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趁火打劫

遼國人要削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開封府。趙普正坐在書桌前練字,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手腳時不時會有些發抖,沒事的時候拿起狼毫寫字,也能幫助自己活動一下手腕,不至於老化的太嚴重。正當趙普寫了個“謝”字的時候,忽然曹彬求見,趙普手腕一抖,一滴濃黑的墨汁吊在繡金雪箋上,把一個字污染得不成樣子。

“蕭燕燕準備動手了,看來耶律賢的命已經不長了。契丹王族擁有兵權的權貴共有二百多人,其中一大部分在上京,只是這一部分手中的兵馬並不是很多。而餘下的數十人在外邊的,卻都靜悄悄的不動聲色,既沒有奉召進京,也沒有作亂。趙相公,你有何高見?”曹彬的臉色不是很好看,他一輩子在政壇上摸爬滾打,政治嗅覺敏銳的很。

趙普耳中聽得是曹彬的言語,心中卻想的是,自己前日裡掉了一顆牙齒,頭髮又花白了許多,自己已經是老了,這相公的位置到底還能坐多久?耶律賢正當盛年,他都已經快要死了。那自己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還有幾天好活?

看到趙普愣愣的走神,曹彬輕咳一聲,假裝無意的把僕人送上來的茶碗蓋子拎起來,重重的撞在杯子上。趙普這纔回過神來,反問道:“官家已經知道了麼?”

“知道,樞密院得到這份軍情,第一時間就送到宮中去了!”曹彬提高了聲音:“官家以爲,要是耶律賢身死,蕭燕燕著手削藩,遼國必然內亂,這是我們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是以,官家命我來和相公商議,是否整軍備戰。”

趙普漸漸收拾起了心情,那些感嘆年華老去的愁緒轉眼間就被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壓了下去,一雙已經有些渾濁的眼睛卻靈動的轉了起來,沉吟道:“蕭燕燕想要削藩,王族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手握十萬軍權的楚王耶律清,他也是當年有資格和耶律賢爭奪帝位的人。耶律清的領地距離西北一步之遙,只是西北尚未平定,咱們不可能從那裡佔到耶律清的便宜……”趙普還不忘損謝慕華一聲:“謝相公去了西北,原以爲能快刀斬亂麻,沒想到拖了這許多時間,還是和黨項人打打鬧鬧,一點進展也沒有……”

曹彬只是淡然一笑,並不接話。趙普接著說道:“幽燕是遼國人進攻中原的根本,蕭燕燕不會輕易調動人馬回去。有斜軫在那裡坐鎮,實話說,也很難在幽燕佔到什麼好處。想來想去,只有請潘太師和楊老將軍兵出雁門關了……”

曹彬點點頭:“趙相公說得是,樞密院也是這般主意。發兵雁門關。只是耶律賢隨時可能身死,遼國人隨時會內戰。咱們準備的時間實在是不夠充分,遼國是大國,帶甲數十萬,能騎馬的便能打仗,要想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對於遼國絕非難事。可對於咱們大宋就不同了,糧草輜重、士兵訓練、禁軍調防……都是問題,況且禁軍坐鎮東京,也不到二十萬人,一下子抽調十萬北上,只怕官家未必就肯點頭。”

趙普嘆息一聲,其實當年“杯酒釋兵權”也有他的一份主意。這辦法,完美的解決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讓朝廷可以把大權把握在手中。但是造成的弱點就是,趙匡胤當年生怕大臣手中的實力太強大,把禁軍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身邊。宋軍很少能主動對外採取進攻的態勢,就是因爲軍隊把持在皇帝的手中,想要迅速做出反應,實在是太難了。

“樞相不必煩惱,這件事,老夫去和官家商議一番……”趙普忽然泛起一股雄心。從他年輕的時候,從柴榮的年代,漢人就想擊敗契丹收回幽燕,現在遼國內亂在即,自己有希望在活著的時候就看到把幽燕收回,把契丹擊敗,心情不禁澎湃了起來。

一頂四人小轎慢悠悠的走在御街邊上,擡轎子的人有意放滿了腳步,這四個人步履輕捷,步伐步幅整齊劃一,小轎一點也不顛簸,就算是掛在側面的青色轎簾也只是微微有些抖動,就像是一顆石子投在湖中的漣漪,只有輕微的波瀾……趙普拿著一塊雪白的手帕,坐在轎子裡捂著嘴,時不時輕咳兩聲,鼻息也比以前重了許多,似乎只有這樣重重的出氣,才能讓他這般年紀的人感覺輕鬆一些。

“相公,到了!”轎子四平八穩的放在地上,轎門打開,那些隨從恭恭敬敬的把趙普從轎子裡扶了出來。趙普推開了從人的手,自己拎著一根柺杖,倔強的獨自朝深宮走去。午後的豔陽照在他佝僂的身軀上,在青石地面上留下一道長長的影子……

趙德昭早就在文德殿等著趙普了,看到趙普走了進來,趙德昭輕輕一笑:“趙卿家,可是爲了遼國削藩之事來的?”

“正是!”趙普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趙德昭隨手把面前的奏摺往桌子上一丟:“早朝的時候這消息還沒送到,八百里加急送到樞密院之後,曹彬就來見朕,朕就命他去找你商議去了。趙卿家有何高見?”

“臣不敢當。臣和曹樞相商議之後,覺得從雁門關出兵北上,是較爲穩妥的辦法。”

趙德昭嘆息道:“可惜了,耶律斜軫到現在還沉得住氣,蕭燕燕都已經開始著手削藩了,作爲蕭燕燕旗下的大將,斜軫居然還能按兵不動,不僅如此,還派出幾支零散的隊伍對定州、鎮州一帶騷擾作戰。李繼隆坐鎮邊境,可是他沒有皇命,又不敢出戰。你看看,李繼隆給朕寫了好幾份奏摺,想要在邊境便宜行事,只不過朕顧慮那裡是幽燕前線,疏忽不得,加上祖宗遺訓,外放的大將,總是要……”趙德昭悠悠收了口:“看來,這次耶律斜軫不走,朕想拿回幽燕,還是不可能啊!”

“幽燕之地早晚都是皇上的。”趙普輕聲說道:“發兵雁門關,兵力少不得,那裡突入遼國便是腹地,北上可直逼上京,遼國人必然重兵阻截。非十萬大軍不能突入。曹樞相煩惱的就是這件事,開封府的禁軍如今已經分散出去不少,再調動十萬大軍……”

趙德昭沒有做聲,他也已經盤算了一箇中午,宋軍看起來軍馬不少,如今在大理和交趾要常駐三四萬大軍,江南禁軍因爲要加強和扶桑、高句麗的交易和威懾,也增兵不少。謝慕華又帶了兩萬禁軍入西北,當年的開封府二十萬禁軍,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十二三萬,雁門關的守軍不算很多,直接從雁門關調軍並不現實。而滿城、定州一帶八萬大軍要嚴防耶律斜軫,動也動不得。那就至少要從開封府調出去七八萬人之多,從大宋建國以來,還真沒有讓開封府只留下四五萬軍隊的先例……趙匡胤都不敢,更何況是他的兒子趙德昭呢?

“開封府禁軍最多能調出去五萬。”趙德昭直接給定了價。

“雁門關守軍約有三萬。加上開封府的五萬禁軍,八萬倒也差不多夠了。餘下的兩萬……”趙普擡頭看了看趙德昭:“西北禁軍毫無建樹,與其讓數萬精銳禁軍在西北浪費時間,不如加入雁門關戰役,如此一來,在潘太師和楊老將軍的指揮下,軍勢浩大,必然能給予遼國沉重打擊。”

趙德昭最近很煩人提到謝慕華,西北那裡搞得像一團亂麻似的,黨項人反也不算造反,可這樣也不是個事啊。趙德昭本以爲謝慕華去了西北之後,能夠迅速把那些的事態鎮壓下去,也就完事了,沒想到這個平時做事雷厲風行的人,去了西北之後,居然開始慢工出細活了。叫人怎麼能不懷疑這廝有想法?

其實趙德昭是誤會謝慕華了,西北和其他地方不同,黨項人本來就已經被漢人同化的七七八八了。現在還有多少黨項人願意穿自己的白色皮毛?沒有多少了,大家都習慣了漢人的布匹,綾羅綢緞。還有多少黨項人願意保持遊牧民族的特色?他們喜歡吃農耕的食物,學習養殖……他們開始學著建築那些華麗的房屋,這是一個本來應該很快就被漢民族給融合掉的民族。只是李繼遷這些少部分人,在激起大家的民族意識而已。

如果謝慕華去了西北就開始揮舞著大棒子,不問青紅皁白,亂棍打死。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是雷厲風行了,看起來是短時間就有見效了。可是對於那些黨項人來說,卻是幫了倒忙,他們的民族意識會越來越被激化,就像歷史上真正發生的那種,三代之後,李元昊徹底建立了西夏。不僅如此,西夏還在後來對遼國和大宋的戰爭中接連取得勝利。一個擁有如此強悍戰鬥力的民族,要麼就同化,收爲己用,要麼就徹底消滅掉……

“朕發一道聖旨,要謝慕華務必儘快解決西北戰事,如若不然的話,朕就換人去西北,把禁軍調到雁門關去。如此一來,兵出雁門關,就不是什麼問題了!”趙德昭終於下定了決心。只是遠在西北的謝慕華,還毫無知覺呢!

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35章 誅心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50章 決戰前夕(九)第101章 援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4章 風月東京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8章 交心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章 和親求援第40章 宮門刺殺第39章 大鬧皇宮第2章 送錢來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16章 收降第46章 論功行賞第42章 官官相護第44章 許王遇難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2章 巷戰第6章 辭官第79章 誘敵第17章 草料場第8章 一觸即發第82章 伏誅第1章 定計第74章 除夕(三)第2章 送錢來第45章 案件重演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5章 自辯第36章 順水推舟第7章 請你造反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25章 文化第29章 假私濟公第17章 草料場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45章 案件重演第60章 滅口第10章 反間計第1章 定計第38章 大刑伺候第84章 不想你死第70章 多事之秋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3章 禍根第20章 嶺南備戰第9章 抗旨不從第53章 林虎子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章 鎮州告急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1章 十日戰(二)第26章 造兵工署第95章 曲水宴第14章 絕境(下)第21章 出乎意料第13章 遼營相議第85章 彪戲第59章 立妃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7章 重逢第40章 宋帝德昭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75章 除夕(四)第29章 巧遇寇準第21章 太后寢宮第8章 面聖(下)第34章 告御狀第69章 驚變第31章 漢人家園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4章 原州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2章 官逼民反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86章 兩堂會審第46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7章 遼國來使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31章 沒有選擇第93章 座談風呂第27章 固州之變第27章 固州之變第31章 漢人家園第5章 狼狽至極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31章 沒有選擇
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35章 誅心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50章 決戰前夕(九)第101章 援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4章 風月東京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88章 交心第23章 趁火打劫第3章 和親求援第40章 宮門刺殺第39章 大鬧皇宮第2章 送錢來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60章 西北決戰(八)第16章 收降第46章 論功行賞第42章 官官相護第44章 許王遇難第37章 故人相逢第22章 巷戰第6章 辭官第79章 誘敵第17章 草料場第8章 一觸即發第82章 伏誅第1章 定計第74章 除夕(三)第2章 送錢來第45章 案件重演第48章 決戰前夕(七)第5章 自辯第36章 順水推舟第7章 請你造反第21章 幽州之戰(上)第16章 奪命戰法(下)第25章 文化第29章 假私濟公第17章 草料場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45章 案件重演第60章 滅口第10章 反間計第1章 定計第38章 大刑伺候第84章 不想你死第70章 多事之秋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3章 禍根第20章 嶺南備戰第9章 抗旨不從第53章 林虎子第59章 西北決戰(七)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章 鎮州告急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51章 十日戰(二)第26章 造兵工署第95章 曲水宴第14章 絕境(下)第21章 出乎意料第13章 遼營相議第85章 彪戲第59章 立妃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7章 重逢第40章 宋帝德昭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1章 再回得勝口第61章 鬼門關上走一遭第75章 除夕(四)第29章 巧遇寇準第21章 太后寢宮第8章 面聖(下)第34章 告御狀第69章 驚變第31章 漢人家園第58章 兵敗如山倒第14章 原州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2章 官逼民反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86章 兩堂會審第46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7章 遼國來使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31章 沒有選擇第93章 座談風呂第27章 固州之變第27章 固州之變第31章 漢人家園第5章 狼狽至極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31章 沒有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沈阳市| 道真| 调兵山市| 南皮县| 烟台市| 衡东县| 类乌齐县| 磐安县| 广丰县| 德江县| 三亚市| 镇江市| 兴仁县| 洱源县| 罗城| 常山县| 保定市| 厦门市| 沂水县| 新河县| 泸定县| 荥阳市| 特克斯县| 东宁县| 正定县| 淳化县| 科尔| 吉隆县| 得荣县| 德化县| 专栏| 大城县| 三门峡市| 确山县| 镇远县| 泸溪县| 卫辉市| 慈利县| 安福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