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殺了他最好

“謝慕華把大同給拿下來了?”趙德昭看著眼前的這份軍報,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同是什麼地方?那是契丹人面對雁門關一路最重要的軍鎮。雖然只有兩萬多人馬,可也不是那好攻的。

“難道契丹人沒有派遣援軍嗎?難道大同守將就不知道閉門不出,等候戰機嗎?難道謝慕華把手下的八萬大軍全部投入大同了嗎?”趙德昭一連串的問題,問的樞密院和中書的一衆官員啞口無言。

這也要怪謝慕華故意把軍報寫的十分簡單,這先凸顯了謝慕華日益進步的文言文功底,和漢字的高度概括性。整個軍報加起來就是不到一百個字。而且只表達了一個意思:“皇上,您不是要北伐嗎?行,哥們替您把大同先拿下來了,怎麼樣,看著辦吧!”

趙普有些尷尬的看了看趙德昭,沉聲道:“官家,無論怎麼說,攻克大同也是大宋對契丹的一場大勝,派遣官員前去犒勞是理所當然的。至於攻克大同之後怎麼辦,咱們可以從長計議,倒不急於一時!”

趙德昭冷哼一聲,站起身來,在御書房裡來回踱著步。怎麼辦?謝慕華都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攻克大同,隨即從雁門關發兵北上,封鎖燕山五關,全部攻取之後,沿桑乾河一線將幽燕變成徹徹底底的孤城。到了這一步,幽燕就是甕中之鱉,手到擒來了。而且,謝慕華不但在軍報裡是這麼說的,曹琮那個混小子回到京中要軍餉軍械的時候,見人就這麼說。而且貨真價實的戰果在那裡擺著,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按照謝慕華說的辦法,沿桑乾河北上,那是最穩妥最安全的做法。並且,大同已經被謝慕華拿下來了,這個計劃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一。接下來的三分之二,就要看朝廷是不是配合了。

這個時候,若是趙德昭說不配合,那就會被天下人取笑,現在的謝慕華沒有造反吧?創造了一片大好形勢,朝廷非但不採用他的計劃,還要一意孤行去攻打幽州。這豈不是鬧成了笑話?再說了,趙德昭對於是不是能夠把幽州一鼓而下,心裡也沒有底。當年韓德讓的殊死抵抗,耶律休哥的神兵天降,實在是讓趙德昭心裡狠狠的捏了一把汗。若是自己攻打幽州輸了,等若是給謝慕華製造聲望啊!這樣的事,趙德昭做不出來。

“你們看看吧!”趙德昭無奈的說道:“謝慕華說了,如今大同已經攻下,他手下兵力不足,要求朝廷增派五萬援軍到大同。謝慕華還說,大同爲了抵禦遼國人的反撲,至少需要常備駐軍三萬人以上,這樣的話,封閉桑乾河的兵力就略顯不足。要是朝廷支持他的建議,就還要再派五萬人馬前去支援。五萬又五萬,開封府的三十萬禁軍,他轉眼就給朕要去了十萬。你們說,朕是給他還是不給他?”

其實,每一位大臣都知道,應該給。謝慕華提出的辦法,的確是好辦法。可是誰也擔當不起這個責任。十萬大軍去了雁門關,十有八九,被謝慕華那廝一頓蠱惑,最後就姓了謝了。到時候,謝慕華手握十八萬精銳,面對開封府的二十萬禁軍。手下又有楊家虎將,呼延家的虎子坐鎮,這場仗,誰都知道是什麼結果。這個“給”字,哪裡有人敢說得出口?

可是不說也不行,皇帝都已經問出來了。李崇矩想了想說道:“官家,不若派一得力干將,帶領十萬大軍前去雁門關。若是謝慕華有何異動,至少可以稍爲震懾!”

“李大人此言差矣!”高銘雖然是三司的頭兒,可在這兒,他也是僅次於趙普宋琪等數人的高官了,忍不住發表意見道:“李大人,朝中武將,論官職論爵位,現在還有幾個壓得住謝慕華?且不說謝慕華已經官封少保,位列三孤。能壓得住他的,不過是潘太師,曹樞相等寥寥數人而已。潘太師之前在雁門關敗績,無論如何也無顏回去。而曹樞相更加不會前去。李大人,你可知道曹樞相那小兒子曹琮,每日來我三司吵鬧,一會兒要封賞雁門關的軍隊,一會兒要錢犒賞,隔三差五就來三司呱噪。如今的三司官員,看到曹琮來了,便嚇得面無人色。他還敢動手,上次,一個主事,只不過說了句,封賞可以等北伐之後再說,便被曹琮一拳打了個跟頭,門牙都打落兩個,到現在時不時還要流鼻血。那廝在我三司叫囂,說前方戰士捨生忘死,辛辛苦苦將大同打了下來,現在三司還要省這點錢,實在是讓人心寒……”

宋琪急忙過來打圓場:“其實李大人也是爲了朝廷著想。謝慕華雖然立了功勞,可是他沒有皇命,擅自出兵。大宋是有律例的,他若是動用兵馬超過五十人,就要先朝樞密院和兵部申報……”

李崇矩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邊關將領有便宜行事之權,他又不是開封府裡的禁軍將領。宋大人是不是氣糊塗了?”

宋琪頓時啞口無言,一肚子火氣無處發泄,心道,老子本來是給你們打圓場,好麼,現在矛頭一轉,還對著我來了。什麼玩意啊!於是便閉上了嘴巴,不再言語。沒想到趙德昭也過來湊熱鬧,這位憂鬱的皇帝嘆息道:“這也怪朕,允他在河東路,若是有可乘之機,可先斬後奏,無需稟告兵部……”

李崇矩和趙德昭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感無奈,不約而同的長嘆了一口氣。趙普半天沒有說話,此時眼前一亮,插口道:“官家,上次宋偓不願去雁門關監軍,是因爲他手中無兵。這次給宋偓十萬大軍帶著,他一定敢去雁門關。論資歷,宋偓是開國元勳,三朝元老。論親疏,宋偓是太后的親爹。皇上。不如就讓宋偓去走這一遭好了!”

趙德昭也是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朕怎麼把宋老將軍給忘記了!”

君臣幾人頓時其樂也融融,似乎宋偓只要一帶兵去了雁門關,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可他們若是知道宋偓和他的女兒,早就已經決定投靠謝慕華那邊的話。一定會爲自己今天的決定把腸子給悔青了。

趙德昭想了想接著問道:“不過,謝慕華提出封鎖桑乾河,連克燕山五關。若是這樣的話。將來他還會伸手跟朝廷要兵要糧。這次給了他,開了先例,下次他就要的更加理直氣壯。不若,朕親自領軍去河東路坐鎮。將他攻下的地方都佔據了吧……”

趙德昭還沒說完話,趙普、宋琪、李崇矩、高銘四人齊聲叫道:“萬萬不可啊官家!”

趙德昭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心腹,問道:“爲何朕就不能去呢?”

李崇矩急忙解釋道:“皇上,御駕親征非同小可。去河東路,開封府禁軍就要盡數全去。而謝慕華若是故意讓出大同和桑乾河一線的話,朝廷的禁軍就必須要接受這些地方。不然的話,朝廷就會被那些書生和老百姓給罵死。說大宋將士拿命換來的土地,朝廷連眼都不眨,就全給送了出去。而禁軍接手這些地方之後,以雁門關爲界。謝慕華的八萬人馬剛好把朝廷禁軍分割開來,到時候在河東路,一旦出了什麼事情,官家,誰來救駕?”

李崇矩索性把話給挑明瞭,趙德昭一聽這話,頓時出了一身冷汗。這一點倒是他沒有考慮過的。現在立儲的事情還懸而未決。開封府裡的輿論,目前是支持趙德芳的比較多。畢竟,金匱之盟這一說,已經深入人心了。兄終弟及,也說得過去。一旦要是在河東路,謝慕華暴起發難,自己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豈不是便宜了在開封府的趙德芳?不行,這個風險絕對不能冒。

“官家也無需過分擔心!”趙普低頭說道:“謝慕華說要攻克燕山五關,那也不是好攻的。契丹人也不都是傻子,大同被謝慕華佔了一次便宜,下次就應該謹慎的多了。咱們這邊可以鈍刀子割肉,慢慢的來。最好是能讓謝慕華先吃個暗虧。這件事,吩咐宋偓去做就是了。只要雁門關不丟,在河東路,宋偓的十萬大軍,對謝慕華的八萬人馬,還能吃多大的虧?”

“這也是個辦法!”趙德昭點點頭,轉過臉來看著高銘:“你們三司要盡數運作起來,河東路那裡很快就有十八萬人,三司要和兵部配合好。這十八萬人將來姓什麼。就看誰家把他們養的更肥了。”

高銘一陣叫苦連天,可是他怎麼說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強忍著沒有叫出聲來。什麼都是跟他要錢,誰知道管錢的苦啊!

“宋愛卿,待會兒就替朕擬一道聖旨,傳宋偓來宮中覲見!”趙德昭朗聲吩咐道。這羣君臣似乎解決了眼前的難題,一個勁的高興了起來。

……………

“這都是你的小男人惹出來的事情!”蕭太后看著自己的侄女,哀怨的說道:“他要是把大同給拿下了,就是逼著你姑媽尋短見麼。唉!”

蕭月影微微一笑,將手中的茶杯放下,走到蕭燕燕的身後,捏起兩個小拳頭,在蕭太后的身上輕輕的敲著,笑道:“太后,這幾天你忙著批閱軍情奏章,實在是太累了。軍務的事情,不是有北院大王來處理嗎?太后就別擔心了。”

蕭燕燕知道這個“小男人”,不用說,肯定是耶律休哥回來之後出賣了蕭月影。不過她也不介意,契丹女子就是這樣的風俗,愛上誰就是誰。管他是漢人是契丹人是渤海人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人。蕭太后也知道自己的侄女在大事上能分得清楚輕重。斷不會爲了男人而出賣國家的利益!

“不是我擔心的問題!”蕭太后嘆息一聲。這時候正好太監來報,說是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已經回到上京,求見蕭太后。蕭太后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急忙召見。

一臉風塵僕僕的耶律休哥快步走進了太后的寢宮,他確實是從大同前線一路趕了回來,連身上的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如今臉上還有許多塵土,往日裡英俊瀟灑,挺拔偉岸的模樣,幾乎都要看不出來了。

“說,大同那邊怎麼樣了?”蕭太后不跟自己的心腹愛將囉嗦,直奔主題。

耶律休哥單膝下跪,抱拳道:“請太后責罰,大同,丟了!”

蕭太后手上一個哆嗦,一直在手中把玩的一個玉扳指跌落在地上,咕嚕嚕的滾出老遠。蕭月影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將那個玉扳指撿了起來。只聽耶律休哥低聲說道:“宋軍攻城的第四天,已經有一隻軍前去支援,約有萬人。可是沒想到的是,在半路之上,險要之地,因爲走得太急,犯了兵家大忌,不曾派人探路。被一支埋伏的宋軍伏擊。宋軍用強弓硬弩,火器襲擊那一支軍。隨即用騎兵衝鋒,萬餘兵馬支持了不到小半個時辰就全軍崩潰,被那一支宋軍追擊了一百多裡,損失慘重,回到營地的不過千餘人。”

“是哪一支宋軍?”蕭太后沉著臉問道。

“這個末將猜測是楊家五郎帶的兵馬!”耶律休哥面有慚色,接著說道:“末將接到大同軍報之後,知道大同不容有失,便向太后告命。自帶本部三萬人馬前去支援。不想,前兩日行軍頗爲順暢,第三日遭遇宋軍楊延彬部,他部下的人馬不過數千人而已,可是都是精銳士卒,配備的好馬,來去如風,不斷沿途騷擾末將。末將第三日一共才前行了三十里而已。”

蕭太后的眼光漸漸轉冷:“楊家這些第二代將領果然不凡,若不是在雁門關殺了四個。楊家七子還不知道要厲害成什麼樣子。你接著說,楊延彬怎麼樣?”

休哥大聲說道:“楊延彬倒是沒什麼了不得。末將不遠耽誤時間,吩咐副將帶領兩萬人馬火速朝大同繼續前進。末將親自帶了一萬精兵,要和楊延彬決戰。不想,楊延彬居然率領他那幾千名部下與末將硬撼……”

“那是自然!”蕭太后撫弄著有些寒意的手掌,若有所思的說道:“休哥,你將他的四位兄長殺死,並且讓楊繼業幾乎身亡。楊延彬怎能不恨你?”

“這次是末將疏忽了!”耶律休哥面色悽慘:“末將也是這麼判斷的。沒想到的是,楊延彬擺出與末將硬撼的架勢,可是戰不一會兒,就拔馬退走。末將不想讓楊延彬繼續騷擾援軍南下。便追趕,沒想到楊五郎也在半路埋伏,這兩個兄弟,一伏擊,一返身再戰。末將的一萬人馬,險些崩潰。而之前趕去大同的兵馬,聽說末將遇險,連大同也沒去。便回軍來救。末將……太后,末將,真不如死了的好!”

蕭太后安撫道:“北院大王,你莫要這般說話,若是真的讓我來選的話。我寧可把上京給丟了,也不願折損你這位大將。明白嗎?”

耶律休哥感激涕零,頓首道:“末將敢不肝腦塗地,以報太后!”

蕭太后沒有說話,她說的是真的,城池丟了可以打回來,但是休哥這樣的名將要是有什麼閃失的話,那就是無法彌補的損失。而且,從一次,可以看得出來,楊家的三個最小的兒子已經真正成長起來了。楊延彬在面對擊敗自己父兄的生死仇敵的時候,還能冷靜的下來。能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把大遼國的名將耶律休哥給算計了。並且,他們誘敵深入,迫敵決戰,伏擊反攻的打法,一向是休哥最爲擅長的。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對手最擅長的戰術擊敗對手,比什麼樣的戰法都更讓對手沮喪。

蕭太后感覺到一絲寒意,以前的大宋,不管怎麼說,都缺乏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楊繼業不行,他不識字,打仗全憑直覺和天賦。曹彬也不行,過於謹慎,潘美更不是名將之風。年輕一代的將領一直沒有成長起來。就算是謝慕華好了,他是一個戰略上的“天才”,眼光毒得讓大家害怕。可是他依然不是一個細節上的戰術大師。而這一次,楊家兒子的成長,讓蕭太后感覺到了壓力。

以前,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這兩位不世名將對宋軍的將領,是壓倒性的優勢。而如今,已經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宋將,已經真正具備了和契丹名將一較高下的實力。

這是一種讓蕭燕燕覺得恐怖的壓力。一旦她引以爲豪的優勢,發現即將蕩然無存的時候,人都會有這種恐懼的感覺。

“宋人不會去攻打幽燕了!”蕭燕燕馬上做出了準確的判斷:“他們已經得到了大同。就一定會沿桑乾河北上。契丹不容有失,馬上將斜軫也調回來。休哥,你和斜軫,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大同給我奪回來!”

休哥看著蕭太后的眼神,堅定的點了點頭。

蕭燕燕想了想,又接著說道:“若是有機會,你們便調動兵馬,將雁門關打破。謝慕華那人,能殺,還是先殺了的好。他,始終是我們契丹的心腹大患!”

蕭月影手一抖,撿起來的那個玉扳指,又掉在了地上!

————————————————

今天晚上還要加班加點的寫新書大綱啊,先更5000字。看官們記得賞票賞收藏。

第57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6章 真真假假第89章 孤身犯險第60章 滅口第27章 重逢第36章 順水推舟第1章 定計第2章 二女爭夫第33章 登聞鼓聲第11章 自告奮勇第14章 絕境(下)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8章 雁門關孟拱第91章 法爲何用?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57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你死我亡第4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45章 高楊相會第84章 朝會第52章 十日戰(三)第45章 奔向自由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9章 驚變第35章 誅心第2章 二女爭夫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62章 過來洗澡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35章 誅心第4章 退敵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章 要不得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3章 突擊第62章 過來洗澡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94章 高麗第47章 遼國來使第68章 逼朕第28章 破舊圖新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6章 造兵工署第89章 孤身犯險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2章 拒婚第19章 西山坑谷第92章 就地正法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10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1章 年輕的心第67章 天大的冤枉!第15章 以你爲榮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5章 惹是生非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72章 除夕(一)第40章 博弈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1章 自告奮勇第90章 風平浪靜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83章 擁立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6章 迫你一戰第4章 鋌而走險第107章 獻土第20章 談判第9章 清遠軍城第26章 從龍之功第2章 二女爭夫第26章 從龍之功第5章 惹是生非第19章 西山坑谷第17章 突襲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1章 首議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章 小周後第8章 募兵制第89章 孤身犯險第13章 遼營相議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7章 扒皮實草第37章 高粱河(下)第9章 清遠軍城第30章 得手
第57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6章 真真假假第89章 孤身犯險第60章 滅口第27章 重逢第36章 順水推舟第1章 定計第2章 二女爭夫第33章 登聞鼓聲第11章 自告奮勇第14章 絕境(下)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8章 雁門關孟拱第91章 法爲何用?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57章 各懷鬼胎第40章 你死我亡第4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21章 太后寢宮第45章 高楊相會第84章 朝會第52章 十日戰(三)第45章 奔向自由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9章 驚變第35章 誅心第2章 二女爭夫第70章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第62章 過來洗澡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35章 誅心第4章 退敵第12章 打虎將軍第1章 要不得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3章 突擊第62章 過來洗澡第45章 東京之亂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94章 高麗第47章 遼國來使第68章 逼朕第28章 破舊圖新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6章 造兵工署第89章 孤身犯險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2章 拒婚第19章 西山坑谷第92章 就地正法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10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1章 年輕的心第67章 天大的冤枉!第15章 以你爲榮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5章 惹是生非第29章 天下武功出中原第72章 除夕(一)第40章 博弈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1章 自告奮勇第90章 風平浪靜第55章 不可錯過的時機第83章 擁立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16章 迫你一戰第4章 鋌而走險第107章 獻土第20章 談判第9章 清遠軍城第26章 從龍之功第2章 二女爭夫第26章 從龍之功第5章 惹是生非第19章 西山坑谷第17章 突襲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1章 首議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章 小周後第8章 募兵制第89章 孤身犯險第13章 遼營相議第30章 東京惡少第67章 扒皮實草第37章 高粱河(下)第9章 清遠軍城第30章 得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黄山市| 黑山县| 南丰县| 基隆市| 营山县| 萝北县| 明星| 荥阳市| 沙湾县| 松滋市| 桃园县| 焦作市| 准格尔旗| 赫章县| 通化县| 五河县| 会同县| 综艺| 安平县| 东宁县| 久治县| 云龙县| 靖边县| 朝阳区| 大荔县| 曲水县| 石嘴山市| 通海县| 合作市| 景谷| 永嘉县| 阿城市| 邮箱| 佛冈县| 柯坪县| 寿光市| 龙门县| 上栗县| 盐山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