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章 高麗

千萬本小說免費閱讀

-精彩開始-----www.^_^51O(拼音o).**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入謝慕華的房間的時候,謝慕華已經醒了,雖然一夜之間對付兩個日本女人,但是久經考驗的謝慕華自然是遊刃有餘。這一次京都之行,想必是多姿多彩的。看著睡在自己身邊的兩位佳人,謝慕華淡淡一笑,坐起身來。那兩名東瀛女子立刻就被謝慕華驚醒,手忙腳亂的跳下牀來,又是點頭又是鞠躬,服侍著謝慕華將衣服穿上。

源禾早已備下了豐盛的早餐在前廳等著謝慕華。謝慕華也不客氣,大咧咧的來到前廳,坐下便吃喝起來。源禾偷眼看了看跟出來的那兩名女子,笑瞇瞇的對謝慕華說道:&ldqu;大人可還滿意麼?&rdqu;

&ldqu;還行!&rdqu;謝慕華不置可否。

源禾正要說些什麼,謝慕華已經堵上了他的話頭:&ldqu;有什麼吃完再說吧!&rdqu;

&ldqu;是是是!&rdqu;源禾陪著笑臉坐了下來。

楊延彬帶著幾個隨從來到右大臣的府邸,通報之後便進了前廳。看到謝慕華正在用餐,便站在一邊。謝慕華笑道:&ldqu;坐下一起吃吧,嚐嚐東瀛的廚藝!&rdqu;

楊延彬笑了笑,經不住源禾一力邀請,便也入了席。謝慕華斜眼看了看隨著楊延彬進來的那幾個隨從,脫口叫道:&ldqu;李成。到了東瀛還習慣嗎?&rdqu;

原來李成他們拿下虹縣之後,自忖必死,束手就擒。謝慕華倒也不想真的要了他們的命,再說日本這邊總是要人的。於是判了他們斬立決,卻是從牢裡調換了幾個死囚,一刀砍了。反正那些頭顱也沒人認得,就算送到刑部的官員面前,只怕他們也懶得多看一眼。就順便讓李成他們隨著船隊來到日本,幫忙打理這兒的金礦。工人自然是要日本來出,但是管理者就必須要是大宋的子民。小周後也已經準備妥當,手下大批人手準備進入東瀛,看管著金礦。謝慕華多少也要留下一些自己的人手。這個李成,也算得上有勇有謀,而且還讀過書,假以時日,未嘗不能成爲自己的臂助。現在先在日本鍛鍊鍛鍊吧!

&ldqu;沒什麼不習慣的!能吃得飽能睡的著就行。&rdqu;李成憨憨的答道。

&ldqu;你這樣可不行。到了金礦那邊,你是去管人的,多少拿出點威風出來,每項事務都給我查清楚了。要是有什麼問題,該打的就打,該罵的就罵。遇到該殺的&hllp;&hllp;&rdqu;謝慕華看了看源禾:&ldqu;就來找右大臣商議&hllp;&hllp;&rdqu;

源禾急忙答道:&ldqu;遵命!&rdqu;

楊延彬只顧低頭吃飯,暗地裡踢了踢謝慕華的腳,謝慕華會意,對源禾說道:&ldqu;我和部下有幾句私話要說,少陪了!&rdqu;

源禾笑呵呵的將兩人送了出去,卻和李成攀談起來。

花園裡,假石流水,遠處的武士往來巡邏,卻沒有人敢走近謝慕華的身旁。楊延彬一出了大廳,臉色就不大好看了,低聲對謝慕華說道:&ldqu;相公,這次有麻煩了!&rdqu;

&ldqu;哦?出了什麼事?&rdqu;謝慕華很少看到楊延彬這副模樣。

楊延彬嘆了口氣:&ldqu;高麗的獻和大王死了!&rdqu;

謝慕華皺了皺眉頭,高麗國王死了關這邊什麼事?他猜到楊延彬還有下文,便沒有問出口。只聽楊延彬一五一十道來。

原來高麗國王獻和大王、王胄,也就是景宗,不久前死去。即位的高麗國王稱爲宣慶大王,名叫王旭。宣慶大王即位之後,因爲高麗是大宋的屬國,應該上表朝廷,派遣使者從水路來到開封府向大宋的皇帝請封纔對。但是這次遼國人動手極快。蕭燕燕得知獻和大王的死訊之後,奏請耶律賢,派遣大將耶律斜軫,統兵十萬。以耶律休哥爲輔,揮軍攻入高麗。遼國人和高麗其實一直是打打和和,因爲不想在和大宋作戰的時候,腹背受敵。所以在和大宋開戰的時候,往往會安撫高麗。但是高麗畢竟是大宋的藩屬,要是遼國不拔了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實在是心裡難受。這一次蕭燕燕也算是出了很大的本錢,大遼帝國兩位不世出的將星一同出戰,十萬精兵從上京出發,兵分兩路,踏過鴨綠江,直逼平壤。高麗宣慶大王急忙揮軍迎戰,企圖藉助地利抵擋遼軍。

不過,這次高麗抵擋遼軍和當初戰敗隋煬帝的時候不同。一來,高麗正在國喪。遼國伐喪便是一利。二來,遼國人不同於當年的隋軍。爲了達到目的,蕭燕燕下了死命令。凡是敢於抵抗的高麗人,一律屠城。遼軍鐵騎趁著春暖花開之時,衝入朝鮮半島,殺得血流成河。高麗軍隊節節敗退。不是他們不努力,但是無論從戰力還是從謀略上都遠遠不如大遼的兩位將星。

高麗國王沒有辦法,在平壤一帶和遼軍僵持的時候,蕭燕燕派了特使去面見宣慶大王。提出兩個條件。一,要高麗立即撕毀和大宋的和約,從此不再和大宋是藩屬關係。二,將來若有可能,高麗也要派兵協助遼國參與對大宋的戰爭。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遼軍立刻退兵,絕不在高麗土地停留,不僅如此。蕭燕燕還答應將原先高麗的土地(吉林黑龍江等地),歸還給高麗作爲補償。

在蕭燕燕的軟硬兼施之下,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更是加緊力度攻打平壤,平壤城岌岌可危。而耶律斜軫更是派出精銳部下,奇襲漢江,一舉將漢江守軍殲滅。遼國兵鋒隨時可以渡過漢江威脅都城&hllp;&hllp;

在這樣的局面下。宣慶大王妥協了。

他不妥協也沒有辦法,不能看著國家亡在自己的手中。於是便答應了蕭燕燕的條件,而蕭燕燕也沒有食言,遼國逐步退出高麗的土地,那片被鮮血染透的土地,終於回到了高麗人的手中。宣慶大王立即宣佈,高麗從此不再是大宋的屬國,而高麗的水師,以後將協助遼國,對大宋作戰。

&ldqu;這消息是咱們走的前幾天到了開封府。當時樞密院和兵部就炸開了鍋。曹樞相以爲,若是大宋就此忍氣吞聲,未免被遼國人小看了。大宋的水師,應該有足夠的力量對高麗作戰。皇上也頗以爲然。所以出兵高麗是必然之舉。朝廷的緊急公文送到江南的時候,正巧咱們已經來了東瀛。信使十萬火急,就坐船來了日本。這件事,可當真怠慢不得!&rdqu;楊延彬嚴肅的說道。

謝慕華心中轉開了圈子,現在要出兵高麗的話,只可能從海上出兵。從陸地的話,根本不可能從遼國的南京一路打到上京再轉道高麗。水路出兵,兵力有限,最多可以動員的水師,也就是四百條戰船,運送的官兵也就是三四萬人。而且要需要極爲龐大的船隊作爲後勤。這也就罷了,高麗本身的實力不算很弱,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在遼國兩位大將的連續打擊下堅持到現在,三四萬軍隊就算在高麗登陸之後,還要面臨著高麗大軍和很有可能進入高麗蔘戰的遼軍的兩面夾擊。

而且,這一仗事關朝廷的顏面,打,就必須得贏。這個難題&hllp;&hllp;

&ldqu;朝廷那邊有什麼決定?&rdqu;謝慕華脫口問道。

楊延彬從懷中取出公文,說道:&ldqu;趙相公等人一力舉薦相公帶領水軍前去高麗。一則,相公現在統率水師,二則,說相公乃是福將,百戰百勝,從未讓朝廷失望。這次的重擔非相公能挑起&hllp;&hllp;&rdqu;

謝慕華忍不住破口罵道:&ldqu;我就知道這幫潑才沒這麼好心!&rdqu;

但是趙德昭的旨意已經下來了,動員的大軍已經開始在兩浙路,淮西,京東集結。許多戰船嚴陣以待,大批糧草物資從後方源源不斷的送了上來。現在謝慕華要是說不幹的話,不但在趙德昭眼中的印象分要降低,而且還會大大影響水師的士氣。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要來水師是爲了日本,誰知道高麗那邊卻捅了這麼大的一個漏子,實在是氣煞了人。

楊延彬見謝慕華髮火,也不敢接話:&ldqu;事態緊急,還請相公定奪!&rdqu;

&ldqu;定奪?&rdqu;謝慕華冷笑一聲:&ldqu;這次是拿著刀子叫我去送死呢!高麗是那麼好打的麼?只用水師就能打下來的話,當初隋煬帝也不至於三徵高麗,搞得兵敗如山倒了。再說了,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隨便哪一個帶上兩萬精銳入高麗蔘戰,就憑那些兩條腿跑的水師就能跟人家打了麼?&rdqu;

&ldqu;那&hllp;&hllp;相公看如今如何是好?&rdqu;楊延彬也不禁躊躇了起來,他是個帥才,卻不是能統觀整個政局的人才。

謝慕華嘆了口氣:&ldqu;只得先應下來吧。不過我還要留在東瀛,暫時不回江南去。你火速帶人回去,不要三路集結,全部水師都在海州集結。物資輜重準備妥當,等我回到江南,咱們就出發!&rdqu;

&ldqu;相公可是有了破敵之策?&rdqu;楊延彬心中一喜。

&ldqu;沒有!&rdqu;謝慕華坦白的說道:&ldqu;如今我也只能碰運氣了。要是天不亡我,這次,便叫我走一次運吧!&rdqu;

楊延彬看謝慕華的臉色,知道這件事棘手的很,無奈之下也只得搖了搖頭,離開了右大臣的府邸。

謝慕華整了整衣衫,深深的吸了口氣,看著萬里晴空,胸中漸漸一股豪氣上來:&ldqu;區區高麗棒子,就連小日本也被老子玩弄在股掌之間,還怕對付不了你們?&rdqu;

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79章 誘敵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80章 新罪第86章 兩堂會審第50章 十日戰(一)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15章 以你爲榮第30章 江寧府第82章 迷亂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章 早朝鬧劇第66章 後院起火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07章 獻土第33章 通敵第2章 夜襲第20章 城破第2章 二女爭夫第13章 禍根第30章 東京惡少第96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12章 楊家?烏族?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章 外敵當前第72章 除夕(一)第88章 交心第53章 十日戰(四)第16章 貴客臨門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2章 二女爭夫第8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訂終身(上)第7章 請你造反第34章 石炮攻城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5章 以你爲榮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54章 十日戰(五)第19章 西山坑谷第107章 獻土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58章 好戲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30章 真相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107章 獻土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39章 誰利用誰?第4章 遭遇戰第29章 狙殺第17章 草料場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5章 自辯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79章 狙殺第33章 登聞鼓聲第53章 林虎子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22章 小太歲第8章 雁門關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4章 原州第19章 救世主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4章 將計就計第7章 請你造反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16章 收降第11章 自告奮勇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41章 撤退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27章 固州之變第27章 童年時第46章 破敵之計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84章 朝會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3章 突擊第11章 自告奮勇第78章 擡棺告狀第4章 退敵第41章 撤退
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79章 誘敵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80章 新罪第86章 兩堂會審第50章 十日戰(一)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15章 以你爲榮第30章 江寧府第82章 迷亂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章 早朝鬧劇第66章 後院起火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07章 獻土第33章 通敵第2章 夜襲第20章 城破第2章 二女爭夫第13章 禍根第30章 東京惡少第96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公審大會(下)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41章 曖昧的迷離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12章 楊家?烏族?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章 外敵當前第72章 除夕(一)第88章 交心第53章 十日戰(四)第16章 貴客臨門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2章 二女爭夫第8章 一觸即發第19章 訂終身(上)第7章 請你造反第34章 石炮攻城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5章 以你爲榮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54章 十日戰(五)第19章 西山坑谷第107章 獻土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58章 好戲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30章 真相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32章 流水線作業第107章 獻土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39章 誰利用誰?第4章 遭遇戰第29章 狙殺第17章 草料場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5章 自辯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79章 狙殺第33章 登聞鼓聲第53章 林虎子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22章 小太歲第8章 雁門關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4章 原州第19章 救世主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4章 將計就計第7章 請你造反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16章 收降第11章 自告奮勇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41章 撤退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27章 固州之變第27章 童年時第46章 破敵之計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84章 朝會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3章 突擊第11章 自告奮勇第78章 擡棺告狀第4章 退敵第41章 撤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西和县| 沙田区| 绥江县| 田东县| 拉萨市| 葫芦岛市| 宁乡县| 金寨县| 榆社县| 黔西| 威海市| 鹤庆县| 宁城县| 韩城市| 榆林市| 铁岭县| 沂南县| 射洪县| 甘谷县| 灵台县| 子洲县| 从化市| 贵定县| 行唐县| 土默特右旗| 武宁县| 丹东市| 巴里| 郴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花莲市| 洛隆县| 常德市| 伊金霍洛旗| 岳池县| 旌德县| 南安市| 阜新市| 武陟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