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打虎將軍

漫長的車馬隊伍掀起遮天蔽日的塵土,讓整個燕趙大地都似乎籠罩在無邊的昏暗之中。( ..).連日的跋涉之後,官兵的盔甲上看起來也蒙上了厚厚的塵土。一張張年輕的臉上,滿是疲倦的神色。但是即將到來的大戰,還是讓這些官兵鼓起了全身的力氣,盡力趕向幽州。

不得不說,謝慕華在戰前做的動員十分有效,這一仗或許就是契丹和大宋之間的分水嶺。想要保證中原大地的長治久安,想要把兩國的戰略主動權拿在自己的手中。幽州就必須要攻克。想象一下,燕趙大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有地利的優勢和主動出擊的便利。以後看契丹不順眼就噼裡啪啦的打過去。最讓人心動的就是重新佔據北方馬場。一支龐大而又鋒銳的騎兵,在這個年代,是一支軍隊最強大的基礎。

謝慕華坐在馬車裡依然覺得有些疲勞,身上的骨頭好像已經被顛得散架了似的。現在可沒有什麼橡膠輪胎和平整順直的高速公路。木頭做的輪子,在土路上,顛簸的讓人難以忍受。要不是車裡墊了厚厚的墊子,謝慕華只怕自己都要被顛的發瘋。

好容易到了幽州外圍,李繼隆和潘美雙雙前來迎接。謝慕華扶著車轅,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楊剛正比他還慘,幾乎是抓著車頭,自己用力跳下來的。潘美和李繼隆走上前來,抱拳道:&ldqo;謝相公一路前來辛苦了。&rdqo;

謝慕華不在意的說道:&ldqo;我有什麼辛苦的。總比不得前方辛苦。最近戰況怎麼樣了?&rdqo;

潘美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ldqo;是我們大宋洪福齊天,犬子潘惟吉率軍攻打得勝口,已經攻克關隘。不過,他攻下得勝口,卻不願意駐紮在那裡,一個勁的要回來參加攻打幽州的大戰。李繼隆節度使便另派了李漢瓊將軍在得勝口,領一萬精兵駐守。&rdqo;

&ldqo;很好。 ..。&rdqo;謝慕華一來就聽到個好消息,不禁喜形於色:&ldqo;將潘惟吉的功勞記下,這一仗完了之後,給他論功行賞。得勝口那裡,都安排妥當了嗎?&rdqo;

李繼隆笑道:&ldqo;都準備好了,造兵工署之前連夜趕製的數千枚土雷,已經被李漢瓊的部下埋了下去。雖然是簡陋了一些,不過要是契丹人膽敢從北面攻打得勝口的話,嘿嘿,那他們可就真的有死無生了。&rdqo;

&ldqo;斜軫用兵神出鬼沒,得勝口一丟,幽州和北方的聯絡就要被切斷。以耶律斜軫的本事,他不會坐視得勝口在我們手中。李漢瓊那裡的壓力會很大。&rdqo;謝慕華思索著說道。

潘美沉吟道:&ldqo;的確如此,所以李繼隆節度使一直親自領軍壓迫斜軫,迫使斜軫不能分兵攻打得勝口。此外,在外圍,我們兵分數路,切斷外圍和幽州的地道。不過,相公沒有到來的時候,咱們還沒有開始圍城。&rdqo;

&ldqo;圍不圍都是一樣的。&rdqo;謝慕華遙望著遠方巍峨的幽州城:&ldqo;當年太宗皇帝二十萬大軍,圍得水泄不通,幽州也沒攻克。咱們要做的,就是打開幽州就行了。&rdqo;

&ldqo;哦&hllp;&hllp;&rdqo;潘美欲言又止,趙光義當年二十萬大軍沒有攻克幽州,是每一個參與過幽州之戰的將領心中永遠的痛。想想當年的陣容,統軍大將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人才。二十萬精銳南征北戰,是趙匡胤一手打造的無敵雄師,連最後一個漢人政權北漢,也無法抵抗這二十萬精銳的猛烈進攻。可是,趙光義一手把這支無敵猛師葬送在幽州。也許,只要一天,只差那麼一天,幽州之戰的歷史就會完全改寫。可是時光無法倒流,一切不會再現。 ..。

如今的宋軍,論起兵員的素質和戰鬥經驗,和當初那支強大的宋軍不可以同日而語,差距是絕對存在的。幾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初那批將領已經垂垂老矣,新生代的將領無論是楊家的幾個兒子還是謝慕華一手發掘出來的人才,在名頭上暫時還無法和潘美、曹彬等人抗衡。唯一的變數,只怕就在謝慕華的身上了。

這位當年的先鋒軍監軍,已經成爲大宋實際意義上的主宰,他一手打造出來的新式軍隊是不是可以在這次幽州之戰發揮威力。他一手提拔上來的年輕將領是不是能夠對敵遼國那些身經百戰的將領。都將要在這一戰顯示出成果。至少有一點是已經證明的,從大同爲基地,沿桑乾河東進,封閉燕山,斷絕遼軍支援路線,把幽燕地區徹底變成孤城。這條路,是絕對行得通的。

&ldqo;走吧,我們耶律斜軫去。&rdqo;謝慕華緩緩的說道。

斜軫依然駐守在沙河一線和宋軍對峙,遮天蔽日的戰旗,連綿不絕的營寨,不絕於耳的馬嘶&hllp;&hllp;五六萬遼軍陣容龐大,營帳之前,鹿砦、拒馬槍、壕溝連片成野。

宋軍緩緩出動了一部軍隊,數千名官兵小心謹慎的護著謝慕華親臨敵前。斜軫接到部下的稟告,隨手將正在翻看的兵書丟在一邊,淡淡的笑道:&ldqo;既然謝慕華已經來了,大家出來見個面也好。列陣,備馬。&rdqo;

契丹人陣中的號角聲嗚嗚吹起,三千名重甲騎兵翻身上馬,戰馬踏動整齊的步伐,森然從軍營中走出。耶律斜軫身披厚甲,居於陣前。一面代表著南院大王的紅色大旗,被掌旗官聳立在他的身後。耶律斜軫手提繮繩,兩腿一夾,馬兒滴溜溜的打了個噴兒,撒開四蹄,朝前跑了數十丈,遠遠的看著宋軍的動態。

謝慕華的戰旗高高挑起,身邊大小數十員戰將護衛在身邊。謝慕華問道:&ldqo;潘太師,斜軫在沙河這裡,你有什麼看法?&rdqo;

&ldqo;耶律斜軫是個硬骨頭,不好啃。&rdqo;潘美坐在馬背上,多年來的征戰,讓這位老將練就了一身好騎術,腰桿依然挺得直直的。潘美遙望著對面的遼軍說道:&ldqo;沙河和幽州相互呼應。這次韓德讓依然鎮守幽州,不過他已經不是當初第一次幽州之戰時候的初哥了。有了經驗,並且有精銳的數萬軍隊駐守,幽州城池堅固,糧草充足。韓德讓有絕對的信心把幽州守下去。而耶律斜軫和他形成掎角之勢,互相援助。雖然說沙河這裡的地形並非險要。可契丹人擅長的就是平原衝鋒。耶律斜軫的六萬大軍,一旦動作起來,很難阻擋的住。短時間之內,依靠常規的戰術,根本無法把耶律斜軫消滅。&rdqo;

謝慕華點了點頭:&ldqo;石守信已經去西北了,我要把西北的兵權和雁門關兵權合二爲一,統一交給楊老將軍帶領。他跟休哥戰鬥許久,並不吃虧。只要有足夠的兵力,我相信楊老將軍可以佔據優勢,將休哥壓迫回來。唯一擔心的就是&hllp;&hllp;&rdqo;

謝慕華收了口沒有繼續說下去。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並不高,而且現在是古代,不是後世,打個電話就能知道前方的動態。既然相信自己的岳父,就要把權力全部交給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楊繼業怎麼說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將,人稱楊無敵,就算耶律休哥是大遼國不世出的戰神,楊繼業也不是太吃虧。

&ldqo;聽說你手下有一員猛將,名叫李繼宣?&rdqo;謝慕華笑著朝李繼隆問道。

李繼隆抱拳答道:&ldqo;正是,李繼宣勇猛頑強,絕對是大將之才。&rdqo;

&ldqo;哦?我聽說,他有個綽號叫李打虎。這綽號是怎麼來的?&rdqo;謝慕華問道。

李繼隆遲疑了一下,朝身後將領招了招手,朗聲叫道:&ldqo;李打虎,謝相公問你呢。還是你自己來說比較合適。&rdqo;

李繼宣策馬走到謝慕華的面前,這果然是一條好漢子,身高馬大,勇武不凡。在謝慕華的面前,李繼宣忽然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這位看起來有些斯文瘦弱的少保大人,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卻自然而然的有種上位者的威嚴。李繼宣說話的聲音便小了一些,仔細的說道:&ldqo;俺是開封人,原名也叫李繼隆。這名字是跟節度使大人重了。十七歲的時候,陝州老虎爲害一方,俺那時候充任禁軍,奉命前往陝州打華南虎,最後殺了二十多隻老虎,並活捉二隻老虎、一頭豹子獻給太祖皇帝。於是,太祖皇帝就叫俺‐‐李打虎。&rdqo;

&ldqo;到了太宗皇帝即位,因爲我要來河北上任,太宗皇帝特意給賜名叫李繼宣。官封定州路走馬承受,專門監察本路將帥、邊防信息等。&rdqo;李繼宣說到自己的威風故事,神采飛揚。

謝慕華笑問道:&ldqo;好,你一個人殺了二十多頭老虎,的確不凡。是怎麼殺的?&rdqo;

&ldqo;末將射箭還算不錯,一大半都是射殺的,遇到小虎,就自己拿了樸刀斧頭,上去一頓砍殺就是了。活捉的有些麻煩,那是騎在背上,把老虎打暈了,纔給抓住的。&rdqo;李繼宣自豪的說道。

&ldqo;好!&rdqo;謝慕華一指對面的三千遼軍:&ldqo;李繼宣,打虎將軍。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就在對面。我想讓他看看大宋的軍威。你敢不敢去衝殺一陣?&rdqo;

衆將心中一震,謝慕華果然是個急性子,纔來到幽州,二話不說就是要開打了?

第34章 石炮攻城第63章 偷龍轉鳳第19章 訂終身(上)第13章 絕境(上)第26章 從龍之功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56章 迫敵決戰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85章 彪戲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1章 太后寢宮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3章 楊氏投降第26章 呀滅碟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1章 要不得第75章 除夕(四)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72章 表明心跡第38章 害苦我了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9章 請罪第4章 早朝鬧劇第1章 王府許婚第30章 真相第77章 除夕(六)第7章 校場私鬥第19章 山呼萬歲第65章 密林誘敵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9章 公主歸國第11章 一場秀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61章 連環計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85章 刺殺第87章 金銀貨幣第37章 故人相逢第13章 突擊第35章 誅心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60章 醫術學堂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26章 從龍之功第6章 真真假假第82章 伏誅第37章 增援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22章 小太歲第3章 和親求援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58章 好戲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2章 江寧夜宴第1章 楊門虎將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78章 除夕(七)第62章 過來洗澡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46章 論功行賞第53章 林虎子第37章 故人相逢第31章 官場險惡第21章 出乎意料第2章 送錢來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29章 巧遇寇準第5章 狼狽至極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7章 草料場第11章 彈劾第8章 面聖(下)第56章 迫敵決戰第69章 驚變第92章 就地正法第86章 兩堂會審第21章 幽州之戰(上)孟拱第4章 鋌而走險第31章 奏摺第101章 援軍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69章 驚變第52章 十日戰(三)第74章 除夕(三)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
第34章 石炮攻城第63章 偷龍轉鳳第19章 訂終身(上)第13章 絕境(上)第26章 從龍之功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56章 迫敵決戰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85章 彪戲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1章 太后寢宮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3章 楊氏投降第26章 呀滅碟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1章 要不得第75章 除夕(四)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72章 表明心跡第38章 害苦我了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99章 請罪第4章 早朝鬧劇第1章 王府許婚第30章 真相第77章 除夕(六)第7章 校場私鬥第19章 山呼萬歲第65章 密林誘敵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9章 公主歸國第11章 一場秀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4章 牆頭草,隨風倒第61章 連環計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85章 刺殺第87章 金銀貨幣第37章 故人相逢第13章 突擊第35章 誅心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60章 醫術學堂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26章 從龍之功第6章 真真假假第82章 伏誅第37章 增援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22章 小太歲第3章 和親求援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58章 好戲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2章 江寧夜宴第1章 楊門虎將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78章 除夕(七)第62章 過來洗澡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46章 論功行賞第53章 林虎子第37章 故人相逢第31章 官場險惡第21章 出乎意料第2章 送錢來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29章 巧遇寇準第5章 狼狽至極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7章 草料場第11章 彈劾第8章 面聖(下)第56章 迫敵決戰第69章 驚變第92章 就地正法第86章 兩堂會審第21章 幽州之戰(上)孟拱第4章 鋌而走險第31章 奏摺第101章 援軍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69章 驚變第52章 十日戰(三)第74章 除夕(三)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花莲市| 怀柔区| 东乌珠穆沁旗| 浪卡子县| 锦屏县| 噶尔县| 楚雄市| 吴旗县| 东平县| 双辽市| 巴南区| 淮安市| 辰溪县| 华池县| 乌审旗| 宁武县| 榆林市| 合水县| 顺义区| 西充县| 聂荣县| 永清县| 阿勒泰市| 德令哈市| 石林| 禄丰县| 阳信县| 济宁市| 侯马市| 寿光市| 白银市| 浦城县| 古田县| 梁河县| 同仁县| 绩溪县| 桂林市| 闽侯县| 新沂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