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募兵制

謝慕華看到曹彬的神色,就把他的想法猜了七八分,接著說道:&ldqo;其實爲了防止將領專權。 ..。.現在大宋的募兵制要改。&rdqo;

&ldqo;兵貴精而不貴多。&rdqo;

這句話,曹彬是十分認同的,苻堅八十萬大軍被數萬東晉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曹操以少勝多打出官渡之戰。隨後又在赤壁之戰作爲反面教材證明了兵多不是取勝的關鍵。

宋軍只要能保持完整強悍的戰鬥力,能夠維持著趙匡胤建國之初那支鐵血雄師的本色。這樣的軍隊,有三十萬人,足夠挑戰契丹了。

中原地方很大,如果說每地均要駐防的話,需要的軍隊數目的確不少。但是謝慕華提出的軍區制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每個軍區都要負責自己轄區的安全。其實內陸怎麼可能有外敵入侵呢?最多是有人造反罷了。

造反這種事,謝慕華是十分明白的。按照中國人的性格,不是逼得一點活路都沒有,誰也不會去做殺官造反的事情。朝政只要清明,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造反的人,就幾乎不會出現。

而且,五大轄區之內,一旦出現異常情況。中央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應內地的叛亂。若不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那種龐大造反趨勢,一點點小人利慾薰心,想要做出什麼勾當來,那要消滅他們,實在是太簡單了。

主要的軍隊維持在三十萬之間就行了。

謝慕華侃侃而談:&ldqo;保持軍隊的素質,重在練兵和實戰。而保持軍隊的數量和質量,就要不斷有新人涌現,不斷有老人離開。咱們大宋的軍制,按照現在的規模發展下去,很容易就形成了冗兵,對於軍隊素質的提高一點兒好處都沒有。所以,我想把軍隊的年齡控制在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rdqo;

曹彬有些犯愁,宋軍現在的體制問題在於宋朝繼承的是唐末五代的傳統,採用募兵制作爲國家兵役制度的主體。( ..)

募兵制本身對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不利影響。在募兵的戰鬥力方面,唐後期以募兵爲主的軍隊,仍然具有較強的戰鬥力,甚至由於其高度職業化而更勝府兵一籌,河北地區的藩鎮正是依靠這些軍隊而將契丹等民族擋在塞外;至五代時期,周世宗大敗遼軍靠的也是全面募兵制招來的僱傭兵;宋朝太祖太宗時期,全國更是清一色的募兵,但戰鬥力同樣很強,兩次北伐的失敗是宋朝指揮方式、臨敵決策和後勤保障上出了岔子,而不是軍隊戰鬥力的問題。

宋朝的募兵制在招募方向上有著嚴重問題。其招募的對象經常是一些市井流氓、強盜;同時自北宋開始,每逢災荒年,朝廷就要從災民、流民裡面大量募兵,以消除民間暴動的隱患。

這種做法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民起義暴動的危險,但從長遠上講,這也給軍隊帶來巨大的戰鬥力下降問題。同時,由於宋朝朝廷不考慮已有的軍隊數量,無限制地募兵,&ldqo;吏以所募多寡爲賞罰格,諸軍子弟悉聽隸籍,禁軍額員多選本城補填,故慶曆中內外禁、廂軍總一百二十五萬&rdqo;,導致軍隊數量激增,造成軍費支出上的巨大黑洞。

軍費開支巨大,訓練費用就開始匱乏,使得宋朝在軍隊的訓練和紀律管理方面非常疏忽。軍隊在招募之後,沒有嚴格的訓練和紀律,導致產生嚴重的**。

在軍隊編制上,宋代實行禁軍和廂軍兩級體制。其中禁軍是正規軍,主要的作戰任務由他們承擔。而廂軍名義上是軍隊,實際通常只從事工程、運輸等等後勤任務,甚至經常擔任各種雜役。

&ldqo;其實按照謝相公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行。只是突然進行這樣的整改,整個禁軍就要面臨大裁軍。提取精兵是一方面??墒亲屗麄兎篷R歸山之後,如何安置這些已經退伍的官兵,就是個問題了。&rdqo;曹彬愁眉苦臉的說道。

&ldqo;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rdqo;謝慕華自信滿滿的說道:&ldqo;軍制要改,兵員素質要提高,陣痛只是一時的。從長遠來看,那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地方的官員要積極配合軍隊建設。別的不說,現在大宋的人口並不算多。我們可以鼓勵不適合留在軍中服役的官兵去開墾荒山。他們開墾出來的土地,即爲私有,只需要朝國家繳納一些象徵性的錢財,以後按年朝地方交上基本的賦稅,便可以永遠的持有下去。我相信,這樣可以激勵許多人去開墾荒田。&rdqo;

曹彬點了點頭,謝慕華這個想法是十分現實的,經過了五代十國的混戰之後,如今大宋的人口還真的不算多。相對來說,土地還是夠用的。

假如謝慕華真的能夠對契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那麼從幽燕以北,直到上京,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就可以控制在漢人的手中。那些土地,哪怕養活幾百萬人都行。契丹人不種田,難道咱們漢人還能不會種田嗎?

許多官兵嚮往的都是&ldqo;幾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rdqo;的生活。農民只要有了地,就什麼都不怕。他們離開了軍隊,生活依然有保障。大宋並不缺錢,現在還有日本的金銀源源不斷的送過來。給予退伍官兵適當的安家費,是絕對做得到的。

謝慕華看曹彬接受自己的意見,接著說道:&ldqo;除了種地之外,我們也要鼓勵年輕人蔘軍。當兵,可以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比如,他們退伍之後要做生意,可以減免賦稅。他們的後代若是想讀書考科舉,地方要給予教育上的支持??傊?,是要把加入禁軍,當成一個光榮而又有實際利益的事情來辦。&rdqo;

人都是現實的,不能永遠活在理想之中,當最初的**漸漸淡去的時候,大家思考的依然是生存的問題。

就好像當契丹人虎視眈眈想要入侵中原,漢人們可以放下一切團結起來,跟契丹人戰鬥到底。

而契丹人沒有入侵,那漢人們想的就是,今天能不能吃飽肚子,明天要拿什麼去賺錢,後天是不是敢娶個老婆生個孩子。

&ldqo;謝相公這些話,的確發人深省。&rdqo;曹彬沉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唯一一個實行募兵制的朝代,從制度的先進性來說,宋代的確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一個巔峰時期。

自宋朝以後,無論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還是吹噓的天花亂墜的什麼&ldqo;康乾盛世&rdqo;都遠遠達不到宋朝的水準。

宋代並沒有鼓吹任何一個時期是盛世。但是宋人可以很驕傲的說,放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整個宋代都是經濟上的盛世。

所以,一個國家的兩大支柱,軍隊和財政。謝慕華只需要去煩惱,如何解決軍隊的問題就行了。而且,有錢好辦事,只要能抓住大權,把自己的政策轟轟烈烈的推廣下去,就足以解決許多問題。

哪個不聽話的,就殺。謝慕華已經具備了作爲獨裁者的基本要求。

&ldqo;這些事,我一個人一個腦袋,也不知道要想多久纔能有完美的結果。自然是要大家夥兒羣策羣力。一起出主意想辦法的。&rdqo;

謝慕華認真的說道:&ldqo;曹相公等,在軍中有著赫赫威名,有著豐富的經驗,你們的意見對於我來說,太寶貴了。希望曹相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都多多說出來。&rdqo;

經歷過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曹彬,早已看透了帝王權術,謝慕華這麼一說,又隱約喚起了曹彬當初的一絲**。

曹彬想了想,說道:&ldqo;相公,自從商周以來,軍隊的建設一直是以十五爲基礎。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軍隊編制都不相同,但是共同點是軍隊的編制越來越大,發展到後期,秦國已經有了&ldqo;二五百主&rdqo;,也就是一千人以上的整體編制。&rdqo;

曹彬解釋道:&ldqo;從中唐以來,就有著&ldqo;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rdqo;的惡習。朝代國家的更迭,讓人目不暇接。所以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我們都明白的。非如此無法長治久安。&rdqo;

&ldqo;其實還有個別的辦法。&rdqo;曹彬笑道。

這些話,假如是面對著趙匡胤,曹彬是絕對不敢說的,但是對這謝慕華,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況且,謝慕華種種做法,已經表明了他是一個改革派的身份,曹彬有些藏了很多年的想法,自然也就敢吐露出來。

謝慕華感興趣的說道:&ldqo;願聞其詳。&rdqo;

&ldqo;最好的辦法,是保持軍隊的基本編制,但是控制規模在千人左右。但凡需要大軍出動者,皆臨時整編。&rdqo;曹彬說道:&ldqo;這個辦法,相公以爲如何?&rdqo;

千人左右?

謝慕華一想,頓時清清楚楚。其實曹彬的意思,暗合後世的軍制,也符合中國古代軍隊的發展,大軍建制是要越來越小。

一千多人,就算是一個團吧,按團爲單位,比方一個軍下屬九個團。直接領兵的是九個團長們,而不是上面的師長軍長。九個團長不可能一起造反吧?零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簡單的多了。

而以前像趙匡胤這樣的叛亂,直接就是三軍總司令級別的背叛。如此一來,自謝慕華之後,也很難有人把個人威信遍佈全軍了。

&ldqo;好辦法。&rdqo;謝慕華心中還有一些主意,想要跟曹彬再研究一下後來曾國藩是怎麼建立湘軍體系的,還有就是清朝綠營的優劣等等。

曹彬一看就知道謝慕華還有很多點子沒說出來,笑呵呵的說道:&ldqo;謝相公,不如就在我這寒舍,備些菜餚,咱們長談一番可好?&rdqo;

&ldqo;好。&rdqo;謝慕華想也不想,馬上應允下來。

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30章 得手第21章 搏命第12章 借刀殺人第82章 伏誅第99章 請罪第23章 趁火打劫第99章 請罪第9章 公主歸國第42章 帶著你的嫁妝第36章 雙管齊下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章 都給朕滾!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0章 真相第7章 五大軍區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3章 求封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16章 迫你一戰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87章 金銀貨幣第71章 曉之以理第34章 告御狀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75章 搶灘登陸第1章 定計第46章 保人連坐第20章 談判第17章 草料場第1章 萬事有我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28章 破舊圖新第76章 除夕(五)第17章 草料場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39章 大鬧皇宮第10章 內憂外患第31章 沒有選擇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10章 該殺的人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1章 上京求婚第25章 欽差大臣第39章 誰利用誰?第14章 原州第79章 狙殺第5章 小周後第81章 春宵閣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章 真相第54章 有恃無恐第92章 交代第47章 殺雞駭猴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56章 迫敵決戰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3章 遼營相議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5章 以你爲榮第12章 楊家?烏族?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1章 搏命第81章 春宵閣第15章 皇上最聖明第33章 一路煙塵第19章 救世主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6章 鎮州告急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17章 攻城第6章 鎮州告急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2章 十日戰(三)第35章 搶城第75章 除夕(四)第37章 鬼門關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4章 敵避鋒芒第107章 獻土第8章 抗議第21章 搏命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19章 故人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1章 出乎意料第18章 最後一招第10章 反間計第89章 順藤摸瓜第42章 收金!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
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30章 得手第21章 搏命第12章 借刀殺人第82章 伏誅第99章 請罪第23章 趁火打劫第99章 請罪第9章 公主歸國第42章 帶著你的嫁妝第36章 雙管齊下第1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章 都給朕滾!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0章 真相第7章 五大軍區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3章 求封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16章 迫你一戰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87章 金銀貨幣第71章 曉之以理第34章 告御狀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75章 搶灘登陸第1章 定計第46章 保人連坐第20章 談判第17章 草料場第1章 萬事有我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28章 破舊圖新第76章 除夕(五)第17章 草料場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39章 大鬧皇宮第10章 內憂外患第31章 沒有選擇第102章 漢江南岸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10章 該殺的人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1章 上京求婚第25章 欽差大臣第39章 誰利用誰?第14章 原州第79章 狙殺第5章 小周後第81章 春宵閣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30章 真相第54章 有恃無恐第92章 交代第47章 殺雞駭猴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56章 迫敵決戰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3章 遼營相議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5章 以你爲榮第12章 楊家?烏族?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1章 搏命第81章 春宵閣第15章 皇上最聖明第33章 一路煙塵第19章 救世主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6章 鎮州告急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17章 攻城第6章 鎮州告急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2章 十日戰(三)第35章 搶城第75章 除夕(四)第37章 鬼門關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4章 敵避鋒芒第107章 獻土第8章 抗議第21章 搏命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19章 故人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1章 出乎意料第18章 最後一招第10章 反間計第89章 順藤摸瓜第42章 收金!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南雄市| 蛟河市| 边坝县| 得荣县| 扎鲁特旗| 孙吴县| 昔阳县| 子洲县| 桃源县| 沁源县| 揭阳市| 常宁市| 抚顺市| 广汉市| 民县| 丽江市| 潢川县| 石景山区| 临颍县| 嘉义市| 阜阳市| 师宗县| 麦盖提县| 新干县| 泗阳县| 阳朔县| 金秀| 古交市| 十堰市| 荆州市| 鄂州市| 广汉市| 民权县| 镇江市| 浮山县| 景宁| 叙永县| 永春县| 额尔古纳市| 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