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林虎子

如今的謝慕華畢竟是一路總管,大大小小的事務多得要命,早上剛剛起牀就要面對如山的文書,江南東路的駐軍事務,江寧府的大小雜事,要是遇到運氣不好,兩個鄰居打架也要來江寧府衙敲響堂鼓找謝大人裁斷一番。有道是上行下效,大宋的皇帝都能親自審理登聞鼓的案子,謝慕華也不好意思不去辦案。

正忙的焦頭爛額,忽然前院送來一封文書,打開一看,居然是禮部從開封府發來的手諭,說起來事情不算大,因爲大宋剛剛立國,趙德昭即位之後又剛開了一次科舉。這科舉完了就要準備下一屆的學生們了,所以禮部告訴謝慕華,要準備鄉試了。這件事上有禮部負責,下有學政官員,也輪不到謝慕華的去費心,只是說要謝慕華多多配合一下。這次來到江南東路巡考的官員就是前任的廣州知州李昌齡。

謝慕華收起文書就命人將蘇易簡請了來,李昌齡是誰,謝慕華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對於蘇易簡來說就熟悉的多了。這位李昌齡是太平興國年間的進士,算是蘇易簡、寇準他們這一屆進士的師兄,不過年紀不可小了,今年算起來也已經四十三歲了,在廣州做了幾年知州做的還算不錯,就被趙德昭調回開封府,這不,剛調回去就給了個巡考的官職。

“考舉人……這件事需要我做什麼?”謝慕華不恥下問。

蘇易簡想了想說道:“其實大人也無需做什麼,主要是看李大人有什麼要求,經略相公儘量配合就是了,他要人就給人,要地方就給地方。巡考的官員在地方上並沒有權力,到時候敷衍一番就得了。”

謝慕華沉吟著點點頭,這考進士當時可是自己監考的,現在考舉人幫別人監考也不錯。宋代的舉人制度和明清時候不同,宋舉人被解送禮部前,須經考試,略如後之鄉試。舉人在禮部應試落第者,仍須再應鄉舉,可方參加下科考試。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但無“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這就相當於後世的高中生參加高考,要是考不上的話,需要再考一次高中畢業證,才能參加高考,非常的不人性化。到了明清的時候,朝廷就索性改成舉人的身份成爲永久性的了,只要一輩子考中一次舉人就可以保留舉人的身份,然後每次考進士都可以參加了。

說到宋代的舉人,有一位最倒黴的叫做劉章,他可是有著四魁鄉舉的驚人記錄。這就是意味著劉章同志連續四次參加高中畢業考試都是第一名,可是每次參加高考都考不上大學,這真不知道是該說他運氣太差還是太好了。

“過些日子李昌齡就要來江寧府了,太簡,你也知道,我是管軍的,況且這些禮部的事情我不熟悉,到時候需要我出面的時候,我自然不會推辭,平時你就幫我多照看著點。”謝慕華吩咐道。

蘇坦妹欣然從命,他和謝慕華的想法不同。出來巡考並不是一般官員能得到的職位,換句話說,皇帝派某人出來巡考就意味著皇帝非常看好這個人。將來李昌齡就算是當了六部尚書或者是入閣爲相爺不是什麼稀奇事。官場上的關係還是要打好的,謝慕華現在的身份地位自然不用去結交李昌齡這樣的人,而是應該反過來李昌齡大拍謝慕華的馬屁纔對。只不過對於蘇易簡來說就不同了。

兩人正說笑著,忽然堂鼓又響了起來,謝慕華苦笑一聲:“太簡,你是不知道我的苦楚,早上有人來求斷案,原來是狗繩沒有拴好,他們家的狗將鄰居家的雞咬死了幾隻。這……按價賠償就行了,這等雞毛蒜皮的事情居然鬧上公堂。難道他們不知道我這位青天大老爺忙的很麼?”

蘇易簡笑道:“經略相公,咱們看起來一隻狗幾隻雞隻不過是小事而已,可是對於老百姓來說,少了幾隻母雞,可能就失去了能賣雞蛋的本錢,死了一條狗看家護院就沒了著落。他們心中的大事就是如此了,相公還是稍安勿躁好了。”

謝慕華嘆了口氣,悻悻然的說道:“好吧,我去升堂,太簡要是有時間的話,一同來聽聽是什麼案子也好。”

………

“威……武……”

隨著三班衙役一聲長喝,謝慕華坐上了公堂,一拍驚堂木:“堂下何人?何事鬧上公堂?”

堂下跪著好幾個人,左側一個年約五十多歲的女子叩頭道:“大人,老身是狀告養子要謀奪我家產業。”

謝慕華頓時來了興趣:“說!”

原來江寧府中有一戶人家叫做薛倫先,這位老人家只娶了一個妻子,就是現在跪在堂前的五旬女子了。倒不是薛倫先老人家不想納妾,實在是他的妻子是一頭兇猛無比的母老虎,別說納妾了,就連出去尋花問柳一番都不敢。說來也奇怪,薛夫人居然還不能生育。兩人當了一輩子夫妻,薛夫人的肚子從來就沒有過動靜。薛倫先這個人頗爲好學,以爲老婆不能生育的責任在自己,就四處求仙,後來結識了一些據說是大有來頭的道士,成天就蹲在家裡雲天霧地的開始煉丹了。這煉丹藥吃丹藥時間久了,薛倫先的身體就越來越差,直到有一天,吃完丹藥之後準備找薛夫人看看是不是還能重振雄風來個老年得子,卻忽然莫名其妙的死了。想必是丹藥出了問題。

這位薛倫先要說死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偏偏他臨死前突發奇想,過繼了一位故人之子來給自己當兒子,這個養子本來已經是窮困潦倒,恨不得死了才痛快,沒想到突然之間就一筆橫財從天而降,一下子步入了大宋的萬貫戶行列,自然是喜出望外。於是興高采烈的準備變賣薛倫先的財產。可是這時又出了問題……薛夫人要改嫁。

大宋律例有規定:父親死後,兒子不經母親同意,無權買賣田地以及房產。可北宋法律又規定,如果女方改嫁,可以帶走孃家的陪嫁,不得帶走男方的財產。還是那句話,法令歸法令,許多厲害的女人經常席捲夫家財產改嫁。這一下就出了矛盾了。

親生兒子不經母親的同意還不能變賣家產呢,何況是養子?可是這位養子說的也有道理,要是現在不變賣的話,這位薛夫人改嫁了,那自己就什麼都沒了。說是不能帶走夫家的財產。可薛夫人和薛倫先已經成婚數十年了,他們的父母都已經死得乾乾淨淨,又沒有子嗣,哪些財產是從孃家來的,哪些是夫家的,根本就說不清楚。

謝慕華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現在是最最讓人頭疼的財產糾紛。按照謝慕華的性子說不得就要一刀兩斷,一人一半得了。可是這樣做的話,沒有法律依據,到時候鬧起來,謝大人豈不是成了昏官?

薛夫人看了看謝慕華,朗聲說道:“老身還有事要告。”

謝慕華嘆了口氣:“說吧!”

薛夫人冷然道:“大人,我夫君說要過繼兒子來繼承薛家的香火,老身自然不會反對。可是他臨死之前怕是糊塗了,居然過繼了前朝大將的兒子來我家。老身知道,要是不先出首的話,到時候官府查到了,只怕牽連我們薛家,請大人明察。”

那養子叫道:“大人……我……”

謝慕華臉色一板:“你說清楚,到底你是何人?”

薛夫人笑道:“這人現在改名叫做薛貴,他本名是叫林貴。他的親生父親就是前朝的大將林仁肇。”

林仁肇……謝慕華給蘇易簡使了個眼色,蘇易簡起身答道:“大人明察,這林仁肇乃是唐國名將,人稱……林虎子。”

蘇易簡這一說,謝慕華也有些印象起來了,南唐林仁肇駐守江都的時候治軍有方、勇猛驍悍。爲減小剿滅南唐的損失,宋太祖派一位畫師做使者,不斷以各種理由到南唐拜訪林仁肇,回到汴梁後,繪製了一幅形象逼真的林仁肇畫像,懸掛在宮中的一個房間裡。毫無政治頭腦的李煜當然也要禮尚往來,不斷地派他的弟弟李從善帶著特產回訪宋朝。

一日,宋太祖召見李從善,廷臣故意把李從善帶到那個房間。見到畫像,李從善大吃一驚:“這不是我們江南的留守大將林仁肇嗎?他的畫像怎麼在這裡?”廷臣支支吾吾地好象不敢回答,在李從善的一再追問下才神神秘秘地悄悄說道:“咱們皇上很欽佩林仁肇的才能,請他到大宋來效力。他也願意歸順,只是目前不方便脫身,所以先送上這幅畫像以示誠意。我可是冒死纔對你說的,你千萬不能說是我講的呀!”李從善聽了,心中暗暗叫險,飛速把這個“情報”交給使者帶回南唐。

李煜對自己弟弟的情報當然深信不疑,與林仁肇吃飯時,就在酒中下了鴆毒。渾然不知的林仁肇高高興興領受“君恩”後,回到家中就毒性發作,七竅流血一命嗚呼了。結果,南唐軍一觸即潰,宋朝大軍節節推進,一直打到潤州。再後來李煜因爲自毀長城,無力抵抗不得不投降。

謝慕華想起這些事情,心中頓時有了底氣:“林貴……”

林貴驚惶的一擡頭:“大人,當初太祖皇帝平定江南的時候,說過江南官員絕不誅殺啊……”

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5章 東京之亂第3章 外敵當前第9章 抗旨不從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28章 破舊圖新第90章 窩裡反第3章 外敵當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48章 大同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13章 禍根第60章 滅口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46章 破敵之計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88章 交心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31章 攔路喊冤第101章 援軍第6章 鎮州告急第9章 公主歸國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63章 沒有後手第84章 朝會第99章 請罪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5章 洞房花燭第71章 野心不小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44章 許王遇難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37章 高粱河(下)第67章 扒皮實草第94章 高麗第93章 座談風呂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28章 破舊圖新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0章 多事之秋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1章 竟然是她?第84章 不想你死第4章 早朝鬧劇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6章 勝機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6章 勝機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22章 巷戰第26章 造兵工署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章 風月東京第59章 立妃第95章 曲水宴第23章 入城第36章 混戰第99章 請罪第46章 論功行賞第74章 除夕(三)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5章 立志第2章 播下種子第46章 毛遂自薦第16章 貴客臨門第20章 城破第42章 收金!第28章 破舊圖新第24章 羣議第44章 敵避鋒芒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6章 金銀財寶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10章 討價還價第33章 一路煙塵第13章 卿本佳人第30章 得手第1章 要不得第1章 楊門虎將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4章 上朝第2章 送錢來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4章 羣議第78章 擡棺告狀
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45章 東京之亂第3章 外敵當前第9章 抗旨不從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28章 破舊圖新第90章 窩裡反第3章 外敵當前第43章 謝慕華的危機第48章 大同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0章 訂終身(下)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103章 仁川登陸第13章 禍根第60章 滅口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46章 破敵之計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88章 交心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31章 攔路喊冤第101章 援軍第6章 鎮州告急第9章 公主歸國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63章 沒有後手第84章 朝會第99章 請罪第51章 打破平衡的第三方第54章 袖珍回回炮第25章 洞房花燭第71章 野心不小第57章 一問定終身第44章 許王遇難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37章 高粱河(下)第67章 扒皮實草第94章 高麗第93章 座談風呂第98章 白江村阻擊第28章 破舊圖新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0章 多事之秋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1章 竟然是她?第84章 不想你死第4章 早朝鬧劇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2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6章 勝機第6章 明德太皇太后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26章 勝機第86章 政治這玩意第22章 巷戰第26章 造兵工署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4章 風月東京第59章 立妃第95章 曲水宴第23章 入城第36章 混戰第99章 請罪第46章 論功行賞第74章 除夕(三)第45章 東京之亂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5章 立志第2章 播下種子第46章 毛遂自薦第16章 貴客臨門第20章 城破第42章 收金!第28章 破舊圖新第24章 羣議第44章 敵避鋒芒第44章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第23章 新婚前夕(中)第6章 金銀財寶第6章 扮豬吃老虎第10章 討價還價第33章 一路煙塵第13章 卿本佳人第30章 得手第1章 要不得第1章 楊門虎將第32章 江寧夜宴第24章 上朝第2章 送錢來第16章 留一口氣第24章 羣議第78章 擡棺告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库车县| 涞水县| 外汇| 吐鲁番市| 阜阳市| 买车| 仙居县| 平谷区| 扶沟县| 朔州市| 叶城县| 胶南市| 怀柔区| 新营市| 噶尔县| 苏尼特右旗| 柘城县| 许昌市| 东方市| 远安县| 米泉市| 仪陇县| 海阳市| 调兵山市| 三明市| 大余县| 庆城县| 辽中县| 班玛县| 大石桥市| 菏泽市| 娱乐| 武清区| 晋江市| 平谷区| 阿合奇县| 新闻| 嘉定区| 文昌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