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

帶著白頭的小草在風中無力的搖擺,被奔踏而來的駿馬踏在腳下,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官兵飛馳而過,一輛輛小車被騾馬拉著,吱吱丫丫的朝北方進發。( ..).飄揚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前進的官兵默不作聲,蒼茫的大地上回蕩著車馬的聲音。

隊伍的後方,幾輛馬車跟隨著大軍,緩緩的前進著。一匹飛馳的戰馬,帶著馬上的騎士直奔馬車前方,被跟隨在馬車周圍的官兵攔了下來。

騎士亮明身份,取出信箋,恭敬的請官兵轉交。爲首的官兵,轉身走到馬車前,低聲說道:&ldqo;謝相公,是大同的軍報。&rdqo;

馬車簾子被掀開,謝慕華伸手接過軍報,隨手將軍報拆開,翻看了兩眼,丟給同坐在馬車裡的楊剛正:&ldqo;你看看吧。&rdqo;

這位來自大理國的謀士,接過信箋仔細的看了看,又小心翼翼的把信箋疊好,低聲說道:&ldqo;這應該是個好消息吧?&rdqo;

&ldqo;看起來是個好消息。&rdqo;謝慕華淡淡的說道:&ldqo;楊老將軍寶刀未老,在大同和休哥僵持了半年。這半年以來,小規模的摩擦,雙方是從來沒有間斷過。但是大規模的作戰就幾乎沒有發生。休哥要同時保持對大同和西北的壓力,以他手中的軍力和後勤補給來說,算是難爲他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就算他是契丹戰神,在失去了足夠支援的情況下,也很難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rdqo;

楊剛正贊同的點了點頭說道:&ldqo;大同只要不丟,契丹人就無法控制桑乾河。七郎和六郎揮軍東進,已經把桑乾河沿線全部控制在手中了。這當然是個好消息。&rdqo;

謝慕華笑了笑:&ldqo;這兄弟倆現在坐不住了,想要來幽燕參戰。倒不是不行。讓宋偓繼續保持對燕山的壓力就行。要打幽燕,咱們手上的猛將絕對不嫌少。( ..)&rdqo;

楊剛正充滿智慧的眼睛帶著淡淡的笑意看著謝慕華說道:&ldqo;這一次,想必相公是絕對不會去犯太宗皇帝的錯誤了。得勝口,不知道是誰去攻打的?&rdqo;

&ldqo;我們出發之前,我已經飛書給潘美,讓他無論如何要在十日之內將得勝口攻下。&rdqo;謝慕華的語氣漸漸變冷:&ldqo;要不惜一切代價。封閉契丹人南下增援的道路。&rdqo;

楊剛正沉默下來,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ldqo;要不惜一切代價&rdqo;,付出的不知道是多少戰士的生命。契丹人也絕對不會讓得勝口輕易就失手。十日,算起來時間,差不多是在謝慕華到達定州的日子前後,就要把得勝口給攻打下來了。楊剛正閉上眼睛,不知道是哪位將領要肩負起這麼重的責任。

&ldqo;還有三天。&rdqo;潘美板著臉對潘惟吉罵道:&ldqo;耶律學古不過就是一萬人在得勝口而已。打到現在,你什麼都沒有得到。真不知道潘家怎麼會出了你這樣的廢物。三天,若是攻不下得勝口的話。我就親自砍了你的腦袋,去謝相公面前請罪。&rdqo;

潘惟吉愁眉苦臉的看著潘美,他終於得到了獨自領軍的機會,整整一萬五千人的兵馬,攜帶了最好的武器裝備。全副武裝去攻打得勝口。

爲了防止潘惟吉出現紕漏,已經老邁的潘美主動放棄監軍的職責,自領五千人馬在青沙河附近爲潘惟吉掠陣。

而爲了配合潘惟吉的行動,李繼隆將滿城、金臺屯、定州、鎮州沿線的宋軍全部集結起來。數以十萬計的大軍,緩慢而又堅定的朝幽州推進。 ..。

斜軫不愧是遼國名將。在宋軍傾巢出動的時候,果斷的將軍馬三分。

幽州城內,只留下不到四萬人,交給韓德讓坐鎮。人數雖然少了一些,卻是契丹最爲精良的皮室親軍。

另外兩路人馬,一路由耶律學古帶領萬餘遼軍駐守得勝口。

另一路乃是遼軍主力,清一色的部族軍。共計六萬餘人,由斜軫自己親自率領,跟李繼隆的大軍針鋒相對。城內城外遙相呼應,形成掎角之勢。不教宋軍有機可乘。

當初趙光義攻打幽州,二十萬大軍將幽州圍得水泄不通,各班人馬輪番上陣。饒是如此還沒有能把幽州打下來。何況現在韓德讓親自在幽州鎮守,守軍無論是數量還是戰鬥力比起當初的幽州之戰,提高了何止一倍?

斜軫的六萬大軍,在沙河附近和李繼隆對峙。卻始終不發生大規模戰鬥。兩人都是謹慎小心到了極限。

而已經打響的戰鬥,卻都是分別交給了自己的部將,在得勝口一絕雄雌。比起整個幽州地區雙方加起來,連上後勤輜重接近三十萬人的龐大軍隊來說。區區萬餘人之間的戰鬥的確不算什麼。

得勝口對於幽州的重要性,斜軫很明白。但是他對耶律學古充滿了信心。得勝口的地形,註定了不可能讓大軍在那裡展開戰鬥。萬人的守禦已經是達到了得勝口的極限。耶律學古也是南院有名的將領,斷不能輕易輸給名不見經傳的潘惟吉。

潘惟吉一臉鬱悶的從潘美的軍帳之中走了出來,飛起一腳將地上的一枚小石子踢飛,垂頭喪氣的朝自己的隊伍走去。

三天時間&hllp;&hllp;是不是太少了點?潘惟吉自幼也算是熟讀兵書。第一次獨自作戰,興奮不已。一萬五千人的軍隊握在手中,面對著險要的得勝口。潘惟吉已經發動了三次大規模進攻,每一次都被耶律學古迎頭打回來。

到了這份上,潘惟吉也無可奈何的嘆息道:&ldqo;紙上談兵真是沒個鳥用啊。&rdqo;

身邊的部將看到潘惟吉如此發愁,便開導道:&ldqo;其實衙內也不必如此惱火,得勝口那裡地形險要。咱們是從下而上的仰攻。的確不利。而且,我們的弓弩,在這樣的地形下也發揮不出太大的優勢,箭矢沒有準頭。純粹用官軍衝擊,損失太大了。咱們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rdqo;

&ldqo;這還用你說?&rdqo;潘惟吉沒好氣的說道:&ldqo;我也想弄個別的辦法出來??蛇@不是弄不出來嗎?你有什麼辦法,說。&rdqo;

部將一看馬屁拍在馬腿上,急忙噤聲,躲到一邊去了。

潘惟吉愁眉苦臉的一邊走一邊想,常規的進攻戰術幾乎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下毒?人家源頭在山上。除了毒死自己,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用火攻?人家在高處,火不能不能燒。而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難道真的要求老天爺降一羣天雷下來,把那些契丹人活活給劈死嗎?

想到潘美那句冷冰冰的話,潘惟吉又不禁打了個哆嗦,他知道潘美不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十日,要是真的攻不下得勝口來,自己的小命十有**也就撂在這兒了。

等等,火攻?

潘惟吉的腦子似乎忽然開了竅,加快了腳步朝自己的營地跑去。身後的隨從官兵和部將幾乎追不上潘惟吉的步伐。

山上,耶律學古不屑一顧的看著山下的宋軍忙忙碌碌的走來走去,自信滿滿的說道:&ldqo;這些宋人真是瘋了。有我在這裡鎮守得勝口。就算是他們宋國的名將全部來此,就未必就能攻下得勝口。別說區區一個潘惟吉。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傢伙,乳臭未乾,居然也敢學人家來打仗?要不是他後邊還有潘美的五千精銳壓陣,老子一個衝鋒,下山就幹掉了他。&rdqo;

身邊的遼將附和道:&ldqo;是啊,不過耶律將軍也無需跟這樣的宋人生氣。南院大王給的將令的要守住得勝口就行。只要得勝口在我們的手中。哪怕宋軍千軍萬馬,也無法對幽州形成真正的威脅。打完這一仗,起碼宋人要有十年無法對咱們大遼國用兵。這一次,南院大王要是能夠多多消滅宋人精銳的話,以後就只有我們南下的份,宋人可別想北上了。&rdqo;

耶律學古指著山下的宋軍說道:&ldqo;你看,他們在做什麼?&rdqo;

那個部將凝神朝山下看去,只見一隊隊宋軍走來走去,卻又看不清楚他們到底在做什麼。說是在部署弓弩石炮?看起來不大像??梢窍駥Φ脛倏诎l起衝鋒,也不是這麼打的啊?就看到數百名手無寸鐵的宋軍在山下忙忙碌碌的。果然有些奇怪。

&ldqo;看不出來,潘惟吉那小子似乎是沒什麼辦法了。黔驢技窮,現在可能想要孤注一擲吧?&rdqo;部將謹慎的說道。

耶律學古笑了笑:&ldqo;真是好笑了。咱們不管他,吩咐官軍仔細戒備?,F在皇太后已經回到了上京調集兵馬去了。只要得勝口不落入宋軍的手中。謝慕華敢來幽州,南院大王就能讓他成爲第二個趙光義。&rdqo;

身邊一羣契丹官兵連連點頭,顯然是耶律學古這番話讓他們想起當年在幽州之戰,殺死宋國皇帝的輝煌戰績來。山下的宋軍自然是聽不到他們說什麼,只顧著低著頭到處去搬運東西去了。在耶律學古的眼中,那些人簡直就是一羣癡呆,等著被宰殺的羔羊。

天色漸漸暗淡了下來,山上的遼軍和山下的宋軍,不約而同的開始生火做飯,裊裊炊煙升起,餘下的官兵嚴加戒備,防止對方趁著換崗吃飯的時候開始發動進攻。可是,這一切終究是沒有發生,直到一彎明月掛上枝頭&hllp;&hllp;

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89章 順藤摸瓜第13章 禍根第28章 蒙汗藥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13章 遼營相議第27章 童年時第79章 狙殺第40章 宋帝德昭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40章 宮門刺殺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47章 動軍心第18章 固定馬鐙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46章 毛遂自薦第34章 告御狀第28章 合約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11章 上京求婚第16章 貴客臨門第45章 東京之亂第56章 德妃第69章 驚變第13章 禍根第37章 鬼門關第19章 救世主第13章 楊氏投降第12章 楊家?烏族?第74章 除夕(三)第38章 固州巷戰第35章 搶城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76章 除夕(五)第27章 童年時第4章 遭遇戰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91章 指證第18章 落入敵手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7章 高粱河(下)第79章 誘敵第66章 鴛鴦陣大顯神通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5章 狼狽至極第80章 一箭西來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83章 擁立第1章 王府許婚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章 定計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9章 清遠軍城第80章 新罪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25章 洞房花燭第8章 募兵制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45章 高楊相會第84章 不想你死第29章 假私濟公第74章 除夕(三)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0章 得手第25章 一路順風第10章 討價還價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49章 看穿敵計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4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順水推舟第40章 博弈第4章 退敵第12章 借刀殺人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07章 獻土第6章 辭官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27章 重逢第24章 上朝第14章 絕境(下)第31章 漢人家園第14章 原州第69章 驚變
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89章 順藤摸瓜第13章 禍根第28章 蒙汗藥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13章 遼營相議第27章 童年時第79章 狙殺第40章 宋帝德昭第38章 大理國三足鼎立第40章 宮門刺殺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47章 動軍心第18章 固定馬鐙第1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再戰青沙河(上)第46章 毛遂自薦第34章 告御狀第28章 合約第83章 霸王硬上弓第22章 新婚前夕(上)第105章 到底是誰的?第11章 上京求婚第16章 貴客臨門第45章 東京之亂第56章 德妃第69章 驚變第13章 禍根第37章 鬼門關第19章 救世主第13章 楊氏投降第12章 楊家?烏族?第74章 除夕(三)第38章 固州巷戰第35章 搶城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2章 幽州之戰(下)第76章 除夕(五)第27章 童年時第4章 遭遇戰第54章 西北決戰(二)第91章 指證第18章 落入敵手第73章 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第28章 無毒不丈夫第37章 高粱河(下)第79章 誘敵第66章 鴛鴦陣大顯神通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5章 狼狽至極第80章 一箭西來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83章 擁立第1章 王府許婚第45章 決戰前夕(四)第1章 定計第5章 再戰李繼遷第9章 清遠軍城第80章 新罪第16章 久旱逢甘雨第25章 洞房花燭第8章 募兵制第10章 沙河之戰(下)第45章 高楊相會第84章 不想你死第29章 假私濟公第74章 除夕(三)第25章 一路順風第30章 得手第25章 一路順風第10章 討價還價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49章 看穿敵計第47章 兩國相爭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6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74章 奇襲九州第14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順水推舟第40章 博弈第4章 退敵第12章 借刀殺人第9章 再入河東路第58章 西北決戰(六)第44章 決戰前夕(三)第25章 一路順風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107章 獻土第6章 辭官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27章 重逢第24章 上朝第14章 絕境(下)第31章 漢人家園第14章 原州第69章 驚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安陆市| 锦屏县| 静海县| 四川省| 根河市| 班戈县| 逊克县| 剑河县| 邯郸市| 拜泉县| 腾冲县| 海城市| 陆河县| 泾川县| 福州市| 偏关县| 万年县| 贵德县| 互助| 吴川市| 岑溪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三江| 墨竹工卡县| 布尔津县| 日土县| 肇庆市| 晋江市| 桦川县| 翼城县| 旬邑县| 临高县| 古田县| 冀州市| 右玉县| 宜良县| 济阳县| 昭通市| 浮山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