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嶺南備戰

謝慕華獨自站在雁門關口,在他沒到大宋的那個後世裡,這裡也是中華兒女的土地,如今這裡是兩個國家。一個在軍事力量上堪稱當時世界最強大的遼國,而另一個是經濟實力雄踞世界第一的大宋,這兩個國家從幽燕之戰開始,二十多年戰火不絕,歷史究竟會不會按照謝慕華的構想來改變……他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現在的謝慕華不過是一個看起來很風光的二品大員,但是謝慕華很清楚,他沒有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軍隊。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是憑藉皇帝對他的信任得來的,如果有一天趙德昭失去了對謝慕華的信任,那他就只是一個空殼。

只有握在手中的纔是真實的……

謝慕華的思想已經遠遠的延伸了出去,大宋有著無比強大的國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軍力,在冷兵器的時代,軍力纔是衡量一切的標準,所以遼國被金人消滅,金國被蒙古消滅,大宋最終也亡在蒙古人的手中。這是個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歷史並不會因爲漢人的文明就憐憫他們,而一次次取得血腥勝利的卻是那些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形成的“野蠻文明”。

民主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的,民主需要有足夠的民智……大宋已經打下了雄厚的基礎,讀書人在這個時代的地位空前崇高。只有開發了民智纔能有條件實行民主,但是這個階段要多久?二十年?三十年?謝慕華不知道。所以,現在只有獨裁才能造就一個強大的帝國,一個強大的君主和一支鐵血的軍隊。

大宋矯枉過正了,漢人並不缺少像遊牧民族那樣的血性,看看春秋戰國的歷史,看看蒙恬、衛青、霍去病、李廣、李靖……和外族戰鬥的歷史,就會明白,漢人從來都是尚武的民族,從來不屈服於任何人。但是趙匡胤爲了保住他一家的統治地位,有宋一朝,把漢人的尚武精神閹割的所剩無幾!

這個時代的人,看不到未來的歷史。但是謝慕華知道……

“謝大人,你身子剛剛好些,當心著涼!”不知什麼時候,楊延彬走到了謝慕華的身邊,抱著一件披風,遞給謝慕華!

謝慕華笑了笑,接過披風裹在身上,像楊延彬這樣的後起之秀,一定要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他們纔是自己在這個世界完成夢想的基石。一個強大的團隊,有文臣、有武將、有財政高手、有後勤專家……謝慕華自己明白自己的事,說起任何一方面的才能,他都是平平無奇。唯一比他人優勝的就是多了千年的見識,知道歷史的走向而已!

遠處隱隱看到大隊宋軍歸來,謝慕華緊繃了一天的臉上終於徹底舒展開了:“走,楊老將軍他們凱旋歸來了!”

大宋在幽州損兵折將之後,這一次終於揚眉吐氣了。

雁門關戰線,太師潘美,楊繼業,謝慕華等人齊心合力,設計誘敵,全殲遼軍三千精銳,隨後屢次挫敗遼國南院統軍使耶律善補的攻擊,在耶律善補撤退之時,楊繼業帶軍從小路包抄到敵後,和石保慶一起前後夾擊,大敗遼軍,斬敵兩千餘,繳獲鎧甲、戰馬、旗杖無數,契丹人倉皇而逃,楊繼業足足追殺三十里,屍橫遍野……

如果說雁門關已經算得上是一場大勝的話,那滿城戰役就更加了不得。在劉廷翰觀察使和李繼隆等四位節度使的指揮下,宋軍在滿城陣斬遼軍一萬三千餘人,俘虜遼軍三萬五千餘人,繳獲糧草輜重無數,就連韓匡嗣的主帥旗鼓都被宋軍繳獲成了戰利品。

大宋在幽州慘敗給契丹人之後,士氣一直低落。這一場勝利不但重振了大宋官兵的士氣,更重要的是恢復了他們的信心,讓趙匡胤一手打造的不敗雄師不至於消沉下去。趙德昭龍顏大悅,親自出城十里迎接凱旋歸來的將士。

立功人等各有封賞,潘惟吉、楊延彬、曹琮等人個個興高采烈。趙德昭又催促戶部和兵部將攻陷太原之後拖欠的封賞儘快發下去。這一次,是在白馬嶺之後對遼國的又一次大勝,雖然不能完全彌補大宋在幽州的慘敗,但是卻在北線和遼軍的對抗中,重新把兩軍拉回到同一起跑線!

“謝愛卿,李繼隆都向朕稟告過了……你真是朕的福將啊!”趙德昭私下在福寧宮接見謝慕華。

謝慕華心知肚明,他已經是二品大員,暫時是無法升官了,這次立下的功勞就先記著,將來一起再算。

“這都是皇上洪福齊天,三軍將士浴血奮戰得來的,微臣不敢居功!”謝慕華急忙說道。

趙德昭也知道暫時是不能升謝慕華的官了,正要找些藉口安慰安慰他,沒想到謝慕華這麼識大體,隻字不提自己的功勞,反而都推到趙德昭這位皇帝和三軍將士的身上。叫趙德昭怎麼能不龍顏大悅?

“朕要好好賞賜你!待朕想想,恩,你大婚在即,想必是處處需要用錢,朕就賜你三千貫錢,還有……”趙德昭總覺得三千貫錢有些小家子氣,可是如今趙普的月俸不過是三百貫而已,一下子就幾乎給了謝慕華一位宰相的年薪……

謝慕華見趙德昭的臉色,知道他一時間想不到還能給自己些什麼好處,於是趁熱打鐵:“皇上,微臣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該不該說!”

趙德昭有些愕然,謝慕華一貫不向自己要求什麼的,這次居然主動開口,當即說道:“說吧,朕無有不允!”

謝慕華朗聲說道:“皇上,微臣從大秦歸來之後,本想多看看中原的錦繡河山,可是一直事務纏身,無暇遠遊。微臣斗膽,要是將來能外放出去幾年,一來磨礪一下自己,二來可以遊覽大宋的錦繡山河,不知皇上……”

趙德昭點了點頭,像謝慕華這般一下子就作了京官的倒也不多,就算是科舉考上的狀元,也要外放出去先做幾年地方官,積累經驗之後才能回京任職。謝慕華這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趙德昭用人之際又捨不得放謝慕華走,沉吟許久,這才說道:“謝愛卿,朕答允你,將來外放你經略一路之地。只是現在朝廷用人之時,你卻走不得,須得把大瞿越國的事給朕辦好了,才能外放你!”

謝慕華心中大喜,又知道趙德昭心中始終對越南那邊黎氏當權非常不滿。千多年來,越南都是中華領土,豈容他們說獨立就獨立?難道真的不把天朝上國放在眼裡?這越南是一定要打的。謝慕華急忙說道:“謝皇上恩典!”

只聽趙德昭又說道:“這次你們兩線出擊,打得好。讓那些契丹人再不敢小覷我大宋。在你歸來之前,朕已經命許仲宣擔任嶺南運轉使,不久他就要遠赴嶺南了!”

謝慕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知道趙德昭除了念著跟契丹人作戰,對這越南也是始終放不下,既然派了許仲宣出去,就必有後文。

“許仲宣跟朕說,南越之地多有瘴毒,唯恐軍士水土不服,不知謝愛卿有何見解?”

謝慕華想了想,說道:“皇上,我大宋精銳禁軍大多是京東河北兩路中人,都是北方人,若然攻打大瞿越國,北人南下,時日一久必然是水土不服的。南越之地天氣酷熱,又多山路,騎兵施展不開,就算是派驍騎軍驍武軍去,也未必就有十足把握。以微臣愚見,不如以水師出廣州,同時兵分兩路,一路從廣南西路南下,另一路借道大理,攻打大瞿越國。大理國和我大宋一貫是兄弟之邦,借道之事,料想他們不至於不肯吧!”

“至於兵源方面,微臣覺得爲防將士水土不服,不如就動用廣南兩路的廂軍,北方禁軍無需太多,只要有萬人足矣。其餘士卒就在廣南選拔,想那大瞿越國只不過是彈丸之地,兵少將寡,如何能當王師雷霆一擊?就算是廂軍,嚴格訓練,精心選拔之後,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趙德昭微微點了點頭,謝慕華提出的戰略是極好的。可是他卻不知道,謝慕華說借道大理卻是因爲後世一九七九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這麼打的,十六萬解放軍一出雲南,一出廣西,齊頭並進,直打到諒山,當時駐河內的外國使節幾乎都跑光了。那一戰是*和王必成兩位將軍指揮的,謝慕華只不過是剽竊了兩位解放軍名將的戰術而已,至於水路出廣州也是一條好計策,大宋水師還是極爲精銳的,到時候配合兩路大軍,登陸作戰,就算大瞿越國的士兵有三頭六臂也擋不住!

謝慕華接著說道:“對大瞿越國作戰就要速戰速決,那裡瘴毒的確厲害,微臣在大秦之時,倒也學過一些防止疫病傳播的方法,待微臣和許仲宣大人商議之後,詳細呈報給皇上。只是攻打大瞿越國,最好是攻其不意,切莫教他們有了準備,到時候便可一戰而下……”

趙德昭笑道:“謝慕華,朕本來還在頭疼,趙普等人分別舉薦侯仁寶等人領軍出征大瞿越國,朕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派誰去好。如今聽你這麼一說,那嶺南軍需自然是許仲宣,監軍一職非你莫屬,統軍之將你替朕好好想想……說來侯仁寶已經年近古稀了,由他出徵不好。邕州一帶的將領只怕又互相不服號令,既然你把嶺南戰事分析的頭頭是道,這事,你就替朕好好想想吧!”

謝慕華急忙說道:“謝皇上……”心中卻是暗暗歡喜!

第59章 立妃第21章 太后寢宮第13章 卿本佳人第42章 收金!第24章 上朝第76章 除夕(五)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5章 欽差大臣第41章 年輕的心第14章 原州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28章 蒙汗藥第5章 狼狽至極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章 送錢來第33章 通敵第39章 誰利用誰?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53章 十日戰(四)第46章 保人連坐第54章 十日戰(五)第77章 除夕(六)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35章 文死諫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15章 以你爲榮第6章 金銀財寶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82章 迷亂第107章 獻土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80章 新罪第28章 破舊圖新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2章 播下種子第31章 漢人家園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71章 野心不小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53章 十日戰(四)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14章 原州第57章 各懷鬼胎第84章 不想你死第83章 擁立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5章 立志第55章 西北決戰(三)第31章 沒有選擇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0章 多羅村遇伏第2章 播下種子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章 夏日春色第82章 迷亂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章 夜襲第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14章 原州第49章 奪勢第41章 年輕的心第39章 大鬧皇宮第8章 面聖(下)第14章 無法相信的真相第12章 楊家?烏族?第2章 官逼民反第29章 狙殺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82章 伏誅第31章 攔路喊冤第4章 早朝鬧劇第63章 偷龍轉鳳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章 辭官第7章 五大軍區第3章 聖旨賜婚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5章 狼狽至極第81章 天助我也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8章 最後一招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1章 沒有選擇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7章 面聖(上)第9章 清遠軍城第20章 嶺南備戰
第59章 立妃第21章 太后寢宮第13章 卿本佳人第42章 收金!第24章 上朝第76章 除夕(五)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5章 欽差大臣第41章 年輕的心第14章 原州第48章 七郎定軍心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28章 蒙汗藥第5章 狼狽至極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章 送錢來第33章 通敵第39章 誰利用誰?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53章 十日戰(四)第46章 保人連坐第54章 十日戰(五)第77章 除夕(六)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35章 文死諫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15章 以你爲榮第6章 金銀財寶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82章 迷亂第107章 獻土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80章 新罪第28章 破舊圖新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2章 播下種子第31章 漢人家園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71章 野心不小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53章 十日戰(四)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14章 原州第57章 各懷鬼胎第84章 不想你死第83章 擁立第28章 北院大王(上)第5章 立志第55章 西北決戰(三)第31章 沒有選擇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0章 多羅村遇伏第2章 播下種子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章 夏日春色第82章 迷亂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2章 夜襲第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71章 曉之以理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14章 原州第49章 奪勢第41章 年輕的心第39章 大鬧皇宮第8章 面聖(下)第14章 無法相信的真相第12章 楊家?烏族?第2章 官逼民反第29章 狙殺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82章 伏誅第31章 攔路喊冤第4章 早朝鬧劇第63章 偷龍轉鳳第6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章 辭官第7章 五大軍區第3章 聖旨賜婚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5章 狼狽至極第81章 天助我也第61章 西北決戰(九)第18章 最後一招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8章 固定馬鐙第31章 沒有選擇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7章 面聖(上)第9章 清遠軍城第20章 嶺南備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定日县| 库车县| 嘉善县| 高邮市| 富阳市| 和平区| 来宾市| 固镇县| 林甸县| 湾仔区| 文登市| 鹰潭市| 土默特右旗| 本溪市| 新宾| 吉安县| 手游| 长乐市| 昌都县| 石门县| 西和县| 东海县| 双流县| 黔西| 石家庄市| 平湖市| 黑山县| 花垣县| 县级市| 河北区| 姚安县| 炉霍县| 三原县| 红原县| 泗阳县| 怀仁县| 同江市| 瑞昌市| 乡宁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