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入城

天色漸漸暗淡了下來,喧囂了整整一天的幽州城,似乎漸漸的平靜了。 ..。城外,已經鏖戰了一日的宋遼大軍,彷彿有默契似的,開始緩緩的脫離戰場。從戰果上來看,無論是耶律斜軫還是謝慕華,都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宋軍的步軍大陣用血肉之軀擋住契丹鐵騎的衝鋒,而契丹人同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無法接近於宋軍的投石機陣地。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可是一場戰鬥的勝負並不能決定戰役的走向,其實,這一場戰鬥從大同被謝慕華拔下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走桑乾河是唯一的,也是絕對可以將幽燕重新收復的辦法。

耶律斜軫只能無奈的看著幽州城被宋軍的進入,自己的軍隊只能在和李繼隆的鏖戰中無能爲力。耶律抹只和幽州守軍匯合在一起,將韓德讓也順勢救了出來,可是幽州在宋軍強有力的進攻之下,已經徹底淪陷。

這座落入契丹人手中數十年之久,爲契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農耕作物,成爲契丹最重要的糧食和戰略基地的城市,終於重新回到了宋人的手中。當大宋的旗幟插上幽州城頭的那一刻,耶律斜軫的心中就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輸了。戰鬥中,他沒有輸,可是戰役上,他輸了。

&ldqo;李漢瓊,調動兩萬人馬進入幽州,首先要佔據糧倉、控制水源。以營爲單位,逐步清掃契丹人留在幽州城內的殘部,敢於反抗的殺無赦。&rdqo;謝慕華踏入幽州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ldqo;命令潘惟吉和李繼宣,立即撤兵,決不可被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前後夾擊。讓他們回到高粱河駐防,暫時全部歸入李繼隆節度使部下。&rdqo;

&ldqo;通知潘太師,注意防禦即可,夜間不要和契丹人開戰,若是耶律斜軫鋌而走險想 ..。以守爲主,打退他即可。%超#速~切勿追擊。&rdqo;

&ldqo;通知李繼隆節度使,步軍調往高粱河,將後勤兵馬調入幽州,儘快修復幽州城防,在高粱河沿線佈置防禦。&rdqo;

謝慕華一口氣下達多道命令,身邊的傳令兵一個個低著頭跑了出去。幽州城裡燈火通明,數萬進入幽州的宋軍將士歡欣鼓舞,歡呼聲不絕於耳。這一仗,收復了幽州。論功行賞的話,參戰的官兵,最少也能得到一份厚厚的金錢賞賜吧。

楊剛正跟隨在謝慕華的身邊,想了想,還是低聲提醒道:&ldqo;謝相公,幽州已經攻克,是不是應該寫一份奏摺,送去開封府報捷呢?&rdqo;

謝慕華笑了笑,左右看了幾眼,只見身邊都是親信隨從,便說道:&ldqo;跟誰報捷?跟那個小孩子?有必要嗎?有些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也不用寫奏摺回去了,直接報給樞密院和兵部就是了。哪裡要這麼麻煩。&rdqo;

楊剛正心中不以爲然,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不然的話,豈不是被人說謝慕華狼子野心,剛剛攻克幽州就已經不把皇室給放在眼裡了?可是謝慕華既然已經決定了,楊剛正也不好說什麼。他是大理人,索性就直接問了出來:&ldqo;相公可是打算一路北上之後,稱帝回京?&rdqo;

&ldqo;稱帝?&rdqo;謝慕華伸出右手拍了拍楊剛正的肩膀:&ldqo;我不寫奏摺給皇帝,是有原因的。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坦白說出來吧。如今到了我這個地位,風頭浪尖上,許多人都在看著我。他們的身家性命,榮華富貴,都牽掛在我身上。花花轎子人擡人。爲什麼我能坐在這裡,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本事。 ..。如果我依然表現的態度不明確,就會給別人造成一種誤解。那麼,假若我和小官家緩解之後,我自然是沒什麼事。可是朝廷裡的那麼多人要怎麼辦?小皇帝是會一天天長大的,有些事,早晚都會發生,我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rdqo;

楊剛正頓時醒悟了過來,那倒是,比方說之前除夕政變,無論是老將的體系還是新銳的勢力,在其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是希望謝慕華做皇帝的,當然,要是謝慕華自己堅決不肯做皇帝的話。他們也一定能夠捧出第二個人。就像當年陳橋兵變的時候,黃袍已經披上了趙匡胤的身上。要是趙匡胤真的死活不幹,石守信、潘美那波人絕對會一刀把趙匡胤殺了,再找個人出來做皇帝,甚至開始打內戰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的利益已經綁在一起,你做了皇帝,大家都好,要是你不做皇帝,難道還怕沒人想做嗎?

&ldqo;是屬下愚鈍了。&rdqo;楊剛正抱拳請罪道。

&ldqo;無事。&rdqo;謝慕華淡淡的說道:&ldqo;這些話,石守信在去西北之前就已經跟我說過了,他說的很明白,石保慶一直心裡還有想法,就是因爲朝中還沒有大定,一旦大定下來之後,給石保慶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亂來。還有,石守信想要爲石保慶求個閒職。你看呢?&rdqo;

楊剛正思索片刻,石保慶在西北,跟休哥交手幾次,也明白自己不是那塊料了。事實看得很清楚,一旦失去了來自中原的援助,石保慶孤軍面對休哥,是個必死的局面,同樣,謝慕華二次入西北,一樣能輕輕鬆鬆的把石保慶給收拾掉。不過,石保慶已經做錯了一次,是不是還能值得信任,就難說的很了。

&ldqo;法。&rdqo;楊剛正狡黠的笑了笑,說道:&ldqo;石保慶是個勇將,武藝過人,打仗也有一套辦法,這樣的人才,要是真的不用了,也的確有些可惜。現在相公已經把國內劃分好幾個軍區,統兵權和發兵權也已經分離開來。既然如此,石保慶沒有了叛亂的資本,不如派他南下。&rdqo;

&ldqo;你是說去緬甸?&rdqo;謝慕華看了楊剛正一眼,兩人心領神會的微微一笑:&ldqo;緬甸的地方的確不小,人口又實在是少了點,嗯,其實東南那裡,雖然是窮了一點點,不過以大宋的國力,好好開發的話,將來也未必就沒有什麼出息。石保慶那小子,就丟去緬甸得了,看他能打的怎麼樣。&rdqo;

楊剛正正色道:&ldqo;相公既然有這樣的想法,就不要怪屬下直言相見。自古以來,中原的皇帝,看不起南疆看不起西域。小國的國主,派人送一點點不值錢的禮物來,就能從中原換回大批珍寶。看起來似乎是很漲了天朝上國的威風。其實這是典型的虧本買賣。既然是屬國,就要做出屬國的樣子,不是每年來磕個頭就算了。地方的資源要爲中原所用。以我來看,索性也就不要什麼屬國了,統統滅了,置於中央管轄之下。&rdqo;

嗯,謝慕華點了點頭,楊剛正說得很是符合他的心理。歷代中華的統治者都有這個毛病,打腫臉充胖子,對外裝的貌似很有錢,對內哭窮哭的一塌糊塗。外國人發個災,二話不說就撥款去捐助,要是國內出了事,就一個勁的喊著要大家捐款。皇帝都這個德行,還能怪那些番邦不來佔便宜?

小國的國主們派幾個使臣,拉些不值錢的工藝品跑到開封府來覲見,磕頭問好。然後就能得到大批賞賜。有的國家嚐到了甜頭,一年能來好幾次,有這個錢,用在自己老百姓的身上不好嗎?給那些番邦小國做什麼?

&ldqo;對南方用兵,也是可以的。不過,要徐徐圖之,大宋和契丹一戰,就是要盡全國之力。要是現在再對別的開戰,窮兵黷武,一定很麻煩。好戰亡國啊!&rdqo;謝慕華淡淡的說道。

楊剛正沉吟道:&ldqo;對南方是如此,對北方呢?相公難道不準備一路攻上東京、上京嗎?&rdqo;

謝慕華啞然失笑:&ldqo;你怎麼也說這番話,能夠把幽燕打下來已經不容易了,遼陽府乃是遼國以前的南京,現在改爲東京。城池堅固並不亞於幽州多少。你覺得我們能夠再把這幾十萬人拉到遼陽,把幾百門上千門石炮拉到遼陽,把近十萬石彈拉到遼陽?更別提上京了。滅了契丹,短時間之內是不行的。我自然有我的主意。不過,仗還是要打的,北上,還是要繼續北上的。&rdqo;

楊剛正已經得到了心中的答案,也就不再言語了,他怕的就是謝慕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衝動的話,就會帶著大軍拼命北上。宋軍的補給線就會被拉得無限延長,後勤輜重就是個大問題。進入遼國腹地,地形不熟,一旦被耶律斜軫或者耶律休哥切斷糧道,斷了後路,就是個必死的局面。

如果放棄輜重,宋軍就只能以騎兵出戰,本來騎兵就不是很多。而且契丹人南下可以一邊搶劫一邊打仗,那因爲宋人是靠耕作爲生。宋人北上的話,搶劫什麼?去搶契丹人的羊羣、牛羣?這不成了鬧笑話嗎?

不過,謝慕華已經淡定了下來,楊剛正也就不擔心了。

謝慕華輕聲吩咐道:&ldqo;明日集結兵馬,我要再會會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我想,蕭燕燕很快也想找我來談談了吧?&rdqo;

想到蕭燕燕,謝慕華忽然就想到了蕭月影,自己曾經說過,要踏平契丹,讓蕭燕燕親手把她送來,現在,可算是做到了麼?

快完本了,

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53章 十日戰(四)第8章 募兵制第30章 呼家女將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二選一孟拱第29章 狙殺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62章 過來洗澡第30章 江寧府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3章 除夕(二)第48章 影武者第91章 法爲何用?第17章 攻城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各懷鬼胎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43章 失蹤已久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7章 請你造反第46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91章 法爲何用?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76章 除夕(五)第36章 我就是王法後記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58章 軍營立威第22章 小太歲第42章 以身爲餌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無法相信的真相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72章 表明心跡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1章 首議第93章 座談風呂第13章 遼營相議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3章 偷龍轉鳳第33章 通敵第54章 有恃無恐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33章 通敵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61章 連環計第2章 送錢來第20章 訂終身(下)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75章 搶灘登陸第8章 面聖(下)第4章 鋌而走險第68章 大振國威第11章 彈劾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83章 擁立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0章 嶺南備戰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81章 春宵閣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61章 連環計第21章 賞罰分明第23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蒙汗藥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章 狼狽至極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1章 王府許婚第83章 擁立第70章 多事之秋第11章 一場秀第46章 論功行賞第12章 借刀殺人第7章 身臨險境第39章 誰利用誰?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2章 削藩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8章 大同第107章 獻土第74章 除夕(三)
第33章 登聞鼓聲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9章 沙河之戰(上)第53章 十日戰(四)第8章 募兵制第30章 呼家女將第76章 會見日本使臣第11章 自告奮勇第26章 二選一孟拱第29章 狙殺第8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49章 決戰前夕(八)第62章 過來洗澡第30章 江寧府第41章 年輕的心第56章 西北決戰(四)第1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3章 除夕(二)第48章 影武者第91章 法爲何用?第17章 攻城第52章 意在大羅城第17章 我是老臣我怕誰第57章 各懷鬼胎第5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8章 真正的無賴第43章 失蹤已久第4章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第77章 大宋軍火商第7章 請你造反第46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91章 法爲何用?第17章 金呼家,銀楊家(上)第34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76章 除夕(五)第36章 我就是王法後記第29章 北院大王(下)第58章 軍營立威第22章 小太歲第42章 以身爲餌第14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無法相信的真相第35章 他鄉遇故人第72章 表明心跡第18章 愛酒如命的蘇易簡第28章 自立皇號的平將門第41章 首議第93章 座談風呂第13章 遼營相議第65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63章 偷龍轉鳳第33章 通敵第54章 有恃無恐第47章 決戰前夕(六)第33章 通敵第51章 決戰前夕(十)第61章 連環計第2章 送錢來第20章 訂終身(下)第56章 三百對兩千第75章 搶灘登陸第8章 面聖(下)第4章 鋌而走險第68章 大振國威第11章 彈劾第19章 何時輪到高麗人?第83章 擁立第46章 決戰前夕(五)第20章 嶺南備戰第55章 殺了他最好第81章 春宵閣第34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61章 連環計第21章 賞罰分明第23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蒙汗藥第15章 李繼隆投敵第48章 有苦說不出第16章 貴客臨門第5章 狼狽至極第43章 決戰前夕(二)第1章 王府許婚第83章 擁立第70章 多事之秋第11章 一場秀第46章 論功行賞第12章 借刀殺人第7章 身臨險境第39章 誰利用誰?第52章 決戰前夕(十一)第22章 削藩第17章 搶先認罪第48章 大同第107章 獻土第74章 除夕(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河南省| 当涂县| 广昌县| 华蓥市| SHOW| 黄冈市| 大余县| 武汉市| 丰顺县| 灵川县| 田林县| 乳源| 宜城市| 泗水县| 望江县| 长海县| 通化市| 大埔县| 龙陵县| 南澳县| 墨玉县| 台北县| 铜梁县| 桑植县| 财经| 临安市| 江津市| 罗城| 深水埗区| 仙游县| 本溪市| 黄陵县| 湘潭县| 平陆县| 深泽县| 枣强县| 唐海县| 通化市| 克什克腾旗| 大名县|