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各懷鬼胎

一輛精緻的黑色馬車輕鬆的走出了大理城,過不多時,車裡傳來蕭月影輕輕的笑聲:&ldqu;大理國的侯爺果然有辦法,就算是段肅順現在大索全城,也能把我們送出來。&rdqu;

馬車裡的空間並不算小,楊峰書坐在蕭月影的對面,面有得色:&ldqu;只不過是送公主出來而已,並不是什麼難事。只不過眼下城裡查的太緊,現在出來容易,再想進去可就難了!&rdqu;

蕭月影不以爲然的說道:&ldqu;又不用我親手刺殺謝慕華,還要進去做什麼,再說現在謝慕華把自己當個寶貝似的的看著,不方便下手,倒也不急於一時!&rdqu;

這輛馬車的車伕就是楊峰書的智囊楊剛正,只不過楊剛正揮動馬鞭,趕馬前進裝作聽不見車裡人的對話罷了。楊峰書看著坐在對面的蕭月影,肌膚嬌嫩的就像初生的嬰兒,巧笑嫣然說不出的勾魂奪魄,心裡忍不住一蕩,但是又馬上提醒自己,眼前這個女人根本碰不得,別說碰,就算是想最好也不要去想。

車裡墊著厚厚的坐墊,馬車雖然在土路上有些顛簸,但是車裡還算平穩,楊峰書一手扶著車壁,低聲說道:&ldqu;有個消息好叫公主知道,段肅順已經派了太子段素英親自去開封府求封去了!&rdqu;

蕭月影美目之中一道犀利的目光閃過,她能得耶律賢和蕭燕燕的寵信並不是因爲她的美貌,而是她的才華。段素英這一去大宋,若是求得兩國成爲藩屬,那楊峰書想要叛變就難上加難了。那些漢人最終的就是面子,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要是段氏有什麼意外,趙家倒是顯得面子掛不住了。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楊峰書在洱海以西的勢力再龐大,拉薩王系再怎麼支持楊家,楊家都沒有能力去對抗有大宋支持的段氏了!

&ldqu;那侯爺意欲何爲?&rdqu;蕭月影看似漫不經心的問道。

楊峰書胸有成竹的說道:&ldqu;那就要看大遼國想怎麼樣了?&rdqu;

蕭月影笑道:&ldqu;大遼山高水遠,又能怎樣?&rdqu;

楊峰書早已和楊剛正商議妥當,這一次不但要謀求吐蕃拉薩王系的支持,最好更是要取得大遼的支持。當下微微一笑說道:&ldqu;公主,自從去年宋國太宗皇帝北伐幽州之後,大遼和大宋各勝一場,互有損傷。若是論起輜重損失來,大宋國要遠多於大遼。其實大遼並沒有佔到便宜,一來,宋國富庶,如今中原已經平定,光是江南一地就可以爲大宋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二來,漢國也已經被大宋滅國,京東河北兩路的精銳禁軍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大遼。這些大宋禁軍的實力,公主也是心知肚明吧?&rdqu;

楊峰書不顧已經有些變色的蕭月影,搶著說道:&ldqu;大遼國帶甲數十萬,又號稱人人能戰,但是遼國位於草原,受草原的束縛太大。一畝草地才養活幾頭牛羊?但是一畝耕田卻可以養活多少人家?自從大遼取了幽燕之地之後,猶有餘力將米糧供應給漢國。但是,百萬契丹子民不可能指望一塊幽燕之地就能全部養活,到時候無論是雪災,火災,水災&hllp;&hllp;一場寒潮來襲,就不知道要凍斃多少牧民牛羊了。大遼國立國多年,兵威強於天下。可是人口遲遲無法增長,這也是其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rdqu;

&ldqu;但是大宋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江南是魚米之鄉,中原物產豐富。他們有足夠的耕田來養活人口,也許十年之內看不出分曉,但是二十年之後呢?一百年之後呢?漢人的數量將遠遠超出契丹人。到那時大遼國面對的就是不再是現在的二十萬禁軍,而是很有可能要面對百萬以上的大宋禁軍。到那時候,勝負之數就難說的很了!&rdqu;

蕭月影輕斥道:&ldqu;照你這麼說,假以時日,大遼國必然不是宋國的對手了?&rdqu;她那雙冷冰冰的美目直視著楊峰書。

不料楊峰書毫不退避,居然脫口而出:&ldqu;是!&rdqu;

&ldqu;那宋國何德何能與大遼相抗?大遼國鐵騎甲於天下,宋國皇帝膽小如鼠,一怕武將謀反,行軍打仗必要文官監軍;二怕藩鎮割據,數十萬禁軍盡在開封府,邊境重地也不敢多留兵馬,一旦有戰事發生,都要從中樞救援。這樣的國家也能和大遼對抗?&rdqu;蕭月影不禁嗤之以鼻。

楊峰書嘆道:&ldqu;公主,您是當局者迷,可我是旁觀者清啊。誠然,大宋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當今宋帝登基一年以來,宋國並沒有出什麼亂子,一干大臣治理國家也算得上是井井有條。還有,宋國實行的是募兵制,這就意味著他的軍隊數量只會越來越大。當然,募兵制如果執行的不好,肯定會出現大批老弱殘兵,和大批吃空餉的軍隊。不過軍隊的腐敗和朝政的腐敗息息相關,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敢說自己絕對不存在腐敗的現象。難道大遼國就是清如水明如鏡嗎?水至清則無魚啊&hllp;&hllp;&rdqu;

蕭月影自幼在大遼,看到的都是大遼國的勇士如何強大,交往的都是耶律斜軫、耶律休哥、韓德讓這樣的名將大臣。小小的心靈裡一直以爲自己的國家是最爲強大,不可戰勝的。但是轉過念頭想想,其實楊峰書說得也有道理,那些契丹宗室是不是就真的清廉無比呢?朝政是不是就真的無懈可擊?其實耶律賢也一直在擔心宗室的力量太大,他的身體又一直不好,假若有一天耶律賢不幸駕崩了,那孤兒寡母是不是還能鎮得住那幫位高權重的宗室大臣就難說的很了。

&ldqu;那侯爺的意思是?&rdqu;蕭月影悠悠的說道。

楊峰書見她如此問話,便知道自己那一番話已經打動了蕭月影,急忙趁熱打鐵道:&ldqu;在下已經決定不日起兵,到時候尚義立贊王子發兵響應,打段肅順一個措手不及。宋軍南征大軍還未回師,許仲宣在高家領地的都是些老弱廂軍負責供應軍需,想插手也無能爲力。若是大遼國肯支持在下,能以一支軍出雁門關,牽制宋國。到時候大理國局勢已定,就以宋國南征軍的力量根本無法奈何與我。那時,大理自當出兵協助大遼,前後夾擊宋國。&rdqu;

蕭月影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

楊峰書看出她笑意中的輕蔑,也不生氣,只是藉著說道:&ldqu;宋國尚有二十萬精銳大軍,還有潘美、曹彬、楊繼業這樣的猛將在朝。想要滅亡宋國是不可能的。但是隻要宋國後院起火,大遼國從幽燕發兵南下,將宋人趕到長江以南並非難事。到時候宋人被壓縮在江南一地,無法北上,大遼國也可得到江北大片土地,驅使漢人爲其耕作,從此不再受草原侷限,豈不是再好不過了?&rdqu;

馬車輕輕的顛簸著,車外的馬蹄聲如同充滿歡快節奏的鼓點敲打在大地上,蕭月影忽然笑道:&ldqu;侯爺的如意算盤果然打得響亮。要是現在大遼出兵的話,您倒是得了大理國,可是大遼國得到了什麼?只是一個口頭承諾嗎?&rdqu;

楊峰書心中暗罵道,難道以爲我是傻子麼,要是大遼國真的滅了宋國,到時候不來吞併大理才見鬼了。

但是楊峰書涵養甚好,臉上依舊堆著笑容說道:&ldqu;公主明鑑,大遼國的鐵騎的確無敵於天下,從幽燕出兵的話,宋人無險可守。只不過一旦過了長江,江南處處水鄉,不利騎兵征戰,到時候大遼國騎兵喪失優勢,還倒不如先佔據江北,徐徐圖進的好。只不過滿城和雁門關兩戰之後,想必大遼國對宋軍的戰鬥力也有所瞭解,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與其想一口吞下這個難啃的骨頭,不如步步蠶食的好!&rdqu;

蕭月影似乎顯得有些疲憊,低聲說道:&ldqu;那尚義立贊和拉巴次仁又有什麼準備?&rdqu;

楊峰書笑道:&ldqu;公主,待會兒見到了便可一敘!&rdqu;

兩人都不再說話,分別想著各自的心事。楊峰書從小就夢想光復楊氏大理國,將昔日的家臣段家和高家踩在腳下。楊峰書並不是無能之輩,爲了這一天他已經處心積慮準備了許多年,若是還不成功,只怕楊家就翻身無望了,事實上,假若不是謝慕華穿越到現在,揮動了蝴蝶的翅膀,百年後楊家還是起兵叛亂,只不過迅速被當時的善闡侯高升泰和大理段氏聯手剿滅,從此後高家控制大理朝政,一度篡位爲帝。楊家&hllp;&hllp;只不過是爲高家做了嫁衣裳而已。

蕭月影慢慢揣摩著楊峰書的話,這些年來大遼國雖然有所發展,但是侷限在草原之上,的確如楊峰書所說的那樣,一場雪災就可以讓成千上萬的牛羊倒斃,讓無數牧民生活無繼。草原上天災連連並不能讓大遼國長久依靠,若是大遼也有宋國江南那般富庶的地方,將來的大遼國真的無可限量。可是僅僅是一塊幽燕之地是不夠的,若是能將長江以北的土地盡數併入大遼國土,那遼國就可以從一個畜牧文明慢慢走向半農耕半畜牧的時代,這,對於遼國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楊峰書真的可以牽制宋國的後腿,那遼國積蓄實力,以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這樣的不世名將各領一軍,從雁門關和幽州分頭進發,戰勝大宋就並不是夢想了。

厚厚的車窗簾輕輕的搖擺著,一縷縷陽光拼命透過那一道縫隙射進馬車裡,照在蕭月影的手上,更顯得她宛若春蔥的手指分外潔白。

&ldqu;到了!&rdqu;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楊峰書看著蕭月影,露出一絲笑容。侯爺出府,車輛也是不少,數以百計的衛兵跟隨在楊峰書的身後,雖然他們都是楊峰書從洱海以西帶出來的親衛,也是清一色的烏族人,但是人心隔肚皮,爲防萬一,楊峰書還是不會帶著他們去見尚義立贊。車隊就停在尚義立贊他們駐留的地方五里之外。楊峰書一揮手,那些親兵便知機的退了開去,只剩下不到二十名楊峰書親手挑選出來,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的衛士還跟在兩旁。楊剛正還是一言不發,待到楊峰書又鑽進車裡,這才一揚馬鞭,非常漂亮的在空中挽了個鞭花,落在馬屁股上。

尚義立贊和拉巴次仁早就得到傳訊,知道楊峰書要帶著蕭月影前來議事。那些打扮成烏族人模樣的吐蕃武士,留在谷口。他們很巧妙的封死了每一個進入谷口的方向,任何人想入谷都不可能逃過他們的眼睛。谷內樹蔭遮天蔽日,處處清涼。楊剛正趕著馬車,快速走進了谷中。

楊峰書和蕭月影走下馬車,走不多遠,就見到尚義立贊和拉巴次仁雙雙迎上來。

蕭月影急忙施禮道:&ldqu;見過吐蕃王子、國師!&rdqu;

尚義立贊和拉巴次仁急忙回禮:&ldqu;公主多禮了!&rdqu;

楊峰書笑盈盈的看著他們,一行人並肩朝谷中走去。尚義立贊笑道:&ldqu;段肅順大索全城,沒想到公主還是出來了!&rdqu;

蕭月影看了看楊峰書,輕聲說道:&ldqu;這也是楊侯爺的本事!&rdqu;一句話說的楊峰書頓時渾身輕飄飄的,有什麼能比一個絕色佳麗在另外兩個男人面前誇讚自己的本事更讓人心滿意足的呢?

拉巴次仁和尚義立贊交換了一個眼色,尚義立贊又接著說道:&ldqu;公主此來,可是對我們合作的事情有了眉目了?&rdqu;

蕭月影料想他們已經知道了段素英前去大宋求封的事情,也不說破,看到前邊有個樹墩,便輕移蓮步走了過去,款款欠身坐了下來,這絕色美人無論是做什麼看起來都讓人分外賞心悅目。蕭月影這纔開口道:&ldqu;不知道王子準備如何支援楊侯爺?&rdqu;

尚義立贊大咧咧的說道:&ldqu;我們吐蕃有三萬大軍駐紮在洱海以西,只要楊侯爺一聲令下,三萬大軍開進大理和楊侯爺裡應外合,到時候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撲大理城。段家不過三萬甲士,如何能擋我大軍一擊?&rdqu;

&ldqu;那宋國的軍隊呢?&rdqu;蕭月影不緊不慢的問道。

拉巴次仁插口道:&ldqu;問題就在這裡,要是趕在段素英求封之前,和宋國南征軍回師之前動手的話,我們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這還要大遼國最好能在雁門關配合!&rdqu;

尚義立贊看到蕭月影這般風姿就忍不住賣弄起來:&ldqu;公主你想,要是大遼國的軍隊出幽燕南下,那裡滿城、涿州一線的宋軍剛剛戰勝遼國大軍不久,士氣高昂。況且李繼隆等大將在那裡壓陣,出兵少了吧?不足以撼動宋軍,要是出兵多了,大遼國也要有充分準備才行。但是雁門關就不同。守關只不過五千人馬,其餘大軍都龜縮在太原城,潘美和楊家並不和睦,大遼國只要以一支萬人隊佯攻雁門關,宋軍就不得不救。況且以潘美的性子,哪怕他手中有三萬大軍,也一定要朝廷派援軍的。等到宋國皇帝派去了援軍,遼國大軍都是騎兵,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讓宋人如鯁在喉,吃不下嚥不掉。這邊我們攻下大理之後,立刻發兵成都府路。迫使大宋分兵,大遼再從幽燕南下,就自然可以一鼓而下了!&rdqu;

蕭月影輕聲說道:&ldqu;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rdqu;

拉巴次仁怕尚義立贊不夠誠意,又補充道:&ldqu;公主殿下,或者不發兵成都府路也行。若是大遼國有心,我們可以聯軍出擊,前後夾擊黨項人,黨項人現在還是宋國的附庸。他們有難,宋人不得不救。但是靈州夏州等地,黨項人卻也不敢隨便讓宋人進入。如此一來,我們三國一起發兵,攻入黨項。就算他們有天大的本事,也擋不住我們三路進攻,到那時,大遼國,大理國和我們吐蕃瓜分此地,豈不是甚好?&rdqu;

蕭月影笑道:&ldqu;聽說吐蕃分爲四大王系,拉薩王系山高水遠,能出兵黨項麼?&rdqu;

尚義立贊拍著胸脯道:&ldqu;這絕對沒有問題&hllp;&hllp;&rdqu;

正要接著說下去,卻見拉巴次仁給他使了個眼色,尚義立贊會意。雖然吐蕃現在四分五裂,但是關上門來總是一家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無所謂,有了好處讓自己人佔點便宜也無所謂。拉薩王系雖然離黨項頗遠,但是四大王系並非勢同水火,而且拉薩王系還可以通過洱海以西北上,控制黨項人的地盤。當然,這都建立在楊峰書造反成功的基礎上。

&ldqu;公主,現在就等您一句話了!&rdqu;尚義立贊此話一出,拉巴次仁和楊峰書的眼睛立刻緊緊盯著蕭月影。

蕭月影思索一會,輕聲笑道:&ldqu;既然各位勝券在握,我也不能掃了大家夥兒的興。我立刻命人火速回報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遼國出兵與否,我實在不敢做主!&rdqu;

楊峰書鬆了口氣,這次他出了大理城,就沒打算再回去。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去洱海以西集結兵馬,伺機造反!

尚義立贊面有得色,如此一來,三萬吐蕃大軍進入大理,到時候瓜分大理,他就成了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王子了。

蕭月影默不作聲,臉上帶著甜甜的微笑,環視了衆人一眼,大理,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這一次,殺不了謝慕華,就當是他的運氣好。只不過,不久後,聯軍要是攻破大理城,看謝慕華還能往哪裡跑,既然已經準備和大宋撕破臉皮,又哪裡還在乎區區一個樞密副使呢?

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66章 後院起火第1章 定計第11章 大理竹槓第79章 狙殺第36章 高粱河(上)第91章 指證第82章 伏誅第16章 貴客臨門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85章 刺殺第17章 草料場第24章 耍無賴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35章 文死諫第49章 奪勢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50章 十日戰(一)第36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8章 大刑伺候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9章 新皇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34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蒙汗藥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3章 失蹤已久第48章 影武者第26章 從龍之功第82章 伏誅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9章 命門第69章 驚變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4章 有恃無恐第87章 金銀貨幣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54章 十日戰(五)第31章 漢人家園第31章 沒有選擇第4章 退敵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37章 欺行霸市第50章 十日戰(一)第40章 你死我亡第48章 大同第91章 指證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90章 窩裡反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45章 奔向自由第17章 攻城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2章 打虎將軍第31章 官場險惡第27章 火藥作坊第21章 搏命第38章 大刑伺候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3章 和親求援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107章 獻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84章 朝會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33章 登聞鼓聲第2章 夜襲第14章 絕境(下)第61章 連環計第41章 首議第36章 混戰第31章 奏摺第50章 十日戰(一)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31章 奏摺第20章 城破第92章 就地正法第23章 趁火打劫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8章 大敗虧輸(上)第10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88章 交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40章 博弈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38章 害苦我了第4章 鋌而走險
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66章 後院起火第1章 定計第11章 大理竹槓第79章 狙殺第36章 高粱河(上)第91章 指證第82章 伏誅第16章 貴客臨門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85章 刺殺第17章 草料場第24章 耍無賴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35章 文死諫第49章 奪勢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50章 十日戰(一)第36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8章 大刑伺候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9章 新皇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34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蒙汗藥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3章 失蹤已久第48章 影武者第26章 從龍之功第82章 伏誅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9章 命門第69章 驚變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4章 有恃無恐第87章 金銀貨幣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54章 十日戰(五)第31章 漢人家園第31章 沒有選擇第4章 退敵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37章 欺行霸市第50章 十日戰(一)第40章 你死我亡第48章 大同第91章 指證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90章 窩裡反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45章 奔向自由第17章 攻城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2章 打虎將軍第31章 官場險惡第27章 火藥作坊第21章 搏命第38章 大刑伺候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3章 和親求援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107章 獻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84章 朝會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33章 登聞鼓聲第2章 夜襲第14章 絕境(下)第61章 連環計第41章 首議第36章 混戰第31章 奏摺第50章 十日戰(一)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31章 奏摺第20章 城破第92章 就地正法第23章 趁火打劫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8章 大敗虧輸(上)第10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88章 交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40章 博弈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38章 害苦我了第4章 鋌而走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马鞍山市| 敖汉旗| 台中市| 保山市| 康保县| 香河县| 宝山区| 安庆市| 余姚市| 天全县| 柏乡县| 苗栗县| 沂源县| 北票市| 扶风县| 河北区| 嫩江县| 同江市| 宜兴市| 新民市| 淮北市| 通化县| 恩施市| 弥渡县| 志丹县| 吉隆县| 金昌市| 佛坪县| 达尔| 朔州市| 耿马| 武定县| 威信县| 卓尼县| 汕尾市| 贵州省| 肇庆市| 南京市| 昌宁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