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楊家?烏族?

羊苴咩城就在前方,這裡大軍雲集,段肅順將大宋的這些官員都請了來,又叫上大理國的文武百官作陪。這裡有菜,但是沒有酒,羊苴咩城裡還有兩萬多烏族大軍,要是半夜來個偷襲,只怕也不好,楊延彬臨赴宴之前還特意巡查了營地,安排了崗哨。

一頓飯,大家都吃得頗爲辛苦,大理人也好,大宋人也好,心裡都轉著自己的念頭,好不容易吃完了一頓各懷鬼胎的飯,段肅順將大宋諸位大臣都留了下來,自己身邊只留下常睿冬一人而已。

這一番話提起來頗爲輕鬆,謝慕華只是一口咬定要大理國開放互市,然後每年進貢一批好馬即可。大宋的軍隊就留下三萬爲大理國守土。段肅順居然沒有反對,一口就答應下來,倒叫謝慕華有些意外,從來談事情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遇到個不還價的主兒,還真有些不適應。

待到這羣大宋的官員離開之後,段語靈才被叫進了段肅順的大帳。

“父皇,要是如此一來,大宋豈不是等於將大理國併入版圖麼?”段語靈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沒想到段肅順居然一口就答應下來。

段肅順嘆道:“其實大理段氏能夠得國已經是就已經是萬幸了,這些年來,白族和烏族互相爭鬥,高楊兩家蠢蠢欲動。難道你真以爲大理國的這個皇帝就真的是皇帝了嗎?當初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一代人傑。在大渡河畔以玉斧一劃,稱大渡河外不是宋土。其實南方諸國都已經被趙匡胤平定,他又怎麼不想連大理國一起拿下呢?”

段語靈說道:“他不是不想取大理,而是他北有漢國,還有大遼,幽燕之地也未能取回。無暇攻打大理罷了!”

段肅順接口道:“你能這麼想就對了,他是無暇,並不是沒有能力攻下大理。大理國小,若是養(yǎng)得兵多,光是軍餉就得讓歷代皇帝犯難。可是咱們大理信奉佛法,百姓除了給段氏納稅,也要給其他諸侯交稅,迫得太急,咱們就和當年的楊氏沒有區(qū)別了。可是若不養(yǎng)兵,吐蕃、大宋,我們哪個都不是對手?早晚還是被人吞併。吐蕃自己內亂不已,四大王系互相爭鬥不休。反觀大宋就不同,朝政開明,文有趙普、謝慕華等一干大臣,武有一羣能征善戰(zhàn)之將,還有千錘百煉的精兵。你看看大瞿越國,黎桓何等囂張,還不是被大宋輕而易舉的拿下了?”

“就說洱海好了,那是烏族人的地方,我們不可能殺死所有烏族人,就算楊家沒了,還是要烏族人統治洱海,到時候第二個楊家就會出現。反倒不如現在這樣,索性把軍權放了,咱們段氏保留大理之主的名號,接受大宋的冊封,天大的禍事下來有大宋頂著。段氏也不用再費心費力,成天憂愁被人吞併了……”

段語靈急道:“可是這樣跟被人吞併又有什麼區(qū)別?”

“區(qū)別就是,只要我們願意做大理之主,除非大宋被人滅了,否則大理段氏絕對無恙。就算是中原改朝換代,大理山高皇帝遠,只需要向新朝的皇帝稱臣,大理段氏一樣可以逍遙自在……”段肅順低聲說道:“朕也明白,一時間你很難理解。只不過,坐在這個位置上,朕就是大理,凡事不能爲自己謀算的太多。”

段語靈一時無語,扭過臉來看著一旁的常睿冬,卻發(fā)現常睿冬居然有兩行清淚,從腮邊落下。

…………

楊峰書已經快瘋了,他和他的軍隊被困在羊苴咩城動彈不得,而且他的親密戰(zhàn)友尚義立贊爲了保存拉薩王系的實力,見勢不妙就跑了,還真被他給跑掉了。四萬多宋軍,要是尚義立贊肯死拼一把的話,兩家聯軍就算不敵,也可以重創(chuàng)宋軍。可是貪生怕死的尚義立贊二話不說就跑了,迫使楊峰書只能一個人死守在毫無希望的羊苴咩城。

大廳裡的火把燒得噼啪作響,楊峰書冊封的那些文臣武將,死的死,逃的逃……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楊峰書的身邊了。不過,至少他還有楊剛正在自己的身旁。

“我現在該怎麼辦?”楊峰書無奈的看著楊剛正:“你最有辦法了,你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楊剛正踏前一步走到楊峰書的面前,直直的看著楊峰書的眼睛:“侯爺……那就要看你到底要想什麼了?”

楊峰書苦笑道:“我還能想什麼,現在兵敗如山倒,在羊苴咩城只不過是等死而已,每天都有人偷偷的爬出城去投降,殺都殺不完,嚇也嚇不住。我已經不知道自己手下到底還有多少兵馬了,兩萬?還是一萬?或許當宋軍攻城的時候,還有敢反抗的嗎?”

楊剛正輕聲道:“侯爺,無論如何,段氏不可能滅了洱海的烏族,他做不到,誰都做不到。烏族只要不滅,咱們就還有翻身的一天。況且現在的大理應該不是段肅順做主了!”

楊峰書猛然擡起頭:“你說什麼?”

“漢人有句老話,請神容易送神難,謝慕華帶著大批宋軍來到大理參戰(zhàn),他來了自然就不會走,將來大理是不是還姓段就難說的很了。要是大理不再以段氏爲尊,而正式被大宋併入版圖的話,咱們現在做什麼都沒用了,就算是洱海全部投靠吐蕃,區(qū)區(qū)一個拉薩王系能是大宋的對手嗎?可要是段氏願意放棄一部分權利,比如軍權的話。來保留他們的大理王的榮華富貴,咱們?yōu)踝寰瓦€有翻身的一天!”楊剛正信誓旦旦的說道:“只不過,侯爺,咱們現在必須投降!”

“投降?”楊峰書眼中一道凌厲的精光一閃,從腰間抽出佩刀,架在楊剛正的脖子上:“你敢再說一次?”

“侯爺,只能投降!”楊剛正平靜的看著楊峰書:“烏族人少,白族人多。咱們的男子這次戰(zhàn)死了不少,就算回到洱海,也是男少女多,下次想湊齊五萬大軍,只怕又要等二十年,要是侯爺堅持要作戰(zhàn),楊剛正自然陪著侯爺,就算城破被殺,我也無怨無悔。可是爲了烏族想想,咱們?yōu)踝宓哪凶右幌伦記]了五萬,要休養(yǎng)生息多少年才能彌補實力?而這些年,白族就一點也不發(fā)展了嗎?咱們?yōu)踝灞緛韺嵙鸵d於白族,這麼一來,只能將實力越拉越大。侯爺可還記得漢人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白起嗎?”

看到楊峰書點點頭,楊剛正接著說道:“白起夠狠,長平一戰(zhàn)坑殺趙軍四十萬,從此趙國男丁稀少,一蹶不振,直到滅國。”

“咱們?yōu)踝瀣F在面臨的就是趙國的危險啊,侯爺,您想想,要是烏族的男子都死在羊苴咩城,那以後咱們可真是再也沒有希望了啊!”楊剛正說到後來,聲音都已經顫抖了。

“投降?”

“爲了保住烏族?”楊峰書苦笑起來:“烏族難道就要這樣被白族壓著嗎?”

“侯爺,若是您覺得我有什麼異心,你大可以一刀殺了我。楊剛正這條命本來就是侯爺的,侯爺想要的話,隨時可以拿去。”楊剛正對著閃爍著寒芒的刀鋒,靠近了胸膛。

楊峰書舉起桌子上的酒壺,那裡大概還有半壺酒吧,楊峰書慘然一笑,舉起酒壺灌了下去:“成王敗寇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我輸了,不過我沒有輸給段氏,也沒有輸給高氏,我是輸給了宋國。一族之力,對抗一個千年來的大國……我輸得一點也不冤枉……”

楊剛正就像一尊雕像一樣靜靜的站在楊峰書的面前,他知道已經輸光的楊峰書需要發(fā)泄,牆上的火炬一跳一跳的,將兩個人的身影不斷拉長又縮短。

“你是我們楊家的好孩子。我很後悔,一直不肯聽你的勸告……”楊峰書擡起頭看著楊剛正,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楊家可以輸,但是烏族不能輸掉。這次我輸了,段氏無論如何都要斬草除根,洱海的妻兒老小,你爲他們找一條後路吧。可惜我的兒子個個都是草包,沒有一個能像你這樣幫我的。”

“不會的,侯爺,我們是向謝慕華投降,謝慕華絕對不會對楊家斬草除根,反而,他還會幫助我們楊家重新培養(yǎng)在洱海的勢力。要是我猜的不錯,謝慕華是想控制大理,可是他並不想讓白族在大理一統天下,權衡,大到君王,小到諸侯,都要用到。謝慕華很需要我們?yōu)踝鍋砥胶獍鬃逶诖罄淼膭萘Α_@才方便他把大理控制在手中。”楊剛正說得很平靜。

“哈哈哈……我起兵反白族,吐蕃人來幫我,卻是漢人將我打敗,還要我向漢人投降,有趣……”楊峰書忽然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他猛然用力將酒壺丟向大廳之外,啪的一聲,撞在牆上,摔得粉碎。

“侯爺,謝慕華不會拖得太久,他們三路大軍圍困我們,拿下羊苴咩城之後,揮軍洱海,到時候楊家就真的完了。”

楊峰書收起笑容,摘下自己的佩刀,遞給楊剛正:“你,帶著族人去投降吧。以後洱海楊家,你就是族長。我這柄刀是歷代楊家族長的信物。將來,楊家就是你做主了,我的兒子……若是能提攜,就提攜他們一下,不過……我也知道他們都是……唉,罷了罷了!”

“你走吧,天快亮了,天亮之後,宋軍或許就要攻城了……”楊峰書靜靜的坐了下來,揮了揮手:“走吧,以後的事,就看你了。”

楊剛正跪了下來,對著這位宛如風中之燭的族長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撿起那柄不知道飽飲了多少人鮮血的腰刀,大步走到廳外。他回頭一看,楊峰書頹然坐在裡邊,彷彿一下子蒼老了幾十歲。

想必,楊峰書已經不願意再看到今天的日出了吧?

後記第3章 夏日春色第12章 打虎將軍第45章 案件重演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4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中)第30章 呼家女將第75章 除夕(四)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45章 東京之亂第38章 固州巷戰(zhàn)第40章 宋帝德昭第21章 出乎意料第58章 軍營立威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3章 人盡其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20章 嶺南備戰(zhàn)第29章 假私濟公第37章 高粱河(下)第30章 東京惡少第37章 高粱河(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9章 抗旨不從第94章 高麗第6章 金銀財寶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3章 賜第45章 高楊相會第21章 賞罰分明第51章 十日戰(zhàn)(二)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27章 童年時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zhàn)鬥力第79章 狙殺第79章 誘敵第17章 草料場第9章 沙河之戰(zhàn)(上)第55章 西北決戰(zhàn)(三)第10章 反間計第2章 夜襲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13章 遼營相議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88章 官逼民反第21章 搏命第5章 狼狽至極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2章 幽州之戰(zhàn)(下)第4章 退敵第40章 宮門刺殺第78章 擡棺告狀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0章 宋帝德昭第75章 搶灘登陸第17章 攻城第10章 內憂外患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勝機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3章 聖旨賜婚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44章 許王遇難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21章 賞罰分明第68章 逼朕第2章 播下種子第4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故人相逢第41章 迷霧重重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3章 楊氏投降第25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下)第17章 攻城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7章 身臨險境第23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上)第11章 一場秀第35章 搶城第69章 驚變第63章 沒有後手第56章 德妃第59章 西北決戰(zhàn)(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53章 林虎子第9章 清遠軍城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2章 打虎將軍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9章 驚變第77章 除夕(六)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8章 害苦我了
後記第3章 夏日春色第12章 打虎將軍第45章 案件重演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4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中)第30章 呼家女將第75章 除夕(四)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45章 東京之亂第38章 固州巷戰(zhàn)第40章 宋帝德昭第21章 出乎意料第58章 軍營立威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3章 人盡其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20章 嶺南備戰(zhàn)第29章 假私濟公第37章 高粱河(下)第30章 東京惡少第37章 高粱河(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9章 抗旨不從第94章 高麗第6章 金銀財寶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3章 賜第45章 高楊相會第21章 賞罰分明第51章 十日戰(zhàn)(二)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27章 童年時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zhàn)鬥力第79章 狙殺第79章 誘敵第17章 草料場第9章 沙河之戰(zhàn)(上)第55章 西北決戰(zhàn)(三)第10章 反間計第2章 夜襲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13章 遼營相議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88章 官逼民反第21章 搏命第5章 狼狽至極第14章 虛假夜襲第22章 幽州之戰(zhàn)(下)第4章 退敵第40章 宮門刺殺第78章 擡棺告狀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0章 宋帝德昭第75章 搶灘登陸第17章 攻城第10章 內憂外患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勝機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3章 聖旨賜婚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44章 許王遇難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21章 賞罰分明第68章 逼朕第2章 播下種子第4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故人相逢第41章 迷霧重重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3章 楊氏投降第25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下)第17章 攻城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7章 身臨險境第23章 再戰(zhàn)青沙河(上)第11章 一場秀第35章 搶城第69章 驚變第63章 沒有後手第56章 德妃第59章 西北決戰(zhàn)(七)第27章 固州之變第53章 林虎子第9章 清遠軍城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2章 打虎將軍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9章 驚變第77章 除夕(六)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8章 害苦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长乐市| 深圳市| 苏尼特右旗| 绥阳县| 揭东县| 邹城市| 二连浩特市| 广南县| 新建县| 柞水县| 资源县| 金湖县| 永昌县| 徐水县| 钦州市| 咸阳市| 海原县| 庐江县| 措勤县| 东山县| 威海市| 五指山市| 大名县| 孙吴县| 抚宁县| 鄄城县| 灵山县| 岳池县| 资源县| 四川省| 甘孜县| 泸定县| 鲁山县| 长葛市| 怀远县| 象山县| 阿拉善盟| 清徐县| 棋牌|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