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公審大會(下)

“犯官張詠帶到,已驗明正身?!睜懯滓粋€帶刀侍衛朝點將臺上的趙德昭稟告道。

趙德昭今天親自當著十萬軍民的面主審,心情激盪,溢於言表,左右看了看文武百官,定了定神,叫道:“張詠,今日公審你知法犯法,身爲崇陽縣令,卻殺害兩條人命一案。你可知罪?”

這句話一問出來,趙德昭就有些後悔,張詠可是自己寫了請罪書來開封府的,要是他馬上答應知罪,辛辛苦苦籌備的公審大會就得就此結束,趙德昭看今天晴空萬里,心情大好,原本是準備審他三五個時辰再回宮的?,F在一句話問了出來,急忙把眼光投向大理寺卿劉知信,希望他開口說上幾句。

可是劉知信卻會錯了意,只道皇帝是叫自己不要多嘴,於是眼觀鼻,鼻觀心,馬上進入忘我的境界了。

張詠跪在點將臺前,慘然一笑:“微臣知罪,請皇上責罰?!?

趙德昭不由得在肚子裡把劉知信罵了好幾遍,關鍵時刻還是謝慕華靠得住,果然謝慕華義不容辭的跳了出來:“皇上,此案另有隱情,微臣不得不說。”

眼下校場之上靜悄悄一片,除了旗幟的獵獵作響聲,就只有這幾位說話的聲音。

趙德昭心中暗喜,到底是自己看重的大臣,謝慕華就是不一樣,於是問道:“有什麼隱情?”

謝慕華朝趙德昭一躬:“皇上,請準許微臣問這犯官幾句?!?

趙德昭說道:“準奏?!?

謝慕華轉過身來,故意朝著老百姓的方向,看著張詠道:“張詠,你是崇陽縣令,到崇陽縣上任之後,第一道政令是什麼?”

張詠愕然的擡起頭看著謝慕華,就這一句話,張詠就已經明白謝慕華是要救他的了,只不過張詠自忖文采不如寇準王旦,和謝大人又沒什麼交情,爲何謝大人要對自己另眼相待呢?

但是謝慕華已經問出口了,張詠便高聲答道:“下官到了崇陽縣之後,第一道政令就是將朝廷的賦稅清清楚楚的寫在縣衙門口,讓每一個百姓都知道朝廷會向他們收取多少賦稅,若是有官吏從中漁利,或是私下刁難百姓者,一律可到縣衙告狀,下官全部受理。這道政令,下官命人傳到崇陽縣各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請大人明察?!?

謝慕華右手一招:“帶人證?!?

寇準親自帶著七八個鄉下人打扮的農民到了校場中間,那些人戰戰兢兢的跪倒在地,叩見皇帝和這許多官員。趙德昭只覺得有趣,便叫他們平身,這些人哪敢在皇帝面前大意,畏畏縮縮的站了起來,退在一邊。

寇準將一疊東西遞給謝慕華,謝慕華又轉呈給趙德昭,說道:“皇上,這一疊便是這些崇陽縣居民的戶籍和官府路引。”

趙德昭點點頭:“謝卿,你只管問?!?

謝慕華謝過皇恩,轉身問那些農民:“張縣令上任之後,你們交的賦稅是多了還是少了?”

“少了?!币粋€老農膽子大點,先開口說了。

“那爲何以前交的多?”謝慕華冷聲問道。

一個精壯的小夥子大聲說道:“以往都是官府說交多少,咱們就交多少,若是不交,那些官吏就會帶著衙役來拿人,抓去縣衙就是一頓打,打完了再把人扣在大牢裡,要花更多錢去贖人,小人怎麼知道要交多少。他說是多少就是多少了?今年張縣令來了之後,命人通告四鄉,咱們才知道,原來以前交給朝廷的賦稅都被那些官吏貪了,他們貪了我們的血汗……張縣令是好官,是青天大老爺……”

說著,那小夥子便忍不住掉下眼淚來,身邊那幾個老農也止不住的掉眼淚。

謝慕華斥道:“聖駕之前不得無理,肅靜。”

謝慕華轉過臉看著張詠:“聽說你去了崇陽縣之後,那些原來的小吏處處與你作對,可有此事?”

張詠歎了口氣,正要說話,忽然一個老農叫道:“那些官吏真不是好東西,俺們還聽說他們說了,強龍不壓地頭蛇,張大人只是一個人來了崇陽縣,他們是要聯合起來,就是跟張縣令對著幹。就算他是縣令也拿大家沒辦法,叫什麼……什麼……法不什麼?”

“法不責衆?”謝慕華問道。

那老農連連點頭:“是,是……”

謝慕華又朝張詠問道:“聽說你去了崇陽縣。第二道命令就是從府庫之中貪墨一文錢,就要嚴辦,可有此事?”

張詠大聲道:“皇上開辦科舉選拔人才,爲臣子的上要對得起君王,下要對得起百姓,看似一文錢不多。可是貪慾無限,今日敢貪一文,翌日就敢貪一貫,將來貪上千貫萬貫也不奇怪。大宋對官員不薄,在下只不過是縣令而已,月俸就有二十貫,一家老小吃喝不愁,衣食有保,那些小吏雖然月俸低了點,但是已經足夠他們養家餬口。爲何還要貪墨府庫錢財?那些錢財是大宋的錢,是老百姓的血汗,他們有什麼道理要貪墨老百姓的血汗錢?他們憑什麼將手伸到大宋的府庫裡?”

謝慕華轉身對趙德昭說道:“皇上,此事已經查明,崇陽縣許多小吏結黨營私,貪墨公帑,欺壓百姓,狂徵暴斂。張詠上任之後,申明法紀。但是那些小吏卻不以爲然,反而要聯合起來欺負張詠這個外鄉人。張詠說貪墨一文便要責罰,那小吏中就有人故意尋釁,只從府庫拿了一文錢。”

“皇上,縣令雖小也是朝廷命官,他們代表的是大宋的法紀,是大宋的尊嚴?;噬隙ǖ馁x稅那些小吏都敢自行更改,皇上的府庫,他們都敢貪墨?;噬?,那張詠殺那小吏……”

謝慕華的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要是趙德昭再不明白就實在無話可說了。

那幾個老農猛然跪了下來,拼命的磕頭道:“皇上開恩啊,張縣令是爲民作主的好官,皇上,千萬別殺了張大人,皇上……”

校場內的百姓知道此事,一個個也被那些崇陽縣的老農感染,頓時黑壓壓的跪倒一大片,亂糟糟的苦求趙德昭不要斬了張詠。

張詠已經是淚流滿面,看著那些拼命磕頭,已經將額頭撞得青腫的老鄉,顫聲道:“我張復之只不過在崇陽縣爲官半年,怎敢當諸位如此大恩……”

謝慕華擡眼給趙德昭使了個眼色,低聲說道:“皇上,民心可用……”

趙德昭會意,站起身來,皇帝一站起來,禁軍馬上喝止那些百姓噤聲,忙碌了好一會兒,校場上纔算是安靜了下來。趙德昭大聲說道:“朕問你們,貪墨公帑者,該不該殺?”

萬民齊呼:“該殺!”

“朕再問你們,私加賦稅,藐視王法者,該不該殺?”

老百姓羣情激昂:“該殺……”

趙德昭點頭道:“既然張詠殺得都是該殺之人,這條罪就可以免了……”

下邊的老百姓還沒來得及歡呼,趙德昭就說道:“只不過,密林殺人,只是一個僕人,這條罪,張詠,你做何解釋?”

張詠擡頭道:“的確是我殺了他……”

謝慕華輕咳一聲,趙德昭知道必然還有下文,索性坐了下來,端著一旁宮女送上的熱茶,笑瞇瞇的看著謝慕華審案。

“帶尉縣主薄朱銓……”謝慕華高聲喊道。

這一次是王旦帶著一箇中年男子緩緩走進校場,那男子身穿正八品官服,一步步走到張詠的身邊,跪了下來:“微臣尉縣主薄朱銓叩見皇上?!?

謝慕華說道:“朱銓,你和張詠在崇陽縣可是同僚?”

朱銓點頭道:“是,下官在崇陽縣也是主薄,與張大人正是同僚?!?

謝慕華問道:“朱銓,你這人膽小怕事,在崇陽縣做事就是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可是有一次,你卻將州府公文丟失,爲了怕人追究就將此事隱瞞不報,可有此事?”

朱銓聲音都有些顫抖:“是下官不查……”

謝慕華微微搖頭道:“你家僕人周小乙無意之中找到這份公文,知道你隱瞞不報,所以時常拿這件事來威脅你,可有此事?!?

“是……”朱銓已經跪伏在地。

“剩下的事,謝大人不會說了,若是你覺得張詠今日死在這裡,你能安心的話,你便不說。沒有人會怪你,我也明白你的苦衷??扇羰悄阌X得張詠命不該絕,還請將真相說出來,還他一個公道。”王旦湊在朱銓的耳邊輕聲說道。

朱銓漲紅了臉,半晌才鼓起勇氣挺直了身體,直挺挺的跪在點將臺前,大聲說道:“皇上,諸位大人,今日朱銓也不在乎什麼朱家的名聲了。那周小乙撿到我丟失的公文之後便來威脅下官。下官當時已經知道不久後將去調任尉縣主薄,生怕這件事被人知道便影響了下官的仕途,所以很長一段日子,周小乙一直問我要錢,下官就都給了他……”

“可是,下官沒有想到,那周小乙膽大包天,居然打我女兒的主意,可憐我的女兒只不過才十三歲而已,被他侮辱,這件事,下官一直不知。那周小乙威脅小女,說是他手中有下官的把柄,要是小女不從就要告發下官,輕則革去官職,重則人頭落地。小女自幼就在閨中,不懂世故,信以爲真,不敢告訴下官,只得忍辱被他欺凌。誰知道到了下官調任尉縣主薄之時,小女竟然已經成孕,那周小乙得寸進尺,這才和下官說明,更恬不知恥的要娶下官的女兒。下官雖然不才,可也是書香門第,只有一女而已,怎能讓她嫁給這等人?那廝便用此事威脅與我,說要出去告訴別人,說小女和他通姦成孕。”

“正好,下官在驛站遇到張大人,酒醉之後吐露此事,酒醒之後,下官真的茫然不知自己說過什麼,張大人也沒有說起,只說叫周小乙幫忙拿些東西。誰知道他們去了一天之後,也沒有回來,下官到處尋找,才找到周小乙的屍體。再後來就聽說張大人已經被御史臺下獄。下官……千錯萬錯都是下官的錯,張大人實在是無辜啊……”

趙德昭一聽竟然有這等事情,氣得七竅生煙,陪審的諸位大臣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謝慕華趁機說道:“大宋律例,*幼女者殺。那周小乙訛詐家主,欺凌少女,實在是罪大惡極。只不過張大人草菅人命,也是……”

謝慕華悠悠的收了口,等著趙德昭說話。

所有的人都明白,朱銓沒有說謊,漢人最重的就是名節,朱銓將自己女兒受辱成孕的事說了出來,這輩子就算是完了,他和他的女兒都完了。沒有人會拿這種事情說謊。

趙德昭說道:“謝卿,張卿家這怎麼能叫草菅人命呢?這樣的人,就是該殺。朕險些錯怪了好人啊。來人啊,給張詠鬆綁……”

幾個侍衛立刻拿來鑰匙給張詠鬆了綁,滿場百姓歡呼雀躍,高叫:“吾皇萬歲,吾皇英明……”一陣陣聲浪震耳欲聾,趙德昭哈哈大笑,自覺又做了一件好事。

張詠鬆綁之後便走到朱銓身邊,低聲說道:“可苦了你了……”

趙德昭頓時想了起來,朱銓還有個成孕的女兒呢,正無計可施之間,忽然一個聲音如溪水過澗,黃鶯初啼般響起:“皇上,我有一事相求……”

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12章 楊家?烏族?第25章 跟我走吧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81章 春宵閣第2章 送錢來第28章 合約第17章 突襲第30章 東京惡少第79章 誘敵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7章 高粱河(下)第42章 官官相護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44章 敵避鋒芒第63章 沒有後手第96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74章 奇襲九州第8章 面聖(下)第45章 奔向自由第1章 萬事有我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82章 伏誅第16章 留一口氣第79章 誘敵第60章 滅口第4章 鋌而走險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6章 鎮州告急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46章 毛遂自薦第40章 你死我亡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6章 聖旨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91章 法爲何用?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9章 抗旨不從第9章 公主歸國第1章 王府許婚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42章 官官相護第56章 迫敵決戰第8章 抗議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12章 拒婚第32章 勸降第1章 要不得第55章 西北決戰(三)第77章 除夕(六)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56章 德妃第53章 十日戰(四)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1章 一場秀第8章 一觸即發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18章 固定馬鐙第20章 退軍第16章 留一口氣第92章 交代第4章 早朝鬧劇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13章 突擊第18章 固定馬鐙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71章 曉之以理第1章 要不得第17章 搶先認罪孟拱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9章 新皇第1章 定計第2章 播下種子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2章 楊家?烏族?第98章 白江村阻擊
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12章 楊家?烏族?第25章 跟我走吧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81章 春宵閣第2章 送錢來第28章 合約第17章 突襲第30章 東京惡少第79章 誘敵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7章 高粱河(下)第42章 官官相護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44章 敵避鋒芒第63章 沒有後手第96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74章 奇襲九州第8章 面聖(下)第45章 奔向自由第1章 萬事有我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82章 伏誅第16章 留一口氣第79章 誘敵第60章 滅口第4章 鋌而走險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6章 鎮州告急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46章 毛遂自薦第40章 你死我亡第62章 西北決戰(十)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6章 聖旨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91章 法爲何用?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9章 抗旨不從第9章 公主歸國第1章 王府許婚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42章 官官相護第56章 迫敵決戰第8章 抗議第43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12章 拒婚第32章 勸降第1章 要不得第55章 西北決戰(三)第77章 除夕(六)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56章 德妃第53章 十日戰(四)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1章 太后寢宮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1章 一場秀第8章 一觸即發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18章 固定馬鐙第20章 退軍第16章 留一口氣第92章 交代第4章 早朝鬧劇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13章 突擊第18章 固定馬鐙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71章 曉之以理第1章 要不得第17章 搶先認罪孟拱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9章 新皇第1章 定計第2章 播下種子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2章 楊家?烏族?第98章 白江村阻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策勒县| 绥化市| 兴化市| 三门峡市| 泰兴市| 南城县| 共和县| 广河县| 龙江县| 洮南市| 包头市| 奈曼旗| 涞源县| 清苑县| 体育| 武冈市| 诏安县| 土默特左旗| 阜城县| 万源市| 连州市| 成安县| 嘉黎县| 普兰县| 六枝特区| 临朐县| 含山县| 井研县| 翁牛特旗| 东兰县| 肥东县| 嵊州市| 万全县| 昭苏县| 凭祥市| 昆明市| 西城区| 墨玉县| 涟水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