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楊氏投降

一大清早,圍城的宋軍就已經生火做飯了,楊延彬下了命令,羊苴咩城必須加緊攻打。圍城好幾天的宋軍將士個個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廝殺。他們沒把那些來自洱海的楊家軍隊放在眼裡,那些烏族戰士連大宋的廂軍都不如,況且在羊苴咩城已經打了太久的仗,人困馬乏,無論如何也不會是大宋禁軍的對手了。

這幾天來,來自大宋的軍人和大理國的士兵已經混得很熟了,生火做飯之後,那些大理國的士兵也會三三兩兩來到宋軍的營地打打秋風,宋軍剛剛平定了交趾,伙食好的很呢,比段肅順御駕親征的部隊吃得還好。

“有些奇怪!”一個白族的士兵擡起頭看著羊苴咩城的城頭。

他身邊的幾個宋軍不約而同的朝城頭望去,這些人的動作吸引了更多人順著他們的目光朝城頭望去。那裡還能看到很模糊的烏族戰士的身影,而楊氏的大旗依然插在羊苴咩城的城頭上,宋軍有些疑惑……這到底奇怪在哪啊?

“楊氏投降了……”不知道是誰先爆出一聲喊,白族戰士頓時歡呼起來。

宋人並不瞭解烏族人的戰鬥方式,他們的投降就是將自己的旗幟倒掛,只要掛出這面旗幟就意味著烏族人已經放棄了抵抗,準備投降了。

圍城的大軍歡聲雷動,烏族人投降了,他們就再也不用打仗了。雖然烏族和白族並不是一個民族,但是他們都是大理人,並不想同胞相殘。這些天來,死去的、殘廢的大理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就算拼著老命把羊苴咩城打下來,五千白族戰士又能剩下多少了?每一塊營地上都傳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那些興奮的白族戰士奔走相告。

大理的軍官將這份消息轉告楊延彬的時候,楊延彬謹慎小心,立刻披掛出陣,指揮著士卒依然在營地之前加強戒備,詐降的事情楊延彬見得實在太多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一道道拒馬槍後邊就是深深的壕溝,大批弓箭手埋伏在壕溝之後,宋軍依然做好了攻城的準備。謝慕華也和段肅順一起走了出來。

羊苴咩城的大門緩緩拉開了,城內靜悄悄的聽不到什麼聲音,過了一會,才能聽到整齊的步伐聲從羊苴咩城內傳來,爲首的是楊剛正,他捧著烏族的戰旗,走在最前邊,臉色非常的平靜,彷彿他是出來赴宴的而不是出來投降的一般,朝陽照在他的頭髮上,泛起一層淡淡的光芒,那張剛毅的臉平靜如水,一雙堅定的眼睛直直的望著前方,帶著城內的士卒大步走了出來。

所有人都是空著手,一隊隊烏族的士兵在城外站好,他們的兵器都已經收繳了上去,一輛輛小車推了出來,上邊是成捆的刀槍劍戟,成堆的箭矢……那些烏族士兵沒有一個人喧鬧,彷彿認命似的站在城門兩側。

宋軍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緩緩的壓了上去,弓箭手已經抽箭在手,一旦烏族人暴起發難,立刻就是萬箭穿心。

那些烏族士兵停下了腳步,可是楊剛正並沒有停下來,他接著朝宋軍的方向走去,穿著那一身整齊的深藍色長袍,腰間綁著一條黑布腰帶,頭上挽著一塊白手巾,那是他們烏族傳統的服飾。手中那面從洱海帶出來的戰旗,摺疊的整整齊齊。楊剛正的身上連一支匕首都沒有,依然徑直朝宋軍大陣走去。

“停下,我們要搜身!”兩個校尉攔住了楊剛正,雙刀出鞘,架在楊剛正的脖子上。楊剛正面不改色,高舉起那面戰旗,隨意讓他們搜身。

兩名校尉互相看了一眼,確認楊剛正身上沒有任何兵刃,便朝後方的士卒招呼了一身。那些排著整齊隊伍的士卒如同分流的浪潮一般讓出一條道路,數十名穿著官服、鎧甲的人騎著戰馬輕快的跑了過來,爲首兩人正是謝慕華和段肅順。

“洱海楊剛正請降!”楊剛正站在原地就像是長在地裡的雕像一般,動也不動,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喊出這句話來。

段肅順冷哼一聲:“你們楊家膽敢叛亂,如今卻知道害怕了,要請降了嗎?”

楊剛正淡淡的看了段肅順一眼,又轉過頭來看著謝慕華:“洱海楊剛正向大宋國樞密副使,南征監軍謝慕華大人請降!”

謝慕華微一躊躇,再怎麼說,這裡是大理,人家的皇帝陛下還在身邊站著,要是自己上去受降,豈不是一點面子也不給段肅順留麼?

常睿冬厲聲斥道:“亂臣賊子,看到皇帝陛下竟然不下跪?”

楊剛正臉色閃過一絲嘲弄的笑容,不緊不慢的說道:“洱海楊氏並沒有被大理戰敗,我們輸給了大宋,輸得心服口服。但是楊氏的人寧可戰死,也不會對手下敗將請降。今日,若是謝大人肯受降,洱海楊氏自我以下,全部投降,不敢留一兵一卒,任憑謝大人處置。可若是大理段氏來受降,就算楊氏全部戰死城下,也絕不投降!”

“好大的膽子,來人……”常睿冬怒喝道。

段肅順揮了揮手,制止了常睿冬,低聲說道:“楊剛正,你不服?”

“是,我不服,大理段氏是皇室,坐擁大理江山。羊苴咩城一戰,吐蕃王子尚義立贊帶兵擋住諸侯大軍,我洱海楊氏大戰段氏大軍,段氏擁有羊苴咩城之利,可是又怎樣?還不是被楊氏打得全軍覆沒,四萬大軍丟盔棄甲,斬首萬餘,俘虜近兩萬。繳獲旗仗、令符、武器糧草輜重無數。若不是宋軍來援,大理段氏還能坐得住江山嗎?”楊剛正有意無意的瞥了謝慕華一眼,接著說道:“洱海楊氏,只對能擊敗自己的英雄請降,段氏?……嘿嘿!”

那兩聲輕笑裡的輕蔑之意,是人都能聽出來了,大理國的文武百官,個個惱羞成怒。主辱臣死,雖然他們衝鋒的時候落在最後,逃亡的時候跑在最前,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他們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表現自己對段氏的忠誠。一個個紛紛跳了出來,指責楊剛正藐視皇權,膽大妄爲,其心可誅……

“皇上,楊氏不服王化,辜負皇上一片苦心,皇上,臣願領兵和楊氏決一死戰!”

“皇上,楊剛正口出狂言,就算是今日投降,他日必有反心,皇上,萬萬不可受降,臣請領兵出戰……”

“皇上……”

段肅順不耐煩的揮揮手:“夠了,夠了,朕自有主意!”

謝慕華正冷眼看著笑話,段肅順忽然轉過臉來看著謝慕華:“謝相公,平定楊氏叛亂的確是大宋軍隊的功勞,大理段氏不敢冒功。楊氏受降一事,單憑謝相公一言而定!”

謝慕華不禁低頭看著高舉著戰旗的楊剛正,兩人目光一錯,隨即分開。謝慕華冷笑不已,楊剛正這人城府可深得很呢,投降之時就開始挑撥大理和大宋的關係。雖然大宋強而大理弱,但是在這裡,大理是主人,大宋只能算是客人而已。哪裡有朝客人投降而不投降主人的道理,但是楊剛正那番歪理也說得通,楊氏擊敗了段家,那段家有什麼顏面接受楊氏的投降呢?

謝慕華支吾了兩聲,扭頭看向寇準等人。

寇準微微點了點頭。

謝慕華朝段肅順笑道:“陛下,連日征戰,將士們都疲憊不堪,不如現在就接受楊氏的投降,到時候從大和城往西,再不用動一刀一槍,免得勞民傷財啊!”

這勞民傷財四個字真是說到了段肅順的心裡,這一段日子以來,大理國真的是勞民傷財,打仗要錢,撫卹要錢,高楊兩家叛亂更是要了大理國的命,尤其高氏所在的押赤城,那是大理國重要的財政來源,一亂,戰後的稅收就是一大難題,更別說洱海那邊,那是壓根就不指望了。

要是再接著打下去,打到國庫連一個錢都剩不下的時候,到時候就不再是貴族叛亂了,就連白族烏族的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也會起來造反了。段氏爲什麼能得國?就是因爲楊氏把大理的老百姓逼得沒有辦法了,都起來造反,一支支義軍揭竿而起,段氏聯絡了洱海以西的義軍才推翻了楊氏的統治。

“也好!”段肅順低聲說道,又看著楊剛正:“爲何是你出來投降,楊峰書呢?”

楊剛正臉色掠過一絲哀傷:“侯爺已經自盡了!”

段肅順忽然覺得心裡一輕,高氏已經完了,楊峰書也死了,一直以來壓在段氏心頭上的兩塊大石頭就這麼被搬開了,那種驟然輕鬆的感覺,讓段肅順幾乎想要笑出來。可是段氏也已經成了空殼子,只能在大宋的庇護下生存了……一喜一憂之間,感慨萬千!

“大軍入城,受降!”謝慕華沉聲說道,楊延彬馬上就要安排士卒進城。

楊剛正忽然說道:“楊氏投降,謝大人可還沒說要如何處置楊氏中人呢!”

謝慕華冷冷的看了楊剛正一眼,雙眼中的寒意就像是凍結了萬年的冰山,過了一會才說道:“只誅首惡,其餘人等,既往不咎。楊氏中附議叛亂者,自有大理的國法處置,也無需我多言。只不過……”

楊剛正擡頭問道:“只不過什麼?”

謝慕華輕聲一笑:“你,楊剛正是麼?你跟我回大宋!這是我唯一的條件,若是你不答應,今日羊苴咩城血流成河,便不是我謝慕華的過錯了!”

楊剛正心裡一沉,但是臉上絲毫不動聲色,低聲說道:“謹遵謝大人令!”

楊延彬見諸事已定,大喝一聲:“入城!”

第29章 狙殺第14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告御狀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37章 故人相逢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80章 新罪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5章 洞房花燭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2章 過來洗澡第83章 擁立第42章 官官相護第6章 金銀財寶第6章 真真假假第57章 規矩第81章 天助我也第73章 除夕(二)第27章 火藥作坊第67章 天大的冤枉!第11章 大理竹槓第33章 土地兼併第22章 小太歲第89章 順藤摸瓜第8章 抗議第64章 牟山谷第37章 故人相逢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22章 巷戰第14章 將計就計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22章 削藩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73章 除夕(二)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4章 遭遇戰第12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16章 留一口氣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57章 一問定終身孟拱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12章 借刀殺人第17章 攻城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4章 十日戰(五)第8章 募兵制第90章 窩裡反第22章 小太歲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章 鋌而走險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40章 你死我亡第34章 爭分奪秒第5章 惹是生非第20章 談判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13章 突擊第19章 山呼萬歲後記第35章 誅心第2章 播下種子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4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高粱河(下)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93章 座談風呂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32章 勸降第31章 漢人家園第38章 大刑伺候第69章 驚變第16章 貴客臨門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53章 林虎子第42章 以身爲餌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63章 沒有後手第30章 東京惡少第87章 玩個大的第8章 面聖(下)第31章 奏摺第2章 起兵造反第24章 耍無賴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章 風月東京
第29章 狙殺第14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告御狀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37章 故人相逢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80章 新罪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5章 洞房花燭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2章 過來洗澡第83章 擁立第42章 官官相護第6章 金銀財寶第6章 真真假假第57章 規矩第81章 天助我也第73章 除夕(二)第27章 火藥作坊第67章 天大的冤枉!第11章 大理竹槓第33章 土地兼併第22章 小太歲第89章 順藤摸瓜第8章 抗議第64章 牟山谷第37章 故人相逢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22章 巷戰第14章 將計就計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22章 削藩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73章 除夕(二)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4章 遭遇戰第12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16章 留一口氣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57章 一問定終身孟拱第27章 火藥作坊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12章 借刀殺人第17章 攻城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4章 十日戰(五)第8章 募兵制第90章 窩裡反第22章 小太歲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章 鋌而走險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40章 你死我亡第34章 爭分奪秒第5章 惹是生非第20章 談判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13章 突擊第19章 山呼萬歲後記第35章 誅心第2章 播下種子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4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高粱河(下)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93章 座談風呂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32章 勸降第31章 漢人家園第38章 大刑伺候第69章 驚變第16章 貴客臨門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53章 林虎子第42章 以身爲餌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63章 沒有後手第30章 東京惡少第87章 玩個大的第8章 面聖(下)第31章 奏摺第2章 起兵造反第24章 耍無賴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章 風月東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曲靖市| 桂东县| 西峡县| 准格尔旗| 金秀| 武夷山市| 邮箱| 德惠市| 三都| 慈溪市| 红安县| 若羌县| 汝州市| 武清区| 石狮市| 长顺县| 平顺县| 和顺县| 门源| 青铜峡市| 新巴尔虎右旗| 清流县| 玉屏| 马尔康县| 富民县| 盐城市| 苗栗市| 陆良县| 泗阳县| 都安| 正宁县| 那坡县| 丁青县| 阳西县| 富裕县| 水城县| 馆陶县| 宣威市| 淮南市|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