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突襲

“燕王,請三思啊!”

耶律休哥苦苦勸說,明天就是受降的日子,休哥左思右想始終覺得不穩妥,萬一被李繼隆所乘……一大早休哥就來到韓匡嗣的營帳,說什麼也要韓匡嗣改變主意。

“等你當了都統再說吧!”韓匡嗣一肚子火氣,他一早起來的好心情就這樣被耶律休哥給弄沒了。本來李繼隆投降,韓匡嗣左思右想,應該是三個指頭拿田螺——十拿九穩。可是這個休哥偏偏危言聳聽,一會兒說李繼隆是詐降,一會兒又說宋軍可能有其他陰謀詭計?能有什麼陰謀詭計?韓匡嗣自覺一切盡在掌握中,要不是看在休哥是北院大王的份上,韓匡嗣都想叫人把休哥打出去。

“燕王……”

韓匡嗣臉色一板:“北院大王,若是每個來投降的我們都不接納,豈不是涼了人心?將來宋人知道無法投降大遼,只能與我們拼命死戰。到那時,北院大王又將何爲?”

耶律休哥知道無法再說什麼,轉身離開。

“北院大王,燕王如何看法?”休哥走了出來就被耶律抹只拉住。

耶律休哥嘆了口氣:“燕王不肯聽我勸告,一意孤行。若是如此,我軍危矣!”

耶律抹只也嘆了口氣,他官職更低,就連休哥說的話韓匡嗣都聽不進去,那他就更別提了。何況韓匡嗣在耶律賢面前極爲得寵,這次韓匡嗣見幽州之戰,就連他兒子都立下大功。他自己卻從來沒有領軍打仗過,所以一個勁的向耶律賢請命,要領軍出征。耶律賢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料想上次就連趙光義都在幽州陣亡,也不免小覷了宋軍。明知道韓匡嗣沒有打過仗,卻不顧蕭燕燕的反對,堅決命他都統各路兵馬討伐鎮州。

休哥想了想:“你隨我來,去找南院大王!”

耶律沙今天心情很不錯,韓匡嗣昨天晚上在他面前說得言之鑿鑿,兩人越分析越覺得李繼隆投降是真。既然是真的,那就不需要擔心了。耶律沙一早起來就吃了一支羊腿,胃口大好。本來今日應該去巡查右翼的,耶律沙也懶得去了,還有什麼好查的?那邊對著李繼隆,明天李繼隆就來投降了,還需要防備嗎?

主將都如此懈怠,何況下邊的人呢?

西線守軍這些日子也都煩了,宋軍只不過是不痛不癢的沒事就和遼軍接觸一下,但是始終沒有爆發成規模的戰役。遼軍早已放鬆了警惕,這幾天,宋軍更是連接觸也不接觸了。遼軍也樂得清閒,誰都只有一條命,難道非要刀頭見血才行麼?

況且今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一絲寒風都沒有,那些遼軍刷了馬,也懶得將馬鞍裝上去,前些天,天氣潮溼,馬鞍摸起來都有些溼漉漉的,正好太陽這麼好,趕緊曬一曬,天知道下一次遇到這樣的好天氣是什麼時候。

暖洋洋的太陽曬得契丹士兵都有些懶洋洋的,一個個東倒西歪的躺在地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忽然有人感覺到了不妥,這大地好像隱約有些震動,跟著,不止他一個人感覺到了,更多契丹士卒也發覺有些不對勁。

耶律沙連鎧甲都沒披掛,就從營帳裡跑了出來,舉目向遠處望去。

忽然遠處有契丹兵吹響號角,一個接一個聲音嘶喊著:“敵襲!敵襲!”

這裡地勢平坦,上萬宋軍騎兵,穿著明亮的鎧甲,在陽光下刺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萬餘宋軍就像一股鋼鐵的洪流,流動在幽燕大地上。

就在契丹人還在高呼敵襲,還在拼命的找自己的武器,還在瘋狂的把馬鞍往馬匹身上套的時候……宋軍的先鋒已經衝入了契丹人的右翼,他們一個個就像下山的猛虎,要把在幽州失利的恥辱全部都爆發出來。這一支軍隊就像一把出了鞘的尖刀,狠狠的殺入遼軍的大營。猶如乘風破浪的快船,猶如勢不可擋的洪水,把混亂的契丹人分割開來。

“殺!”

“殺!”

養精蓄銳已久的宋軍要爲大宋禁軍的威名佐證,要爲死難在幽州的同袍復仇,要爲賓天的趙光義雪恥。萬餘人爆發了不可抵擋的力量,就像火山噴發時憤怒的熔巖,將死亡帶到遼營的每一個角落。

許多契丹士兵只能騎著沒有上鞍的馬匆忙來迎戰,卻被全副武裝的宋軍一刀劈落在馬下。弓箭手找不到自己的箭壺,騎兵找不到自己的馬刀,耶律沙的前營在這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打擊下,迅速崩潰了!

幾乎所有的契丹士卒都在拼命的奔逃,他們不知道要跑向哪裡,他們只想躲開這一股奪命的洪流,哭聲,喊聲,臨死前的慘叫聲處處響起。大宋的禁軍彷彿一個個都成了死神,揮舞著手中的兵刃,毫不留情的收割著他們遇到的每一個契丹人的生命!

“李大人果然神機妙算!”趙延進看著李繼隆的眼神裡滿是欽佩之情。

李繼隆搖了搖頭:“這計策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謝慕華大人的計謀。他傳書給我,說韓匡嗣爲人自高自大,又剛愎自用。偏偏韓家是漢人出身,在遼國宗室裡始終被當做外人。雖然官封燕王,卻隱約有點遺憾。他勸我用詐降之計,就算別人不信,韓匡嗣也必然是信的。他的心裡早已把中原看做蠻夷,而把自己當做徹底的契丹人。這樣的人,自然以爲我的投降是真的。只要他們放鬆警惕,就是授首之時!”

趙延進笑著點了點頭:“我在幽州也曾和謝慕華大人有一面之緣,謝大人才華出衆,常有驚人之舉,是難得的人才。有這樣的才子從大秦回來大宋,是我大宋的福氣。如今皇上重用與他,謝大人自然爲國爲民盡心盡力!”

李繼隆長長的吸了口氣:“我部騎兵已將敵營突破,接下來就要看趙將軍的了!”

趙延進令旗一展:“進軍!”

在徐河的宋軍步軍列成整整齊齊的方陣開始向遼軍逼近。趙延進也是難得的將才,他把部屬分爲左中右三部,前邊是清一色的步軍,陣容嚴謹,手持長槍、麻扎刀之類的長武器,用於對付遼人的衝鋒,右側是趙延進所部的騎兵,而左翼是在步兵掩護下的弓箭手。數萬步軍踏著整齊的步伐,伴隨著身後激盪的戰鼓,義無反顧的朝遼軍衝去。

“這可如何是好?”

韓匡嗣慌了手腳,帶著兵馬趕到耶律沙的前營,已經潰不成軍。耶律沙的部下四處逃生,將韓匡嗣的兵馬隊伍衝亂。宋軍騎兵化整爲零,一路路追殺四散而逃的遼軍。

耶律沙直退到韓匡嗣的面前,他身上中了一箭,見這敗勢已經不可挽回,急忙大叫道:“燕王,咱們退吧!”

韓匡嗣就像呆住了似的,用馬鞭指著正前方:“你看!”

正南方,沙塵蔽日,齊刷刷的步伐聲,震盪在天空中的鼓聲,交替如雷。一看望不到頭的宋軍步軍朝前營逼近。韓匡嗣在遼國長大,一輩子沒有上過戰場,以爲騎兵就是天下最厲害的兵馬,沒想到宋軍的步軍聲勢如此浩大,頓時慌了手腳,一時間不知道何去何從,竟然愣住了!

“走啊!”耶律沙咬著牙把插在肩頭的箭支拔了出來,他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提了把馬刀在手,指揮隊伍後撤。

宋軍已經衝進了遼營,一面面飄揚的旌旗就像是一朵朵鮮花怒放在燕趙大地上,在這片走出過無數慷慨豪俠之士的土地上再度書寫壯麗。

“李漢瓊!”

李繼隆冷眼看著戰場,如今的仗已經完全落入了宋軍的掌握中,以龐大的步軍方陣摧毀遼國人的鬥志,以養精蓄銳的騎兵不停追擊。窮寇莫追這四個字現在已經用不上了,如果是謝慕華在此的話,說不定還要說上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呢

李漢瓊也是大宋有名的勇將,見各部都投入戰鬥,早就心癢難耐。一聽監軍叫他的名字,頓時來了精神,提起大刀答道:“末將在!”

“你帶領本部軍馬從東南方殺入,記住一定要逼得契丹韃子從西線撤退。始終咬著韓匡嗣不放就行,也莫要逼得太緊。這些遼軍並非泛泛之輩,若是逼得太緊,他們拼死一戰,就算我軍得勝,傷亡也必定慘重!”李繼隆仔細吩咐道。

李漢瓊哈哈一笑,大步走了出去。他向來是以勇武著稱,攻打太原的時候,李漢瓊頭部,手臂兩處中箭,也死戰不退,依然率先攻上太原城。這樣的勇將,在遼軍潰敗的時候出動,雖然有些大材小用,可用的恰到好處,必定可以把遼人追的喘不過氣來。

劉廷翰一直不言不語,靜靜的看著李繼隆發號施令。

шшш?TTκan?CΟ

李繼隆回頭一看劉廷翰,便笑道:“李某越俎代庖了。”

劉廷翰展顏一笑:“李將軍千萬別這麼說,劉廷翰不過是觀察使而已,說起用兵哪裡及得上李將軍如此高明。皇上雖然命我總領三軍,可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李大人帶領大軍打出這麼漂亮的一戰。在下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繼隆將手中令旗遞給劉廷翰:“還請大人痛打落水狗!”

兩人一起放聲大笑起來!

第65章 密林誘敵第26章 勝機第97章 白江口海戰第31章 奏摺第42章 官官相護第5章 自辯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15章 皇上最聖明第45章 案件重演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72章 表明心跡第27章 重逢第32章 江寧夜宴孟拱第26章 從龍之功第13章 絕境(上)第80章 新罪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99章 請罪第43章 失蹤已久第30章 得手第4章 風月東京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5章 小周後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20章 嶺南備戰第23章 趁火打劫第85章 刺殺第16章 迫你一戰第40章 宋帝德昭第42章 收金!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0章 退軍第27章 童年時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39章 大鬧皇宮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章 聖旨賜婚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2章 楊家?烏族?第4章 鋌而走險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6章 辭官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47章 兩國相爭第91章 法爲何用?第70章 多事之秋第46章 破敵之計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7章 都給朕滾!第45章 案件重演第38章 害苦我了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39章 誰利用誰?第87章 玩個大的第49章 奪勢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2章 脫難第33章 登聞鼓聲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55章 一招制敵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37章 高粱河(下)第37章 欺行霸市第45章 奔向自由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3章 外敵當前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26章 勝機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章 定計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64章 牟山谷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8章 最後一招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27章 重逢第20章 嶺南備戰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0章 訂終身(下)第27章 童年時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69章 驚變
第65章 密林誘敵第26章 勝機第97章 白江口海戰第31章 奏摺第42章 官官相護第5章 自辯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15章 皇上最聖明第45章 案件重演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72章 表明心跡第27章 重逢第32章 江寧夜宴孟拱第26章 從龍之功第13章 絕境(上)第80章 新罪第39章 大敗虧輸(下)第99章 請罪第43章 失蹤已久第30章 得手第4章 風月東京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5章 小周後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20章 嶺南備戰第23章 趁火打劫第85章 刺殺第16章 迫你一戰第40章 宋帝德昭第42章 收金!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20章 退軍第27章 童年時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39章 大鬧皇宮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章 聖旨賜婚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2章 楊家?烏族?第4章 鋌而走險第62章 最後一支宋軍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6章 辭官第44章 許王遇難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47章 兩國相爭第91章 法爲何用?第70章 多事之秋第46章 破敵之計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7章 都給朕滾!第45章 案件重演第38章 害苦我了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39章 誰利用誰?第87章 玩個大的第49章 奪勢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2章 脫難第33章 登聞鼓聲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55章 一招制敵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西北決戰(五)第37章 高粱河(下)第37章 欺行霸市第45章 奔向自由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3章 外敵當前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26章 勝機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章 定計第36章 我就是王法第64章 牟山谷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55章 一招制敵第18章 最後一招第1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5章 奪命戰法(上)第27章 重逢第20章 嶺南備戰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0章 訂終身(下)第27章 童年時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69章 驚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万荣县| 通河县| 兰溪市| 玉林市| 垦利县| 武邑县| 易门县| 昆明市| 罗田县| 太谷县| 兴化市| 宁德市| 壶关县| 德江县| 郸城县| 靖远县| 玉田县| 和平县| 松原市| 舞钢市| 五寨县| 宝山区| 台南县| 玉门市| 秭归县| 漯河市| 瓦房店市| 武安市| 嘉义市| 天水市| 乌兰察布市| 宁安市| 望都县| 赞皇县| 平利县| 澄迈县| 射阳县| 同德县| 库伦旗|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