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許王遇難

結束了忙碌的一天,李崇矩難得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自己的府邸。開封府裡暴雨剛停,天色未晚,天邊還遙掛著一道美麗的彩虹。可李崇矩怎麼也沒心情去看那道彩虹,今日留守諸臣議事,盧多遜說得是信心滿滿,但是北伐大軍幾天沒了消息,李崇矩的心裡也是沒有把握,李崇矩畢竟是樞密使,對於行軍打仗也算是略懂一二。可是以大宋現在的軍力,接連和頑強的北漢、悍勇的契丹較量,連續攻打太原、幽州這兩座相隔千里的雄城,李崇矩也覺得有些勉爲其難了。

回到家中,用過晚膳,李崇矩隨手抓起本書翻看著,心中依舊煩亂無比。今日他和趙普都被盧多遜排擠,說起來盧多遜雖然是個宰相,可心胸一點也不寬廣,不但阻塞百官進言之路,還一力排擠與趙普有關的人,趙普的舅舅杜審肇被罷官還鄉。趙普的妹夫侯仁寶,被貶到邕州做個小小知州,年過花甲的人了,想回家養老都不成。

七年前李崇矩本來和趙普是兒女親家,趙普的長子趙承宗成了李崇矩的女婿。但是被盧多遜告發大臣勾結,犯了太祖皇帝的忌諱。趙匡胤親自下令,強迫這對新人分離。趙承宗大受打擊,立誓不再娶妻。趙普的兩個女兒也因此不願嫁人,寧可遁入空門。趙普只有兩兒兩女,每每念及此處,再看看自己那個整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的女兒,李崇矩心裡就說不出的窩火。

盧多遜在臺上風光了七年,李崇矩和趙普就過了無比黑暗的七年。即使現在的趙普已經太子少保,也不過是有官無權而已。盧多遜風頭正勁,趙普和李崇矩翻身的日子遙遙無期,大家都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半截身子已經入了土。可是要李崇矩帶著這口怨氣死去,他怎麼也不甘心。

“老爺,靠山王府夫人派人送了禮物來。”

一個僕人走到書房,低聲稟告。

李崇矩一愣神,這不年不節的,送什麼禮物?何況現在天色已晚,哪有堂堂王府半夜裡給人送禮物來的?

李崇矩問道:“可有拜帖?”

那僕人擡起頭來看了看李崇矩,又迅速低下頭去,低聲道:“說是知道大小姐生日將近,送些禮物來賀壽!”

李崇矩心中一凜,這女子在閨中,別說生辰八字,就算是名字也不會隨便告訴他人。況且他這個女兒,自從被迫與趙承宗分離之後,一直深居簡出。要說知道他女兒生日的人,除了趙普一家,還有何人?李崇矩隱約覺得必然有事發生,急忙吩咐道:“請來人至書房相見!”

不一會兒,四人在家僕的引領下走進了李崇矩的書房。李崇矩仔細一看爲首一人,面貌削瘦,長鬚飄然,雖然穿著一身家僕服飾,也掩飾不了他叱吒風雲的氣度。此人不是趙普又是何人?

李崇矩吃了一驚,卻不動聲音,吩咐下人出去外邊守著,無論何人一律擋駕。

趙普拉著李崇矩的手說道:“親家……”

李崇矩心中一酸,這七年來,爲了避嫌,趙普和他再不敢以親家相稱,如今兒女都已經心灰意冷。趙普偏偏又提親家二字,莫非……

趙普指著身後一人道:“這位是翰林學士謝慕華,奉皇命從幽州返回東京。”

謝慕華朗聲道:“下官見過樞密使大人!”

李崇矩驚疑不定,不知道這幾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哪知道謝慕華接下來的言語更是讓他驚出一身冷汗……

…………

今日幽燕前線終於有了消息,可不是飛鴿傳書回來,而是幾名軍士用八百里加急送回東京。這份軍情擺放在盧多遜的面前,這位以詩詞著稱的宰相看的眉頭深鎖,眉心擰成一個深深的“川”字。

軍情說幽州戰事不利,宋軍暫時撤退到涿州。寥寥幾句,不清不楚。上邊還有曹彬潘美等重臣的印鑑。可盧多遜沉淫官場多年,政治嗅覺極其敏銳。幽州一敗,宋軍必然無力反擊,最多也就是固守涿州至金臺屯一線和遼軍對峙,不日大軍必將返回東京。這一回來,以趙光義的脾氣,不知道多少人要倒黴了。自古伴君如伴虎,盧多遜苦笑一聲,這幾日趕緊打點一切,迎回大軍好了。千萬莫要出了什麼紕漏。

今日議事,樞密使李崇矩、少保趙普等都未出席,在座衆人只有薛居正、沈倫等少數幾位大臣。盧多遜心中冷笑,既然趙普不來,那正好,這份軍情就暫且壓下來,到時候大軍班師回朝,趙光義找人開刀的時候,順便彈劾趙普一個失職的罪名。這些年來盧多遜一直想找機會徹底打垮趙普,可趙普此人韌性十足,幾起幾落,又藉著金匱之盟的勢頭爬了上來,竟是讓盧多遜一直無法置其與死地。

盧多遜正想得出神,忽然殿前司的一個軍官急衝衝的朝議事廳跑了過來,邊跑還一邊大聲喊道:“盧相公,大事不好了!”

衛兵急忙攔住那個軍官。那軍官拼命呼喊:“盧相公,大事不好了,許王今日前去視察金明池工程,不慎失足落水。現在生死未卜……”

什麼?盧多遜手一動,手中抓著的軍情密報啪的一聲掉在地上。

許王就是趙元僖,是趙光義的次子。這人很少說話,年紀小小做事情就極有分寸,深得趙光義的喜愛。這次趙光義出征,把趙德崇待在身邊,把趙元僖留在東京。一來是因爲趙元僖年紀還小,又不像趙德崇騎射過人,怕亂軍中傷了這個孩子。二來,金明池是大宋在開封西郊建的大型皇家園林,趙光義剛剛即位,便藉口要訓練水軍,在此地修建金明池。實則是爲了建一座奢華園林。這金明池趙光義極爲看重,特意留下趙元僖在此監督工程。

要是趙元僖出了什麼事,盧多遜就算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盧多遜心裡一哆嗦,急忙招呼廳裡諸臣:“快隨我去金明池……”

…………

金明池規模宏大,“周圍約九里三十步”;風景優美,“臨水近牆皆垂楊”,各種設施也很完備,極具皇家園林的氣派。雖然還未完工,但是建設已經將近四年,頗具規模。大宋富庶,更是將這兒修建的富麗堂皇。

在這兒修建金明池的並不是民工,而是三萬五千名士兵。官員田錫因此質疑趙光義打造園林、追求享受是真,練習水軍爲假,他還批評金明池耗費人力、財力過大,甚至超過周天子靈池、漢長安昆明池的規模。

田錫是趙光義去年才錄取的進士,算得上是趙光義的自己人。可自己人都說出這樣的話來,趙光義百般辯解,堅稱自己是爲了訓練水軍。用兵不用民,也算不上是擾民。爲了掩人耳目,也果真在金明池修了些軍事設施。

此時水心五殿只修成一殿而已,盧多遜接到報告,趙元僖就是在泛舟去水心殿的時候不慎落水。被人搶救上來的時候已經是昏迷不醒,現在生死未卜。

盧多遜心急如焚,帶著李穆、薛居正、沈倫等人火速上了一條小舟,飛快向水心殿劃去。

謝慕華躲在暗處看著遠遠而來的衆人,心中感慨萬千。薛居正,沈倫都是宰相之才,那是不必說了。李穆就是盧多遜親自推薦給趙匡胤,派去給南唐李後主下戰書的人,雖然勸降南唐不成,但是此人膽色才華都算出衆。

最後就是盧多遜。謝慕華來自後世,自然知道盧多遜的下場,三年後,廷美謀逆一案。盧多遜被牽連下獄,趙普抓住機會窮追猛打,這位老人被迫承認莫須有的罪名,還被髮配到海南。就連女兒都被當地惡霸強佔了去。堂堂一代宰相,淪落到如斯境地,還不如今日就死在金明池好了。

謝慕華猛然驚覺,自己來到這宋代不過短短數十日,可心腸不經意間已經硬了許多倍。眼前衆人的生殺大權就在他的手中,可他卻一點憐憫之意也沒有。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吧!難怪許多名臣最終爲了權力爭得你死我活,就連後來大名鼎鼎的寇準爲了自己的權勢,也造出天書一案,成爲一生的污點。

但是大權在握,生殺予奪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這種感覺比吸毒還讓人上癮。雖然謝慕華纔是個三品翰林學士,雖然謝慕華纔開始嚐到權力的滋味,可眼前衆人就是他最好的榜樣,趙普隱忍了七年,渡過了七年苦苦掙扎的歲月,終於熬到了今天。而今日還是當朝宰相,叱吒風雲的盧多遜,一會兒就要變成一具屍體了……權力,從古到今都是隻能上不能下,一旦從權力的高峰跌落下來,只會死得比任何人都慘!

謝慕華平靜了一下思緒,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憑著千多年的見識,走到底吧!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的手上還染著一位大宋皇帝的血呢!

水心殿裡,十餘位太監,侍女……圍在一起。

盧多遜等人急忙衝了過去,高喊道:“許王,許王可無恙……?”

盧多遜心急,推開衆人,卻見趙元僖渾身溼淋淋的躺著地上,臉色蒼白,身體浮腫,雙眼突出,眼看是死不瞑目。盧多遜心中一凜,那一旁的太監等人都是戰戰兢兢,面無人色,顯然是早已知道趙元僖死了,卻不敢多言。

“盧多遜,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謀害許王,意圖謀反。”

一聲暴喝從殿後傳來,數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衝了出來,手中提著明晃晃的鋼刀,將殿中衆人全都圍在中心。從殿後走出兩人,爲首一人橫眉冷目,神色凜然,滿臉悲憤之情,卻是當朝太子少保趙普,身後另一人相貌平平,腦袋上一頭罕見的短髮,隱約有種與衆不同的氣質,卻說不上來!

這羣士兵衝了過來,兩三個服侍一個,將盧多遜等人推翻在地,冰冷的鋼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一時間水心殿裡殺氣騰騰,那些太監宮女個個噤若寒蟬,跟著盧多遜來的多是文官,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制服。他們都是子曰詩云的人,哪裡見過這等場面,膽子稍微小點的,一口氣上不來,竟然暈了過去。

“趙普,你……”盧多遜知道不好,趙普連趙元僖都敢殺,又哪裡在乎多殺他們這一干大臣,偏偏盧多遜心急,帶著東京留守大臣自投羅網,爲了快點到水心殿,隨行士卒都留在對岸,就他們一羣人上了小舟。若是留在東京,十萬大軍在此,給趙普天做個膽,他也不敢亂來。

趙普雙目含淚,顫聲叫道:“許王,老臣來遲了,讓這些亂臣賊子害了你啊!”

謝慕華快步上前,舉起腰間寶劍:“我有先皇御賜寶劍在此,盧多遜……”

盧多遜猛然擡起頭,謝慕華後來說了什麼,他根本一個字也聽不進去,雙眼死死的盯著謝慕華手中的長劍,那正是趙光義隨身佩戴的寶劍。先皇?難道趙光義竟然沒於幽燕之戰?那現在的皇帝是……

第5章 小周後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17章 攻城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43章 失蹤已久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57章 規矩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25章 一路順風第10章 該殺的人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3章 外敵當前第61章 連環計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9章 故人第29章 巧遇寇準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17章 突襲第86章 兩堂會審第48章 影武者第4章 風月東京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40章 宋帝德昭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5章 狼狽至極第57章 各懷鬼胎第27章 火藥作坊第33章 通敵第67章 扒皮實草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4章 退敵第34章 告御狀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8章 影武者第46章 論功行賞第7章 請你造反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69章 驚變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4章 十日戰(五)第38章 大刑伺候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45章 奔向自由第29章 狙殺第37章 高粱河(下)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1章 天助我也第10章 反間計第59章 立妃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8章 蒙汗藥第37章 故人相逢第17章 搶先認罪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56章 德妃第25章 一路順風第40章 你死我亡第27章 火藥作坊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8章 面聖(下)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26章 二選一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2章 送錢來第11章 自告奮勇第45章 高楊相會第60章 滅口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17章 突襲第35章 搶城第58章 好戲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章 要不得第32章 脫難第24章 上朝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57章 各懷鬼胎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8章 白江村阻擊
第5章 小周後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17章 攻城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43章 失蹤已久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57章 規矩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25章 一路順風第10章 該殺的人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3章 外敵當前第61章 連環計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9章 故人第29章 巧遇寇準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17章 突襲第86章 兩堂會審第48章 影武者第4章 風月東京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40章 宋帝德昭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5章 狼狽至極第57章 各懷鬼胎第27章 火藥作坊第33章 通敵第67章 扒皮實草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4章 退敵第34章 告御狀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8章 影武者第46章 論功行賞第7章 請你造反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69章 驚變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4章 十日戰(五)第38章 大刑伺候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45章 奔向自由第29章 狙殺第37章 高粱河(下)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1章 天助我也第10章 反間計第59章 立妃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8章 蒙汗藥第37章 故人相逢第17章 搶先認罪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56章 德妃第25章 一路順風第40章 你死我亡第27章 火藥作坊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8章 面聖(下)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26章 二選一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2章 送錢來第11章 自告奮勇第45章 高楊相會第60章 滅口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17章 突襲第35章 搶城第58章 好戲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章 要不得第32章 脫難第24章 上朝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57章 各懷鬼胎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8章 白江村阻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建湖县| 镇康县| 平阳县| 高密市| 开原市| 二连浩特市| 南华县| 石泉县| 钟山县| 封开县| 筠连县| 庐江县| 卓尼县| 怀宁县| 麦盖提县| 施甸县| 双城市| 思茅市| 通道| 阳江市| 山阴县| 错那县| 奉节县| 伊宁市| 读书| 乳山市| 志丹县| 龙口市| 马龙县| 朝阳区| 壶关县| 崇文区| 高雄市| 广宗县| 固镇县| 南康市| 石首市| 平陆县| 宁蒗|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