公主歸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64章 牟山谷第2章 二女爭夫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7章 攻城第28章 破舊圖新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63章 偷龍轉鳳第35章 誅心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84章 不想你死第16章 迫你一戰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68章 大振國威第37章 高粱河(下)第7章 都給朕滾!第26章 造兵工署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35章 搶城第46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大振國威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13章 突擊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49章 看穿敵計第92章 交代第87章 金銀貨幣第73章 除夕(二)第66章 鴛鴦陣大顯神通第14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53章 林虎子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章 夏日春色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42章 決戰前夕(一)
第81章 春宵閣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12章 楊家?烏族?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92章 就地正法第34章 爭分奪秒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44章 許王遇難第88章 官逼民反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60章 醫術學堂第27章 童年時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8章 落入敵手第68章 逼朕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79章 狙殺第29章 狙殺第50章 決戰前夕(九)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36章 混戰第29章 狙殺第5章 小周後第60章 醫術學堂第97章 白江口海戰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1章 大理竹槓第46章 保人連坐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22章 削藩第9章 公主歸國第58章 好戲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8章 雁門關第26章 造兵工署第48章 大同第33章 賜第31章 官場險惡第84章 不想你死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72章 除夕(一)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27章 得勝口第74章 奇襲九州第31章 官場險惡第4章 退敵第8章 雁門關第78章 除夕(七)第9章 公主歸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64章 牟山谷第2章 二女爭夫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7章 攻城第28章 破舊圖新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63章 偷龍轉鳳第35章 誅心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84章 不想你死第16章 迫你一戰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68章 大振國威第37章 高粱河(下)第7章 都給朕滾!第26章 造兵工署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35章 搶城第46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大振國威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13章 突擊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49章 看穿敵計第92章 交代第87章 金銀貨幣第73章 除夕(二)第66章 鴛鴦陣大顯神通第14章 將計就計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53章 林虎子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章 夏日春色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42章 決戰前夕(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琼结县| 元朗区| 平和县| 奈曼旗| 汽车| 阆中市| 景德镇市| 兴隆县| 龙海市| 类乌齐县| 津市市| 肇庆市| 黎城县| 泰兴市| 桃源县| 旬阳县| 修水县| 华坪县| 迁安市| 平原县| 梁平县| 文山县| 天等县| 驻马店市| 曲靖市| 甘泉县| 年辖:市辖区| 垫江县| 东兴市| 龙里县| 綦江县| 奈曼旗| 南华县| 永兴县| 蛟河市| 金昌市| 海南省| 秦皇岛市| 夏津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