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官逼民反

千萬本小說免費閱讀

-精彩開始-----www.^_^51O(拼音o).**

夏州乃是西北邊陲的重鎮,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正是因爲如此,大宋非常看重夏州這一片土地,不但對李繼捧等黨項人好生安撫,並且還派了尹憲去坐鎮夏州。

說到這位尹憲大人也頗有來頭,這一位便是當年晉王府的舊人,跟彌德超是哥倆好。只不過尹憲的馬屁拍得比彌德超還有深度,趙光義還沒死的時候,就已經讓尹憲來夏州鎮守了。無能的人身居要位十有八九是要害人的。尹憲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做了夏州都監之後,肆意妄爲,仗著自己手中有兵權,對黨項人算是任意殺戮,原本就頗爲激化的兩族矛盾,越發難以調節了。

李繼捧這邊去了開封府,尹憲就在府衙裡好生琢磨自己的升官美夢了。要是說李繼捧獻土的原因是因爲手下衆人根本不服氣的話。這其中尹憲的功勞還真不算小。夏州城裡,黨項人比漢人要多,但是在尹憲的高壓之下,黨項人的地位著實不怎麼樣,許多人對那個軟弱的李繼捧都比較失望,覺得他不可能爲黨項人爭取到一個合理的地位。

尹憲正捧著一杯熱茶百無聊賴的看著公文,看得昏昏欲睡,就連手下官員特意從九華山用快馬送來的茶葉,也絲毫不能提起他的興致。忽然,門外傳來紛雜的腳步聲,幾個部下快步走到門外,朗聲叫道:&ldqu;尹都監,快點出來看看吧,夏州的那些黨項蠻子又要鬧事了!&rdqu;

尹憲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將手中的茶杯和公文都丟了下來,快步走出去,叫道:&ldqu;好,就怕他們沒膽子鬧事,有事鬧,本官就能要他們好看。&rdqu;

都監府衙外已經聚集起了許多黨項人,這些人喊聲震天,尹憲帶了幾個部下就走了出去,纔到門口,迎面就被自己的幕僚給攔住了。這位幕僚姓海名越。海越乃是太祖時就考上過進士的人物,可是因爲得罪了盧多遜,被貶到西北來。海越也頗爲有點豪氣,一怒之下辭官不作了。可是不做官總是要吃飯養家的啊,海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不願意以堂堂舉人的身份去給人當老師去,跟那些秀才們搶飯吃。於是就來了都監府裡做個幕僚。

海越一看這些黨項人又鬧事了,便來到門口勸阻,還沒說幾句,就看到尹憲帶著幾個將官走了出來。海越一看,這可大事不好,急忙攔住尹憲:&ldqu;都監大人,這事用不著您出面,一會兒功夫,我就能讓他們回去。&rdqu;

尹憲冷哼一聲:&ldqu;就憑你?你要是有這個本事的話,怎麼還有這麼多人聚在這裡?這些黨項刁民,不殺一儆百是不行的。&rdqu;

海越暗暗叫苦,但是他可是明白的很,這些黨項人其實根本就是胸無大志,這個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受到另一個強大的民族吐蕃的威脅。爲了生存,黨項人離開了世世代代生活的黃河首曲之地,從此開始了從未停歇的漂泊生涯。唐代的末年,拓跋思恭勤王受地,終於使得黨項兒郎重新有了自己的一片安身之地。可是在唐末的諸家強藩之中,夏州的黨項勢力還是那麼的微不足道。爲了生存,自拓跋思恭開始,夏州李家一直把自己緊緊依附在最強大的勢力一方,小心翼翼地對中原朝廷表著忠心。就算是其間稍有冒犯,李家也是趕緊送禮認錯,這才得以在五代不斷髮展壯大。直到現在的大宋,黨項人聰明的很,李繼捧根本就沒有任何野心,他只是想做個平平安安的夏州土皇帝罷了。

而且,在夏州長期的生活,無論是在語言,文字,服飾,習俗各個方面,黨項人和宋人都越來越接近。黨項人現在沒有自己的文字,必須要用漢字來記錄文獻。語言,雖然黨項人有自己語言,可是他們要和宋人通商,漢語許多黨項人都會說。而漢族人華麗的服飾,舒爽的絲綢,更是讓那些黨項人垂涎三尺,他們穿了多少年的皮毛之類的服飾,早就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就連漢人過端午重陽的時候,黨項人也跟著湊熱鬧。

在海越看來,這種做法是去同化一個民族最好的辦法,利用自己在經濟、文化、傳統、人口上的巨大優勢,兵不血刃的去同化掉一個民族,而不是用血淋淋的殺戮和征服。可是沒想到趙光義是個蠢材,從他當了皇帝之後不久,就把自己當年的家奴尹憲放到了夏州。這個尹憲更是豬腦袋一個,原本許多黨項人都已經快忘記了自己的黨項身份。可是尹憲來了之後,對黨項人是肆無忌憚的排斥,並且用高壓暴力的手段去對付黨項人。

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民族和民族之間,慢慢的消融,是長久之道。可是故意挑起民族之間的差異,厚待一個民族而虧待另一個民族,是非常不智的行爲。並且,漢人的強處不在於武力,而是在於數千年文化傳統的積累。這是漢民族對抗異族強有力的武器,縱觀數千年來,許多入侵中原的異族,最終都無影無蹤,他們無法把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推行到全國,反而不斷被漢人同化,這就是漢民族強大的融合力的體現。

現在尹憲舍長取短,在定難五州這樣的做法,早晚是要生事的。雖然海越已經不爲官了,可是他到底是個漢人,一切的利益都要爲了漢人著想。

人微言輕,尹憲一把推開海越,指著衙門口的黨項人叫道:&ldqu;你們這羣潑才,三天兩頭來我都監府呱噪,真是一羣蠻子。這次又是什麼事?&rdqu;

那些黨項人只怕是被尹憲罵得習慣了,也不理會,爲首一人漢話說的不錯,對尹憲說道:&ldqu;聽說節度使大人去了開封府,以後定難五州就盡數歸於大宋了,不再是我們黨項人的地方了,是不是?&rdqu;

海越正要開口說並不可以這麼理解,可是尹憲已經大咧咧的說道:&ldqu;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難道定難軍不是大宋的國土麼,你們這羣刁民是什麼意思?&rdqu;

那黨項人跟身邊的夥伴議論了幾句,又說道:&ldqu;都監大人,定難軍的確是大宋的國土,但是當年太祖皇帝也答應是讓黨項人自己管理的。定難軍窮,糧食、食鹽、布匹絲綢許多都要仰仗大宋。萬萬不敢起二心。既然已經是大宋的國土,那大人又何必逼迫節度使大人去獻土呢?那將來我們這些黨項人又要何去何去?&rdqu;

尹憲的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他也知道夏州這些人等於是國中之國,接受朝廷的冊封,名義上歸附於大宋,實際上的自理權很高。就是因爲這一點,尹憲纔想利用來邀功。要是黨項人徹底放棄對夏、綏、銀、宥、靜五州的控制,而讓朝廷直接號令這兒。這卻是相當於尹憲開疆拓土之功。而這件事,也是得到了趙普的默許,不然的話,尹憲哪裡有膽子肆無忌憚的在這兒跟黨項人挑釁?看到被人說破是自己逼迫李繼捧獻土的,尹憲惱羞成怒,指著那人叫道:&ldqu;你是什麼人,好大的膽子,居然敢這麼跟我說話?&rdqu;

&ldqu;在下只不過是草民一個,哪裡能對大人指手畫腳。不過大人的心思,路人皆知。你既然逼迫節度使大人去開封府獻土,只怕也打定主意沒給我們黨項人留下生路吧?&rdqu;那人淡淡的說道。

海越心裡一驚,要是尹憲再亂說話,只怕是要惹事了。

俗話叫做哪壺不開提哪壺,尹憲還果真叫道:&ldqu;你們黨項人死活與我何干?願意歸附朝廷號令的,可以留下,安安穩穩的生活,不然的話,就自己找地方涼快去。大宋可不願養著這許多蠻子。&rdqu;

那人嘆了口氣:&ldqu;都監大人,我們只不過是希望像以前一樣的生活,漢人和黨項人井水不犯河水,互通貿易,我們黨項人有自己的節度使管理。這樣不好麼?非要弄得大家刀兵相見,這難道就是都監大人的心願不成?&rdqu;

尹憲大怒,右手指著那人喝道:&ldqu;呸,你算什麼東西,還要跟本官刀兵相見。威脅朝廷命官,就算是李繼捧都不敢這麼跟老子說話。&rdqu;

尹憲越說越氣,抓過門衛手中的長矛,橫過桿子,照著面前的黨項人身上就打了過去,一邊打一邊罵道:&ldqu;你們這些一文不值的蠻子,就算都死光,老子的官照當,酒照喝。到底是老子對你們仁慈,你們這些破皮無賴的黨項人,早一天殺乾淨,早一天安生。&rdqu;

他倒是越說越是不堪,卻不見面前的近百黨項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而在街口圍攏過來的黨項人也是越來越多。那幾個部下和門口站崗的士卒,看大人都動了手。那自己豈能只動嘴皮子?這個時間應該上前去和那些&ldqu;黨項蠻子&rdqu;奮勇接戰,表現自己的勇武的時候。於是,一個個加入戰團,木棒、刀鞘、矛桿&hllp;&hllp;雨點般的朝那些黨項人身上落去。

海越見勢不妙,急忙就往府裡跑,這兒是都監府,尋常的時候也不過是百十名士卒在這兒就算是頂天了。要是外邊的黨項人鬧起來的話,那幾十個人絕對擋不住越來越多的黨項人的衝擊。要是不出事也就罷了,萬一傷了人命的話,那&hllp;&hllp;就真是大麻煩了。

尹憲正打得開心,忽然手中一震,擡頭看去,那個一直跟他說話的漢子,陰沉著臉,一把抓住了尹憲手中的長矛,正冷冷的看著自己。尹憲的心裡打了個突,氣勢不知不覺就弱了不少,但是嘴上依然很硬:&ldqu;你這刁民,不服麼?&rdqu;

那人只是冷哼一聲,劈手將尹憲手中的矛桿奪了過來,用膝蓋一撞,斷成兩截,冷冷的說道:&ldqu;奉勸都監大人一句,莫要逼人太甚!&rdqu;

有些人是萬萬講不得道理的。尹憲一看那人不敢動手,頓時又來了膽子,大手一招:&ldqu;來人,把這個敢毀了本官長矛的刁民先給我拿下。送去大牢裡看著!&rdqu;

正和那些黨項人打得不亦樂乎的幾個部下,一聽就興奮了,抓人是好差事,這些黨項人有一些當年是貴族出身,還是頗有積蓄的。尋常的時候,尹憲等人就經常抓一些有錢的黨項人來敲詐勒索一番,反正他們有錢,敲詐的不亦樂乎。眼前這個黨項人,看身上的穿著打扮以及氣度,應該是黨項人裡邊的貴族,這是一筆大大的油水,不可不要啊!

當即就有幾個人舍了面前的&ldqu;刁民&rdqu;,餓虎撲食一般朝那個漢子撲了過去。那人退後兩步,居然擺了個架勢出來要和官兵對打。

&ldqu;好,就憑你這份膽子,進了大牢,本官不讓你哭著喊著跪在本官面前,老子以後就跟你當黨項人。&rdqu;尹憲拼命催促著部下將那人拿下。

有一些黨項人見機,要上前幫那人。可是那人卻是用黨項話叫了幾句,頓時沒有人再動。料想應該是&ldqu;對付這幾個人,哪裡用得了這許多人手?我一人足矣&rdqu;之類的話。但是這個人還真沒有吹牛,四五個官兵圍著他遊鬥,那人在人縫裡穿來穿去,就像是一條小魚一般靈動,無論如何也抓不到他。

海越這時正好將府裡的一隊官兵帶了出來,尹憲一看士兵都出來了,膽氣更加豪壯,指著那羣黨項人高叫道:&ldqu;把這羣反賊都給我拿下。他們要造反!&rdqu;

這罪名可不是亂說的,海越一聽,急忙叫道:&ldqu;都監大人,造反是重罪,不可亂說啊!&rdqu;

尹憲惡狠狠的喊道:&ldqu;快點,把他們都給我拿下。本官說他們造反就是造反,難道他們還是什麼善男信女不成?到都監府鬧事,打傷本官的手下,快點快點&hllp;&hllp;&rdqu;

那些官兵一聽說這些黨項人如此大膽,二話不說就拔。出腰刀,瘋狂的撲了上去。黨項人多半還聽不懂漢話,爲首的那人大喊起來,叫自己的族人先走。可是黨項人不但不走,反而迎著官兵衝了上來。

&ldqu;看,一羣反賊,果然是要造反吧!&rdqu;尹憲退到門口,看著手下和那些黨項人打了起來,還一直鼓勁:&ldqu;打,能抓就抓,不能抓就殺,天大的事本官給你們撐腰!&rdqu;

&ldqu;都監大人,這樣是要出大事的。&rdqu;海越苦苦哀求,何必要把那些已經開始被同化的異族,重新逼成自己的敵人呢?&ldqu;國雖大,好戰必亡,國雖安,忘戰必危&rdqu;。這個道理,海越懂得,可是尹憲卻不懂。大宋現在應該是不斷消融掉異族對自己的威脅,而不是在西北給自己再豎立起一個對手,謝慕華辛辛苦苦南下,將交趾和大理併入版圖,就是這樣的用意。可是,尹憲卻是在反其道而行之。謝慕華戰,是因爲交趾獨立,大理又是獨立許久的國家,不得不用刀兵去臣服他們,然後同化掉他們。之後,對於扶桑也好,還是高句麗也好,謝慕華都不同意發起戰爭,如今的高句麗,只是換了個國王,慢慢的同化纔是王道,在大宋沒有足夠的絕對實力之前,越多的戰爭只能讓大宋越來越虛弱。

那些官兵一聽尹憲撐腰,膽氣更壯,手中腰刀揮舞得就像是光團,劈頭蓋臉的就朝那些手無寸鐵的黨項人砍去。

這一砍,就出事了。原本大家還能處在一個相對剋制的階段,至少沒有傷到人命,沒有見血。可是現在一出刀,轉眼之間就是血肉橫飛,不知道是誰慘叫一聲,又是一個黨項人送了性命。

尹憲卻不以爲然,他在夏州這麼多年,手底下沾過的人命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都是黨項人的命。今兒個大不了再殺幾個,能有多大個事?

可是尹憲忽略了一點,他今天已經喊出了那些黨項人要造反的話,也就是說,在那些他看起來&ldqu;腦子不太靈光&rdqu;的黨項人心中,今天不是被一個官員欺負,而是被一個夏州高級官員誣陷,要是被抓起來,治罪是按著造反來治罪,那誰能吃得消?

&ldqu;狗官!你想要我們的命,呸,我們先要了你的命!&rdqu;不知道是誰發了一聲喊,原本就越來越多的黨項人瘋狂的反攻起來,幾十名官兵抵擋不住,好幾個人已經被打翻在地,手中的鋼刀都被奪了去,那些在地上滾來滾去的人,根本就沒有人看他們,徑直從他們的身體上踩過去,直撲尹憲。

尹憲嚇了一跳,急忙退到院子裡,尖叫道:&ldqu;關門,關門&hllp;&hllp;&rdqu;

可是已經沒有人來得及去關門了,數百名黨項人發瘋一般衝進都監府,也不去管那些站在一旁的海越等人,就勢將尹憲推到在地,爲首的那個年輕黨項人,惡狠狠的將一柄腰刀刺入尹憲的腹中,直沒入柄&hllp;&hllp;

海越顫聲道:&ldqu;這可是真的造反了&hllp;&hllp;&rdqu;

那人冷笑道:&ldqu;反就反了吧,這西北原就是我們黨項人的地方,李繼捧獻土就去獻好了。這裡以後,我李繼遷管了。&rdqu;

第1章 萬事有我第17章 攻城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78章 擡棺告狀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76章 除夕(五)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27章 重逢第2章 播下種子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61章 連環計第26章 聖旨第40章 博弈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3章 偷龍轉鳳第28章 合約第60章 滅口第59章 立妃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27章 童年時第2章 二女爭夫第54章 有恃無恐第76章 除夕(五)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79章 狙殺第27章 固州之變第10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聖旨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07章 獻土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6章 混戰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84章 朝會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1章 定計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80章 一箭西來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17章 搶先認罪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93章 座談風呂第56章 德妃第54章 有恃無恐第90章 風平浪靜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3章 絕境(上)第5章 自辯第8章 面聖(下)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54章 有恃無恐第72章 除夕(一)第7章 身臨險境第13章 突擊第9章 清遠軍城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5章 立志第78章 除夕(七)第2章 夜襲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2章 借刀殺人第54章 十日戰(五)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50章 十日戰(一)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章 立志第8章 募兵制第11章 大理竹槓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6章 順水推舟第17章 突襲第11章 上京求婚第29章 新皇第28章 蒙汗藥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30章 得手第78章 擡棺告狀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99章 請罪
第1章 萬事有我第17章 攻城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78章 擡棺告狀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3章 暫時的別離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76章 除夕(五)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2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27章 重逢第2章 播下種子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61章 連環計第26章 聖旨第40章 博弈第35章 新科狀元寇老西兒第63章 偷龍轉鳳第28章 合約第60章 滅口第59章 立妃第49章 女扮男裝喝花酒第27章 童年時第2章 二女爭夫第54章 有恃無恐第76章 除夕(五)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79章 狙殺第27章 固州之變第10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聖旨第47章 兩國相爭第107章 獻土第24章 再戰青沙河(中)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6章 混戰第12章 人生有風險,投胎需謹慎第84章 朝會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1章 定計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80章 一箭西來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17章 搶先認罪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93章 座談風呂第56章 德妃第54章 有恃無恐第90章 風平浪靜第23章 趁火打劫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13章 絕境(上)第5章 自辯第8章 面聖(下)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54章 有恃無恐第72章 除夕(一)第7章 身臨險境第13章 突擊第9章 清遠軍城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104章 半壁江山第5章 立志第78章 除夕(七)第2章 夜襲第42章 官官相護第12章 借刀殺人第54章 十日戰(五)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23章 公審大會(中)第50章 十日戰(一)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章 立志第8章 募兵制第11章 大理竹槓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36章 順水推舟第17章 突襲第11章 上京求婚第29章 新皇第28章 蒙汗藥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30章 得手第78章 擡棺告狀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99章 請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观塘区| 喀什市| 漳浦县| 商水县| 垦利县| 孝义市| 罗城| 改则县| 凭祥市| 左云县| 日喀则市| 宿州市| 萨迦县| 双鸭山市| 西丰县| 海口市| 江门市| 通辽市| 防城港市| 会宁县| 徐闻县| 平乐县| 金昌市| 呼图壁县| 阿拉善盟| 商河县| 西林县| 安岳县| 绥芬河市| 合肥市| 兖州市| 兴国县| 宜昌市| 合江县| 武川县| 温宿县| 武鸣县| 桂平市| 平原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