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破敵之計

酷熱的驕陽高高的掛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中,炎熱的天氣叫人只想找個清涼的小溪一頭扎進去痛痛快快洗個澡,再不然找塊陰涼的地方,坐下來歇會也好??扇缃翊笏蔚墓俦鴤冏亲铝?,卻找不到多少蔭涼。大瞿越國四處都不缺乏山林,不過楊延彬小心爲上,怕越軍突然來襲,要是大軍在山林中,一把火燒起來,五萬大軍可就全都變成燒烤了。

五天,就算是年邁遲緩的侯仁寶和水師登陸的宋軍都已經趕到了花步。楊延彬終於在花步將大宋五萬大軍整合在一起。這次大瞿越國的軍隊倒是學聰明瞭,知道大宋精銳不可力敵,只不過在白騰江和大宋水師打了一仗,陸地上連個人影都看不到。黎桓非常沉得住氣,收縮實力,楊延彬和孫全興分別帶領大軍從廣南、大理兩路齊進大瞿越國,可是大理這一路軍根本就沒有遇到敵人,孫全興也只是遇到了零星的抵抗,兵不血刃的就到了花步。

五萬大軍駐紮在花步,楊延彬廣派斥候,四散探聽越軍的消息。可是那些越軍不知道躲在哪裡,斥候們怎麼找都找不到。就算抓到了本地人來問,所得到的消息也不過是“什麼都不知道”“或許在南邊吧”這些毫無意義的回答。

侯仁寶早就不樂意了,名頭上他是交州一路水陸運轉使,可是實際上楊延彬纔是主帥。侯仁寶是何許人也,姐夫是堂堂宰執,侯老大人又是年近古稀的三朝老臣,哪裡會聽楊延彬的指揮。只不過他不聽楊延彬的,孫全興也不聽侯仁寶的,那個掌管水師的劉澄更是誰的帳都不買,一萬水師官兵登岸之後,劉澄便大搖大擺的帶著隊伍來到花步,他是南征唯一立了功的將領,志得意滿之時,難免驕縱。就連手下的將士也大咧咧的,看到步軍同袍便笑問道:“你們從廣南而來,殺敵幾何?”

把東京城的禁軍和邕州的步軍氣得七竅生煙。要不是楊延彬管得嚴,私底下早就衝突起來了。這也難怪步軍們不服氣,不是他們不肯殺敵,實在是越軍膽子太小,躲起來無影無蹤,想殺都殺不到。

“運轉使大人!”

侯仁寶耷拉著眼皮,懶洋洋的坐在楊延彬的左手邊,聽到楊延彬叫自己的名字,纔有氣無力的答道:“老夫年事已高,這天氣實在是受不了。楊指揮使有什麼吩咐就說吧,老夫照做就是,不過實在是沒有力氣出主意了!”

楊延彬看他這一副不配合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轉過臉來看著孫全興:“孫團練,你看接下來如何是好?”

孫全興身後一左一右站著潘惟吉和曹琮,那嗓門極大的孫全興站起身來,走到楊延彬的面前指手畫腳,唾沫噴了楊延彬滿臉:“如何是好?那些交趾蠻子不敢應戰,咱們就打。一直打到大羅城(今河內)去,還不應戰?叫我說啊,咱們也別合兵一處,你帶你的禁軍,我帶我的士卒,劉刺史不是帶水軍的麼?叫他自己領著他那一萬心肝寶貝,分頭打,不過這大羅城是我的,你們誰也別跟我搶!”

劉澄冷笑道:“好威風!大羅城是你的?從廣南到花步,你殺了幾個交趾人?只怕到時候是我們去大羅城幫你收屍吧!”

楊延彬臉上依舊是一副謙和的模樣。他初次領兵出征,萬事以和爲貴。況且侯仁寶是老資格,肯定不服命令。孫全興火爆脾氣,用拳腳好過用腦。那劉澄就更不必說了,眼高於頂的人物,個個都不服氣被個二十歲的小夥子管著。

“我呸!”孫全興怒衝衝的看著劉澄:“你以爲水師贏了一仗就了不得麼?”

劉澄側過臉去,對孫全興不屑一顧。

侯仁寶暗自好笑,那謝慕華不知道是不是發了瘋,居然向皇上請命要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來領軍,且不說楊延彬有多大本事,眼前這些人個個都不是善主,哪裡是好對付的?誰在朝中沒有大佬?孫全興先後跟著曹彬、潘美兩位名將,劉澄雖然差了點,但是據說劉澄和王溥關係密切。楊延彬想領得動這支軍,還早得很呢!侯仁寶想了一會,覺得頗費腦筋,索性又耷拉下腦袋,這天氣如此炎熱,能省口氣就省口氣吧!

“兩位大人休要惱怒!”楊延彬依舊是一臉謙遜:“兩位都是軍中重臣,在下年紀輕輕,有幸擔當重任本就應該好好向幾位大人討教纔是。只不過南征事關大宋疆土和朝廷顏面。在下還請兩位大人各抒己見,爲大軍出謀劃策!”

楊延彬見無人吭聲,笑了笑,指著放在案上的山川地形圖說道:“三位大人請看,從大理和廣南沿途未曾遭遇越軍。黎桓不是膽怯,他是想拖延戰線,延長我們大軍的補給線。待我軍疲憊不堪之時,再突然發動襲擊。是以分兵之計絕對不可行,大瞿越國有精兵五萬,與我軍相當。若是貿然分兵,只會爲敵所乘!”

侯仁寶冷笑一聲:“那咱們就合兵繼續前行,走到大羅城下,黎桓總不能再躲了吧?把都城都丟了,他還怎麼自立爲王?”

劉澄隨口應道:“楊指揮使,合併一處自然是好的,不過大瞿越國多是山地,大軍集結前行就慢。一日只怕只能前進五十里地,若是如此,十日也走不到大羅城,況且大軍首尾不能兼顧,萬一黎桓攔腰截擊又如何是好?”

“這還爭什麼???你們在花步等著,我自領本部軍馬前去大羅?!睂O全興沒好氣的說道。

潘惟吉和曹琮異口同聲叫了出來:“萬萬不可啊大人!”

楊延彬強忍著心中怒氣,繼續說道:“各位大人,從花布到大羅,中間雖然有些山地,不過大部分地方都不適合設伏。若是黎桓想襲擊我軍,就只能選在多羅村一帶。在下以爲,大軍集結,通過多羅村之後,再兵分兩路,一路直搗大羅,另一路南下,掃蕩越軍!”

侯仁寶低聲問道:“那楊指揮使以爲誰攻打大羅,誰又南下呢?”

劉澄和孫全興也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楊延彬,傻子都明白攻克大羅的功勞和南下掃蕩越軍的功勞絕對無法相提並論。

楊延彬恨得牙癢癢,只是出征之前,謝慕華多次叮囑,南征事關重大,況且那些大瞿越國的軍隊並不好對付,他們佔據地利人和,又擅長在山地叢林作戰。若是宋軍不能上下一心,很容易被黎桓所乘。南征若是失利,朝廷丟了顏面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今後叫那些異族如何臣服一個連區區大瞿越國都那不下來的宋朝?況且,一旦這次無法收復大瞿越國,南方後患無窮,到時候大宋就要南北同時用兵,以目前大宋的國力並不能支持兩邊同時開戰。戰端一起,貽禍百姓?。?

而且楊繼業也吩咐七郎,楊家人做事一定要上對得起君王,下對得起百姓,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現在楊家已經被趙普等人列在謝慕華一系了,這次出征偏偏侯仁寶等人都是趙普一系的人。楊繼業和佘太君吩咐又吩咐,叮囑再叮囑,千萬不要因爲一時意氣就誤了出征大事!

想到這裡,楊延彬堆起一臉笑容:“到了多羅村之時,看看黎桓有什麼動靜。或許黎桓將大軍主力就埋伏在多羅村,等候與我等決戰。要是這樣的話,咱們就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南下派一副將即可!”

侯仁寶淡淡的說道:“楊指揮使是大軍主帥,咱們聽從命令就好!”

潘惟吉見幾位將領都不太給楊延彬面子,急忙笑呵呵的出來打圓場:“幾位都是久經沙場德高望重之士。這些事容後再議吧!大軍一日不到多羅村,咱們就不知道黎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小心駛得萬年船?。 ?

孫全興第一個響應:“小心駛得萬年船,沒錯!不過俺老孫醜話說在前頭,攻克大羅,生擒黎桓,這份功勞誰也別跟我搶!”

劉澄白了他一眼:“動動嘴就說功勞是你的,如此看來立功還真是一件頗爲簡單的事?!?

侯仁寶站起身來,沒好氣的說道:“爭什麼爭?老夫都說了,楊指揮使是主將一切都聽他的安排就是。你們兩個有什麼好爭的。算你們運氣好,謝監軍不在這兒,要是謝大人在此,一個個砍了你們鳥頭梟首示衆!”

楊延彬聽他出言諷刺謝慕華,幾乎就再也按捺不住,好在潘惟吉和曹琮看著形勢不對,哈哈大笑打著圓場,把幾位將軍都送了出去。這才返身來到大帳,潘惟吉說道:“七郎,孫團練那邊有咱兄弟看著。但是侯大人立功心切,他和劉澄說不定就會貪功冒進。七郎你可看好了,如今大理國局勢複雜,謝大人一時半會也脫不開身。咱們這邊不盡快把黎桓料理了,謝大人在大理國就更加被動!”

曹琮也說道:“七郎你說的有道理,多羅村的確是埋伏的好地方。換了我是黎桓,也會選在那裡設伏??墒谴筌娙藬敌\多,黎桓最多隻能埋伏一萬餘人在那,他只怕會用什麼陰謀詭計將大軍分開。一口口吃下去。還是那句話,孫團練那邊交給咱們,可是劉刺史的水師你可給看好了!”

楊延彬對他們兩本就沒有架子,笑道:“放心吧!”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就在大軍營外,幾個瘦小的身影快速朝南遁去。

後記第27章 重逢第107章 獻土第51章 十日戰(二)第44章 敵避鋒芒第5章 狼狽至極第51章 十日戰(二)第13章 禍根第29章 假私濟公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79章 誘敵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5章 洞房花燭第33章 一路煙塵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37章 鬼門關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3章 人盡其才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章 退敵第48章 影武者第37章 增援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34章 告御狀第10章 討價還價第29章 新皇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95章 曲水宴第37章 欺行霸市第46章 破敵之計第86章 兩堂會審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38章 害苦我了第6章 鎮州告急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2章 削藩第7章 五大軍區第88章 官逼民反第16章 收降第58章 好戲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8章 擡棺告狀第19章 訂終身(上)第20章 城破第8章 面聖(下)第53章 求封第37章 故人相逢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12章 楊家?烏族?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31章 奏摺第91章 法爲何用?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86章 兩堂會審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22章 巷戰第82章 迷亂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2章 拒婚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22章 削藩第52章 十日戰(三)第22章 巷戰第25章 洞房花燭第6章 鎮州告急第53章 求封第37章 增援第40章 宋帝德昭第54章 有恃無恐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13章 楊氏投降第19章 救世主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11章 大理竹槓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13章 突擊第16章 迫你一戰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8章 抗議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27章 得勝口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61章 連環計第19章 訂終身(上)第10章 反間計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94章 高麗第21章 太后寢宮第53章 林虎子
後記第27章 重逢第107章 獻土第51章 十日戰(二)第44章 敵避鋒芒第5章 狼狽至極第51章 十日戰(二)第13章 禍根第29章 假私濟公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79章 誘敵第53章 西北決戰(一)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5章 洞房花燭第33章 一路煙塵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37章 鬼門關第23章 不平輩的兄弟第3章 人盡其才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章 退敵第48章 影武者第37章 增援第42章 決戰前夕(一)第34章 告御狀第10章 討價還價第29章 新皇第40章 平秀正的請求第95章 曲水宴第37章 欺行霸市第46章 破敵之計第86章 兩堂會審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38章 害苦我了第6章 鎮州告急第62章 芙蓉帳裡奈君何第22章 削藩第7章 五大軍區第88章 官逼民反第16章 收降第58章 好戲第22章 公審大會(上)第32章 絕對的服從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8章 擡棺告狀第19章 訂終身(上)第20章 城破第8章 面聖(下)第53章 求封第37章 故人相逢第59章 大宋的硬拳頭第12章 楊家?烏族?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60章 一戰定乾坤第31章 奏摺第91章 法爲何用?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86章 兩堂會審第100章 神機妙算第50章 不夠打的小日本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22章 巷戰第82章 迷亂第59章 大宋鴛鴦陣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12章 拒婚第61章 清君側正大統第14章 張齊賢彈劾第22章 削藩第52章 十日戰(三)第22章 巷戰第25章 洞房花燭第6章 鎮州告急第53章 求封第37章 增援第40章 宋帝德昭第54章 有恃無恐第25章 欽差大臣第18章 金呼家,銀楊家(下)第13章 楊氏投降第19章 救世主第25章 再戰青沙河(下)第24章 新婚前夕(下)第11章 大理竹槓第63章 西北決戰(十一)第10章 一彎明月掛枝頭第13章 突擊第16章 迫你一戰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8章 抗議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27章 得勝口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61章 連環計第19章 訂終身(上)第10章 反間計第27章 平將門之亂第94章 高麗第21章 太后寢宮第53章 林虎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老河口市| 剑川县| 平安县| 黔江区| 邓州市| 阜城县| 常熟市| 西安市| 芦山县| 柳林县| 珠海市| 南华县| 扎兰屯市| 曲靖市| 连平县| 青海省| 仙居县| 屯昌县| 张家川| 资讯 | 丽江市| 喜德县| 孟连| 涞水县| 昆山市| 南汇区| 常熟市| 沈阳市| 湖南省| 鹿邑县| 旺苍县| 化州市| 华坪县| 秭归县| 阳谷县| 清徐县| 寿光市| 公主岭市| 张家口市|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